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七大定律之Occam's Razor 奥卡姆剃刀原理(简单有效原理)

最近在整理交互设计七大定律,发现了这篇老文,内容很精彩,翻译下与大家分享。

最近在整理交互设计七大定律,文章要系统的看。

目录:【交互设计七大定律】关于交互设计法则“除非有更好的选择,否则就遵从标准——交互设计之父阿兰·库珀”

Occam's Razor 奥卡姆剃刀原理(简单有效原理)

什么是奥卡姆剃刀定律
奥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 Ockham's Razor)又称“奥康的剃刀”。
奥卡姆剃刀定律,是由14世纪逻辑学家、圣方济各会修士奥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约1285年至1349年)提出。奥卡姆(Ockham)在英格兰的萨里郡,那是他出生的地方。他在《箴言书注》2卷15题说“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
这个原理称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Entities should not be multiplied unnecessarily)。有时为了显示其权威性,人们也使用它原始的拉丁文形式:
Pluralitas non est ponenda sine necessitate.
Frustra fit per plura quod potest fieri per pauciora.
Entia non sunt multiplicanda praeter necessitatem.
公元14世纪,英国奥卡姆的威廉对当时无休无止的关于“共相”、“本质”之类的争吵感到厌倦,于是著书立说,宣传唯名论,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要领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他所主张的“思维经济原则”,概括起来就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因为他是英国奥卡姆人,人们就把这句话称为“奥卡姆剃刀”。这把剃刀出鞘后,剃秃了几百年间争论不休的经院哲学和基督教神学,使科学、哲学从神学中分离出来,引发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同时,这把剃刀曾使很多人感到威胁,被认为是异端邪说,威廉本人也受到伤害。然而,这并未损害这把刀的锋利,相反,经过数百年越来越快,并早已超越了原来狭窄的领域而具有广泛的、丰富的、深刻的意义。
今天,这把阴冷闪光的剃刀又向我们复杂的企业管理发出了挑战,指出许多东西是有害无益的,我们正在被这些自己制造的麻烦压跨。事实上,我们的组织正不断膨胀,制度越来越烦琐,文件越来越多,但效率却越来越低。这迫使我们使用“奥卡姆剃刀”,采用简单管理,化繁为简,将复杂的事物变简单。
为什么要将复杂变简单呢?因为复杂容易使人迷失,只有简单化后才利于人们理解和操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时间和精力成为人们的稀缺资源,管理者的时间更加有限,许多终日忙忙碌碌的管理者却鲜有成效,究其原因正是缺乏简单管理的思维和能力,分不清“重要的事”与“紧迫的事”,结果成为了低绩效或失败的管理者。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之道就是简化之道,简化才意味着对事务真正的掌控。
简单管理对于处于转型和成长时期的中国企业具有非凡的意义,但简单管理本身却不是简单。奥卡姆剃刀定律也认为: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一些人动辄以“无为而治”、“治大国若烹小鲜”来概括简单管理,但又有几人能若庖丁般游刃有余?我们所知道的一流的企业家无不抱着异常谨慎的态度经营企业,如比尔盖茨“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的论断、张瑞敏“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以及任正非一直所担忧的“华为的冬天”。可见,简单管理作为一种古老而崭新的管理思维和能力,蕴涵着深刻的内涵。
奥卡姆剃刀定律在目标管理中的运用
“奥卡姆剃刀”三法
对于组织在目标设置与执行过程中因上述种种原因而出现的目标曲解与置换,有一个根本的解决之道,即“无情地剔除所有累赘”,这也正是“奥卡姆剃刀”所倡导的“简化”法则:保持事物的简单化是对付复杂与繁琐的最有效方式。具体而言,有三种措施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目标曲解与置换现象的发生:
