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确认弹框、全屏弹框和模态视图

今天介绍三个控件,前两个是Material Design(简称MD,下同)规范中的确认弹框(Confirmation Dialog)和全屏弹框(Full-screen Dialog),后一个是iOS规范中的模态视图(Modal View)。下面先说MD中的两个。


今天介绍三个控件,前两个是Material Design(简称MD,下同)规范中的确认弹框(Confirmation Dialog)和全屏弹框(Full-screen Dialog),后一个是iOS规范中的模态视图(Modal View)。下面先说MD中的两个。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确认弹框、全屏弹框和模态视图

Google Material Design Guideline

确认弹框,是需要用户明确地选择一个选项的弹窗。比如设定手机铃声时,会需要你选择一个铃声,如下图: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确认弹框、全屏弹框和模态视图

确认弹框示例

如果点击“取消”按钮,或者点击安卓系统的“返回”按钮,则该弹框消失,并且修改的内容不会保存;只有点击“好的(OK)”,才会保存修改的内容。因为有这个保存修改内容的功能,所以“取消”按钮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不加“取消”按钮,则用户会不清楚修改的内容是否被保存,比如下面这个反例: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确认弹框、全屏弹框和模态视图

这个弹框只有一个“完成”按钮。这使得安卓系统的“返回”按钮的功能变得模糊:“返回”按钮是“取消”的作用呢?还是“确认”修改的意思呢?

另外有一点需要格外注意:在确认弹框里,不要设计会弹出简易弹框或者简易菜单的按钮,因为这会增加它的复杂度。如果一定需要使用这些弹框,则请考虑使用全屏弹框(下面会介绍到)。

确认弹框的形式,除了刚刚提到的设定铃声的列表,还可以有很多样式: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确认弹框、全屏弹框和模态视图

所有的确认弹框都share一个共同点:弹框里只专注选择一个值。比如上图左侧的日期选择器,只选择日期,而不是既选择日期又选择时间。

上面是MD中对确认弹框的介绍。下面说说全屏弹框。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确认弹框、全屏弹框和模态视图

全屏弹框示例

全屏弹框承载了一组任务,这些任务在用户点击“保存”或者“取消”之前,都不会独自生效(对,就是捆绑式销售的意思 )。在全屏弹框里,各种弹框都可以弹弹弹。全屏弹框是所有弹框中,唯一允许弹框上面有弹框的情况;一般情况下,除非是警告框,否则所有弹框都不能在别的弹框之上出现。

至于何时使用全屏弹框,有以下几个判断标准:

  • 所需弹框包含需要输型入操作的入口,比如输入框,或者日期选择期;
  • 改动不是实时保存的,而是点击“保存”按钮之后一起打包保存;
  • 应用里没有实时保存草稿的功能;
  • 当需要进行一系列操作或设置,然后再提交它们时(其实和第二条比较相似)。

关于全屏弹框,有一个需要注意的点:顶部操作栏。顶部的操作栏,左上角一定要放置表达“取消”含义的按钮,而不是“返回”;右上角一定要放置表达“保存”的意思,而不是“关闭”。

先说左上角,下面的例子很好地说明了原因 :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确认弹框、全屏弹框和模态视图

既然用户的操作不是立马生效,所以当点击左上角的“X”号,如果用户已经进行了一些操作,则应该弹出警告框提示用户: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确认弹框、全屏弹框和模态视图

当用户已经设置了一些选项,则点击X号时,弹出警告框提示用户将丢弃所做的更改

全屏弹框右上角表达“保存”含义的按钮,可根据场景选择不同的文案,但最好使用动词,比如“保存,发送,分享,更新,创建”等。不要使用模糊的词汇,像“完成”、“好的”(在确认弹框可以用,全屏弹框不能用)、“关闭”。下面是个反例: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确认弹框、全屏弹框和模态视图

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对操作的结果表意模糊

关于全屏弹框的标题,MD也给出了建议:标题要简短。如果想要使用随使用场景变化而变化的文案作为标题(例如创建活动时“活动的名称”作为标题),那么如果不断变化的文案会出现长度很长的情况,则考虑把变化的文案放在全屏弹框的内容部分,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确认弹框、全屏弹框和模态视图

左边的例子,把很长的文案“车辆责任保险”,移到了内容部分。PS:没想到MD规范中竟然出现了德语!之前在德国待了三年,竟然在这用上了德语!

左边是正确的例子,标题使用的是“新的预约”;而右边是错误的情况,因为标题使用的是“车辆责任保险”,是具体一个预约的名称,这个名称会随着不同预约而改变。在这个例子中,名称长度太长,因此放在下面内容区域更为妥当。

以上是MD中关于全屏弹框的内容。

iOS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

在iOS中,苹果使用“模态视图”来指那些在当前页插入的“浮层页面”。模态视图有下面几种形式: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确认弹框、全屏弹框和模态视图

模式视图的几种形式

模态视图的典型案例,是iOS中日历应用中右上角的“+”号:“创建新事件”。点击后,从下向上出现如下页面: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确认弹框、全屏弹框和模态视图

一般来说,模态视图包括一个“完成”按钮和“取消”按钮,但也不是100%一定。

关于模态视图,iOS规范中说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 提供明显且安全的出口。保证用户明白他们在模态视图中的操作引起的结果是什么。
  2. 让你的模态视图中的任务简单、简短、聚焦。如果要在模态视图中创建带有多层级关系的任务,一定要慎重!因为用户很容易忘记它们操作的来龙去脉。
  3. 为你的任务在模态视图中展示一个标题。可以在标题栏的地方,也可以在别的地方。总之,可以清楚描述任务就好。
  4. 只在展示很重要的提示信息时,才考虑使用警告框。最理想的情况是,警告框可以让用户采取行动。警告框比较打扰用户,所以有必要让用户觉得这种打扰是值得的。

