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交互设计七大定律分享

一费茨定律(Fitts' Law)1、费茨定律(Fitts’ Law)简介费茨定律是由保罗·费茨(Paul M. Fitts)博士,在对人类操作过程中的运动特征、运动时间、运动范围和运动准确性进行研究之后提出的,时间是1954年;该定律被用来预测从任意一点到目标中心位置所需时间的数学模型,在人机交互(HCI)和设计领域的影响却最为广泛和深远。费茨定律指的是:使用指点设备到达一个目标的时间,与当前设备位置和目标位置的距离(D)和目标大小(...

案例:交互设计七大定律分享

费茨定律(Fitts' Law)


1、费茨定律(Fitts’ Law)简介


费茨定律是由保罗·费茨(Paul M. Fitts)博士,在对人类操作过程中的运动特征、运动时间、运动范围和运动准确性进行研究之后提出的,时间是1954年;该定律被用来预测从任意一点到目标中心位置所需时间的数学模型,在人机交互(HCI)和设计领域的影响却最为广泛和深远。


费茨定律指的是:使用指点设备到达一个目标的时间,与当前设备位置和目标位置的距离(D)和目标大小(S)有关。用数学公式表达为:时间 T = a + b log2(D/S+1)。如下图:

案例:交互设计七大定律分享

上图中,T指的是:移动设备所需时长;a、b指的是:经验参数,它们依赖于具体的指点设备的物理特性,以及操作人员和环境等因素;D指的是:设备起始位置和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S指的是:目标区域的面积大小。


2、费茨定律(Fitts’ Law)在设计中的应用


(1)按钮等可点击区域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越大越容易点击,反之,可点击区域越小,越不容易操作。


案例一:淘宝和中国银行的手机网页端的登录页面


从下图来看,左边淘宝登录界面的信息输入区域很明显比右边中国银行登录界面信息输入区域相互之间的距离和输入面积更大一点,在视觉及输入体验上面淘宝也要比中国银行的好很多;再看两个页面的登录按钮,右边中国银行界面的按钮视觉上很小而且距离上方验证码输入框的距离很近,这样的按钮不仅不好点击还容易产生误操作,相对而言,左图淘宝页面的按钮间距和大小就很合适了,输入和点击体验比左图好很多。

案例:交互设计七大定律分享


案例二:  小黄车和小蓝单车首页扫码按钮


小黄车和小蓝单车首页最重要的扫码用车按钮不约而同的使用了圆形按钮,我们不看放置的位置,单看按钮大小,小黄车的明显要比小蓝单车的大很多,笔者在使用两者的时候,小黄车的操作按钮要比小蓝的舒服很多,因为小黄车的按钮比较大,比起小蓝单车的按钮更容易点击。

案例:交互设计七大定律分享


(2)屏幕的边和角很适合放置像菜单栏和按钮这样的元素,因为边角是巨大的目标,它们无限高或无限宽,你不可能用鼠标超过它们。即不管你移动了多远,鼠标最终会停在屏幕的边缘,并定位到按钮或菜单的上面。


案例一:移动端的知乎、Twitter及Facebook内的发帖按钮


通过下面三个界面,我们看到它们本身发布内容的按钮都放置在了屏幕的右下角处,这样的设计正是运用了上面的要点,使得用户的操作难度和成本降低,提升了用户体验。

案例:交互设计七大定律分享


案例二:Windows桌面底部导航和Mac桌面顶/底部导航栏


下面两个操作系统我想大家都很熟悉,经常使用的都知道Windows桌面的默认导航栏是在固定底部的,而Mac导航的位置则是在顶部和底部都有,虽然,两者导航看似处在屏幕的不同位置,实际上都是固定在屏幕的边缘,还有,当你去设置导航栏的位置时,都是停留在屏幕边缘四周,不会出现在屏幕中央的位置,这就是最经典的“费茨定律”用处了。

案例:交互设计七大定律分享

(3)出现在用户正在操作的对象旁边的控制菜单(右键菜单)比下拉菜单或工具栏可以被打开得更快,因为不需要移动到屏幕的其他位置。


案例:PC端默认的右键操作栏


我们在Mac系统或者Windows系统桌面上对于文件夹的操作,通常是通过鼠标右键点击方式,在出现的操作菜单中对其进行相应的操作,方便快捷;这样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在浏览器中对于一张图片进行保存,对准目标右键点击,出现操作栏选择保存就可以了。

案例:交互设计七大定律分享

希克定律(Hick's Law)


