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帮你提高UI设计效率的工作技巧

业界 NG 率:接近 100%许多人认为创造力和逻辑是左右半脑分开管辖的、设计师和工程师使用的是不同部分的能力,所以大家各安其份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我负责光鲜亮丽地画图,工程师就负责用超大声的同刻键盘在黑色的屏幕上编写外星文。


了解工程实作的基本原理

业界 NG 率:接近 100%

许多人认为创造力和逻辑是左右半脑分开管辖的、设计师和工程师使用的是不同部分的能力,所以大家各安其份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我负责光鲜亮丽地画图,工程师就负责用超大声的同刻键盘在黑色的屏幕上编写外星文。

但事实上这种刻板印象除了阻碍你进步以外可说是一点用都没有(而且不见得是正确的)。

巴别塔的故事大家几乎都听过,会造成沟通问题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讲的「语言」不同,而非思考方式不一样——无论是什么领域,要成为佼佼者,都必须具备高度的创造和想象能力,而设计更是非常讲求逻辑的行为。

所以设计师懂工程实作原理要做什么?该懂哪些部分?很简单,你不需要学会怎么写 code,但你至少需要懂得:

1. 正确称呼 UI 组件

以 iOS 为例子,在 Apple 的接口设计规范文件里,每个画面构成的组件都有正式的名称,我们看看:

四个帮你提高UI设计效率的工作技巧

这个玩意儿叫做「Segmented Controls」,而不是「那个长得像胶囊的选单」,如果能够使用正确的术语来沟通,将能够省下非常可观的解释时间。如果你想了解得更多、更精确,将前述的规范文件读熟以后,建议你再继续研究 UIKit Catalog。

2. 有些效果就是做不出来、很难做、不该做

最普遍的例子:自从 iOS 7 引入带有模糊效果的设计语言后,大家似乎都染上了高斯模糊的瘾。但这样的效果非常耗费系统资源(原理及时间复杂度),就连 iOS 也到了来年的 iOS 8 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开放使用 UIBlurEffect API,免得第三方 App 一堆模糊效果拖累系统效能;而在 Android 上官方更没有提供像 iOS 如此方便的 API 可用(有错请不吝指正)。

听起来像外星语?白话来说,许多设计师毫无意识到某些视觉效果在工程实做面的可行性、也没有考虑到各种装置的运算负荷能力,而设计了大量会让开发者面有难色的稿子,好不容易做出来了,发现算图卡顿得要命,又要回头改稿,得不偿失。

又例如 Status Bar:

四个帮你提高UI设计效率的工作技巧

我看过太多设计师为了设计感而给 Status Bar 着上前景色(Foreground),让它变灰甚至变成彩色,又指责开发者这么单纯的事都办不到,其实 Apple 在文件里写得很清楚,这个东西你就只有黑或白色可选,像这种就是你不该做的效果。
建议:如果你是就读设计科系的大学生或研究生,我会建议你选修计算器概论、基础数据结构,这些都会对 UI 设计非常有帮助。

严谨执行设计流程

业界 NG 率:90%

之前和一些公司合作的过程、以及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我发现一个团队在设计流程上草率带过的情形比想象中还多。一般来说我会建议中小型项目采取以下流程来执行设计:

四个帮你提高UI设计效率的工作技巧

这个流程是容许微调的,我在 Yahoo 实习时常看到非常大型的设计流程,而在其他小型团队工作时则多会采取上述较简易的版本。

要如何微调呢?基本上不建议省略其中的步骤,但在上面绿色箭头处可以减少迭代(Iterate)的次数来达到省时的目的,而这部分就会稍微考验到产品设计师、PM 的经验和 gut feeling 了。

有些讲得一口好设计的人会不食人间烟火、一味地倡导要从使用者调查研究(User Research)、Persona 开始做起,然后实作 n 多个原型(Prototype)才开始让开发者动手,后续再做数据分析⋯⋯等工作,好像全世界只有自己知道这件事一样。

但实务上,小型项目花太多心力去做这些事基本上是缺乏成本观念的表现,在使用者数量达到一定门坎前,数据分析的母体也是小得可怜,并无统计的参考价 值。因此,小型项目其实可以将功能拆分 Release,先做出来再观察使用情形并修正细节(虽然有一点危险,但比起让项目永无结束之日,总是较适当的选择)。

先以原生 UI 组件表意

业界 NG 率:80%

在设计的 wireframe 阶段,主要目标是让大家对于画面上「有哪些对象」取得共识,而不是这些对象「该长什么样子」,那是 mockup 阶段才要注重的,因此将 wireframe 画得过于精美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例如这样:

四个帮你提高UI设计效率的工作技巧

如果把 wireframe 画得如此精美,你将立即面临三个负面后果:

浪费时间,彻底的浪费时间。

有彩色稿的外型构造,却没彩色稿的色彩系统辅佐,导致大家无法完整理解你「精心设计」的 UI 对象。

对设计没概念的客户、PM 或老板会忘记我们是在 review 画面上有哪些对象,反而在这时就开始跟你检讨设计细节,等你接着做彩色稿时,才突然讲说之前有哪个功能忘记摆放上去。

其中第二点是本节的重点,在你的 wireframe 里,应该使用系统原生的对象来构成画面,例如这些东西:

四个帮你提高UI设计效率的工作技巧

请避免在非必要的状况下急着在 wireframe 里画一些从来没有人看过的「创新 UI」。一个好理解、直觉的设计是所有细节相辅相成的,在 wireframe 的阶段缺少了颜色和动态效果的辅助,更不该冒险呈现特殊的对象外型,也就是说,你的 wireframe 顶多做到这样就该收手:

