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热点

交互系统和设计目标

0
登录或者登记去做吧。

交互设计:是针对用户与产品之间的“交互行为”来进行设计。可以理解为对交互系统的设计。

系统的概念

系统可以类比为自然间的生态系统、人体的生物循环系统、公司也是一个系统。他主要有一下几个基本概念:1、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元素之间不可分割,相互作用构成系统。2、这个系统定具备明确的功能,可以用来完成某项任务或支持某些行为。3、系统的功能是由所有的要素共同支持的。4、系统的功能应是稳定的,在各种使用场景下,都能提供功能。5、系统的功能应具备适应性。在各种不同的场景下,功能应进行适应,调整方式。

交互系统的概念

交互系统由四个要素组成:用户、场景、行为、产品。交互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支持特定的交互行为,特定指的是特定的用户、特定的场景下。该系统的重点是满足用户与其他部分的交互需求。交互系统中行为具体可理解为特定场景下用户为解决某种需求而进行的行动。产品可具体理解为支持用户行为的技术方式。用户的行为和支持该行为的技术是动态演变的,行为可以激发技术的升级,技术的升级也会带来交互方式的革新。另外行为和技术手段都会受到场景的影响。

交互系统的和谐关系

良好的交互必是和谐的。下面将从三个维度来解析交互系统的和谐:物质维度、行为维度、精神维度。之所以从这三个维度,因为交互的四要素为用户、场景、行为、产品。用户和场景属于精神维度。行为要素属于行为维度。产品属于物质维度。

物质维度的和谐

1、产品是交互系统和谐的物质基础

何为产品?世间物质分为自然固有存在的和人类建造的。而人类建造的可分为满了生存需求和提升生活品质的。解决生存需求的叫工具,提升生活品质的叫物品。产品是从设计视角对物品的称呼。在交互设计系统中自然产品是和谐的物质基础。

2、产品物质要素对交互系统和谐关系的影响

产品的物质要素包括:产品功能、性能、外观、材质、技术。功能、性能和技术是产品的功能层面、外观和材质是产品的视觉和形式层面。

  1. 产品功能主要在功能冗余和缺失用户需要的功能,这两方面对交互系统的和谐关系有影响。

  2. 产品性能优劣决定了交互系统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主要体现在可靠性、安全性、操作性、易用性。可靠性包括:设计可靠性、耐久性、可维修性。在电子设备方面,耐久性主要体现在耗电量、流量、更新频次。可维修性体现在更新、bug。设计的可靠性体现在不同异常场景下产品能否正常使用。安全性包括:安全有效、环保型、产品质量保证。在电子设备方面安全性体现的不多。操作性包括:操作便捷、功能实用、清晰的提示信息、正确的产品反馈。易用性包括:易于识别、易于掌握、易于学习。

  3. 产品外观包括:形态、体量、色彩、质感和触感等诸多方面,是和谐的形式美表现

  4. 技术的和谐性是指产品所用的技术是否恰当。

行为维度的和谐

Alan Cooper认为“交互设计首先旨在规划和描述 事物的行为方式。然后描述这种行为的最有效形式”。这揭示了交互设计的实质:规划行为以及实现该行为的最有效方式。**行为规划说明了交互系统对帮助用户实现目标所提供的交互行为以及行为实现方式,以及对这些行为的描述。行为实现方式的好坏则取绝对设计师对交互方式的选择、细解打磨、实现技术的选择密切相关。

行为规划对交互系统和谐关系的影响

行为规划确定了交互系统本身应具有的交互行为。其和谐关系的主要方面是:系统提供的交互方式是否满足不同类别用户的需求;交互行为的类型划分是否合适,包括主要行为和次要行为等。

除此之外,它还受行为的场景影响

系统行为规划时设定的行为方式并不能说明实际交互的和谐。在分析行为维度的和谐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场景对交互行为的影响。你需要关注人/场景、行为、产品三者之间的关系。以行为作为轴心,关注其他三个要素对行为的影响。可以从交互系统的两个方面行为规划和行为的设计来细化。如行为规划受用户需求影响后的调整、交互行为受用户群和场景的影响、交互方式受技术发展的影响、交互行为的便捷性和反馈性和预知性和防错性。

行为维度和谐的具体表现

  1. 易懂:界面信息(功能的层级关系、对比、对齐、重复);功能按钮(亲密、对比、用户习惯)

  2. 易学:尊重平台与用户的操作习惯、引导性提示、符合用户预期。易用:会用-易用(功能符合用户认知、文案清晰按钮位置合理、功能可见性、降低用户记忆符合、功能的防错机制、操作结果符合用户预期、可控性强、反馈清晰及时、功能的适应性高)

  3. 易用:会用-易用(功能符合用户认知、文案清晰按钮位置合理、功能可见性、降低用户记忆符合、功能的防错机制、操作结果符合用户预期、可控性强、反馈清晰及时、功能的适应性高)

精神维度的和谐

精神维度的和谐是交互设计的目标之一。交互的和谐可以分为实用之理、交互之顺、体验之感,分别对应物质维度的和谐、行为维度的和谐、精神维度的和谐。

交互系统设计的目标

好的交互系统需在可用性和体验两个层面达到要求。这是由交互系统的组成要素决定的。我们分别从可用性和体验进行分析:

可用性目标

可用性的概念:

在ISO中定义为:产品在特定使用环境下为特定用户用于特定用途时所达到的有效性效率满意度

  1. 有效性:产品的功能是否可以解决用户问题,功能的预期是否达成。

  2. 效率:产品是否易用。使用产品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难易程度。

  3. 满意度: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或使用后,需求被满足后的愉悦感。 需要说明的:同样的产品,不同的用户在不同的的场景下可用性的结果并不相同。 实用类的产品可用性由上述三个要素组成。但娱乐型产品却并非如此。

可用性目标框架

基于之前对交互和谐和可用性概念的分析,可用性目标在物质层面的和谐可以具体化为产品的有效性,包括功能(冗余、缺失),适应性(不同环境调整交互方式),安全性(误操作,可撤回),经济性(流量、性价比)。在行为层面可具体细化为:易用,易学,防错性,指示性,可选性。

用户体验目标

根据Norman在《情感化设计》一书中提出的本能、行为和反思三个水平,用户体验也可分为三个层次:

  1. 直觉体验(体验作为一种下意识的反应):用户在看到界面或接受信息后的本能感受。

  2. 过程体验(体验作为一种过程):在体验的过程中或完成体验后,带来的感觉(行为层)

  3. 经历体验(体验作为一种经历):在过程结束后,体验的记忆将恒久存在(反思层) 在对每一层进行细化后,可以得出用户体验目标架构。

直觉体验

  1. 造型时尚:外形,界面的构图

  2. 色彩协调

  3. 触感舒适

  4. 音质优美

  5. 个性时尚

  6. 审美趋势

过程体验

  1. 操作自然

  2. 浏览流畅

  3. 快速检索

  4. 环境感知

  5. 输入智能

经历体验

  1. 功能满意

  2. 情感满足

  3. 品质高贵

  4. 价值体现

  5. 引人入胜

【科普】给想学交互设计的同学的一些建议
​ 不尊重用户体验如何“携程”丨每日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