『交互设计经验分享』信息交互设计金字塔法则

本文由卓衡科技运营总监刘鹏分享。文中刘鹏讲述了他们在创业过程中总结出的交互设计的金字塔法则。

1417416154475138

金字塔方法这个说法来源于美国著名的现代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大致的意思就是:任何事情都能归纳出一个中心点,而此中心论点可以由数个一级论据支撑,这些一级论据也可以被数个二级论据支撑,如此延伸,状如金字塔。

1417416175423608

当然,你也可以说这个说法最早来源于中国的老子,因为他曾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对于一般展示型的信息的交互设计,我们的观点是其设计核心不仅在于不断丰富信息的表现形式,更在于不断提升其被感知的速度与精准度。

对应这个观点,我们所采用的方法是:把信息展示的重点与交互行为的主任务优先展示,再根据用户在这个界面上所愿停留的时间逐级给予更多细节,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之为“信息交互设计金字塔法则”

下面这种布局类型的网站大家一定还有映像,就是一打开网站,会有个大大的 Flash,先是暴长的 Loading,然后出现一个声光化电但不知所云的 Flash 一通播放,右下角通常还有个小的英文字,写着 Skip。

1417416192637807

悲剧的是,通常我们通过漫长而耐心等待之后看完这样的东西,反应是这样的。

1417416216358449

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实在不知道他们想要告诉我们的到底是什么,只是觉得浪费了我们太多时间。

如果想让用户有效的接收信息,那么就必须从人对信息的感知特点来谈起。通常说来,人对色彩的感知速度大过图形,而对图形的感知速度又大于语言和文字,好的设计,顺应人的感知速度,运用金字塔法则来分层级地展示,让信息得到更迅速,或更精准的传达。

1417416250362442

人对于信息的接收和解读,其实是一个从模糊到精确,从定性到定量的过程。好的设计,会关注人感知信息的过程,以及在不同感知阶段的心理体验。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越来越多的信息展示型网站变成了这个样子。进入网站后,首先看到的是大图和主题文字,然后下面有更多细节的入口。

1417416410147950

说到这儿,我们来举个最近身边的例子吧。大家都知道,苹果最近推出了视网膜屏的 MacBook Pro(张鹏分享的时间),为了向大家介绍这款产品的特性并促成销售,让我们来看看苹果在他们的官方网站上是如何做的。

1417416709833862

接下来,让我们用金字塔法则来对这个网页进行一个分析。

1417416733742413

如果我们在这个网页上停留的时间只有三秒钟,那么我们看到的就只有一个核心卖点——视网膜屏,以及一个被强调的主任务——购买。如果浏览者碰巧是一个我这样的脑残型果粉,可能直接扑上去就点了那个蓝色的 Buy Now。

但通常人们会在确定有兴趣之后想得到更多的辅助信息。那么很好,当我们打算在这个网页上多停留一点时间,比如三分钟,那么把这个网页向下拖一拖我们能看到这台机器的四个主要卖点:视网膜屏、全闪存架构、机体更纤薄以及速度更快。这就是金字塔的第二级。

如果你觉得这些信息还不够呢?很好,你可以通过这四个主要卖点下面的 Learn more 点击进去,进行长达半个小时以上的浏览,直到你完全了解了这台新机器的特性。在这里,我整理了一张视网膜屏 MBP 特性介绍的思维导图,大家能看到越进入金字塔的底部,我们所得到的信息也就越多,细节也就越丰富。

1417416763608392

对于分层式信息展示,我们通常会先考虑页面整体的色彩倾向,同时对一级信息作重点展示,对二级信息作缩略展示,提供提供三级信息的交互展示或提供入口。这部分工作需要重视信息与数据的可视化,强调在第一时间传递核心信息,别让我想。

设计师做信息架构的时候除了关心信息的展示,同时还会关注用户的心理与行为,从而为之设计一系列的交互。

接下来让我们从交互的角度,来看看苹果是怎么做的。

1417416810519970

首先,金字塔的最上层,也就是核心的主任务,就是购买。如果用户的意愿很强烈和直接,那么在第一时间,就能找到那个被重点突出和强调的 Buy now,如果用户只是有兴趣,购买的意愿还不是很强烈,那么首先应该分层次多渠道的让了解更多的信息,然后不失时机的来通过增值服务和聪明的帮助来增强用 户的购买意愿,在用户产生了足够强烈的意愿之后,根据用户自身的情况,提供和推荐更多的渠道选择确保交易的最终达成。

1417416833713845

针对用户行为,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用户的主任务,然后需要关注不同类型用户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适时地出现帮助,为用户提供多个选择而不是主动替用户作出决定。

