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司机为中心」的用户体验设计

Uber 如何将他们的设计哲学应用在司机端的 App 上面 ?这一次,饿了么商家端产品经理为大家翻译了「以司机为中心」的用户体验设计—— 细看如何从零开始重制 Uber 司机端 App。


Uber 如何将他们的设计哲学应用在司机端的 App 上面?这一次,饿了么商家端产品经理为大家翻译了「以司机为中心」的用户体验设计——细看如何从零开始重制 Uber 司机端 App。

「以司机为中心」的用户体验设计

「将我们简洁至上的设计哲学传达给广大 Uber 司机群体」——这是 Uber 设计团队今年的目标。相比于普通乘客关注「通过 Uber 可获得舒适出行体验」,司机群体眼中的 Uber 截然不同。在全球有超过 100 万人在使用 Uber 司机端 App,并以此为重要谋生手段。对这些人来说,Uber 司机端不仅是接单和做生意的工具,更是在每一次出车前后获取相关信息的重要渠道。总而言之,Uber 司机端 App 是他们营生中不可或缺的依赖。

设计这样一款 App 绝非易事——除了满足全球各式各样的用户需求,还要平衡安全、简便和易用性;为此我们走进用户群体,从他们的角度(包括坐进他们的车里)观察司机的日常工作,着眼于做出一款全新 App,显著提升 Uber 司机们的使用体验。

找到问题所在

设计伊始,直接听取 Uber 司机的反馈非常重要;通过反馈,我们可以把握司机们的需求,了解当前产品体验中的欠缺。设计工作必须基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度理解,而非猜测臆断。

「以司机为中心」的用户体验设计

通过基础性的实地考察研究,我们获取到了第一手用户体验反馈。

每一次用户访谈都让我们获益匪浅。目前 Uber 司机端 App 的功能仅仅是帮助司机「接上乘客」和「将乘客送至目的地」。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司机在车里备有手抄本,这些人依靠开车收入支付生活开销,因而很关心出车带来的收入,而司机端 App 并未提供实时统计收入的功能,他们只好每做一单后把收入写到本子上。还有一些司机表示,他们很在乎提供服务后带来的「自豪感」,而当服务评价下跌时,他们希望知道该如何改进。我们将这些调研的结果汇总起来,找出了用户的共同痛点,归纳出设计中需考量的核心,并着手实施。

「以司机为中心」的用户体验设计

上图为用户行为路径简图,是用于帮助设计师时刻站在用户角度思考问题。

做正确的设计

基于调研结果,我们对 App 导航结构的设计进行了一番探寻,最终确定的方案以信息构架为基础,以反映司机们最关心的几项内容:

  • 知晓何时何地需要出车,并获得实时资讯(主页);
  • 了解收入状况(「收入」页);
  • 获知乘客反馈(「评价」页);
  • 管理信息(「账号」页)。

「以司机为中心」的用户体验设计

在 Uber,有很多用于优化司机工作体验的产品和功能,比如司机专享的奖励、解释最佳出车时段的运营邮件等等。虽然收到这些信息,司机们却不得不在短信和邮件收件箱中苦苦搜寻,它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设计中我们发现,比信息本身更重要的是信息的优先级关系。在正确的时间,提供正确的信息,且在驾驶过程中去除各种可能的干扰,毕竟安全大于一切。

正确地做设计

我们花了几个星期时间进行用户调研,完成了低保真原型的制作,随后进入高保真原型制作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将着手深度打磨视觉设计和交互设计,例如调整「在可查看内容的地图上,滚动操作的手感」:

「以司机为中心」的用户体验设计

在设计的同时,我们也希望真实地了解新的 App 使用体验,而此时前端开发并未介入,我们的解决方法是通过 HTML 和 CSS 搭建完整的原型,并填入伪造的数据使之可交互。此外,该原型还承担起实时同步的重要角色:一方面日益扩大的开发团队可随时获知设计的最新成果;另一方面设计师们可借此让某些用户试用,并根据反馈调整方案。

