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新人眼中的交互设计

从一开始选择做交互设计这个岗位,我就一直在思考:“交互设计究竟是什么东西”。近段时间以来参加了一些面试,每次面试都会让我去重新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加上最近又做了一些工作,看了一些资料,对这个问题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所以来记录一下。

普通大众认为的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作为一个新兴职位,可能大部分的人都还不知道有交互设计这个岗位,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对于交互设计的认知。举个例子,他们可能会知道“摇一摇”或者“扫一扫”,并且可能每天都在用这两种交互方式。

“摇一摇”是由微信带起的一种风靡全国的交互方式,通过简单的左右晃动手机,伴随着来福枪的枪声就可以找到同时在摇动手机的人,然后进行陌生人社交。

“扫一扫”则是微信带来的另外一种交互方式,通过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即可读取二维码的信息。扫一扫可以解决从其他端口到手机端的传输问题,比如在PC网页上扫描二维码下载东西。

其次就是微信发送图片的那个交互方式:如果在发照片的前一段时间有发生拍照、截屏或者保存照片的行为,当你按下添加键时,微信会询问你是否是要发送该照片。

以上的交互设计的例子可能代表绝大多数人对于交互设计的认知,虽然他们可能不明白交互设计具体在做什么,但是他们会形成这样的刻板印象:交互设计就是优化使用的体验

交互设计在产品设计的地位

交互设计师现在主要活跃在各种互联网产品设计中。互联网产品主要包含这些人: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视觉设计师、开发工程师。他们在产品设计中的各种步骤发挥自己的作用。

产品经理:让产品有用。这里的有用是指让产品具备某种功用,或者说满足用户的某种需求。互联网的产品经理无时无刻不在挖掘用户的需求,然后设想解决方案去满足用户的需求。产品经理定义了产品最基础的功能,让产品变得有用处。

交互设计师:让产品的内在变得好用。交互设计师是衔接产品经理的下一个环节,负责把产品经理抽象的需求具象化成流程和界面。通过统筹页面布局,使得每个页面的表达更加详略得当,用户可以一眼抓住最重要的内容。通过统筹操作流程,让用户可以高效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可以看到,交互设计师的作用就是使得产品变得好用,而且对于这种“好用”,用户可能可以感觉得到,但是具体却是说不清的。所以说这种好用是内在性的好用。

视觉设计师:让产品的外在变得好用。交互设计师设计完页面和流程之后,到用户具体接触到的成品还有一个步骤,那就是视觉设计师做的事情。视觉设计师把交互设计师那些粗略的界面丰富起来,通过颜色、字体、图形、动效(交互设计师也会参与动效的设计)的润色,使得界面变成实际产品中那种色彩斑斓、活灵活现的界面。这就是用户可以实实在在感受到的东西,所以说这种好用是外在性的好用。

开发工程师:让产品真正能用。前面产品经理和设计师做了那么多工作,其实都是在做模型,真正把模型建立成真正产品的人是开发工程师。如果没有开发工程师,前面做的那么多都是纸上谈兵而已。所以说,开发工程师让产品“能用”起来。

交互设计的三要素

交互设计师的作用在于让产品变得好用、易用。这其中交互设计师需要进行大量的思考,其中思考的主要内容就是根据三要素来进行的。

用户

交互设计的服务对象是用户,我们根据用户来指定相对应的交互流程和界面。所以这要求交互设计师要具备同理心,换句话说,交互设计要经常进行换位思考,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设想用户会怎么做,然后根据用户的心理模型去进行相应的设计共组。

需求

交互设计是承接产品经理的工作的,产品经理会提供一系列的需求。交互设计师需要根据需求来进行设计,所以交互设计的第二个要素是需求。从这点可以看到,交互设计师需要平衡用户和产品经理这两个角色的诉求,这一点是很考验交互设计师的能力的。

场景

有了用户,有了需求,接下来就是要设想用户的使用场景。交互设计师做的每个设计都是基于用户场景来进行的,所以场景至关重要。如果要在三要素里面挑选一个最重要的要素,我觉得应该就是场景的。场景实际上包含有“人、物、动作”三个维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包含有前面两个要素。

交互设计的产出

与其他职位不同,交互设计师的主要工作其实是思考,思考各个流程和页面,做反而是比较小的部分。这是,说到底每个职位最终都要看自己的成果说话,所以交互设计师的产出究竟是什么呢?

页面:交互设计产出物之一就是界面,不过这里的界面只是线框图界面,线框图就是简单的线条和方框构成的图,主要是定义的是界面上的元素有哪些?位置要怎么摆放?大小对比是怎么样?