1.精兵简政,不断简化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扁平化与组织结构非层级化已经成为企业组织变革的基本趋势。在新型的组织结构中,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中严格的等级制度已经不复存在,组织中上下有序的传统规则被淡化,员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分工合作关系,基层员工被赋予更多的权力,他们有可能参与部门目标甚至于组织目标的制定,组织内的信息不再是上下级之间的单向传递,而是一种网络化的即时式双向沟通。在这种组织中,顾客的需要成为员工行动的向导,人们的行为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同时,由于员工的积极参与,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之间的矛盾得到最大程度地消除。
2.关注组织的核心价值,始终将组织资源集中于自己的专长
也就是说,组织需要从众多可供选择的业务中筛选出最重要的、拥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业务,在自己最具竞争优势的领域确定组织的目标。这样,才能确保组织集中精力,就可以以最少的代价获得最丰厚的利润。反之,如果目标数量过多,往往会使经营者难以同时兼顾太多的业务,从而顾此失彼。韦尔奇上任通用电气公司总裁时,从简洁高效的角度出发,提出“非一即二”原则:必须把本产品做成本数一数二的产品,否则一律卖掉。
3.简化流程,避免不必要的文书作业
事实上,由于个体受自身思维方式的限制,简单的信息远比复杂的信息更有利于人们的思考与决策。因此一个优秀企业的主要特征,就是他们知道如何保持事情的简单化,不管多复杂的事情都能将其变得简单易行。
尽管导致组织目标曲解与置换的原因很多,但奥卡姆剃刀定律对解决目标的曲解与置换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简单”的理念与思路。
更多
人们常常引用奥卡姆剃刀的一个强形式,叙述如下:
如果你有两个原理,它们都能解释观测到的事实,那么你应该使用简单的那个,直到发现更多的证据。
对于现象最简单的解释往往比较复杂的解释更正确。
如果你有两个类似的解决方案,选择最简单的。
需要最少假设的解释最有可能是正确的。 ……或者以这种自我肯定的形式出现:
让事情保持简单!
------------------------------
一、对奥卡姆剃刀原则总的看法
奥卡姆剃刀原则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决策原则,它具有局限性;作为一种原则,它又具有应用的广泛性(适用于各个领域),对它做任何改动就会破坏它应用的广泛性。它是一个基本原则,原理很简单:简单得让许多人难以置信,也简单得让一些人置条件于不顾而乱用(使它成了屠刀)。
二、奥卡姆剃刀原则适用的特定条件
1.对同一事物要有两种以上的解释。
注:a.这里的“解释”指的是让人能接受的解释。比如,震动论在天涯科学论坛上不被接受,要排出它只能用其它方法而不能用奥卡姆剃刀;
b.这个事物在当时的情况下很难、甚至不可能得到科学的解释。所以,只有患“科学癖”(我发明的词)才努力地去将奥卡姆剃刀原则“科学化”。
2.因特殊的需要,我们必须从中选择一种。
比如:在任何论坛上,我们允许各种能够接受的解释同时存在,那么就不能用奥卡姆剃刀。
三、奥卡姆剃刀原则是真、善、美的统一(这一条或许是我对奥卡姆剃刀原则的推广,因为我没有见到有谁谈到过“善”)。
社会文明(真、善、美)越往前发展,真、善、美的联系就越紧密。当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基本上就可以通过“美”或“善”来相信科学、通过科学来相信“美”或“善”。至于美或善与科学为什么会趋于统一?恐怕就是上帝的杰作了。
至少,奥卡姆剃刀原则饱含着丰富的情感:决策前对每种解释都喜爱有加;决策时要忍痛割爱;决策后依然恋恋不舍。个别人为了排除异己,苦于没有借口,就在科学典籍搜索,找到奥卡姆剃刀后就用来作为“杀人的屠刀”。这种做法是对奥卡姆剃刀原则最大的玷污。
四、奥卡姆剃刀原则的科学特征
形象地说,奥卡姆剃刀原则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它的思维方式与概率类似。如果概率是一种科学的方法,那么奥卡姆剃刀原则也就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请相信它吧!
五、奥卡姆剃刀原则的可发展观
利用奥卡姆剃刀原则作出决策后,如果随着条件的变化我们能够对当初的几种解释有进一步的认识,那么就可以重新再作决策。但不能因此对原先的决策进行指责(可以进行反思)。
六、奥卡姆剃刀原则是谁提出的并不重要(其实,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重要的是看会不会用。

