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看中国的移动App设计精髓-2 花样功能、应用商店

摘要:本文作者Dan Grover用最直接的方式体会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这是一个外国人眼中的应用UI在中国的趋势,基本反映了当前国内UI设计的状况,从他的所感所想中,认真审视这些在别人看来,我们自己身上所拥有的精髓。

3. 简约美、门户网站、平台

Richard Gbariel的经典论文《“差点的更好”设计理念的兴起》(The Rise Of “Worse is Better”)第一次将软件设计中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进行了对比。来自贝尔实验室(Bell Labs)的UNIX操作系统和C语言例证了“Worse is Better”的观点,倾向于简单小巧、原汁原味并能彼此协调的工具。而由麻省理工学院开发的Common Lisp、Scheme和Emacs则例证了相对立的观点——“The Right Thing/Better is Better”,后者更倾向于庞大而全面的综合解决方案。

在美国,App倾向于高度集中和极度精简化,深度诠释了“差点的更好”的观点,但中国的应用却显然是与之背道而驰的。几乎所有的App都集成了越来越多与其本质看似毫无干系的功能,有时候可以作为功能的补充,而“八竿子打不着”的情况也并不稀奇——我想这可能是开发者们想要吸引眼球或扩大目标用户群才出此策。

举几个例子:

微信之于WhatsApp,简直就是Emacs和VIM的差距。除了信息编辑之外,还有视频通话、新闻订阅、在线支付、游戏中心(内置游戏)、搜索附近的人、Shazaam式的歌曲匹配以及类似于“印象笔记”的收藏功能等。美国著名软件工程师Jamie Zawinski认为,邮件是所有程序必备功能之一,否则就会被其他带有此功能的产品所替代,而微信中恰恰有内置的邮件客户端。此外,微信的公众号甚至能实现用户跟服务供应商的对话,而无需另外下载官方App。

百度地图有查询天气、搜索好友、旅行向导以及各式各样的支付服务;腾讯地图则可以发送音频明信片。两个App均有二维码扫描功能,提供类似“高朋团购”的便捷服务。

中国版的“Twitter”——微博则更为强大,可“发布”长微博,拥有音乐、文件、餐厅美食点评等多达10种不同的内容,当然也支持支付功能。

Yahoo式的门户网站尽管包罗万象,但终究在2000年“命丧美国”。类似的新浪、网易、hao123以及腾讯新闻等同类网站却在中国发展得火热。虽然“常规”App已具备了门户网站的所用功能,但很多门户网站也推出了自己的App,相当一部分都非常受欢迎。

  • 侧边栏“发现”新惊喜

美国App中一些难以分类的条目往往放在同一个类别中(比如“设定”和“帮助”选项等等),形式大同小异。有时候点开右上角的Elipsis图标“更多(More)”,就能找到它们,有时候归类到侧边栏(Hamburger Menu)里,有时候像Facebook一样藏在侧边栏的“更多”标签下。

547f058b9b88d_middle

有些中国App跟美国App相似,将小条目归类到“更多(Even More)”下面,但更常见的是归类至倒数第二、三个选项,以“发现(Discover)”的形式出现。“发现”的图标通常是圆规或指南针的造型,包含更多有趣的内容,尽管没有非得存在的理由,但可以作为App核心功能的有益补充。

  • 五花八门的应用商店

很多App能够跳转到其他游戏或者App的下载界面,比如说链接到iOS的App Store,或者干脆直接下载安装(OTA Install)。这种与流行App合作的模式为很多第三方应用商店增添了不少人气。

547f09d4377d3_middle

Android有超过10家大型应用商店。一款App的上线和升级在每个应用商店里都会显示。甚至在iOS上也有其他选择,比如我曾看到过所谓“苹果助手(Apple Helper)”的广告,下载时得使用自定义配置文件。Cydia也因为越狱iPhone的而得到广泛应用。

