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MUE
  • Home
  • 文章分类
    • 交互
      • 从零开始学交互
      • IxD案例
      • 微信热点
    • UXD
    • Wireframes
    • GUID
    • PM
  • More
    • AID
    • 资源下载
    • 作品集
    • 电子书:《从零开始做交互》
    • Sketch 4.9 - Sketch全系列免费下载(更新Sketch4.9)
    • 淘宝手机H5版UX移动交互设计规范
    • Axure基础入门
    • 隐私政策

那些经典交互设计流程与方法,真的足够好吗?

震天下 • 2017-05-25 14:05 • 交互设计

在传统的交互设计 流程中,比较看重从设计目标建立到最终方案推导过程的逻辑性、终端用户体验与用户心理认知模型的匹配性等,相关的 UCD 设计方法 很多,而基本框架则是大同小异。在规模较大的公司与设计团队里,作为交互设计 师的我们也习惯了运用这种按部就班、环环紧扣的推导方式,帮助自己有理有据地应对各种「为什么这么做」的挑战。

文章目录[隐藏]

  • 相关文章

那些经典交互设计流程与方法,真的足够好吗?

在传统的交互设计流程中,比较看重从设计目标建立到最终方案推导过程的逻辑性、终端用户体验与用户心理认知模型的匹配性等,相关的 UCD 设计方法很多,而基本框架则是大同小异。在规模较大的公司与设计团队里,作为交互设计师的我们也习惯了运用这种按部就班、环环紧扣的推导方式,帮助自己有理有据地应对各种「为什么这么做」的挑战。

但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是每一个项目都是按照理想化的线性设计流程执行,除去日常迭代类的需求,即使在相对完整的项目里,依靠某个灵光一现的想法或者老板一句命令而启动的情况并不少见,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有些交互设计师会尝试进行一些反向推导(先有结论,再找支撑结论的原因)来强行圆回自己习惯的设计流程,降低在评审中遭到挑战的可能性,即使自己内心并不认同这样做。

可是,被我们奉为圭臬的那些经典交互设计流程与方法,真的足够好吗?当我还原了一下自己在工作中处于沉迷运用各种方法阶段时的状态时,我开始意识到:我之所以喜欢这么做,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减少自己在设计中犯错和遭到挑战的概率、增强对别人的说服力、完成自己的专业沉淀等,而不是设计出真正令用户喜欢的产品。再回顾那段时间的设计产出,虽然貌似专业正确,却多少存在循规蹈矩、缺乏惊喜、创新性不足等缺点,没有灵气和触动人心的感觉。而随着改变这种局面的冲动感越来越强,我开始感到传统交互设计思维可能并给不了我想要的答案,甚至可能就是造成这种桎梏的原因,我需要从中跳出来,寻找全新的出路。

突破惯性束缚

作为交互设计师的我们,常常把「设计原则」、「平台规范」、「用户习惯」一类词汇挂在嘴边,对各种常见组件和设计模式熟稔于心,致力于降低用户认知和学习的成本、提高产品可用性等。这样做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当然没有错,却也可能造成一些潜在问题:体验趋同、缺乏亮点、审美疲劳等。

举个已经烂俗的海报设计例子,在我们的认知习惯里,海报通常都会用各类色彩来营造强烈视觉冲击力,但当一整面墙都贴满了五颜六色的海报,再加一张有着绚烂色彩的海报,就远不如一张黑白海报冲击力强了。在我们的设计工作中也会有相似的情况,比如很多官网、APP 都喜欢用一个通栏大 Banner 来渲染气氛,清一色的首屏布局等,从设计原则、用户习惯的角度来看这样做并没有什么错,可却看不到什么差异化的创新亮点。

APP 「表态」是我觉得做得比好好的一个案例,很多投票、话题类的 APP 都喜欢用封面图、大色块等渲染气氛,表态却坚持轻量设计的理念,在标题区进行大块留白,整体风格都是轻色彩、轻字体、轻背景,反而能更好地吸引用户注意力。

那些经典交互设计流程与方法,真的足够好吗?

另一方面,设计原则、用户习惯并非一成不变,我们需要保持对最新设计趋势的关注,而不是陷在一些陈旧的思维框架里面。比如说「首屏线」,在以前 PC端页面设计时非常重要,但近年来随着不同屏幕尺寸的终端设备日益丰富、用户滑屏浏览习惯逐渐养成,已经迅速成为了一个过时的概念。

随着用户体验设计标准化趋势的增强,只会沿袭既有设计模式、对用户习惯唯唯诺诺,而不能洞察问题本质、关注趋势变化、敢于突破常规的交互设计师,空间恐怕只会变得越来越小。

学习视觉思维

交互视觉岗位界限的模糊化也是现在的一个趋势,作为一个实习生时期就在出各种高保真设计稿的交互,我一直以为自己还是算懂一点视觉的,后来才意识到我所谓的懂,不过是一点技巧层面的东西,在思维方式上我仍然是彻头彻尾的交互设计。