无论在制作高保真原型之前收集的信息多么全面,第一轮完成的作品必定存在瑕疵。因此,我们让真实用户不断试用原型,以反复测试端到端流程(例如一个用户是否能顺利地找到收入账单)和核心功能交互(例如一个用户是否能明白「上线接单」的含义)是否正确可用。

不放过任何细节

当软件工程师们完成了新 App 的开发工作时,beta 测试开始了,这可是真刀真枪——真实的司机用户,真实的数据。在 beta 版本的 App 中,核心功能完备无缺,但原型中一些试验性的动效被暂时放到了「设计优化清单」中,根据 beta 测试的实际情况再做调整。

用户从「离线模式」转为「在线模式」并开始接单的按钮动画便是其中之一。当使用者点击该按钮时,App 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以验证该用户是否具备在该地区出车接单的资格;该请求过程是耗时的,在网络环境恶劣时更为显著。在一开始的设计中,该按钮点击后并无任何反馈——画面静止不动——因而用户无从知晓自己的操作是否已生效。发现这一问题后,我们意识到该按钮功能的改进绝非「设计优化」这么简单,而是一项直接影响 App 可用性的变动,因此设计团队立刻着手解决,增加了一个小动画以展示点击后的反馈、通信过程以及延时性,有了这一改善,App 的可用性得到显著提升。

「以司机为中心」的用户体验设计

用户提意见说,按钮没有反馈,这让人很迷惑;开发们立刻加入了一个动画,让「上线接单」这一过程变的直接明了。

从更广泛的用户中学习

「简洁,而非炫酷」是 Uber 的设计准则之一。当面对海外国家,例如印度的用户时,这一准则变得尤为重要。在印度,文化普及率参差不齐,甚至很多人第一次接触 Uber 司机 App 时也是他们第一次接触智能手机。这些用户在使用 App 时重度依赖图形信息,对他们来说,文字配以图标和图像可以大大降低信息理解的难度。

「以司机为中心」的用户体验设计

为了身处低网络覆盖地区的用户更好地理解功能,我们将「收入」页的图标从「条形图」状换成了「货币」状。

「收入」页的图标一开始被设计成柱状图的形状,以便与展示每日营收的图表相对应;而那些印度的司机在接受我们的调研时却纷纷表示「那个页面是用来修复不稳定的网络连接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导航栏上的图标更像是手机信号栏,而不是柱状图,得知这一点后,我们更新了图标设计,换成了明了易懂的货币形状。

针对新 App 用户的调查表明,用户满意度相比以往均有普遍提高,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的工作远未完成。随着新版 App 逐步覆盖更多的司机用户,我们将不断借助数据和用户反馈,持续优化用户体验。

小结

每一位设计师的心中都刻着一句咒语:「设计师并非用户」。 这几个字时刻鞭策着我们保持客观,督促着我们每做一个决定时,都考量用户所需,而非凭借主观臆断或盲从商业目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 Uber 变得更优秀,更好地服务每一位司机用户,并为他们提供自立和自我营生的新方式。

(以上图片均来自原文)

 

原文作者:Molly Nix, Uber 司机端用户体验设计主管

原文地址:https://medium.com/uber-design/designing-a-partner-centric-experience-d9900e6511dc

翻译:童凌炜,饿了么商家端产品经理

译文地址:微信公众号【饿了么UED】

版权: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若标注有误,请联系主编QQ:419297645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8236/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20 07:27
下一篇 2017-05-20 09:35

相关推荐

  • 为Apple Watch设计时需要牢记的一些诀窍

    “想清楚一点,你的智能手表应用为何存在,既然有iPhone应用。”“设计师:理解用户的体验,精确把握介入时机。”“如果你只能描述你所设计的功能,而不是相对应的时刻,那你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2017-06-04
  • 交互的细节!向用户征询IOS授权的五种常见设计模式