交互设计七大定律之Occam's Razor 奥卡姆剃刀原理(简单有效原理)

奥卡姆剃刀原理在科学上的应用

最近在看量子物理史话,波粒大战300多年,成就无数的物理学家,牛顿、胡克、爱因斯坦、波恩、海森堡......。而一种叫奥卡姆剃刀原理(Occam's Razor)的在科学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奥卡姆剃刀原理(Occam's Razor)是由14世纪哲学家、圣方济各会修士奥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约1285年至1349年)提出的一个原理。这个原理是告诫人们“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后来以一种更为广泛的形式为人们所知,即“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一.奥卡姆剃刀在科学上的应用

对于科学家,奥卡姆剃刀原理还有一种更为常见的表述形式:当你有两个处于竞争地位的理论能得出同样的结论,那么简单的那个更好。这一表述也有一种更为常见的强形式:如果你有两个原理,它们都能解释观测到的事实,那么你应该使用简单的那个,直到发现更多的证据。对于现象最简单的解释往往比较复杂的解释更正确。如果你有两个类似的解决方案,选择最简单的。需要最少假设的解释最有可能是正确的。或者以这种自我肯定的形式出现:让事情保持简单!注意到这个原理是如何在上述形式中被加强的。严格的说,它们应该被称为吝啬定律,或者称为朴素原则。最开始的时候我们使用奥卡姆剃刀区分能够做出相似结论的理论。现在我们试图选择做出不同结论的理论。这不是奥卡姆剃刀的本意。我们不用检验这些结论吗?显然最终不是这样,除非我们处于理论的早期阶段,并且还没有为实验做好准备。我们只是为理论的发展寻求一种指导。这个原理最早至少能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界选择最短的道路”。亚里士多德在相信实验和观测并无必要上走得太远。朴素原理是一个启发式的经验规则,但是有些人引用它,仿佛它是一条物理学公理。它不是。它在哲学和粒子物理中使用的很好,但是在宇宙学和心理学中就不是特别好,这些领域中的事务往往比你想象的还要复杂。或许引用莎士比亚的一句话要胜过引用奥卡姆剃刀:“天地之大, 赫瑞修, 比你所能梦想到的多出更多”许多科学家接受或者(独立的)提出了奥卡姆剃刀原理,例如莱布尼兹的“不可观测事物的同一性原理”和牛顿提出的一个原则:如果某一原因既真又足以解释自然事物的特性,则我们不应当接受比这更多的原因。奥卡姆剃刀以结果为导向,始终追寻高效简洁的方法,600多年来,这一原理在科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牛顿的万有引力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奥卡姆剃刀已经成为重要的科学思维理念。

二.奥卡姆剃刀在管理学上的应用

奥卡姆剃刀不断在哲学、科学等领域得到应用,但使它进一步发扬光大,并广为世人所知的,则是在近代的企业管理学中。
好的理论应当是简单、清晰、重点突出,企业管理理论亦不例外。在管理企业制定决策时,应该尽量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剔除干扰,抓住主要矛盾,解决最根本的问题,才能让企业保持正确的方向。对于现代企业而言,信息爆炸式的增长,使得主导企业发展的因素盘根错节,做到化复杂为简单就更加不易。企业管理是系统工程,包括基础管理、组织管理、营销管理、技术管理、生产管理、企业战略,奥卡姆剃刀所倡导的简单化管理,并不是把众多相关因素粗暴地剔除,而是要穿过复杂,才能走向简单。通过奥卡姆剃刀将企业最关键的脉络明晰化、简单化,加强核心竞争力。

三.奥卡姆剃刀在投资学上的应用

投资需要策略,在投资市场,太保守不行,太冒险也不行。投资市场是复杂的,不少投资者整天在忙忙碌碌地分析、研究和频繁操作,投入了大量精力,却依然难以应付市场中庞杂的信息。面对复杂当投资市场,应拿起奥卡姆剃刀,把复杂事情简单化,简化自己的投资策略,对那些消耗了大量金钱、时间、精力的事情加以区分,然后采取步骤去摆脱它们。在专业投机方面,我一直追求一种最简单而直接的方式,看走势图也只看裸体K线即只看量与价,过多的指标和复杂的分析有时毫无用处。我们只要在量价共振时介入投机,一切OK,永远跟随市场或跟随主力,从不报怨和臆想,尊重客观事实。市场只有两个方向,不要弄得复杂甚至神秘兮兮。

四.奥卡姆剃刀在生活上的应用

作为一种思维理念,当然并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些领域,事实上,奥卡姆剃刀在社会各方面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奥卡姆剃刀同时也是一种生活理念。这个原理要求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把握事情的本质,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尤其要顺应自然,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这样才能把事情处理好。 爱因斯坦说:“如果你不能改变旧有的思维方式,你也就不能改变自己当前的生活状况。”当你用奥卡姆剃刀改变你的思维时,你的生活将会发生改变。

