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MUE
  • Home
  • 文章分类
    • 交互
      • 从零开始学交互
      • IxD案例
      • 微信热点
    • UXD
    • Wireframes
    • GUID
    • PM
  • More
    • AID
    • 资源下载
    • 作品集
    • 电子书:《从零开始做交互》
    • Sketch 4.9 - Sketch全系列免费下载(更新Sketch4.9)
    • 淘宝手机H5版UX移动交互设计规范
    • Axure基础入门
    • 隐私政策

设计中的色彩心理学(上):九种色彩所代表的心理感应

Catherine • 2017-05-10 05:50 • 交互设计

之前写过一些关于色彩的文章,一直说的是关于色彩理论的一些色彩基础,其中有读者提到过想听听关于色彩心理学的一些东西,因此就在这里聊聊自己的一些感想和设计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并不系统,只谈感想。

文章目录[隐藏]

  • 1、红色
  • 2、橙色
  • 3、黄色
  • 4、绿色
  • 5、蓝色
  • 6、紫色
  • 7、白色
  • 8、黑色
  • 9、灰色

之前写过一些关于色彩的文章,一直说的是关于色彩理论的一些色彩基础,其中有读者提到过想听听关于色彩心理学的一些东西,因此就在这里聊聊自己的一些感想和设计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并不系统,只谈感想。

设计中的色彩心理学(上):九种色彩所代表的心理感应

无论什么设计,工业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以及 UI 设计也好,其实归纳起来都离不开形、色、质、构这 4 个维度:

  • 「形」来定义这个设计占多少体积,长宽高是多少,张什么样,有形的无形的其实都有他本身的视觉体量。
  • 「色」 也就是这次我们要着重讲的,这个设计的颜色是什么,颜色信息输入就包括:色相、明度、饱和度这样的色彩本身属性的信息,也会包含色彩对感官产生的心理影响,不用的颜色属性和不同的色彩搭配带来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 「质」 是设计本身带来的质感感受,比如软的、光滑的、毛绒绒的。有时是以图案的形式在设计中出现,有时是以机理和花纹的形式体现在产品中。如 Jawbon 的 up 手环现在的设计语言,以及最新的 Apple Watch Nike++,都采用了凹凸的花纹质感和圆的镂空来分别表现时尚和运动。
  • 「构」 可以理解成构图、比例,有点像摄影中的构图。讲究的是一个设计中整体的长宽比例,各个元素的布局和大小的安排,在 UX 设计中是一个必须要留意和注重的地方。

回过头来讲我们重点:色彩。

大自然间的有色光通过不同物体的反射传达到人眼中,不同的波长表达出不同的颜色信息,有色光作用于人眼的过程,伴随着色彩的感知和情感体验。康定斯基在这方面贡献很大。他从研究的范围,划分了色彩的直接性心理感应和色彩的间接性心理感应两个维度。前者是客观性的直观效果,是色彩的固有感情;后者是通过色彩的联想偏好为媒介而表现出来的情感体验。两者的影响因素往往是同时存在的,它们的关系很难绝对区分的。

通常把色彩的物理性(色相、明度、饱和度)感应发展为某种心理的体验,称为直接性心理感应。

色彩本身属性带给人的单纯心理感应,是由色彩的固有属性所导致,这种直接的情感对应关系,是人类在整个进化中,所积累的生存经验潜移默化的积累而成,就好比红色因为与血和火焰的颜色一样,就代表着危险和警示的作用。学会如何在设计中熟练的运用色彩来达到我们设计的目的,以及为了把色彩的表现力和对用户心理影响最充分的发挥出来,达到身心结合,天人合一的境界,我们必须深入研究色彩的属性以及所对应的情感体验。

以下是主要的几个色彩所代表的心理感应:

1、红色

红色光波长最长,最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兴奋、激动、紧张,同时给视觉以迫近感和扩张感,称为前进色。红色还给人留下艳丽、芬芳、青春、富有生命力、饱满、成熟、富有营养的印象,被广泛地用于食品包装之中。红色又是欢乐、喜庆的象征,由于它的注目性和美感,它在标志、旗帜、宣传等用色中占据首位。红色也象征着危险,所以大部分代表警示的标志(红绿灯、静止停车)和按钮(消防按钮)都采用了红色。

设计中的色彩心理学(上):九种色彩所代表的心理感应

2、橙色

橙色的波长居红与黄之间。伊顿说:“橙色是处于最辉煌的活动性焦点。”它在有形的领域内,具有太阳的发光度,在所有色彩中,橙色是最暖的色。橙色也属于能引起食欲的色,给人香、甜略带酸味的感觉。橙色是一种充满生气和活力的颜色。柔和的橙色让人联想到大地以及秋色。因为它与季节的变换有关,橙色一般用来表现变化和运动的感觉。

设计中的色彩心理学(上):九种色彩所代表的心理感应

3、黄色

黄色的波长适中,它是有彩色中最明亮的色。因此给人留下明亮、辉煌、灿烂、愉快、亲切、柔和的印象,同时又容易引起味美的条件反射,给人以甜美感、香酥感.黄色也与危险有关,不过没有红色那么强烈,因此在很多界面中,黄色是作为比红色底一级的警告色出现的。