信息交互设计的金字塔法则,不仅十我们用来判断一个信息交互设计是否优秀的方法,同时也是我们自己做此类设计时的一个指导原则。

鉴于时间的关系,在这里我能跟大家分享就只有这么小小的,然而实用的一招。如果以后机会,也许我们可以一同探讨下诸如“如来神掌”之类的华丽大招。

原创文章,作者:Smiler李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521/

(0)
Smiler李想Smiler李想
上一篇 2015-01-27 13:28
下一篇 2015-01-27 13:38

相关推荐

  • 打造有温度的H5动画:用户的故事将会被如何演绎

    2016年末,各路APP也纷纷展开一轮轮的数据厮杀,从不同的视角阐述过去一年的精彩故事。而坐拥庞大用户数据的QQ空间,在这个既难忘又不舍的2016年,用户的故事将会被如何演绎,在寒冬带给用户怎样的温暖回忆呢?

    2017-05-11
  • 从逻辑层、感官层与知觉层,讲述体验设计的表和里

    什么是合格靠谱的体验设计?在逻辑层讲一个通顺的故事。什么是触动人心的体验设计?在感官层唤起人的体感记忆。什么是经典不衰的体验设计?在知觉层建立起认同和反思。你的设计逻辑性和方法运用很强大,很擅长做工具型的产品设计,但在设计的创新性和情感体验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任何游戏化的设计都必须认识到:外在奖励会显著降低玩家的内在动机。游戏化的经验很简单:不要盲目地将外在动机附着在内在动机上。

    2017-05-13
  • 交互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行为逻辑的认知,让我们在设计数字世界的产品时,把注意力放在用户上、放在用户的动机和行为上,以及发生这些行为的媒介和场景。从这个层面去思考数字世界的产品,也许更贴近交互设计的本质。

    2017-04-29
  • 帐号与登录那点事

    帐号对于每一个互联网网民都是不陌生,只要我们还在上因特网,就几乎离不开帐号。有关帐号系统与登录方式的设计,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用户利益的保护以及对服务的体验。如果是一个注册流程各种不顺畅,登录状态不稳定的服务,用户迟早是要用脚投票的。 也不知道什么缘由,自打入行以来,就参与好些项目的帐号系统建设,从最基础的用户名密码到标准OAuth再到关联登录,中间自然也是踩着各种坑走过来的,所以也算有感而发,整理之,记之。

    2017-05-30
  • Word产品需求文档,已经过时了-快使用Axure制作产品需求文档

    说来有些惭愧,写这篇文章是用来教大家写需求文档的,但其实,我很少会写传统意义上的产品需求文档,甚至,我连word都很少用。用惯了Axure的任意布局方式,再用word感觉非常别扭,尤其是在添加图片时,简直感到捉急…

    2016-01-06
  • APP界面设计规范编写指南

    在创作阶段设计页面时,如果没有规范来指导,设计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细微的出入,导致出现控件不一致,增加返工率,这时候我们需要界面制定设计规范。

    2017-05-05
  • 认知设计论:关于认知最全面的一篇

    所谓的成长就是认知升级。——傅盛

    2017-05-03
  • 从会计到交互设计,她用社会热点打动皇家艺术学院招生官!

    本科学的是会计研究生申请的却是交互设计零基础、跨专业却能在短短一年时间拿到5所顶尖艺术院校的offerQS世界艺术类大学排名第一的皇艺和享誉世界的英国伦艺都向她抛出了橄榄枝从西单骑摩拜到望京全程3个多小时收集了20多个单车乱堆积地点采访了数十位大爷和小朋友回家腿痛了整整一周只为做一个项目的调研成长的路上总是布满荆棘但坚持就是胜利杜娜/研究生/交互设计皇家艺术学院预科伦敦传媒学院格拉斯哥艺术学院金斯顿大学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杜娜offer(...

    2018-04-25
  • 初步谈谈iOS11的交互设计

    这是一篇很赶的文章。源于我看到iOS11的介绍后的一些想法,希望能在此跟大家聊聊。从iOS11的更新中我们可以看到苹果的两个方向:1、提升iOS的生产力;2、应用之间更加的无缝衔接和单应用的无声扩张。我们来看第一个…

    2017-08-01
  • 为了优化夜间阅读体验,ISUX总结了一套通用的夜间模式设计方法

    你有没有在夜间使用移动设备的习惯?你觉得QQ现有的夜间模式亮度在使用时是否舒适?为了能够更科学的验证我们的设计,我们通过对比度分析、尼特值测试、色彩亮度和色彩通用性等维度去设计界面,并总结出一套优化方法来分享给大家,相互启发。

    2017-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