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Apple员工谈交互设计的未来【UXRen译#177】

前Apple员工谈交互设计的未来【UXRen译#177】

作者:Bret Victor  |  翻译:包子,校审:Chen Jing

 

现在,有很多流行的有关未来交互设计的想象。

前Apple员工谈交互设计的未来【UXRen译#177】

机缘巧合下,设计未来的交互界面成为了我的工作。我有机会用真正能工作的原型来做设计,而不是如图所示用绿光屏和After Effects合成的特效。我对视频中的一些交互表示怀疑,因为我尝试过实现它们,而制作视频的动画师显然没有。但是,这不是这个视频真正存在的问题。

我觉得这个视频真正出了问题的地方在于——愿景(Vision)。从交互设计的视角看,这个视频畅想的未来交互界面并不清晰。它只是对糟糕现状的一种怯懦改进。这一点很重要,愿景很重要。愿景给予人们一个方向以及鼓舞人们去行动,而有一群受到鼓舞的人是世界上最强的力量。如果你是一个年轻人准备去实现你的想象,或是一个老人想要去资助它,我真的希望它能变成有价值的以及能真正改善我们交互方式的东西。

本文不打算展示任何一个伟大的想象。我只是希望能带大家看一些贴近生活的例子。

前Apple员工谈交互设计的未来【UXRen译#177】

在我们思考如何与未来的工具交互之前,让我们首先来考虑什么是工具。

我喜欢这个定义:工具能通过增强人类的能力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前Apple员工谈交互设计的未来【UXRen译#177】

也就是说,工具能将我们能做的事转变为我们想做的事。一个好的工具能满足两者。

前Apple员工谈交互设计的未来【UXRen译#177】

我不打算在这里谈论人们的需要。每个人都会讨论它,它是有史以来最热门的话题。

我也不打算谈论科技。本质上它是简单的,因为我们能控制它。科技能被发明;而人性是我们所困扰的东西。

我将谈论被忽略的第三个因素,人类的能力,即人们能做什么。因为工具如果不能设计来被人们使用,它就不能算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对吧?

从另外的视角来看看未来的人们将会使用他们未来的技术去做什么?

前Apple员工谈交互设计的未来【UXRen译#177】

你有没有看到每个人正在使用的东西?未来交互的关键元素是什么?它在这里的每一张图片里。

前Apple员工谈交互设计的未来【UXRen译#177】

没错!——是手

这太棒了,我认为手简直太奇妙了!

手会做两件事情,是两个极其令人吃惊的事情,你每天都会依赖他们,同时大多数未来交互设计的概念却完全忽略了他们。

手能感受事物,手能操作事物。

前Apple员工谈交互设计的未来【UXRen译#177】

去拿起一本书,翻到某一页。

前Apple员工谈交互设计的未来【UXRen译#177】

注意你是如何知道你在书中的位置的,是通过每只手感觉到的重量分布,以及你手指之间的页面厚度。翻一页,注意你如何知道你是否把两页纸放在了一起,当你摩擦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分开。

去拿起一瓶水,然后喝上一小口。

前Apple员工谈交互设计的未来【UXRen译#177】

注意你是怎么知道剩下多少水的,取决于你倾斜水杯时感受到的重量是如何变化的。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物体都提供了这种反馈。这是理所当然的,我们通常都没有意识到它。花一点时间拿起身边的东西。像往常一样使用它们,感受它们带给你的触觉反应——它们的质地、重量、温度;它们的重量分布;它们的边缘、曲线和起伏;你会感受到当你使用它们时它们带给你的感觉。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指尖会是神经末梢最密集的区域。这就是我们体验世界特写镜头的方式。这就是我们的工具与我们对话的方式。触觉对于所有人类称之为“工作”的东西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现在,拿出你最喜欢的有魔力的和革命性的技术设备。然后稍微用一下它。

前Apple员工谈交互设计的未来【UXRen译#177】

你感觉到了什么?是玻璃吗?它与你所执行的任务有联系吗?

我把这种技术称为玻璃下的图片。玻璃下的图片没有了与我们的手相接触的触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视觉的效果。

把触觉给视觉化了,这是不是太糟糕了?试试这个:闭上你的眼睛,系鞋带。没问题,对吧?现在,如果你的手臂睡着了或者你的手指麻木了,你觉得你能把鞋子系好吗?当我们用手操作时,触摸起主导作用,视觉起辅助作用。