在运用奥卡姆剃刀时应牢记爱因斯坦的一句著名的格言:万事万物应该都应尽可能简洁,但不能过于简单。

原创文章,作者:ioue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8925/

(0)
iouedioued
上一篇 2015-08-27
下一篇 2015-08-27

相关推荐

  • 常逛这3个交互设计类网站,轻松get设计技巧和灵感

    DribbbleDribbble是一个著名的UI设计、交互设计社区,许多设计师寻找灵感,与设计师同行进行交流切磋等都会到这里来。 它面向创作家、艺术工作者、设计师等创意类作品的人群,提供作品在线服务,供网友在线查…

    2017-08-02
  • Axure RP 案例教程-入门篇

    本教程通过案例引导交互设计新手进行入门级学习,图文结合,简单易懂,全部免费下载,需要的亲们赶紧下载并动手练习吧,废话不多说,上干货:下载链接看过来~~~:AXURE_RP案例教程-入门篇下载下期教程,敬请期待...…

    交互设计 2014-11-06
  • 深度剖析|直播页面中的聊天区

    本文将从设计角度深度剖析聊天区。

    2017-05-20
  • 原创译文 | 面向对象的用户体验设计

    2012年6月,我在CNN.com工作时,接到了为“选举之夜”进行用户体验设计的任务。接下来的5个月我为那1个晚上贡献了全部精力——但我的成功对选举的胜利方没啥影响。我所关注的是页面的可读性,数据的可视化,可变形的画布,以及在iPhone上怎么实现该死的鼠标悬停弹窗效果。在当时,CNN.com首次上线了响应式体验站点,同时,我也第一次面临响应式体验设计。

    2017-06-01
  • Coding Nap:迭代式体感交互设计分享

    CodingNap是为程序员设计的一款办公室睡眠闹钟。程序员是一个不分昼夜工作的群体,十分需要短暂而高质量的睡眠。当程序员十分疲惫需要休息时,按下Coding Nap的按钮,它便为程序员设定了9分钟的睡眠之旅。同时Codin…

    2015-11-18
  • 交互设计职业背景思考

    前言:最近一段时间,基本每天都有小伙伴在问,“我是来自非设计专业的学生,能否做交互设计”、“我想从事交互设计工作,是否需要读一个交互设计的硕士?”、“我工作一段时间了,不是设计行业,我能转行做交互设计么?”、“我对交互设计很感兴趣,如何从零开始自学?”,刚好今天看到一个知乎问题邀请,问的也是类似问题,所以我想写一些关于交互设计职业背景的粗浅思考,供大家参考。:)大多数问题归结为两类。第一类问题:交互设计工作是否需要专门的交互设计专业教育...

    2018-01-30
  • 【交互大讲堂】当交互设计遇到装置艺术

    之前我们讲到的交互设计都是偏重于传统交互,与艺术的互动性没有这么强,通过现在媒体和交互设计,交互装置的互动性也会越来越强。上图这个工作室是日本的一个叫Teamlab工作室,他们致力于新媒体的装置艺术的设计的第一个作品。当用户进入这个身边周围都是球的环境的时候,触碰那个球,球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小孩子对绘画都是十分感兴趣的,当孩子进入这个工作室,画上一副自己喜爱的画,用打印投影仪把这些画全部扫描,扫描之后,会形成3D影响投放到媒体上面,这就...

    2018-05-03
  • 移动端设计模式的误用

    如果你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设计师,你一定会认同一点,受他人启发并不是在抄袭UI设计。这是一种最佳的研究实践。它也要运用各种设计模式,也要遵循设计规范,也需要确保选择用户熟悉的模式来建立可用的界面。

    2017-06-01
  • 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一个日本县长靠卖萌年赚12亿美元

    导读:一个县长靠卖萌年赚12亿美元,关键TA还是被设计师们设计出来的。。 ​ 说到这里后,小编又想起了未曾如约露面的那个春晚吉祥物康康(网友称猴赛雷)了。。。 ============================= IAMUE(https://ww…

    2016-02-18
  • 5个关键词看小程序和App的UI设计异同

    微信总喜欢在深夜推出一个大新闻,昨晚10点,小程序开放公测的消息一出,我公号的文章都推不出去了,一直显示系统繁忙,那得是多大的流量啊,心里暗想,能分我一点零头就好了,估计是我想多了!

    2017-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