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MUE
  • Home
  • 文章分类
    • 交互
      • 从零开始学交互
      • IxD案例
      • 微信热点
    • UXD
    • Wireframes
    • GUID
    • PM
  • More
    • AID
    • 资源下载
    • 作品集
    • 电子书:《从零开始做交互》
    • Sketch 4.9 - Sketch全系列免费下载(更新Sketch4.9)
    • 淘宝手机H5版UX移动交互设计规范
    • Axure基础入门
    • 隐私政策

扫盲贴|UI动效设计原来都是这些软件做的

Catherine • 2017-05-10 06:42 • 交互设计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动效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实际的项目中。手机、网页等等媒介都在大范围应用,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动效越来越吃香?它有哪些优势呢?

文章目录[隐藏]

  • 动效的优势
    • 1.  展示产品功能
    • 2. 更有利于品牌建设
    • 3. 利于展示交互原型(设计细节)
    • 4. 增加亲和力和趣味性
  • 动效设计软件有哪些?
    • 1.  Adobe After Effects
    • 2.  Adobe Photoshop
    • 3. Adobe Flash
    • 4. Pixate
    • 5. Origami
    • 6. Hype 3
    • 7. Flinto
    • 8.Principle
    • 9.CINEMA 4D
    • 10. keynote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动效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实际的项目中。手机、网页等等媒介都在大范围应用,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动效越来越吃香?它有哪些优势呢?

扫盲贴|UI动效设计原来都是这些软件做的

首先要说明一点的是,动效之所以越来越吃香不是最近才流行的,而完完全全就是因为过去硬件设备承受不住啊。 过去要是在手机里搞个动效,那你手机就等着卡出翔,要知道过去的内存和CPU 都是多么多么的Low…..现在呢?动不动就是4G内存和八核CPU了……

扫盲贴|UI动效设计原来都是这些软件做的

再说这个强调个性的年代,一成不变的设计是很难让消费者买单的。

动效的优势

1.  展示产品功能

动效设计可以展示产品的功能、界面、交互操作等细节,让用户更直观的了解一款产品的核心特征、用途、使用方法等细节。

扫盲贴|UI动效设计原来都是这些软件做的

2. 更有利于品牌建设

比较恰当的例子如最近优酷更新了Logo:

扫盲贴|UI动效设计原来都是这些软件做的

3. 利于展示交互原型(设计细节)

很多时候设计不能光靠嘴去解释你的想法,静态的设计图设计出来后也不见得能让观者一目了然。因为很多时候交互形式和一些动效真的很难用嘴来形容,所以才会有高保真Demo,这样就节约了很多沟通成本。

扫盲贴|UI动效设计原来都是这些软件做的

4. 增加亲和力和趣味性

有时候加个动效,能立马拉进与观者的距离,要是再加些趣味性在里面,用”爱不释手“这词也毫不夸张。

扫盲贴|UI动效设计原来都是这些软件做的

扫盲贴|UI动效设计原来都是这些软件做的

动效设计软件有哪些?

看到这里可能你最想要知道的肯定哪些软件可以做动效?

目前市面上确实蛮多的,笔者建议学好一个,够用就好。学多而不精其实就是浪费时间!

1.  Adobe After Effects

扫盲贴|UI动效设计原来都是这些软件做的

AE这个软件我想都该知道,火得一塌糊涂,如果笔者没猜错的话,它目前属于设计师学动效的首选。

它的特点就是强大且牛逼。基本上要的功能都有,UI动效制作其实只是用到了这个软件很小的一部分功能而已,要知道很多美国大片都是通过它来进行后期合成制作的, 配合PS和AI等自家软件,更是得心应手,Dribbble 上炒鸡多的大神都是用这个软件在show。

但是有些效果工程师不见得能够帮你实现出来, 因为实际的项目产品受太多的制约。

扫盲贴|UI动效设计原来都是这些软件做的

扫盲贴|UI动效设计原来都是这些软件做的

扫盲贴|UI动效设计原来都是这些软件做的

2.  Adobe Photoshop

扫盲贴|UI动效设计原来都是这些软件做的

可能很多人都认为PS 只用来作图和处理图像的,并不知道PS 可以做gif,然而当AE没有火起来的时候,我们这些老UI 设计师们都是用PS 做Gif,用Flash 做Demo(过去我们只需要做PC桌面的动效)。如果我没记错的话,PS从CS 6之后开始进一步加强了动效的模块,现在的版本能够实现很多相对复杂的动效。