玻璃下的图片是一种麻木的交互模式。像诺瓦卡因滴到手腕上。它否定了我们的手能做到的最好的事情。然而,在未来的愿景中,它会是焦点。

前Apple员工谈交互设计的未来【UXRen译#177】

对我来说,声称玻璃下的图片是交互的未来,就像宣称黑白是摄影的未来。这显然是一种过渡技术。

当然,我们越早过渡越好。

前Apple员工谈交互设计的未来【UXRen译#177】

你能对玻璃下面的图片做什么?你可以滑动。

前Apple员工谈交互设计的未来【UXRen译#177】

这是这种科技中的基本动作。沿着平坦的表面滑动手指

自然界中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是我们用这种方式操作的。

前Apple员工谈交互设计的未来【UXRen译#177】

这是我能想到的全部。

那么,我们如何操作呢?事实证明,我们的手指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丰富表现,我们能不去进行任何思考而即兴发挥。在每一幅图中,注意所有手指的位置,施加压力的对象,以及物体的重量是如何平衡的:

前Apple员工谈交互设计的未来【UXRen译#177】

这些都是四种基本握力的变化。(如果你喜欢这种东西,你应该读John Napier的书。)

前Apple员工谈交互设计的未来【UXRen译#177】

假设我给你一个打开的罐子。你将会在两个不同的握法之间切换:

前Apple员工谈交互设计的未来【UXRen译#177】

你像以往打开每个罐子一样运用了这种手势。你不仅没有被教导,而且可能没有意识到你在做这件事。那这对于一个直观的界面来说是怎样的呢?

我们生活在一个三维的世界里。我们的手是为了能在三维空间中移动和旋转物体而存在的,我们用它来拾起物体,并把它们放在一起,或放在下面,或放在旁边,或放在里面。地球上没有任何生物能比我们的手灵巧。

下次你做三明治的时候,要注意你的手。认真对待!请注意,你的手指有无数的小技巧,它能操作这个过程中所涉及的配料、餐具和其他物品。然后将你的经验与在玻璃下的图片相比较。

前Apple员工谈交互设计的未来【UXRen译#177】

我们真的会去接受一个比三明治更缺乏表现力的未来界面吗?

前Apple员工谈交互设计的未来【UXRen译#177】

那么,什么是未来的交互设计?

关于未来,最重要的事是要意识到它是一个选择。人们选择追求哪种愿景,人们选择资助哪种研究,人们选择如何度过自己的职业生涯。

不管它在整个文化上的表现如何,技术并不是偶然发生的。它不会自发地出现,并将我们拉向不可避免的命运。革命性的技术来自于长期的研究,而研究是由受启发的人们开展进行的。

受到人类潜能未被发掘的启发后我有一个请求:不要只是推进过去的技术,然后让人们疯狂的投入于它。

前Apple员工谈交互设计的未来【UXRen译#177】

这张照片很可能是我们的未来。但是为什么要这样呢?为什么选择它?它是一种忽略我们双手的手持设备。

我们的手能感受东西,我们的手能操纵东西。为什么不用我们能看到、感觉和操纵的动态媒体来实现呢?

在相关领域有一些积极的研究。几十年来,它一直是少数。这项研究一直被边缘化,现在仍然如此。但也许你能帮上忙。

但是你看—

在1968年—发明微处理器的三年前—艾伦凯偶然发明了Don Bitzer早期的平板显示器。它的分辨率是16X16像素—相对于之前4X4像素显示屏,这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提升。

前Apple员工谈交互设计的未来【UXRen译#177】

艾伦看到了那256个发光的橙色方块,然后他回家了,拿起了一支笔,画了一张该死的iPad的图片。

前Apple员工谈交互设计的未来【UXRen译#177】

然后他开展了几十年的开创性研究,其中大部分都是你目前正在阅读的硬件和软件。

这就是我所说的那种雄心勃勃的远景。玻璃下的图片已经是过去。现在让我们开始用手。

前Apple员工谈交互设计的未来【UXRen译#177】

如果你现在和我在一起,也许我可以进一步推动你。看着你的双手,他们有什么联系吗?是的,你有武器!还有肩膀,躯干,腿,脚!让他们都动起来!

任何舞蹈演员或医生都很清楚你的身体是多么富有表现力。300个关节!600块肌肉!成千上百的自由度!

下次你做早餐的时候,要注意打开碗橱和倒牛奶的那一系列精细复杂动作,这可以称之为一种舞蹈——注意你的四肢是如何在空间中运动的,你是如何轻松地平衡你的身体的。每天早上,你的大脑不会因为你的那像芭蕾舞一样的手指运动而爆炸,因为世界上的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

前Apple员工谈交互设计的未来【UXRen译#177】

 

 

 


更多译文:

如何做让老年人也能方便使用的网站
搜索结果页优化的10条最佳实践方法
除了灵感,还有什么方法能帮你想出新的idea
个性化赋能电商转化率的四个基本方法
全部170+篇译文>>

 

申请加入UXRen翻译组>>

uxren-fanyizu-00

 


