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热点

《用户体验要素》的笔记 (2) 第三章 战略层

0
登录或者登记去做吧。

1. 战略层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1)我们想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即产品目标是什么?

2)用户想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即用户需求是什么?

   此处的关键词是【明确】。当我们能越清楚的表达我们想要什么,以及确切的知道其他人想要从我们这里得到什么时,我们就能越精确的满足双方的需求。

     注:而最终导致产品失败的原因也经常出现在这个环节,很多产品口号喊的很响亮,但就是不愿意进一步去描述,并不是说产品经理一定要上层决策好目标和需求的每一个字,然后就不容易出错,没有这样的上层,这样的产品经理也不是合格的产品经理。首先,目标和需求需要被持续、反复的讨论,不能依赖某个人拍板子决定(领导也不行,但这是小企业最容易犯的错误);其次,应该由决策者、产品经理、技术、市场一起参与讨论,共同决策,出了问题,产品人员别说是“领导让我这么干的”或者,领导更不能说“这根本不是我的意思”;最后,这个阶段不宜抠字眼,当然个别核心关键词值得反复推敲,但不宜追求一次到位,而应该定出明确(未必精确)的方向后,去尝试、论证,然后再调整,不能在追求精确上耗费太长时间,但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明确!具体!(甩锅思想绝对不能有)

2. 产品目标

1)此处的关键词是【平衡】,产品目标既不能太具体,也不能太宽泛。应该充分的了解问题——评估它的影响力——定义成功的条件

2)品牌形象应当被具体且明确的写进产品目标

3)成功标准可以作为产品上线后是否满足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的衡量指标,也是用户体验工作的依据

3. 用户需求

1)用户细分

消费心态档案(psychographic profile)是用来描述用户对这个世界,尤其是与你的产品有关的某个事物的观点和看法的心理分析方法

附:消费心态档案维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sychographics

注:这个概念解决了分析用户过程中根据“对产品的不同态度”划分用户的问题,尤其是教育类产品,更多受用户主观心态影响较大,比如“觉得认为可以自主使用网络教育产品”和“认为孩子不具备使用网络教育产品的自觉性”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群体,显然前者是目标用户(私以为梯子网把重点放在了后者身上是产品失败的主要原因),而这两个群体你从普通的市场细分维度(年龄、收入、职业等)是无法直观获取的

2)可用性和用户研究

市场调研方法,如问卷调查和焦点小组,适用于你能明确的表达出你想从用户身上获得什么信息的情况

现场调查(contextual inquiry)是指一整套完整、有效且全面的方法,用于了解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的用户行为

任务分析(task analysis):每一个用户与产品的交互行为都发生在执行某一任务的环境中,任务分析是仔细的分解用户完成任务的精确步骤的方法

用户测试(user testing):请用户测试产品

可用性的最终目标是寻找令产品更容易使用的途径

对于信息驱动的产品,卡片排序法(card sorting)用户探索用户如何分类或组织各种信息元素

3)创建人物角色(personas)可以将调查、细分过程中得到的分散资料重新关联起来,也可以帮你确保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把用户始终放在心里

4. 团队角色和流程

这里补充了1中提出的问题,如何将战略目标和产品目标明确下来

1)战略专家,代价较高,不适用于一般的小公司

2)决策层,普通员工应参与到决策中,尤其是每天与客户交谈的人

3)需要形成战略文档(strategy document)或愿景文档(vision document)不仅要列出目标清单,更要提供不同目标之间的关系分析,简洁明了切中要点即可。

4)所有参与者(设计师、程序员、信息架构师、项目经理)都需要这份战略文档,以帮助他们在工作中做出正确的决定。

当战略被系统地修改与校正时,这些工作就能成为贯穿整个过程的、持续的灵感源泉

设计一个快速提升用户体验度的网站架构
知识分享直播——用户体验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