    对于iOS app,当功能涉及到推送通知、访问照片或调用相机、获取地理位置等等时,都需要向用户申请授权。申请会发生在app运行的过程中,而不是像Android那样在安装的时候就莫名其妙的问用户是否同意app调用某些系统…

    交互设计 2015-09-17
  • 聊天缩略图背后的故事:你不曾注意的那些细节

    作者:银光   这里我们主要讨论聊天列表中展示的缩略图,缩略图通常是将图片内容进行一定的缩小展现,或裁剪展现,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提供一定的预览功能,二是节省屏幕展示空间、节省流量。 用户发送的图片长短…

    交互专题 2017-08-07
  • Facebook的用户体验评判规则

    Facebook的产品设计五维情感精准定位——设计对受众定位清晰,符合该设计目标用户群的使用体验。亲和力——所有交互元素的设计上,用户对信息沟通顺畅,感觉似有人一般的亲和感。分享——承载对Facebook连接、自由、生活的文化认同。留恋度——给人超出想象的空间,让人留恋往返,对产品期待更多,得到二次访问。易用反馈及时——在交互过程中,用户的操作能够在屏幕上及时得到反馈效果,帮助用户提高效率。方位清晰——清晰的知道自己在那里,退路在那里,...

    2018-03-25
  • 用户体验设计师必须知道的52个科技术语

    原文链接:https://uxplanet.org/60-tech-terms-you-need-to-know-as-a-ux-designer-a01166074ae1通俗易懂的A-Z科技术语列表在刚开始用户体验设计师的工作时,我如同离了水的鱼一样。我所知道的科技术语很贫乏。在会议中我总是能听见这些词汇,但是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然后我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偷偷摸摸的开始查我刚才听到的是什么,并希望没有人发现!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很多对...

    2018-04-09
  • 视觉设计的思考:如何设计APP的登录页

    一个完整的App包含很多页面,设计一个App是一个很系统的工程。笔者会陆续撰写,带着大家完整的学习设计App的过程。我们先从登录页设计开始学习。做界面设计前,我们先来理解一下界面的逻辑。“ It seems that green leaves look more beautiful after the rain “(雨后的绿叶看起来更美了)

    2017-05-08
  • 超全面的APP数据图表展现方式深度总结

    之前研究过一段数据图 表的最佳表达方式,随着手机端应用层出不穷地发展,这次将数据图 表的表现延用到手机端。相比 Web 端展示数据的空间优势,要兼顾手持设备的便捷、简明而重点的特质,手机端该如何取舍?是否有更加合适的表现方式?下面是翻阅或试用了各种有数据的 App 后,将手机端应用中值得借鉴的部分做了小小的总结,也让我自己对不同数据图表 的特性有更深的理解。

    2017-05-30
  • 从设计指南说起,详解Material Design体系组件

    iOS 或 Material Design的设计指南,都是按照组件的属性来系统介绍。
    一般把Control翻译成控件,把Component翻译成组件。通俗的解释说法就是组件为多个元素组合而成,控件为单一元素。但是Material Design把我所认为的控件和组件都合为一体,统称为组件。摊手。

    2017-04-28
  • 怕思考 — “Axure基础入门思维”

    我想说:“集思广益里诞生着灵感”虽然画原型图的软件有不少,但我并没有过多的去留意这件事,也许我最先知道的是Axure,所以就有了接下来的事情。其实对于Axure我也只是懂些皮毛,其操作起来并不是很熟练,但我在这上面有了一些发现和思考,我认为是值得分享的。首先Axure是什么?,我自己的理解是“Axure是一款帮助我们画出想法,理清思路,有益自己或团队交流规则和信息的工具”。Axure的模样(Axure RP 8)!当我们打开Axure软...

    2018-04-29
  • 项目文件管理,只需7个文件夹

    作为一名视觉设计师,将文件整理的井然有序是我们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如果你现在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文件管理体系,可以先看看我的!

    2017-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