1、希克定律(Hick’s Law )简介


希克定律指的是:一个人面临的选择越多,所需要作出决定的时间就越长。用数学公式表达为:RT=a+blog2(n),其中,RT表示反应时间,a表示跟做决定无关的总时间,b表示根据对选项认知的处理时间实证衍生出的常数(这个例子对人来说约是0.155s),n表示同样可能的选项数字。比如,假设需要两秒测知警铃、了解其含义,接着假设按下五个按钮中的一个按钮,可以解决触动警铃的状况,那么反应时间就是RT=a(2s)+0.155s(log2(5))=2.36s。


2、希克定律(Hick’s Law )在设计中的应用


设计中给用户尽量少的选择,减轻用户的决策成本。


案例一:移动端的删除弹窗


我们在使用网站或者移动端产品时,经常会遇到很多操作弹窗,就像下图中的两个例子,基本上弹窗的操作选项只会有两个,二选一的成本,对于用户来讲很简单方便,选择成本最小。

案例:交互设计七大定律分享


案例二:钉钉和微信初次登录界面


当用户初次下载使用钉钉或者微信APP的时候,在进入正常的使用之前,用户会看到这个页面,我们看下面两个截图,页面上的操作按钮只有两个,一个“登录”按钮和一个“注册”按钮,这样的话,用户就很清晰接下来自己要干什么了。

案例:交互设计七大定律分享

神器数字7±2法则


1、神奇数字 7±2 法则简介


7±2法则正式提出于美国心理学家George A. Miller1956年发布的论文《神奇的数字7加减2:我们加工信息能力的某些限制》。1956年乔治米勒对短时记忆能力进行了定量研究,他发现人类头脑最好的状态能记忆含有7(±2)项信息块,在记忆了 5-9 项信息后人类的头脑就开始出错。与席克定律类似,神奇数字 7±2 法则也经常被应用在移动应用交互设计上,如应用的选项卡不会超过 5 个。


2、神奇数字 7±2 法则在设计中的应用


(1)PC端导航或选项卡尽量不要超过9个,应用的选项卡不会超过5个。


案例一:苹果、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及UI中国官网导航栏


我们看到这三个主流网站的导航栏模块都没有超过9个,空间布局合理,使用起来方便快捷,尤其是苹果官网,简约设计的典范,因此,尽量使得自己设计的网站导航少于9个会让用户对于网站的内容一目了然,更快捷也更加有效。

案例:交互设计七大定律分享


案例二:安卓版微信、支付宝和QQ底部导航


在使用APP的时候,我们都会用到软件的底部导航区域,如果大家仔细观察,会发现,任何软件的底部导航都不会超过5个,就像下图中的微信、支付宝及QQ界面一样,底部导航也没有超过五个的。

案例:交互设计七大定律分享


(2)如果导航或选项卡内容很多,可以用一个层级结构来展示各段及其子段,并注意其深广度的平衡。


案例一:天猫商城和亚马逊网站的商品分类选项卡


导航是分为多个层级的。如果导航的内容很多放不下的话,我们就可以将它整合归类来分层级收纳,就像天猫和亚马逊官网对于商品分类的处理方式一样,使用父子层级的方式来归类展示商品。

案例:交互设计七大定律分享


案例二:京东及当当网APP分类模块


下图分别为京东及当当网APP的商品分类模块界面,我们不难看出,两个产品的商品分类布局形式很相似,都是用了选项卡的方式来分类商品,层级明确,相应的提升了用户找寻商品的效率

案例:交互设计七大定律分享


(3)把大块整段的信息分割成各个小段,并显著标记每个信息段和子段,以便清晰的确认各自的内容。


案例一:苹果官网iPhone X 对于语言版本的介绍板块


如下图所示,语言版本介绍模块把一整段语言,分成四个模块的信息来介绍,而且每个模块都要自己的标题,再加上段落之间的空间留白,使得此段信息看起来清晰明了。

案例:交互设计七大定律分享


案例二:支付宝和微信银行卡界面卡号信息的展示方式


正如下图所展示的,为了便于记忆,支付宝及微信的银行卡展示界面,将卡号信息的展示采取了分段的方式,这个也源于我们现实生活中使用的银行卡,大家都知道银行卡的卡号是分段展示在卡上的。

案例:交互设计七大定律分享


接近法则(The Law Of Proximity)


1、接近法则(The Law Of Proximity)简介


格式塔理论自1912年由韦特海墨(M,Wetheimer)提出后,在德国得到迅速发展。由于苛勒(K,Kohler)和考夫卡(K,Koffka)的访美以及他们的著作被翻译成英文,这种新的理论引起了美国心理学家的注意。格式塔理论是心理学中为数不多的理性主义理论之一。格式塔学派以某些相当抽象的,与知觉和思维的性质及心理经验的结构有关的观念解释了熟悉的观察资料。根据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当对象离得太近的时候,意识会认为它们是相关的