4. 帐号和登陆界面

  • 手机号码和验证码登陆

美国网站和App通常采用两种登陆模式,一是传统的E-Mail作为用户名,输入密码登陆;二是采取Facebook或Google等第三方账户授权登陆。最近常见美国一些Facebook类的社交App让用户输入电话号码,通过短信(SMS)获取验证码来登陆。

而在中国,几乎所有App都支持手机号码登陆/注册(还有其他选项)的方式,包括没有开发移动App的网站也支持这种登陆方式。

  • 二维码登陆

许多网站还支持二维码扫描来登陆相应的App。二维码的标示符经过移动App的扫描后,就能自动登陆到账户上。听说过去很多人都是在网吧一类的场所使用公用电脑,遭遇键盘记录器或者间谍软件的风险大大增加,而二维码登陆相比键盘输入密码显然更便捷和安全。

  • 第三方帐号登陆

很多App也支持第三方帐号授权登陆,比如使用微信、QQ、新浪微博和人人网帐号等。手机界面通常会自动跳转至第三方App,经授权之后就可以登陆了。在网站上,传统登陆,第三方账户授权和移动App扫描二维码均可使用。

547f0a1eef465_middle

  • 更多的安全措施

一般的银行网站和支付宝(Alipay)一类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需要安装一个特别的浏览器插件,从而为密码输入提供保护。很多银行会发给客户一个带秘钥的USB闪存盘,不过我实在琢磨不透这玩意儿到底怎么用,只能将其束之高阁。

美国的App和网站只有在注册时才会要求用户输入验证码,而在中国,通常注册和登陆界面都要求输入验证码,对安全性的要求相对统一,还有一些移动应用甚至本身就含有验证码的输入选项。QQ图片20141211095006

专辑目录

老外看中国的移动App设计精髓-1 ui设计的十大精髓

老外看中国的移动App设计精髓-2 花样功能、应用商店

老外看中国的移动App设计精髓-3 通用ui、颜色、文字、表情

老外看中国的移动App设计精髓-4 定位、下载、广告

原创文章,作者:Smiler李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1860/

(0)
Smiler李想Smiler李想
上一篇 2014-12-11 09:55
下一篇 2014-12-11 09:55

相关推荐

  • JD Watch V1.0设计思考

    近年来可穿戴设备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京东JDC也为给用户一个完整的体验加入到了探索的队伍中来。 ·全新的平台 谷歌与苹果的Watch设计理念基本相同,两个平台下我们面临相同的问题。如何体现Watch平台自身重情景、…

    2015-06-11
  • 新媒体人员年薪十万怎么做到的,真的难以想象

    新媒体人员年薪十万怎么做到的前些日子,和我互联网专业的师兄聊了一下,他说他们公司干活轻松,工资还高,而且公司福利还好,什么六险一金,什么妹子很多啦......卧槽,居然这么爽(我可能就听见了那句妹子很多,哈哈哈)搞得和我一起的朋友立马拍板,问我师兄你们公司还招人不,(厚颜无耻啊)我就静静的看着他,厚颜无耻的他还在继续介绍着他,说我是211硕士,之前也在世界五百强企业工作来着(看着着厚颜无耻之人,我真想立马一脚踹飞他)真的嚣张到了极点是吧...

    2018-03-13
  • 量化用户体验:可用、易用到好用

    “用户体验”从字面理解,即用户的感受,具体一点:用户与物(有生命的人或无生命的客体)交互过程中的感受,我们对用户体验做进一步抽象,用户体验=感受。感受是非常复杂的情感交错系统,情感很难精确捕捉,因为它受到了太多因素的干扰:目标用户类型、情境、用户当下的目标,但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对对其进行量化,正如前些日子看到的一句话:We can’t design user experience, but that we can design for UX。

    2017-06-03
  • 中国交互设计“教父”辛向阳老师首次线上分享会来啦

    应集创堂的邀请,中国交互设计“教父”辛向阳老师将在4月20日为大家带来首次线上分享会!辛老师是卡耐基梅隆大学设计哲学博士,是目前很少数在美国获得设计哲学博士、并首个回到中国内地的华人之一。有着跨多个学科的教育和工作背景,包括机械、建筑、平面设计、油画、交互设计以及艺术史。同时,辛老师还是IXDC(交互设计国际大会)大会主席,提出了“交互设计五要素”和“行为逻辑”等交互设计领域的重要理论和方法,并在香港理工大学成功创办了中国首个交互设计专...