设计中的色彩心理学(上):九种色彩所代表的心理感应

4、绿色

绿色光的波长恰恰居中,人的视觉对绿色光反应最平静,眼睛最适应绿色光的刺激。绿色是植物王国的色彩,它的表现价值是丰饶、充实、平静与希望.绿色继承了蓝色所有具备的平静的属性,但是它也吸收了一些黄色的活力。绿色也代表着通过,完成的意义。很多环保完整的设计也都会选用绿色来表达生命的情感。

设计中的色彩心理学(上):九种色彩所代表的心理感应

5、蓝色

蓝色光波长短于绿色光,它在视网膜上成像的位置最浅,因此,当红橙色是前进色时,蓝色就是后退色。红色是暖色,蓝色是冷色。蓝色表现千种精神领域,让人感到崇高、深远、纯洁、透明、智慧。蓝色也是公司最偏爱的颜色,代表着科技和理性,在一份业界logo的选用的可视化案例分析中,蓝色是所有公司logo中选用最多的一种颜色,红色次之,估计大多数公司BOSS都希望通过红色的显眼程度来让他们的公司脱颖而出吧。

设计中的色彩心理学(上):九种色彩所代表的心理感应

6、紫色

紫色光波长最短,眼睛对紫色光的细微变化分辨力弱,容易感到疲劳。紫色给人高贵、优越、奢华、幽雅、流动、不安的感觉,灰暗的紫色则是伤痛、疾病,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忧郁、痛苦和不安的感觉。因此,紫色时而有胁迫性,时而有鼓舞性,在设计中一定要慎重使用。

设计中的色彩心理学(上):九种色彩所代表的心理感应

7、白色

是全部可见光均匀混合而成,称为全色光。又是阳光的色,是光明色的象征。白色明亮、干净、卫生、畅快、朴素、雅洁,在人们的感情上,白色比任何颜色都清静、纯洁,但用之不当,也会给人以虚无、凄凉之感。很多的产品设计,室内设计都会选用白色来作为主色调,来突出简洁、朴素和纯净之感,比如早期的Apple产品,无一例外是采用了白色,就是著名的“白雪公主”设计语言。还有日本的平面设计泰斗原研哉,对白色的运用也是出神入化,设计了MUJI的很多产品手册和产品包装,日本的设计所带来的设计上的心理感受和白的特质很契合,干净,朴素中带着一种禅道。

设计中的色彩心理学(上):九种色彩所代表的心理感应

8、黑色

从理论上看,黑色即没有光波的光,是没有颜色的色。在生活中,只要光照弱或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弱,都会呈现出相对黑色的面貌。黑色对人们的心理影响可分为两类。首先是消极类。例如,在漆黑之夜或漆黑的地方,人们会有失去方向、失去办法的阴森、恐 怖、烦恼、忧伤、消极、沉睡、悲痛、绝望甚至死亡的印象。其次是积极类。黑色使人得到休息、安静、沉思、坚持、准备、考验,显得严肃、庄重、刚正、坚毅。 在这两类之间,黑色还会有捉摸不定、神秘莫测、阴谋、耐脏的印象。在设计时,黑色与其他色彩组合,属于极好的衬托色,可以充分显示其他色的光感与色感,黑 白组合,光感最强,最朴实,最分明,最强烈。

设计中的色彩心理学(上):九种色彩所代表的心理感应

9、灰色

居于黑与白之间,属于中等明度。无彩度及低彩度的色彩,灰色的运用可谓是千变万化,不同明度的灰给人感受完全不一样,高明度的灰会给人以高雅、含蓄、耐人寻味的感觉。低明度的灰给人以沉稳、厚度、高端的感受。而低彩度的灰更是油画中的“高级灰”,大师颜色的典范。可以说油画好不好,看你高级灰运用的技巧程度就好了。

设计中的色彩心理学(上):九种色彩所代表的心理感应

关于色彩的间接性心理感应,敬请期待下一篇。

 

作者:杜宾

来源:37点2度体验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4951/

Apple WatchlogoUEDUIUX产品产品经理产品设计心理学案例分析理论用户经验经验分享色彩心理学视觉设计设计色彩
赞 (0)
CatherineCatherine
0
生成海报
浅谈动效设计,帮你掌握视觉都需要的动效知识
上一篇 2017-05-10 04:54
扫盲贴|UI动效设计原来都是这些软件做的
下一篇 2017-05-10 06:42

相关推荐

  • 微信热点

    简约至上--交互设计四策略

    无所不在的产品简单设计人们喜欢简单、值得信赖、适应性强的产品。复杂的产品很难吸引人。所有不必要的功能都是要付钱的。简单并不意味着欠缺或低劣,也不意味着不注重装饰或者完全赤裸裸。而是说装饰应该紧密贴近设计本身,任何无关的要素都应该予以剔除。四个策略以DVD遥控器设计方案为例.删除:去掉所有不必要的按钮,直至减到不能再减。组织:按照有意义的标准将按钮划分成组。隐藏:把那些不是最重要的按钮安排在活动仓盖之下,避免分散用户注意力。转移:只在遥控...

