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个平台的用户体验,从需求方和供给方入手

这几年做平台,我一直在思考平台的价值究竟是什么?后来我认识到:满足供需双方的需求,提供超越传统线下方式的用户体验,就是平台的价值。平台圈住的用户并不是它的价值,而是因为这个平台具备价值,所以用户愿意留在这个平台上。


这几年做平台,我一直在思考平台的价值究竟是什么?后来我认识到:满足供需双方的需求,提供超越传统线下方式的用户体验,就是平台的价值。平台圈住的用户并不是它的价值,而是因为这个平台具备价值,所以用户愿意留在这个平台上。

打造一个平台的用户体验,从需求方和供给方入手

1、所谓平台

在业界我们经常接触大量的平台型产品:社交平台,电商平台,广告平台,媒体平台,直播平台……平台上应当至少包含供需两种角色,暂且称之为:需求方、供给方。平台提供各种功能和产品,帮助双方完成撮合。对于从事互联网行业的产品经理与用户体验专业人员来讲,如果我们面对的是面向某一类用户群体的产品,相应的产品方法论、交互模式、用户研究理论我们基本能信手拈来。

而平台型产品则难度大了许多,因为:

  • 供需双方存在很大的差异,如需求类型、使用习惯、增长速度、对平台的黏性等等
  • 平台承载的业务类型较多且更加复杂。一般至少覆盖一个垂直行业,如装修行业的土巴兔、律师行业的快法务、知识分享领域的在行和分答,也有猪八戒这种覆盖多个行业的服务交易平台
  • 成功的平台产品案例太少,即便有,但由于行业之间的差异,所以值得参考借鉴的也很有限

尽管平台这么难做,但一旦形成规模其收益也是巨大的,所以至今依然不断有创业者进入这个领域。

那么平台的用户体验究竟该怎么做?平台的用户分为需求方和供给方,所以平台的用户体验也就是需求方的用户体验,和供给方的用户体验。

打造一个平台的用户体验,从需求方和供给方入手

2、需求方的体验

2.1 建立信任

当用户已经习惯了平台A,熟悉平台A的玩法时(包括那些传统的线下用户),再让用户迁移到平台B的成本特别大。那么在我们通过很大力气把这个用户拉到我们这个新平台后,怎样把用户留在平台上,而不是看都不看一眼就离开了?第一步就是需要建立用户对新平台的信任。

常见的建立信任的方式有很多:

  • 提供试用,比如会员、增值服务等
  • 让供给方或需求方先交保证金,发生违约等风险时,赔付给另一方
  • 提供客观、真实的评价、销量数据
  • 展示成功案例
  • 平台介入撮合,保证双方的体验和每笔交易的公平性,一般在比较重的to B业务中采用
  • 另一个比较虚的,但是最重要的,也就是树立品牌和口碑了

2.2 核心体验:多快好省

无论to B还是to C,线上还是线下,大多数需求方都希望自己能够获得“多,快,好,省”的服务。可以参考阿里前CEO卫哲的一篇文章《阿里前CEO卫哲:B2B的真正本质是什么?

比如我一直希望通过一个产品能够快速获取高质量的新闻资讯,而新浪微博就很好地满足了我的需求:

  • 多—关注越多,获取到的内容越多
  • 快—不断有新内容产生,通过转发快速传播
  • 好—通过关注,定制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源,保证内容质量
  • 省—免费

所以,微博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吸引政府机构、企业、明星、网红等IP入驻,不断地产生用户感兴趣的优质内容,以提升用户对平台的黏性。

还有很多其他平台型产品,举几个例子:

打造一个平台的用户体验,从需求方和供给方入手

所以,无论什么平台,多快好省四个字都适用,当然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给用户提供至高无上的体验,也是不现实的,平台创业者还需要评估投资回报率。