    2018-04-17
  • 思路总结:从体验设计角度做有效竞品分析

    本文作者总结了自己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过的竞品分析思路,一起来看看~

    2017-05-05
  • 未来所有的产品都要围绕人性去思考

    过去的记忆 回顾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的编程语言从C语言开始,到C++,到最近的go语言,不断地进化,趋势是Code越来越接近人的方面,Code是从计算机端向人端的进化,计算机的编程语言也诠释了科技的发展,以…

    交互设计 2014-12-17
  • 聊聊2017年即将流行的UX设计趋势

    2016马上就要过完啦,我们来回顾下今年用户体验都发生了哪些大事,并通过回顾过去来展望2017年的用户体验将会有哪些趋势。“可用性”这个词本身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它不那么需要我们了。“聊天机器人”是我们行业中最热门的术语之一,如果你还没有,我们很有信心你将很快建立一个。但对话式界面的未来是什么样子?但后退一步:是不是每一个界面都是用户和机器之间的对话?未来的交互不是由按钮组成的。公司不只需要一个界面,而且设计师也不只通过设计工具来完成他们的工作。苹果手表和Alexa可以让用户不碰手机的情况下使用Uber。虽然这可能听起来很简单,但它为人们对技术的期望设定了基调:完全连接和无处不在的体验。作为设计师,我们如何将所有的拼图连接在一起?我可以向Alexa请求Uber乘车,在我的Apple Watch上接收预估时间,与Messenger上的朋友分享费用,并在我的手机app上评分吗?技术应该尽可能不被注意到。——Amber Case,Calm Tech从《黑客帝国》,到《她》和《黑镜》,人类总是幻想生活在虚拟现实的世界。随着数字世界变得更加真实,我们需要采取的行动来实现这些体验。设计VR不应该意味着将2D实践转移到3D,而是应当寻找一种新的范例。 ——Jonathan Ravaz我们一直在听的问题:设计师应该写代码么?设计师画原型吗?设计师应该写文案吗?至少有几十篇文章试图回答这些问题,所以我们现在可能更接近一个确定的答案:这些都可以。今天,UX设计师可能会身兼数职。当我们开始为我们的自动化生活进行设计时,我们首先需要自动化我们的工作。我们将与机器人一起设计。多样性和伦理是今年用户体验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许多设计师之所以从事UX,是为了更好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我们可以找到这么做的关键点么?设计并不是一件附属品。我们的工作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设计可能失败,但设计师不能。如果你的公司只是为了赚钱,也许你应该找一个更好的公司。这不是你的错,但这是你的责任。—— Alan Cooper,Ranch Stories talk

    2017-05-14
  • 实例分析:室内地图交互体验分析

    因为做室内定位项目,需要涉及到室内地图相关功能,故分析、探寻高德地图、百度地图APP的室内地图设计逻辑,以为项目借鉴。本文从室内地图展示,室内地图与导航栏的对应两方面来分析对比,并针对部分内容提出相关建议。

    2017-05-09
  • 【原创】交互设计七大标准(7) 奥卡姆剃刀定律(简单有效原理)

    奥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 Ockham's Razor)是由14世纪逻辑学家、圣方济各会修士奥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约1285年至1349年)提出。这个原理称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原理”。正如他在《箴言书注》2卷15题说“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 奥卡姆剃刀原理如果你有两个类似的解决方案,选择最简单的。这些所提到其实就是驭繁于简。把事情变复杂...

    2018-02-22
  • 零UI,为无屏交互而设计

    “最好的用户界面就是没有界面”——Golden Krishna“最好的用户界面就是没有界面”——Golden Krishna

    2017-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