最近读了几本美国视觉设计学院用书,书中的一些网站设计案例给了我较深的印象,在设计流程上,区别于我们工作中常常根据产品/运营限定的内容来做梳理分类、优先级划分进而出方案、测试获取反馈等,这些案例先集中于创意发散,设计开发出几种完全不同风格的方案,在创意确定通过后,再和客户一起编辑填充内容。工作实践中,有时候虽然业务需求还没有完全明确,作为设计师我们也可以考虑适当抢跑开始探索,围绕核心目标尽可能多地发散想法、出概念稿等,而如果总是被动等到需求确定,在内容优先级的梳理取舍上可能就要花去大量沟通精力,也不会有多少探索不同创意的时间了。

视觉设计师们在工作中经常会定义一些品牌基调、设计关键词等,我觉得这个其实在交互设计阶段就可以考虑和渗透进去,思考怎样在合适的场景以合适的行为传达给用户相应认知,融入更多的感性思维,赋予最终方案更多的「灵性」,而不只满足于出一份仅仅是推导完整、逻辑架构清晰、符合可用性原则、考虑特殊场景的交互设计稿。

那些经典交互设计流程与方法,真的足够好吗?

灵感驱动设计

我们在设计流程中讲究目标驱动、用户驱动、业务驱动等,但其实还有一种不那么符合规矩的「灵感驱动」,好的设计方案并不一定是通过某种固定的方法流程推导得出,也可能是不知什么时候灵光一现而促成。

灵感并非唾手可得,经历过「想法枯竭」和「想法爆棚」两种不同状态的我,感觉很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养成随时随地思考记录的习惯,事实上,这半年来我产生的几个最喜欢的设计灵感,很少有在工位电脑前敲敲打打得出的,印象比较深的是有一次洗澡时突然想到一个点子,然后一洗完就迅速打开电脑画原型做 Demo,把想法快速记录表达出来。

还有一些小技巧比如使用纸笔而非软件、限定时间等,都可以起到一定的激发灵感作用,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多看多想,培养丰富的阅历和活跃的思维。

总结

从传统交互设计流程中适当跳出并不意味着背道而行,相反,传统交互设计思维也可以反过来帮我们纠正过去剑走偏锋的地方,避免做出一些过于注重创意表达、突破常规却违背了基本可用性原则、用户认知理解困难,「为设计而设计」的方案,让理性与感性形成合力,做出真正触动人心的设计。

欢迎关注阿里CCOUX团队的微信公众号:

37.2qr

「设计师思维好文」

  1. 让你脑洞大开的创新思维方法系列:水平思维
  2. 让你脑洞大开的创新思维方法系列:奔驰法
  3. 为什么设计师需要理解产品业务?聊聊结构化思维的应用

【优设网 原创文章 投稿邮箱:yuan@uisdc.com】

================关于优设网================
“优设网uisdc.com“是国内人气最高的网页设计师学习平台,专注分享网页设计、无线端设计以及PS教程。
【特色推荐】
设计师需要读的100本书:史上最全的设计师图书导航:http://hao.uisdc.com/book/。
设计微博:拥有粉丝量200万的人气微博@优秀网页设计 ,欢迎关注获取网页设计资源、下载顶尖设计素材。
设计导航:全球顶尖设计网站推荐,设计师必备导航:http://hao.uisdc.com

相关文章

  • 一招教你让交互方案更靠谱!超好用的目标导向设计法
  • 用追女生的方法做设计!O2O用户体验设计方法之五线谱
  • 谷歌产品设计的秘诀:2017年你最应该掌握的设计方法
  • 基础小技巧!5个简单直观的设计对比方法
  • 腾讯高级交互设计师:什么是优秀的设计思维与方法?
  • 量身定制的学问!如何给企业打造气质相符的LOGO?

原创文章,作者:震天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0476/

GooglelogoPSUIUX交互交互设计交互设计师产品产品设计分享原型场景字体微信沟通灵感用户用户体验用户体验设计素材网站设计网页设计视觉视觉设计设计设计师设计案例话题谷歌运营
赞 (0)
震天下震天下
0
生成海报
初级用户体验设计师可以向其他合作伙伴学习什么?(前端 & 开发篇)
上一篇 2017-05-25 13:10
同一页面放两个相同的链接:这样的重复是有益还是有害?
下一篇 2017-05-25 14:17

相关推荐

  • 通过减少认知超载,提升用户体验(上) 交互设计

    通过减少认知超载,提升用户体验(上)

    “怎样才能改善用户体验设计?这是关于用户体验研究恒久不变的话题。今天给大家推送的是关于运用认知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来提升用户体验的研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文章太长,会分成两次推送,欢迎期待~“通常,飞速行驶的货车不可能轻松地停下来。因为它需要花费很多努力,运用更多的动能去改变运动状态。与其强迫人们从他们的主任务上转移注意力,不如直接带他们去他们想去的地方。”
    ——Luke Wroblewski,谷歌产品总监

    2017-05-07
  • 用好这些可用性原则,你就能简单做好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

    用好这些可用性原则,你就能简单做好交互设计!