四个帮你提高UI设计效率的工作技巧

这样一来,画面上都是大家平常使用 App 时有看过的形式,看得懂画面的时候,就能够专心探讨这些功能是不是产品所需要具备的。

少用代名词

业界 NG 率:60%

这个沟通技巧不难做到,但如果没有人指出,是很难自己发现的。

我们表达一件事情若要表达得精确,就应该试着减少话中的「诠释空间」,而代名词的使用非常容易造成设计讨论上的时间浪费,例如「这个」、「那个」之 类的词汇,在专业讨论上应该减少使用;取而代之,你应该使用本篇文章第一节所提到的精确名词来表达,或是详细描述你所指的外型。

好了,如果你是设计师,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在设计的沟通讨论上更加顺畅、省时;如果你是 PM 或开发者,也可以顺便学习、或将这篇文章转给你的设计师参考。

 

原文来自:medium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8190/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20 04:21
下一篇 2017-05-20 06:31

相关推荐

  • 大屏时代,如何做好电视端交互设计?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笔者有幸参与了电视端大屏幕的项目,在不断的尝试、探索和设计中,也收获了一些关于电视端的设计经验,因此将这些“电视交互设计的一些事”分享出来,共同探讨电视端的设计。-硬件+远距离操控——基本交互-基于桌面资料研究以及设计经验,总结了基本交互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关键内容:遥控器输入、导航和菜单、信息展现、控件摆放和焦点状态。一 、遥控器输入当我们用手指快速便捷地在手机屏幕上点击或滑动时,主流电视大屏及应用的操作还是:使用遥...

    2018-04-01
  • 2个方向4个维度,探索电商运营活动中的交互设计

    设计是为了达成一定的商业目标服务的,设计本身是我们的表达手段,在达成业务及用户目标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设计指导准则以达到优秀的使用体验。本文作者将针对电商运营活动的交互设计,讨论了交互设计师需要如何思考?

    2017-05-06
  • 工业设计与交互设计的关系

          工业设计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它的设计构思上需要考虑到产品整体外型线条、各种细节特征的相关位置、颜色、材质、音效、人因工程等;产品范围上包括杯子、电脑、交通工具等实体产品。认为「工…

    2017-08-01
  • 交互设计师的60日计划之第二天

    此次分享的[button type="info" text="交互设计师的60日计划" url="https://www.iamue.com/tag/interaction-designers-of-60-days" open_new_tab="false"] 来自 Killa.G 让我们一起跟着学习和并学会做自己的总结与…

    交互专题 2015-08-20
  • [译]可用性之外:使用劝导式模式设计(下)

    上篇文章为:[译]可用性之外:使用劝导式模式设计(上)用户注册了你的产品之后,是时候给他们一个良好的第一手经验了。你的目标是让用户掌握你产品能提供的所有功能。让我们来看看你能做些什么来使用户体验到产品的真正价值。

    2017-05-27
  • 减少返工!如何发现交互设计中的思维盲区?

    作为入行不久的交互设计师,我发现自己在交互设计的实践中无法顾及到方方面面,是存在思维盲区的。其中有欠缺经验的原因,也有自身知识局限的问题。进入开发阶段后,每次需要修改交互时,心里都会有些惭愧,感觉为…

    交互设计 2015-11-03
  • 用户的体验属性

    人的记忆、欢乐、痛苦、友情、亲情和叛逆等,是每个人所共有的。这些不同的属性,反映着人们各种不同的体验属性。当下,我们每天都在说“用户体验”、“以人为中心”,但我们仔细想想便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产品及服务,都是在围绕着用户便利性这一单一属性的,人有那么多的体验属性,而我们却几乎没有去挖掘,何谈是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呢?服务创新的一个思路,不是在纵向上,提高便利性或使用性等单一维度的体验属性而是如何在横向上,调动和反应出人的其他不同维度的体验属...

    2018-04-26
  • 2018年的用户体验状况

    这是由一位美国作者站在美国的视角写的文章,即便抛开个人因素不谈,国内外的发展进度并不完全同步。例如情感化反馈这一块也许国内稍稍落后一点、但是移动支付和AR却要快一些,有些方面即便步调差不多,举出的例子却不一样。不过看看别人的总结也挺有意思,至少可以了解一下国际风向。我将在本文概述的,除了2017年里见证到的巨大的变化之外,还有值得关注的趋势,以确保能够赶于潮流。1、更简单的导航方式导航体验是2017年的热点话题之一。为了设计出顺畅的用户...

    2018-03-19
  • 产品经理|交互设计专场

    产品经理走上交互之路3月31日深圳线下分享会2018PMTalk春节后带来的第一场深圳线下产品经理活动,一场以交互设计主题的产品经理线下深圳交流会,PMTalk产品经理社区将带头又一次与大家见面!01一场值得产品经理学习成长的分享会本次分享会,在经历Pmtalk发起人几位小伙伴利用业余时间,在深圳成立这个产品组织后,我们将首次也推出PMTalk社区会员、产品经理合作周边等服务!具体的就在倒计时7天更新!本次沙龙我们邀请的深圳产品大咖(持...

    2018-03-15
  • 设计干货|聊聊设计师玩转Sketch的那些事儿

    点击蓝字关注GOMEOS用户体验设计1调整组内图层父级变换属性新的调整大小选项可以帮助我们更灵活地调整对象与子层之间的响应:1. 默认属性下的成组放大缩小变化,内部的图标跟随组的缩放比例进行变化.2. 锁定图标的固定宽度&固定高度,成组的缩放比例不会影响到图标的比例与尺寸.3. 当锁定上部及右部间距时,成组缩放比例时,图标距离组内上部及右部的距离保持不变.2嵌套样式这个十分强大的功能使得symbols的复用更加的强大,可以同一内容复用多...

    2018-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