2.3 保证过程体验

对于一个平台,平台之上有很多功能模块,如首页、类目、搜索、订单、账户等,用户熟悉的业务还好,通过尝试和摸索能够快速熟悉平台规则。但是对于新兴平台,就必须通过优化产品架构、简化用户路径、完善用户引导、优化产品细节来提升用户在整个平台内的使用体验。

2.4 一如既往的好用

互联网产品的用户黏性是非常弱的,因为互联网满足用户的并不是水和电这种核心需求。这个外卖平台送餐慢了,我换一家。那个直播平台的主播内容质量不高,我换一家。所以搭建平台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我们希望用户能够长期留在平台内,那么平台是否能够稳定提供良好的体验就很重要了。

打造一个平台的用户体验,从需求方和供给方入手

3、供给方的体验

对于供给方,平台所提供的最好的体验便是收入。但平台方并不直接给供给方贡献收入,而是设计玩法和规则,在供给方提供服务的时候,让需求方为供给方贡献收入。

我列了一个简单的公示:收入=付费用户量*ARPU*交易效率。提高供给方的收入,就需要提高用户的付费转化率、ARPU、撮合效率,翻译为需求即:

  • 通过页面和功能,充分、全面、立体地展示供给方的价值,常见的功能需求如案例、商品、用户评价、证书、知名客户等,提高需求方的付费意愿
  • 提供附加服务,可提升需求方的付费意愿,如包邮
  • 用阶梯价的方式包装商品,匹配不同层次和付费能力的需求方
  • 包装套餐,打包售卖,可提高ARPU
  • 提供多种自运营工具,提高店铺经营效率,如子账号、CRM工具、数据产品、促销工具等
  • 保证平台生态健康,让供给方彼此之间不通过杀价等方式恶意竞争。所以对于平台商品的价值和质量,平台是一定要介入干预的

相比需求方,让供给方从A平台迁移到B平台的成本更高,因为需要供给方做的事情更多更复杂:开店、包装、处理订单、客服售后等等。不过一般供给方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京东的商家很多也在淘宝卖货,所以平台的特色和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供给方,另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就是避免“马太效应”,否则将极大地影响新用户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平台整体生态。我总结了一些避免马太效应的点供参考:

  • 凸显供给方的差异化,而这很大程度上要靠供给方的自我包装。所以平台需要加强对供给方的引导培训
  • 对供给方进行合理分层,大商家获得高收入,小商家获得低收入,这样才能提高平台的整体撮合效率
  • 对新加入平台的供给方提供流量、培训等多方面的扶持
  • 制定合理的、动态的搜索排序机制,通过一段时间内的成交量、好评量等数据,从新加入的供给用户中筛选出优秀的一批进行重点培养
  • 合理设计增值广告的类型和定价,如搜索置顶类型的广告,需要注意供给方与当前搜索场景的匹配度、供给方的展示时长、不同搜索关键词的广告定价等等。避免高收入的供给方长期霸占广告位
  • 平衡平台的发展速度与供给方的质量,避免出现供大于求或供不应求的情况

4、平台的价值

前面提到用户很可能随时迁移到其他平台,因为用户都是趋利的:订外卖的用户为了省钱,可以选择换一个外卖平台,以获得首单优惠。某商家为了能够快速地把自己的商品卖给更多用户,会选择在另一个电商平台上也开一个店。所以平台的价值才是核心竞争力,强扭的瓜不甜,通过价值吸引用户主动留在平台上,和平台一起成长。

这几年做平台,我一直在思考平台的价值究竟是什么?后来我认识到:满足供需双方的需求,提供超越传统线下方式的用户体验,就是平台的价值。平台圈住的用户并不是它的价值,而是因为这个平台具备价值,所以用户愿意留在这个平台上。

还有一些想法,我觉得值得平台产品创业者注意的:

4.1 杀入前两名

对于纯互联网的平台型产品(线上结合线下、实物交易的平台不在此列),产生规模效应后即可让利润快速增长。你所选择的平台切入的行业,如果能挤入前两名,就具备了定价权,或者是制定标准和规范的能力。而对于排在后面的竞争对手,其常见的处境就是始终处于追赶状态,市场空间逐步被巨头吞噬。所以几年前风生水起的团购产品现在近乎销声匿迹,互联网金融产品逐步萎缩,今年大火的直播平台在两年之后不知还能幸存几家。