    做产品经理不懂交互设计,那就是寸步难行。“交互原则多,体验出彩少”,既然要做好产品体验,那么吃透基本的交互设计原则,就是必须且必然的事儿。今天给大家挖了很多可靠的栗子,直接给你提供干货,拿走不谢。

    2017-05-20
  • 微信热点

    用交互体验方式感受人类智慧结晶

    2017年9月26日,中国科技馆“华夏之光”展厅经过为时半年的更新改造后,将面向公众进行试运行,并于10月1日正式重新开放。“华夏之光”展厅位于中国科技馆主展厅一层,设有“中国古代的技术创新”、“中国古代的科学探索”、“华夏科技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三大主题分区,围绕不同主题,讲述中华民族在生存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与发明、探索与发现、交流与融合的科技故事。此次封厅改造是在原有展览的基础上进行的局部性升级换代。“华夏之光”展厅维持原有展览框架,...

    2018-01-30
  • 交互设计

    友盟、缔元信.网络数据、CNZZ合并,新公司叫友盟+

    公告书 亲爱的用户: 年关将至,值此辞旧迎新的日子, 友盟、缔元信.网络数据、CNZZ联合发出公告:三家公司已于2016年1月26日宣布合并,联手打造新公司,更名为“友盟+”,共同开启“全域数据”时代。新公司任命阿里巴巴…

    2016-01-27
  • 微信热点

    从用户体验的视角评析《CSR赛车》手游

    我最近一直在玩《CSR赛车(CSR Racing)》和《CSR赛车:经典(CSR Classics)》,在近期的游戏中我发现,Natural Motion在该系列的核心玩法、货币体系、社交机制和盈利模式中都引入了许多新的花样和用户体验功能,这些新元素的加入为游戏的某些方面带来了更好、更流畅的玩家体验。CSR系列专为手游玩家设计,会话时间极短(10-15秒),玩家们可以在忙碌的间隙进行一场快速竞赛,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设计。在《CSR赛车》中...

    2018-03-07
  • 互联网设计的互惠原则:索取前请先给予【UXRen译#187】

    作者:凯特. 迈耶、 金. 弗莱厄蒂 |  翻译:毛毛,校审:天蛙   摘要:人类倾向于回报别人的好意,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种社会心理学理论可被应用于用户交互设计中,来获得用户的信任并让他们积极参与到你的…

    交互专题 2017-11-23
  • 交互设计三要素–目标、任务、行为 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三要素–目标、任务、行为

    设计文章,交互设计, 基础知识 2014-09-04 来源:阿里巴巴国际UED 作者:zhoudong 编者按:交互设计师是为用户创造好的使用体验,这么纠结出来的方案有时候用户根本不care,看一下这东西不是自己想要的扭头就走,哪怕…

    2014-09-04
  • 用户体验设计(UED)内功心法开山篇(附案例研究) 交互设计

    用户体验设计(UED)内功心法开山篇(附案例研究)

    何为UED?在产品定义阶段,它是一种关乎如何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在产品迭代期,它又是一种关乎如何思辨方案真实体验水平的科学验证。更具体一点,到底是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和科学验证,近一年的时间我们通过大量案例逐渐将其解构出来,并将导图成“UED内功心法”,期望能够帮助交互设计师在具体实操过程中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地发挥设计的价值。

    2017-04-29
  • 交互设计基础 | 移动APP中反馈提示的设计方法与实例 从零开始学交互

    交互设计基础 | 移动APP中反馈提示的设计方法与实例

    给用户及时、恰当的反馈,是交互设计非常重要的一项原则。由搜狐新闻客户端团队撰写的《设计之下》一书中,对操作反馈从形式、内容、位置几个方面做了非常详细的总结,满满干货。今天@青溪Joanna 这篇读书笔记…

    2017-07-31
  • 干货!如何做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Html5页面 交互设计

    干货!如何做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Html5页面

    Specifies the initial zoom factor for the window or viewing area. This is a magnifying glass type of zoom. Interactively changing the zoom factor from the initial zoom factor does not affect the size of the initial or the actual viewport.A two-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 is applied to the coordinate system an element renders in through the ‘transform’ property. This property contains a list of transform functions. The final transformation value for a coordinate system is obtained by converting each function in the list to its corresponding matrix (either defined in this specification or by reference to the SVG specification), then multiplying the matrices.The value of the transform property is a list of applied in the order provided. … specifies a scale operation using the [sx,1] scaling vector, where sx is given as the parameter. … specifies a scale operation using the [1,sy] scaling vector, where sy is given as the parameter.

    2017-06-03
  • UED书单
  • 微信精选
  • 投稿说明
  • 赞助

Copyright © 2024 WP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000000000号 Powered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