2、接近法则(The Law Of Proximity)在设计中的应用


将相似的、有关联的信息尽量摆在一起,不要让用户迷茫,要他在潜意识里就知道在哪里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案例一:登录界面的输入框与按钮


我们在使用任何一款APP产品的时候都会遇到登录或者注册页面,而且输入内容部分下面一定会有个按钮,原因就在于输入内容和按钮本身存在联系,因为,输入内容之后需要通过点击按钮来提交输入的内容,通常输入框附近一定会有提交按钮。

案例:交互设计七大定律分享


案例二:今日头条及爱奇艺视频信息布局


在今日头条和爱奇艺视频的的信息条目中,我们一眼都能发现,标题和图片是表示的同一类的信息,因为它们是放在一起,具有相关性。

案例:交互设计七大定律分享


新乡重夫:防错原则


1、新乡重夫:防错原则简介


新乡重夫( 1909年-1990年),在品质管理方面作出重大贡献,在美国出版了不少有关品质方面的著作。他还根据自己20年事业生涯中的系统性方法和精心笔记,著有18部书和无数管理文章。他指出,“零损坏”就是品质要求的最高极限。被尊称为“纠错之父”。他首创POKA-YOKE的概念,在这个概念中有一条是这么说的:我们不可能消除差错,但是必须及时发现和立即纠正,防止差错形成缺陷。


2、新乡重夫:防错原则对于设计的价值


防错原则认为大部分的意外都是由设计的疏忽,而不是人为操作疏忽。因此,在设计中要有必要的防错机制;在此,特别要注意在用户操作具有毁灭性效果的功能时要有提示,防止用户犯不可挽回的错误。


案例一:知乎安卓版本的登录操作


当用户在知乎中登录时,在没有填写完手机号码和密码前,底部的登录按钮是置灰不可点击的,只有两项都填写完整底部的登录按钮才会变为可点击状态,也就会蓝色的,这就是为了防止用户犯更多错误,也是防错原则的一种体现,如下图:

案例:交互设计七大定律分享


案例二:安卓版微信发朋圈动态时,点击返回按钮出现的提示弹


弹出框方式会增加不可逆操作的难度,当用户发一条动态一半的时候,因为误操作或者其它退出当前状态的时候,使用弹窗是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用户这个操作会让之前辛苦编辑的内容删除找不回,想要再发只能从头开始,对用户造成损失比较大;这就是防错原则的另外一种体现,如下图:

案例:交互设计七大定律分享

泰思勒定律(Tesler’s Law)

该定律认为每一个过程都有其固有的复杂性,存在一个临界点,超过了这个点过程就不能再简化了,你只能将固有的复杂性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外一个地方。如对于邮箱的设计,收件人地址是不能再简化的,而对于发件人却可以通过客户端的集成来转移它的复杂性。


 奥卡姆剃刀原理(Occam’s Razor)

这个原理被称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如有两个功能相等的设计,那么选择最简单的。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争议请联系我们)

你喜欢以下文章  
设计师的信息架构基础知识
设计极简LOGO的六个核心技巧
为增强产品的用户体验,UI设计师会做哪些工作?
UI设计师如何运用形状心理学优化视觉构图?

案例:交互设计七大定律分享

案例:交互设计七大定律分享

点击“阅读原文”  上优豹网  设计就是棒!

原创文章,作者:交互精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5401/

(0)
交互精选交互精选
上一篇 2018-02-28
下一篇 2018-02-28

相关推荐

  • 立足用户体验 “好换灯”助力雷士赢得好口碑

    2018注定是不平凡之年。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2018年,雷士照明将迎来20周年庆典。雷士照明正在以此为契机,潜心修练,以促进雷士品牌再上新台阶。2018年被雷士照明定义为“品质服务提升年”,并于近期在全国开展了“诚信3·15,惠民大行动”为主题的“好换灯”主题推广活动,帮助千家万户升级改造居家光环境,传递雷士照明“全国性升级服务”“免费服务”理念。雷士“好换灯”全国...

    2018-03-16
  • 案例分析|一次消灭产品文档的实践探索

    作者:Dougee全文共 2120 字 5 图,阅读需要 5 分钟———— / BEGIN / ————在刚入职眼前这一份工作的时候,CTO就对产品组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后不用再另外输出产品文档,直接在原型上标注就可以了,而且以后要输出动态原型。先介绍一下我本人的情况:产品经验2年,对于Axure的交互设计有一定实践经验,但从来没有想过把动态的原型与产品说明结合来表达需求。对于CTO的决定,我想了一下,大概是出于以下三点原因:太多文件数量...