    2018-02-09
  • 微信热点

    用户体验设计影响力引起两会代表关注,获业界点赞!

    如今,用户体验设计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在今年两会上,用户体验设计的影响力也引起了两会代表关注。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叶友达向大会提交了《关于鼓励基于用户体验的设计创新,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提案》。设计创新与科技创新互为表里,需要协同发展;从国家层面启动基于用户体验的设计创新倡议,构建用户体验设计创新战略和行动纲领。用户体验是指用户基于对产品、系统、服务使用或者预期使用的态度和反馈。叶友达解释:“说白了,就是我们在产品的设...

    2018-03-20
  • Axure手机多屏幕滑动原型案例下载 IxD案例

    Axure手机多屏幕滑动原型案例下载

    网络中有价值的Axure原型案例不多,给客户做的原型或者自己公司内部的几乎没有人愿意共享出来,这很正常。建议刚刚学习Axure的小伙伴儿们不要到找人索要原型,换位思考一下,你付出劳动制作好的成品也不会随意送给…

    2015-01-04
  • 动态与富态 交互设计

    动态与富态

    一、动态:动画表达的设计应用 ”动态“的设计常常能使页面的呈现更加动感,有活力,富有吸引力。具体来说,”动态”的设计在产品应用中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形: 1.1. 丰富内涵 先试试为这段产品介绍做设计: Dropbox可让…

    2015-10-08
  • 微信热点

    【素描Sketch】细节之处韵匠心

    ( 本宣传资料仅为要约邀请,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所载全部内容仅供参考均不构成要约,一切以政府批准文件与开发商签订的《重庆市商品房买卖合同》及其附件约定为准。周边已规划及/或已建成及/或规划中及/或建设中的公共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变电站、加油站、明渠、高压线、轨道环线、商业中心、学校、公园、酒店、医院等)及规划用地,均以政府有关部门最终核准及审批文件为准。南岸区融侨半岛融侨城二期C区(营销推广名:金辉耀江府),开发商:重庆...

    2018-03-14
  • 为什么产品与交互你都要懂? 交互设计

    为什么产品与交互你都要懂?

    今天老大给交互设计师和部分视觉设计师上了一堂产品经理的培训课,从实际的项目需求出发,十分受益匪浅,确实有些事情值得去考虑。 老大先抛出了一个问题(据说的某厂的一道面试题):一辆卡车载着货物过桥洞,货物…

    2016-02-29
  • 微信热点

    百度用户体验总监刘超下课,HR内部贴称其“给百度同学造成严重伤害”

    百度用户体验总监刘超因演讲太low被嘘事件又有了进展,就在刚刚,又有网友晒出一张百度内网的帖子,告知员工“公司决定将刘超从百度管理团队除名”等信息,发帖者为“BaiduHR”:截图很快在微信朋友圈流传,但百度公关在相关朋友圈下面没有辟谣。以上帖子,可能是今天(7月3日)早间流传的、刘超在百度内网道歉原帖的最新回复,刘超在百度内网的道歉信如下:刘超在信中称,由于个人重视程度不足、演讲语言和穿衣不恰当的问题,导致在IXDC会议上演讲被嘘,后...

    2018-02-03
  • 微信热点

    用户体验五要素

    01战略层什么是用户体验: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纯主观感受。用户体验的重要性:给用户一个积极、高效的体验,他们会持续使用你的产品,产品满足用户某方面的需求并来盈利,帮助人们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人际关系,等等。五要素: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用户体验要素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完成任务,创建一个总体的用户体验设计。适用场景:设计: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用户体验:表现层→框架层→结构层→...

    2018-02-06
  • 【分享】最全界面设计模式、APP和Web交互流程图 交互设计

    【分享】最全界面设计模式、APP和Web交互流程图

    这次设计夹的主编-晓黑同学为大家整理了史上最全面的APP和Web交互流程图的标准画法,内容非常的全面。通过结合自己的项目经验,把交互流程图做的更加清晰。在后面,还为大家整理一般的web设计模式及APP设计模式,以…

    2016-07-13
  • 如何获取设计灵感?你没理解它真正的含义 交互设计

    如何获取设计灵感?你没理解它真正的含义

    今天要告诉大家的不是说怎么借鉴好的设计或者如何获取灵感,毕竟市场上好设计这么多,难道每个都去借鉴,到最后变成所谓的抄袭?我们应该站在自己产品的角度,去吸收好设计的核心点,然后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纯粹的“借鉴”。呆总,我平时看了不少图,但是做项目的时候没办法用上,怎么办呀?看得多没用的,要多想多做。(虽然是至理名言)

    2017-05-01
  • UED书单
  • 微信精选
  • 投稿说明
  • 赞助

Copyright © 2024 WP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000000000号 Powered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