笔者喜欢用PS 来制作简单的表情动画,逐帧动画用得居多(如下图的表情)。

扫盲贴|UI动效设计原来都是这些软件做的

扫盲贴|UI动效设计原来都是这些软件做的

扫盲贴|UI动效设计原来都是这些软件做的

扫盲贴|UI动效设计原来都是这些软件做的

扫盲贴|UI动效设计原来都是这些软件做的

3. Adobe Flash

扫盲贴|UI动效设计原来都是这些软件做的

Flash可以说是过去的王者,也是由于时代的发展原因,现在基本被淘汰了,这里不多做解释,具体可以百度。

4. Pixate

扫盲贴|UI动效设计原来都是这些软件做的

这个软件被大牛Google 收购了,然而它Google收购一年后:Pixate Studio宣布却于10月31号被停止更新了,凄凄惨惨戚戚。

简单说下它的优缺点:

Pixate是图层类交互原型软件。优点:可交互,共享性强,和Sketch结合相对高,同时对Google Material Design的支持比较好,有许多MD相关预设。Pixate的缺点是没有时间线,层级管理不是很明确,图层一多就会非常的繁杂。

5. Origami

扫盲贴|UI动效设计原来都是这些软件做的

这个软件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超强大的高难度原型工具。

要是没点代码知识做压惊,,建议远处观望就好。

6. Hype 3

扫盲贴|UI动效设计原来都是这些软件做的

扫盲贴|UI动效设计原来都是这些软件做的

Hype 3也算是火了一小段时间的,号称无代码动效神器,像AE一样使用时间轴就做可互动的动画。PC、手机、Pad端都可以直接访问(以web的形式),也可以导出视频或者GIF。3.0版还有物理特性和弹性曲线,可以发挥更强大的动画效果。对中国人来讲,它原生支持中文这一点也非常棒!配合sketch效果也是杠杠的。

7. Flinto

扫盲贴|UI动效设计原来都是这些软件做的

界面跟Sketch很像,如果会用sketch那么上手很快。能够快速实现各种滚动、转场、点击反馈效果。手机和电脑端的预览都非常的流畅。貌似现在用的人不少,下图是demo:

扫盲贴|UI动效设计原来都是这些软件做的

8.Principle

扫盲贴|UI动效设计原来都是这些软件做的这个软件的和上面的flinto有点类似,界面和sketch类似,同时配合sketch也是非常方便。它主要是做2个页面间过渡专场特效,元素切换,细节动效的工具。优点很明显,效率高,质感好,缺点就是不能做整套原型。

9.CINEMA 4D

扫盲贴|UI动效设计原来都是这些软件做的扫盲贴|UI动效设计原来都是这些软件做的

说到C4D或者大家第一反应是它是三维软件啊,没错!但是它做起动效来也是帅破天际的,,下面是网络上用C4d做的一些demo。

扫盲贴|UI动效设计原来都是这些软件做的

扫盲贴|UI动效设计原来都是这些软件做的

扫盲贴|UI动效设计原来都是这些软件做的

扫盲贴|UI动效设计原来都是这些软件做的

扫盲贴|UI动效设计原来都是这些软件做的

10. keynote

扫盲贴|UI动效设计原来都是这些软件做的

keynote相当于windows的powerpoint,是个幻灯片软件。但是!或许你并不知道,据说苹果的交互设计师都是用keynote做交互演示的。只要能够熟练掌握这个软件,目前App里的绝大多数动效都是可以做出来的,但是相对复杂一点的动效实现起来就有点不够。

笔者经常为了省事直接都是用它做个简单demo给程序猿看的。快捷方便,要知道时间就是金钱啊!

下面两个图就是用它实现:

扫盲贴|UI动效设计原来都是这些软件做的

扫盲贴|UI动效设计原来都是这些软件做的

好啦,由于笔者也并不是全部了解目前市面上动效软件,按自己的理解相对主流的动效制作软件就是上面这些,错漏地方还请见谅,由于篇幅有限,PS 制作动效简单演示推后到下一篇吧。

 

作者:俊宏,UI设计师,曾是迅雷设计经理,带领团队,负责迅雷桌面相关UI设计;目前在深圳百度,带团队,负责国际化两个产品的业务。信仰——专注和坚持。

来源:微信公众号【折腾先生】

本文由 @俊宏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4962/

GooglelogoMaterial designPhotoshopPSsketchUIUI动效UI设计WEB交互交互设计交互设计师产品产品经理动效动效设计动画原型微信案例分析沟通用户设计设计师转载软件介绍
赞 (0)
CatherineCatherine
0
生成海报
设计中的色彩心理学(上):九种色彩所代表的心理感应
上一篇 2017-05-10 05:50
多媒体H5:移动端最简单的动画制作方案
下一篇 2017-05-10 07:54