    2018-03-27
  • 设计流程、交互设计进阶、空状态设计

    设计作品源于设计师的自我发现、情感和创造,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加入字体、颜色、空间准则来让在我们感性的表达设计美学基础上更理性的表达设计思维;以上这些是众所周知的基本法则,是设计具备的基本能力;科学的、合理的、为用户设计才是设计师价值的体现。那么如何让我们的设计更理性?在长期跟一条产品线的工作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每天做着很多事情,不知道会不会有以下感觉:1.感觉离用户很远;2.感觉对用户数据的增长好像没有什么明显帮助。那么用户增长和设计有什么...

    2018-03-15
  • 作品集 | 交互设计大师的成长轨迹

    致奋斗的你:又是一年花开时,中公教育优就业送走一批批优质学员的同事,又迎来了一群渴望高薪就业,改变现状的U学员。优就业学员在朝九晚九的学习作息中、六大福利的助学保障中、高配的教学设备下、高标准的食宿环境下学习IT技能......相信中公教育的学员一定可以学有所成,实现高薪就业目标!下面,就随小U妹一起来看看近一期学员“小试牛刀”的作品吧:UI交互设计作品01、UI动效展示(部分)UI动效作品展示·《小球飞》UI动效作品展示·《大憨熊》0...

    2018-04-12
  • 交互体验大升级 云视听极光3.0最新版本体验评测

    作为腾讯视频官方的电视端应用版本——云视听极光迎来了第三个大版本的更新:云视听极光3.0。在我之前的国内4大电视端视频应用软件的对比评测中我对云视听极光的老版本在交互体验上的感受只能用一般般来形容。这次的大更新官方声称对交互界面体验上针对用户需求和建议做了较大的改进,我也立马升级了软件进行了一番体验。让我们来看看云视听极光3.0在体验上到底如何吧。UI交互体验:界面设计进入软件就可以看到3.0版本的大变化,相比老版本,3.0的频道分类栏...

    2018-01-30
  • 交互设计 | 这到底是交互设计还是黑科技?

    Create Your Difference.           by CYD01能看透你的灯光今天创艺典与你分享的交互装置不再是学习你、跟随你的灯光装置了无论你怎么装高冷当面瘫今天的它能把你扒光把你一览无余地看透我觉得你必需服Aura这是Aura,一个视听和互动装置它解读和翻译人类的情感,然后将其转化成发光窗帘光的强度、形状和颜色会随着人情绪的变化而精确地改变这样的绿,或许代表了平静而这位哥们儿的绿,恕我直言,或许是一种失恋的绿这样...

    2018-04-30
  • 奥斯陆建筑学院国际建造课程招募!| 2018楼纳教育启航

    📌 编辑 | YHz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院(AHO)位于挪威首都奥斯陆,是挪威顶尖的建筑学院,也是挪威研究型大学系统中的自治机构。学院提供建筑与工业设计领域的教育,在建筑教育领域有很大影响力。- 课程背景 -2018年4月,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院(AHO)将首次在中国楼纳开设建造课程——“传统木构节点的数字化演绎”工作坊,将由于2012年在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院成立的Scarcity and Creativity Studio(以下简称“SC...

    2018-03-13
  • Axure RP 8.0 安装教程

    Axure RP是一个专业的快速原型设计工具,让负责定义需求和规格、设计功能和界面的专家能够快速创建应用软件或Web网站的线框图、流程图、原型和规格说明文档。作为专业的原型设计工具,它能快速、高效的创建原型,同时支持多人协作设计和版本控制管理。•可以在公众号后台回复『042』或『Axure RP』获取下载链接。安装步骤:❶下载并解压安装包。❷双击安装程序。❸同意,并下一步。❹选择安装路径,下一步。❺下一步。❻取消勾选,点击Finish结...

    2018-03-20
  • 用户体验才是真正的“一句顶一万句” 安徽燕之坊食品公司用勤哲软件实现生产、经营和管理数据的互联互通

    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底,国内食品工业企业超过4万家,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工业的比重十分之一强。在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食品工业作为传统的“以食为天”的民生产业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当前,食品行业在实现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面对城乡居民安全、多样、健康、营养、方便的食品消费需求时,与其他行业一样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动能和压力。尤其是在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和高品质食品有效供给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消除安全和质量隐患等领域...

    2018-02-13
  • 一文看懂用户体验五要素

    《用户体验要素》是美国AJAX之父Jesse James Garrett的经典之作,被称为互联网入门必读的书籍,系统介绍了产品用户体验设计的模型。原作第一版完成于2002年,距今已经16年了,本书的最初是针对网页设计写作而成,但在这16年间,从internet到APP再到移动互联网,这个理论都能适用,越来越被称为经典,可见其在当下以及可见的未来,都具有普适性。因此,学习下用户体验的五要素还是很有必要的。用户体验五要素是将产品设计的过程抽...

    201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