4.2 一分钱也要盈利

互联网行业发展到现在,通过画饼吹泡泡的方式拿到投资的,将越来越难,尤其是现在经济处于L型下行周期中。对于选择平台产品创业的创业者来说,投入非常巨大,但如果成功回报也很诱人。投资人并不傻,没有盈利模式的创业项目是很难拿到投资的,所以在选择平台作为切入点去创业的时候,收入能否cover各项成本,并具有足够利润想象空间,是创业者需要去算的一笔账。

好在一个健康的平台,供需双方的比例应该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如果前期不投入大量成本,盈利的周期不应该太长。当然这一点不适用于盈利模式很清晰的独角兽企业,他们需要的是野蛮生长,快速抢占市场。

4.3 是否有益于社会运转

虽然有马后炮的嫌疑,但是在两年之前我个人确实就很不看好O2O上门的产品,比如上门美甲、上门按摩。技师带着专业工具挤公交地铁打车到用户家里,交通压力变大了,技师的服务效率降低了,用户承担的成本变高了,从各个角度看这都是一种不太健康的模式,浪费了社会资源。

所以评估你所选的创业项目是否靠谱,这一点很重要:

  • 是否去中心化?
  • 是否提高了社会运转效率?
  • 是否提高了社会生态的健康度?
  • 是否降低了社会环境的熵?

从这一点看,现在很多打擦边球的直播平台,迟早是要被和谐的。

4.4 不要贪多,从点到面切入

单点切入的好处实在太多,尤其是对于创业团队,在人力、财力等资源都很有限的情况下,做好一个细分领域是很可能的,这样可以保证一个细分领域初创平台的生态是健康的。在用户规模逐步增长的时候,团队规模、行业经验、资金储备同步增长也是能hold住的。但如果一开始就妄图进入一个很大的领域,最后的结局经常是顾此失彼,力量分散,最终导致失败。

5、这就是所谓的用户体验?

很多朋友会问:用户体验难道不应该是和流程、界面、交互、按钮相关的吗,怎么在本文中没有看到相关的内容?

其实作为搞了两年交互设计的我来讲,说句不当讲的话:细节体验对于创业项目来讲,可能没那么重要。发展中的平台产品最重要的是先活下来(而且是健康地活下来),让平台上的供需双方能够满足彼此的需求,并在发展过程中储备后续所需的资金、人才和经验。

一个流程的设计、一个界面的布局、一个按钮的摆放,对于成熟的产品经理来讲,应该是在电光火石之间就能在脑海中构思出来的。对于非决定性功能来讲,短时间构思出来的方案也许不是各方面都特别完美的,但此方案应该是衡量了方案完整性、方案必要性、投入人力开发成本、构思方案所花时间、扩展性、向下兼容性等多方面因素之后的相对合理方案。

所以,简单的交互设计应该是产品人员的基本技能。

 

本文由 @千年牛皮糖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5598/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11 19:01
下一篇 2017-05-11 21:05

相关推荐

  • 项目管理能力提升四要素

    摘要:企业在应对快速发展的经营活动时有两个管理将起到关键性作用,一个是战略管理,一个是项目管理。战略管理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和宏观,考虑的是核心竞争能力,而项目管理是实现战略并支持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手段和保障。认识项目管理美国项目管理协会主席保罗说:“在当今社会,一切都是项目,一切也将成为项目。”项目,是在一段时间内为完成某一独特的产品或提供独特的服务所进行的一次性努力的过程。只要有目标和过程,就可以成为一个项目。譬如:设计开发某一产品功能...