以上是iOS设计规范中对模态视图的解释。其实,“模态”是个挺有趣儿的概念。下次的文章会跟大家来介绍一下(先卖个关子,嘻嘻嘻嘻)。

小结

总结一下,今天的文章,对比了MD中的确认弹框(提供选择单一值的弹框)和全屏弹框(可让用户完成一组任务,弹框上面可以出现别的弹框),以及iOS中的模态视图(让用户完成有聚焦的任务,或者提供一些列选项,比如全屏播放器中从侧边展开的操作栏)。

欢迎留言讨论。讨论会让我们更清楚这些控件。

相关阅读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提示框(Toast)对比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警告框(Alerts)对比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底部浮层(上)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底部浮层(下)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简易菜单、简易对话框和弹出框

#专栏作家#

新设计青年,微信公众号:新设计青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爱奇艺高级交互设计师。德国海龟一枚,曾任职于腾讯微生活、网易、宜信等公司。

本文由 @新设计青年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2256/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01 02:17
下一篇 2017-05-01 04:12

相关推荐

  • 打造美观清晰易使用的交互文档

    在检查交互文档的时候,我有句口头禅是:“这交互稿画得太丑了。”听到这句话的小朋友,有些回了句“哦…”,有些则会问“交互稿也要考虑美么,交互稿不是逻辑ok就行了么”,脸上是不甚理解的。

    2017-05-20
  • 弹出式抽屉特效

                    利用动态面板轻松实现。 分分钟搞定那些写函数的都是纸老虎! 请下载源文件弹出抽屉特效-艾欧交互 视屏文件

    2014-09-08
  • 用户体验十大原则

    李达康1分钟前谁给你的权利,一天啥正事不干就想着玩手机。什么是用户体验?Spring有人说是有用性,就是说需求是真实的可用性,功能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满意度,情感方面,向产品整个的一个品牌评价可找到性,用户能找到他们需求的东西可获得,用户能够方便地完成操作、达到目的可靠性,让用户产生信任价值性,产品要为投资人产生价值,转化为金钱有人说是Steve Krug 在《点石成金》这本书里,提到的用户体验包括几个方面:有用性:能否帮助人们完成一些必...

    2018-02-27
  • 干货!如何做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Html5页面

    Specifies the initial zoom factor for the window or viewing area. This is a magnifying glass type of zoom. Interactively changing the zoom factor from the initial zoom factor does not affect the size of the initial or the actual viewport.A two-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 is applied to the coordinate system an element renders in through the ‘transform’ property. This property contains a list of transform functions. The final transformation value for a coordinate system is obtained by converting each function in the list to its corresponding matrix (either defined in this specification or by reference to the SVG specification), then multiplying the matrices.The value of the transform property is a list of applied in the order provided. … specifies a scale operation using the [sx,1] scaling vector, where sx is given as the parameter. … specifies a scale operation using the [1,sy] scaling vector, where sy is given as the parameter.

    2017-06-03
  • [转]设计智能推送通知的要点|译文

    当你安装一款新的应用时,有多大比例是允许收到推送通知的呢?我已经被无数的推送通知搞烦了!我甚至有在凌晨被推送通知吵醒的经历!这怎能让我爱上那款应用呢!推送通知的逻辑应该更加智能化才是!本文就阐述了设…

    2016-07-15
  • 网页的交互设计and界面与用户体验案例:Nike Tech Pack in store app

    第一段是动效的视频,请注意观看交互效果与配色设计。 图片都可以点击放大,更清楚哦。 原文地址:https://www.behance.net/gallery/26097251/Nike-Tech-Pack-in-store-app 多个作者: Shakir Dzheyranov / Detail …

    2016-01-10
  • 设计只在需要时 —— “暂停”按钮的消失又出现

      很多时候,不好的设计往往是因为思考的不充分或者思考的太多;而好的设计则正是因为它出现的恰到好处,哪怕它可能是在对传统习惯做出的挑战。以下我将通过现实产品中“暂停”按钮的消失又出现来说明这一点。
      对于现实中的声音播放工具,大家应该不陌生吧。录音机、walkman、CD随身听,虽然这是上个世纪甚至上上世纪的名字,但是也不至于让现在沉溺于虚拟世界的人们彻底忘记(90后除外)。我们只是去回味这些古老工具的播放控制按钮,也是能够品味出优良的设计思想的。

    2017-08-04
  • 悬浮动效常见的几种玩法

    动效是如今UI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最热门的设计趋势之一。在之前的《在现代网页设计中,动效常见的几种用法》这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了动效对于交互和用户的重要意义,动效在不同的环节发挥的作用越越来越大。而今天我们要聊的是光标悬停特效,这也是近年动效设计的热点之一。

    2017-05-05
  • 【译文】用户体验部门的领导者需要读什么?

    Ivan Boyko的观点 其实有大量的书单可以让我们使用,但是这里我只推荐2个博客和2本书 Blog 1. NNgroup ,我最喜欢的博客。 Writing for Web series这篇文章是必读的。除此之外,他还有大量的资料:手机可用性研究,…

    2016-08-04
  • 交互设计丛书分享:《瞬间之美:Web界面设计如何让用户心动》

    作者简介: (美国)Robert Hoekman.Jr Robert Hoekman,Jr.著名的交互设计师。Miskeeto公司创始人,曾任职于Adobe、美联航等知名公司。除本书外。他还著有Desiging the Obvious以及FlashUser Experience Best Practi…

    2015-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