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brid APP 会吃掉微信等应用?

640 (1)

先看一则新闻:Facebook今天推出了依托在Messenger上的虚拟助手M。这款虚拟助手借助AI+人工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M背后的人工运营者被称为M trainers,是Facebook公司里的合同工,而非正式员工。除了提供服务,他们还有一个任务是收集数据训练AI。在功能上,M除了常规的问答、信息查询外,还包括餐馆预定、购物等。目前M还在内测中,只支持文字输入,不支持语音。

微软有Cortana,Google有Google Now,苹果有Siri,Facebook终于也有了自己的M。当然,创业公司里面还有一堆Magic模式的虚拟助手。面对雨后春笋般扎堆出现的虚拟助手,今天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用人机交互的视角来看虚拟助手的意义,或许会发现一些更有趣的东西。

移动时代,智能手机是人们的主流设备。这款设备承载服务内容的形式是应用。现在,回想一下你是怎么通过这款设备、借助应用的形式去获得互联网提供的服务内容的?

以打车和订餐为例子好了:你首先点亮屏幕,然后在桌面上找到滴滴打车或者Uber这个APP,然后点开APP,用文字或者语音输入目的地信息,如果APP定位不够精确的话,你还要手动输入上车的位置、选择车型。预定一份外卖比打车还要复杂一些:点开APP后,你需要在列表里浏览很多不同的餐馆,看价格,选择菜品,然后下单、付款、输入付款密码等等。

在这两个例子里,操作可能需要七步甚至更多。在操作的同时,还要等待APP打开时的启动画面、点掉不时出现的广告。总的来说,这样的体验效果不是最好的,操作成本还是挺高的,效率也是挺低的。

而虚拟助手的出现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虚拟助手预定一份外卖,流程要简单得多——你只要给虚拟助手发送一条消息,告诉它你想吃什么,它就会帮你搞定其他所有的事情。

从这个角度来说,虚拟助手是一种Hybrid APP。你可以把它看成是“应用上的应用”,Hybrid APP就是那种“One APP to rule them all”的 APP——这个超级 APP可以像微信那样吃掉其他所有的APP,而且它比微信还要强大,因为它连应用的UI都没有,但交互的成本比拥有UI的APP 来得低,IM的操作形式也更自然、更人性化,效率上的提升也非常显著。

虚拟助手,或者说Hybrid APP,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在于它拥有AI+ 人工模式的服务后台。在这个后台里,所有用户的消息请求被汇入到专门的处理系统里,经过电脑AI前期的粗糙的处理,然后分发给不同的接线员。这些接线员坐在位置上,他们面前有功能特定的电脑,电脑上有专门的软件,他们通过特定的机器工具来批量化的完成用户消息的处理。

仔细分析下这里的过程其实很有趣:人们为了获取互联网的服务内容,在APP上面耗费了大量琐碎的操作步数和操作时间。虚拟助手通过人工+AI的形式,在后台把用户这些分散的操作全部收集起来,借助定制化的机器、系统和技术,集中统一的进行批量化的处理。这样的好处是用户不需要和APP进行交互,操作时间和操作步数大大减少,而后台的接线员则像车间流水线的工人一样高效运转。

 

 

这样一来,总的效率是提升的——我们假设一个后台接线员一天工作八小时,平均每天可以处理200个消息请求,那么每小时就可以处理25个消息,每个消息的操作时间就是2.4分钟。每个用户单独操作APP完成一次外卖预定的时间如果需要3分钟的话,通过虚拟助手这种集中化处理,每单操作的效率就提升了0.6分钟,总的效率也是提升的。退一步讲,即使总的效率保持不变,只要用户拥有的两分钟时间的价值更大的话,这样做也是有意义的。

那么为什么我们到了现在这一时间节点,虚拟助手这种东西就开始大规模的冒出来了呢?在PC时代为什么不会有这类需求和想法?

原因可能是这样:

1、在PC时代,互联网本来具有的服务内容相比移动时代就少了一个量级——那时我们不会频繁的订外卖,更没办法打车。当服务内容的量级没有明显暴涨,获取服务的操作成本相对就不是那么重要了,也不会有人关心获取服务的效率。

2、在PC时代,个人电脑承载互联网服务内容的形式是网站,人们通过浏览器和搜索引擎去打开一个个的网站,而所有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网站都是互相打通最后统一接入搜索引擎的。所以,一个搜索引擎就可以快速获取到所有的内容。但到了移动时代,手机承载互联网服务内容的形式是应用,这些APP互相之间是不打通的,一个APP就是一座信息孤岛。因此,我们在移动时代缺少一种“通吃”的交互方式。

总的来说,在移动时代,人们的需求和可以满足需求的服务内容,都在井喷式的增长。但因为智能手机这款设备的限制(屏幕的大小、触屏的交互方式),需求和服务内容之间的连接还不够高效,获取服务内容的成本也还太高。

讲到这里又有一个很意思的图。

0150828094059

 