译者: 包子     审校:Chen Jing

作者:Bret Victor

原文标题:《A brief rant on The Future of Interaction Design》

原文链接:http://worrydream.com/#!/ABriefRantOnTheFutureOfInteractionDesign

发布日期:8th November 2011

版权声明:

  • 本文版权归:UXRen翻译组 所有;
  • 转载带有“UXRen译”抬头的翻译文章,文章标题必须保留“UXRen译”字样;
  • 转载文中必须保留:“UXRen翻译组”、“作者”、“译者”及“审校者”信息;
  • 转载文末必须保留本译文网页链接地址;
  • 如未遵照上述规则转载,视为侵权,UXRen社区保留随时追责的权利。
 

UXRen公众账号
关注UXRen微信公众号(cnUXRen)

UXRen社区欢迎各界用户体验从业者及学生投稿优质原创文章。投稿请关注UXRen社区公众账cnUXRen(上面有二维码)留言“我要投稿”,小编会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版权声明:除转载文章外,本站所有文章版权归UXRen社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UXRen社区,并保留本站原文链接地址。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及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contact@13tech.com.cn

原创文章,作者:震天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4201/

(0)
震天下震天下
上一篇 2017-08-29 14:08
下一篇 2017-08-30 14:06

相关推荐

  • 2018 阿里UCAN设计论坛会议纪要

    阿里UCAN设计论坛会议纪要 1.开幕词—张建锋 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 1.1 UED的关键词 用户体验背景下ued未来的两个关键词是创意与智能。从产品的角度来说是与用户的交互和视觉表达,依赖于三个部分: 第一,信息架构的…

    交互专题 2018-04-24
  • 向APP用户请求权限的正确姿势【UXRen译#188】

    作者:Nick Babich |  翻译:Gogi,校审:June Wang   你知道吗,平均每个APP在用户安装的前3天就会流失80%的日活用户。 大部分人下载一个APP后,用过一次就删除了。这是因为用户虽然会在一开始尝试使用大量的APP,…

    交互专题 2017-11-29
  • 交互设计师的60日计划之第一天

    此次分享的 [button type="info" text="交互设计师的60日计划" url="https://www.iamue.com/tag/interaction-designers-of-60-days" open_new_tab="false"] 来自 Killa.G 让我们一起跟着学习和并学会做自己的总结与…

    交互专题 2015-08-20
  • 用户体验设计必须知道的产品9种状态

    作者:Yjjj @ UI设计狮联盟   之前在脉脉上有看见过有人提到的这12种状态,但是明确的说应该是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状态,但是细想之后觉得有几个状态应该修改一下,那么我们重新定义为9种状态吧: 等待 初始 寻找 无…

    交互专题 2017-08-07
  • 【新鲜译文】iPhone X人机界面规范

    译者:阿呜(UXRen翻译组成员)   iPhone X的超大尺寸、高分辨率以及它的全面屏给我们带来了以前从未有过的沉浸式体验和丰富的内容展现。   1、屏幕尺寸 iPhoneX竖屏时的屏幕宽度与iPhone6、iPhone7和iPh…

    2017-09-14
  • 用户行为的“及时”理论 【UXRen译#184】

    作者:Jeff Atwood   |  翻译:露露,校审:Chen Jing   我一直认为软件设计对用户在使用该软件时的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两方面来讲: 有意地让“正确”的操作容易操作。 有意地让 “错误”的操作不容易操作。 无论…

    交互专题 2017-11-01
  • 6周锻造1名优秀的产品设计师

    金牌讲师: 杨老师(某大型央企交互设计主管,前网易、腾讯交互设计师) 从业7年多的交互设计老司机; 出身北邮设计艺术学硕士专业,经历网易、腾讯及某大型央企设计部门锤炼; 开课至今,已经培养了近100多名优秀…

    交互专题 2017-08-07
  • 交互设计师的60日计划之第十天

    今天一直处于多线程高并发的状态,所以大脑目前已经死机了。一上午的用户访谈,今天的用户很专业,所以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下午和产品经理过wiki优化的事情,确定大致的方向,然后开了一下午周会;回来和视觉一起…

    交互专题 2015-08-20
  • 如何让你的设计方向不跑偏:Vision in Design方法解析

    作者:肖又歌( frog 交互设计师)   很多时候,在设计项目的初期,设计团队只有一个设计的大方向和一些关键词,但是整理不出来思路。抑或是脑子里已经有一个新的点子,但是论据不足,无法充分支持设计的合理性。这…

    交互专题 2017-08-07
  • 算法驱动设计趋势已来,产品设计如何与算法进行创新合作?

    译者:舒舟,阿里巴巴/1688事业部/无线交互   过去的一年,BBC UED团队(原1688UED团队)花费了巨大的资源和精力投入阿里巴巴集团中台DPL(Design Pattern Library)项目,旨在通过设计模式的提炼及抽象,由规则和…

    交互专题 2017-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