-2240-

线框图[2]

流程:交互设计的第二项产出是流程,可以是流程图,也可以是界面的流程。

-3-340-

流程图[4]

 

124

页面流程[3]

信息架构:交互设计师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事情是梳理产品的信息架构。当产品的内容和功能变得很大很大的时候,就需要这一步骤。好的信息架构可以让用户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信息架构梳理的最终产出就是思维导图。

1240-

信息架构

交互方式:交互方式还有一项工作是构思交互方式,主要是交互动作的触发方式。比如上文的“摇一摇”和“扫一扫”。同样的还有下拉刷新、瀑布流等,这些都是属于交互方式的创新,不是一般的交互设计师是能做的。

从当初选择做交互设计师到现在做第二份实习工作,对于交互的理解也在逐渐加深,也越发觉得当初的选择没有选错。期待我能在交互设计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吧。

 

原文链接:http://www.jianshu.com/p/e01fbe8abf6a#

作者 妖叶秋  是一枚交互设计师

原创文章,作者:ioue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11757/

(0)
iouedioued
上一篇 2015-12-25
下一篇 2015-12-25

相关推荐

  • 2018年交互设计的6大趋势

    ♝点击上方“交互设计学堂”关注我们,送电子书设计是围绕人解决问题,因此对2018年交互趋势的预测,我们将目光聚焦在细腻的情感体验打磨、达成目标的交互介质、解决问题的效率、发生交互行为的场景这几个方面,探究出了以下6大趋势:全感官体验All-sense experience趋势简述人有五感,强化体验记忆的最有效方式就是五感相结合。看见、听见信息已成为体验常态,而更真切的感知信息是用户体验升级的客观诉求,全感官体验能更好的打造“身临其境的沉...

    2018-02-07
  • 什么是用户体验文案设计?【UXRen译#164】

    作者: Kristina Bjoran  |  翻译:陈馥丹,校审:小四   有一种新的职业出现了,嗯,也许不是“新”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职业出现次数会逐渐增加,像谷歌、亚马逊、Dropbox、Paypal……许多大型科技公司正在寻找UX文…

    交互专题 2017-08-07
  • 设计新趋势!超越扁平化设计的「化繁为简」有哪些亮点?

    我们在这个“极简主义”的世界生活已经有些时日了,之后又将去向何方?

    2016-07-18
  • 聊一聊常见的登录交互方式

    现在市场上面的APP种类繁多,而登录注册的方式也有很多,下文就简单来分析一下各种登录的交互方式,谈谈自己对这些方式的见解。

    2017-05-26
  • 从一个弹窗的关闭按钮引发的讨论和思考

    作者:李逍遥(UXRen翻译组管理员,UI设计师)   弹窗的右上角有个关闭按钮,功能好像跟下面的取消确定差不多,都是操作完成后弹窗关闭。咋的一看好像很多余,是不是多余呢,因为设计规范的时候碰巧遇到这个问题。…

    交互专题 2023-03-03
  • 收福利!5个不为人知但干货超多的交互设计公众号

    这两年随着自媒体时代到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注重个人品牌运营,比如发作品到各大平台,总结项目经验,翻译国外文章等等。无论哪种方式,对提升国内设计学习氛围都大有裨益。

    2017-07-08
  • 2016年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微交互知识

    如何打造一款看起来非常惊艳的应用,我想大家应该有所了解,借助有趣的故事、流畅的流程和令人难忘的视觉设计就好。但是仅有这些并不够,你需要拿出一些真正能打动用户心灵,产生情感联系的东西,让他们感受到应用真正鲜活的一面。

    2017-06-02
  • 物联网用户体验设计:四个物联网产品分析

    编译:冬夜之前,我曾经写过《5个重要的物联网用户体验设计策略》,在设计物联网产品时你可能需要考虑这些策略,如果你认为这些有点空洞或理论化,那么可以看下面四个产品的用户体验分析,实际上,有三个产品满足了用户体验设计的策略要求,另一个姑且算是反面教材吧。一、智能灯:增强体验灯泡,你经常打开或者关闭,就目前来看,灯泡并不是什么颠覆性产品,但是你试试如果一周不使用灯泡会怎样?感谢爱迪生,让我们不必去体验这种情况。今天,你很难在商店货架上灯泡的海...

    2018-04-20
  • [自译]VR 设计实践

    在Media Lab的作者分享了他在本科项目中对VR设计实践的一些思考,阅读后能够帮助对虚拟现实中的体验设计建立一些基础的认识,其中对地形特征(terrain features)和标线(reticle)的交互解读让我感觉收获颇多,与…

    交互设计 2016-08-30
  • 帐号与登录那点事

    帐号对于每一个互联网网民都是不陌生,只要我们还在上因特网,就几乎离不开帐号。有关帐号系统与登录方式的设计,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用户利益的保护以及对服务的体验。如果是一个注册流程各种不顺畅,登录状态不稳定的服务,用户迟早是要用脚投票的。 也不知道什么缘由,自打入行以来,就参与好些项目的帐号系统建设,从最基础的用户名密码到标准OAuth再到关联登录,中间自然也是踩着各种坑走过来的,所以也算有感而发,整理之,记之。

    2017-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