解释下这个图:人们创造机器是为了利用机器替人们完成一部分的事情,让人们做事更快更有效率。机器可以粗略的分成三个部分,设备、技术和交互界面。设备是PC或者手机;技术包括定位、图像处理、语音识别这些东西;界面交互很好理解,在PC时代是屏幕鼠标和键盘,移动时代是人的手指和触屏。

这三者互相关联,任一一项进步发展或停滞不前,都会拖整体的后腿。而这三者整体决定了依附于这个机器所产生的商业模式。比如,PC时代的技术在语音和定位方面几乎没什么进展,所以PC上不可能诞生LBS类的商业模式,主要商业模式是搜索和网站广告。

到了现在我们身处的移动后时代,语音和图像识别等技术已经有了不错的进展,设备主要还是智能手机这种主流形态,但芯片算力、显卡方面还在进步——最久没有经过革新换代的或许是界面交互。

虚拟助手的大面积萌芽让我感觉,界面交互或许远比我们想象的重要得多。

当虚拟助手作为界面交互的另一种突破时,Hybrid APP或许会成为手机 “最后的守护者”——你打开手机,屏幕里只剩下一个拥有很萌的外表的虚拟助手,它冲你笑,问你需要什么帮助,而其他所有的那些东西都消失了,包括APP、桌面、甚至是手机操作系统。

 

原文转载自36kr 微信号

原创文章,作者:ioue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8999/

(0)
iouedioued
上一篇 2015-08-27
下一篇 2015-08-28

相关推荐

  • 交互设计师的60日计划之第一天

    此次分享的 [button type="info" text="交互设计师的60日计划" url="https://www.iamue.com/tag/interaction-designers-of-60-days" open_new_tab="false"] 来自 Killa.G 让我们一起跟着学习和并学会做自己的总结与…

    交互专题 2015-08-20
  • 从京东注册优化谈如何做到细节设计

    作者: 厚江   京东注册优化是来京东后第一个相对完整的设计项目。毕业后初涉交互设计工作,导师对我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在设计过程中,重视对细节的设计。本文即从京东注册优化项目的一些方面谈谈对细节设计的体会。 …

    交互专题 2017-08-07
  • 【新鲜译文】iPhone X人机界面规范

    译者:阿呜(UXRen翻译组成员)   iPhone X的超大尺寸、高分辨率以及它的全面屏给我们带来了以前从未有过的沉浸式体验和丰富的内容展现。   1、屏幕尺寸 iPhoneX竖屏时的屏幕宽度与iPhone6、iPhone7和iPh…

    2017-09-14
  • 2016年度13篇最佳UI/UX参考文章【UXRen译#161】

    作者:Grace Jia(UI/UX Researcher & Analyst)  |  翻译:代代子,校审:Chen Jing   本文收集了2016年度最受推荐的设计文章,内容涉及(1)UI/UX设计的原则、书籍和工具(2)如何做出更好设计的方法和建议(3…

    交互专题 2017-08-07
  • 2017年移动端用户体验设计趋势【UXRen译#167】

    作者:Hannah Levenson   |  翻译:雪代巴,校审:小四   先看下在过去的这些年有哪些变化!两年前,移动端应用的专业人士还在研究操作手势的问题,交互设计师仍专注于手指触发研究,大家才刚刚开始意识到极简设计…

    交互专题 2017-08-07
  • 阿里设计师实战案例解读内容化设计

      前言 如果说好的产品是运营出来的,那么内容作为用户体验中的重要部分不容忽视。然而我们在设计中经常缺乏内容体验的意识。借着第十三届用户体验大会User Friendly 2016的分享,手淘的设计师和业内的同学们一起做…

    交互专题 2017-08-07
  • 前景理论与损失厌恶:用户如何做决定?【UXRen译#180】

    作者:AURORA HARLEY   |  翻译:小包,校审:Ariel   概要:当在好几个选项中进行选择的时候,人们会避免损失和选择确定的收益。这是因为损失的痛苦感要超过同等收益带来的满足感。因此UX设计应该要构建决策信息框…

    交互专题 2017-10-20
  • 2016年最值得关注的16个网页设计趋势

    设计趋势每年都在改变,出于各种原因,有的设计趋势在演进中逐渐消失,有的则在大家的熟练运用过程中渐入佳境,甚至逐步褪变成为主流。作为一个专注于网和平面设计的设计机构,我们对于所有相关的技术和设计趋势都…

    2015-12-23
  • 交互设计师的60日计划之第十一天

    今天又是上下午都有会,下午还感冒了…差点忘记写每日,要睡了突然想起来,就拿用研小总结凑个数吧。 20150806 及时给出反馈结果 用户的一些基本特点比起用户体验更注重功能,期望能有更多的功能。开发人员学习能力…

    交互专题 2015-08-20
  • 【to 交互新人】交互小白别踩这4个坑

    作者: 负如来不负卿   交互设计小白刚踏入这个领域时总会走进一些误区,为了防患于未然一起看看过来人的经验分享吧。   一些经验分享前言 作为一个交互新人,难免会踩到几个坑,即使现在不踩以后还会踩,只有踩过…

    交互专题 2017-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