相关推荐

  • 交互设计

    摧残人类的交互

    特仑苏:积分系统 购买每箱牛奶都会有一张积分卡片,上面有一行验证码。如果你认为在官网输入验证码就能获取积分,那就想的太简单了。你要拿起手机,编辑短信“CZ+长长的16位数字的验证码”,发送到长长的16位数字的…

    2014-12-24
  • 关于外卖产品的交互设计与用户体验分析 交互设计

    关于外卖产品的交互设计与用户体验分析

    题外话:作为一名交互设计师,平时闲下来特别喜欢分析市场上的一些具有代表性产品的交互设计。同样,作为一名资深的吃货,毋庸置疑,当然先给大家分析几款“外卖”的交互设计。

    2017-05-23
  • 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师也要懂心理学?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

    交互设计是个跨学科专业,其中,心理学便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所以,如果你不想继续仅凭直觉和死记硬背高大上的理论原则来从事交互设计,如果你想成为优秀的交互设计师,学习一定的心理学将是很有帮助也是很有…

    2016-09-06
  • 微信热点

    "用户体验“真是个万恶的东西。

    前些天跟一个在央企大鳄担任要职的朋友聊天,说起某互联网新闻媒介公司被责令整改的事情,(其实我都不确定每天操劳四化建设工作的他知道不知道这件事)我本人并没有什么观点,只是看周围的人都在吐槽说国家管的太碎了,于是就想听听他怎么说。没想到君付之一笑,言道”活该,就应该封了它,它那么大的用户群体,它那么强的社会传播性,它不负责传播正能量谁负责?难道让警察叔叔们一张张发传单传播吗?你做产品做好了挣钱了就应该想想怎么对社会发展负责,不然国家和这个世...

    2018-05-05
  • 微信热点

    2018年移动端用户体验设计趋势

    在移动应用领域,事物正飞速发展。要想在用户体验设计领域获得成功,设计师必须有远见,并为即将到来的新挑战做好准备。为了简化这个任务,我列出了2018年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趋势,而且很有可能远不止如此。1.简化用户的使用流程当我们与应用程序或网站互动时,我们有一个特别的目标。通常,我们花在实现这一目标上的努力越少,体验就越好。线性用户使用流程线性用户体验设计指的是一种带有特定的开始、过程和结束,并且可以让用户在每一步完成一个动作的用户体验设...

    2018-02-01
  • 微信热点

    一文看懂用户体验五要素

    《用户体验要素》是美国AJAX之父Jesse James Garrett的经典之作,被称为互联网入门必读的书籍,系统介绍了产品用户体验设计的模型。原作第一版完成于2002年,距今已经16年了,本书的最初是针对网页设计写作而成,但在这16年间,从internet到APP再到移动互联网,这个理论都能适用,越来越被称为经典,可见其在当下以及可见的未来,都具有普适性。因此,学习下用户体验的五要素还是很有必要的。用户体验五要素是将产品设计的过程抽...

    2018-03-17
  • 微信热点

    用户体验地图

    利用用户体验地图实现产品的情感化设计;先来看一张图:我们可以将用户体验地图分为三个区域,其中:# ZONE A 提供了对地图的界定;# ZONE B 是视觉化的用户体验过程;# ZONE C 描述了用户的痛点;我们通过拆分各个区来实现一个用户体验地图的构建;A区:1 : 表示一个角色,即体验的用户是谁,或者说你的产品的目标客户群体是什么样类型的人;2 :表示待调研的场景,即在用户什么情景下会使用你的产品;B区:3 :可分段的体验过程,即...

    2018-03-28
  • 交互设计师的60日计划之第三天 交互专题

    交互设计师的60日计划之第三天

    此次分享的 [button type="info" text="交互设计师的60日计划" url="https://www.iamue.com/tag/interaction-designers-of-60-days" open_new_tab="false"] 来自 Killa.G 让我们一起跟着学习和并学会做自己的总结与…

    2015-08-20
  • 交互设计的实质是行为塑造 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的实质是行为塑造

    交互性是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之一,也是用户体验研究的重要范畴。交互作为一种行为动作的研究,旨在把握人体工程学和逻辑思维学的多方位系统工程的发展趋势,以实现用户对操作行为的完美体验的设…

    2016-05-24
  • 阿里设计师的思考总结:用户体验设计的进阶修炼之路 交互设计

    阿里设计师的思考总结:用户体验设计的进阶修炼之路

    从方法、标准、协同、软技能和创新五个方面说说我对用户体验设计进阶修炼的思考与实践。

    2017-05-17
  • UED书单
  • 微信精选
  • 投稿说明
  • 赞助

Copyright © 2024 WP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000000000号 Powered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