    2018-03-25
  • 如何保持交互与视觉的协调性

    转自微信号: 作者:小云子  我是UE / woshiue 我不想贬低文字的重要性,但也不想忽视视觉。两者是同等重要的交互设计元素。文字就是交互,但那些视觉元素(比如图标、菜单、图像等)才是用户实际上操作的东西。虽然…

    2015-03-30
  • 探讨F式布局在网页中的运用

    虽然网页排版 方式千变万化,但是布局方式通常都遵循着几种常见的规则。在诸多布局方式当中,F式布局是可用性较强,且适用范围较广的一种。今天的文章同你来探讨F式布局在网页中的运用。

    2017-05-04
  • 不看枉为互联网人互联网大会PPT精彩集锦

    当APEC峰会灿烂落幕,“双十一”血拼结束,下一个举世瞩目的焦点在哪里?浙江乌镇——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19日在这里启幕。 今天小编整理了互联网大会的精品PPT分享给大家,内容涉及与移动医疗最密切相关的三个互联网行…

    2014-11-21
  • 目标导向设计法02:如何确定设计目标?

    上一篇文章《目标导向设计法01:如何才能让交互方案更靠谱?》说的是设计的本质是解决问题,所以做交互设计要有设计目标;而设计目标包含产品目标和用户目标。这篇文章来说说如何确定设计目标。用户场景:在某时间(when),某某地点(where),周围出现了某些事物时(with what),特定类型的用户(who)萌发了某种欲望(desire),会想到通过某种手段(method)来满足欲望。某理财应用要做一个续约的功能,主要针对购买的理财产品将要到期的用户,提醒他们可以续约。提供的续约信息包括用作续约的本金,续约方式(本息续约),预期增加收益,续约期限,续约后的到期日,续约说明。续约操作后需要审核,审核一般需要1~2小时,通过后会有短信通知。由于续约能够给公司带来不少收益,因此希望用户在操作上比较流畅,保证不会因为操作而流失用户。“心理模型指相互关联的言语或表象的命题集合,是人们作出推论和预测的深层知识基础。”

    2017-05-07
  • 设计一生要读的书汇总

    如果你是一名设计师,绝不要满足于从各个地方学来的小技巧,而忽略系统的学习。真正的设计高手,绝不仅是因为知道的招数比别人多,而是对 Photoshop和自我有深刻的、系统的认识。他们熟稔各种技巧,恰恰是因为他们…

    2017-03-08
  • UI设计中可借鉴平面设计技巧(版式设计1)

    UI设计是随着智能设备的飞速发展、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以及农林牧渔传统行业的急于转向而兴起。主要是企业对移动设备交互界面的重视。在企业越来越重视界面设计的今天。传统的平面设计能为现在我们的UI设计提供哪些参考呢,我们能从中借鉴的技巧有哪些?今天就从版式设计说起。

    2017-05-04
  • 餐馆与UX中的用户引导

    Gordon Ramsey因为烧焦的食物冲别人咆哮,这和用户引导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和事情本身一样有趣,优秀的用餐体验非常玄妙,远不止是食物那么简单:这就是用户引导的体验。

    本文中,我们来一窥餐馆顾客引导的魔力,思考如何将它们运用到体验设计中。

    2017-04-28
  • FAB实践分析:设计中的悬浮按钮

    如果要在应用程序中使用FAB,则必须仔细考虑应用程序的设计,并将用户的可能操作归结为一个最突出的功能。正确使用FAB,最终会给用户带来惊人的帮助。为了促进操作,不要一味使用FAB!用户必须记住它的含义。FAB可以改善屏幕之间的转换

    2017-05-01
  • 用户体验才是真正的“一句顶一万句” 安徽燕之坊食品公司用勤哲软件实现生产、经营和管理数据的互联互通

    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底,国内食品工业企业超过4万家,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工业的比重十分之一强。在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食品工业作为传统的“以食为天”的民生产业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当前,食品行业在实现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面对城乡居民安全、多样、健康、营养、方便的食品消费需求时,与其他行业一样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动能和压力。尤其是在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和高品质食品有效供给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消除安全和质量隐患等领域...

    2018-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