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美碾压用户体验职位面试

作者: Patrick Neeman |  翻译:Shea ,校审:Ariel本文长度3082字,建议阅读5分钟当你成功进入了电话面试或者面对面面试的阶段,这就意味着你已经通过了最艰难的考验:你已经具备了在该公司工作的技能。现在要被评估是否具备软实力以及能否适应公司的文化。在上次西雅图用户体验组见面会主持的谈话之后,我发现很多公司没有在面试中明确表达对面试者的期望,而且并不知道如何去面试。面试的过程其实是个自我展现的机会,作为设计师来说...

如何完美碾压用户体验职位面试作者: Patrick Neeman |  翻译:Shea ,校审:Ariel

  本文长度3082字,建议阅读5分钟   


当你成功进入了电话面试或者面对面面试的阶段,这就意味着你已经通过了最艰难的考验:你已经具备了在该公司工作的技能。现在要被评估是否具备软实力以及能否适应公司的文化。

在上次西雅图用户体验组见面会主持的谈话之后,我发现很多公司没有在面试中明确表达对面试者的期望,而且并不知道如何去面试。

面试的过程其实是个自我展现的机会,作为设计师来说,如何可以控制整个面试过程,并且展现出你正是公司需要的人。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准备面试,你就能够抢占先机。下面我会跳过一些标准的步骤,比如面试前冲个澡或者穿正装,因为这属于常识。让我们来谈论真正重要的部分。

 

一、研究该公司和所属的团队

任何用户体验设计都应该从理解目标用户开始,工作面试也不例外。

我并不是单说要理解公司做了什么或者公司的历史。你要去了解公司的员工,他们是谁,他们在过去做了什么,他们可能正在做什么。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一个求职者知道我是谁和我的背景是什么。试想如果他们在谷歌上搜索了我名字(“Patrick Neeman”),并且看了约前60条结果,他们应该了解我是谁的。

原因?

任何用户体验设计都应该从理解目标用户开始,工作面试也不例外。这表明求职者理解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做调研。

请牢记面试官们就是你的目标听众,所以你要怎么做呢?

在多数的面试环节中,最多会有六个人面试你,而且每一个面试官代表着不同的角色,也可能代表着某个人物画像。他们都会有不同的技能和需求。他们会问一些和他们在公司的职责有关的问题。在你面试之前,你应该了解他们的角色和背景,为他们的提问做准备。

例如,产品经理的问题可能与设计经理的问题差别很大。了解情景很关键,能够让你用他们的语言来回答问题。

我在面试中寻找共同点——例如,我这周面试的候选人在健康医疗领域和我有着相似的经验——所以我们有话题聊。如果是面试者的亲身经历,那简直再好不过了。我们就可以讨论我们所学到的东西,并且思考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我们现在的产品设计当中。

我常问的一个问题是:“你如何向你的父母解释Apptio公司”。这是个很难回答好的问题,所以如果能回答的很好就能证明他们先前做了研究。

 

二、带着个iPad或者纸质文档

设计师们使用不同的设备带着他们的作品集。有时是一台笔记本电脑,有时也会是个人网站,我们偶尔将作品集展现在大屏幕上(在Apptio会这样做)

我发现最有用的还是iPad和纸质文档。

使用iPad展示作品集会让面试双方更加熟络:你可以直接与你所要展示的对象沟通。在飞往温哥华的飞机上,我与一个游戏设计师聊了起来。他讲到在他们做过用户测试中,用户是将iPad作为链接世界的一个窗口,来获取更多内容。这一体验与在XBox或者Playstation上玩游戏差别很大。所以他们要学习如何根据场景设计出不同的游戏。

纸质材料也能够提供相同的体验:当你翻阅纸张时,你可以像使用iPad一样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纸张可能会更加有触感,当你解释你的作品时你会与面试官们的关系变得更佳紧密。

请牢记这是关于打动人和讲故事。当你坐在面试官旁边,边讲述自己的作品边通过眼神的沟通确保面试官理解了当下你的解决方案。这种亲密的体验是很难用其他的设备来替代的。如面试官前倾身体看笔记本电脑,或者是舒服靠在椅子上看大屏幕。

 

三、站到白板前面

将面试转换为用户体验流程的对话,使用白板作为你的助手。

我最喜欢关于面试的一点是你可以站在白板前面。讲述合作是一件事,向你的面试官展示完全是另一回事儿,而且很少设计师能够利用这一点优势。很多公司,包括亚马逊,就会使用这一方法来判断求职者的天赋。

如果一个有经验的公司正在面试你,这里有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可以试试。

他们会让你去设计一个产品或者页面,他们会观察你如何处理问题并想出解决方案的方式。答案并没有对错之分,但是处理问题的方法却有对和错。

将面试转换为用户体验的探讨,将白板作为你的助手,不断迭代想法作为流程。

问题实例:

  1. 谁是你的目标角色或人物?

  2. 他们多久会使用一次?

  3. 用户的心里模型是什么?

  4. 使用情景是什么?摆在办公室的平板电脑或者走在路上拿着的手机?

  5. 流程的优先级是什么?

  6. 目标是什么?

每个问题都会强调过程中不同的点。最重要的是这一过程并没有一味鼓吹用户体验。让他们能够参与到这一过程,不单说明你有协作能力,而且向他们展示了如何去设计一个优秀的产品。

这些都是关于受众的情景,这也很好的展现出你能够谦逊地理解你的目标听众。

 

四、成功讲述你的故事

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的听众练习演讲,并且从他那里得到建设性的反馈。

我已经讲了做个好的UX作品集和讲故事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要一遍又一遍的讲故事,并且在讲故事的时候强调你所带来的价值。当你更多的关注故事的陈述,更少的在关注故事背后隐藏的目的,你就会更好的展现出自己独特的价值。

有个关于Bob The Chiropractor的故事,这是为我在喝酒时认识的朋友设计的五页网站:这是一个关于拓展用户的小故事。我听了这个故事很多次。我用最多两个页来讲述我为这个产品赋予的价值——启动主页和谷歌转换率分析页。这是一个说服力的故事,尽管这样一个小项目依然可以清楚的表明你可以将用户体验运用到几乎任何事情上。

你如何成功讲述你的故事?一遍一遍的重复,并且在喝酒聊天时从其他设计师那里得到反馈。

几周前,我与我指导的两名设计师不期而遇。其中一位正在寻找用户体验领域的新职位,因为他们的工作签署了保密协议,所以他们不能说他们在哪里工作,。

所以设计师做了什么呢?

用一次演讲来解释他们经历过的用户体验过程中的每一步,从用户调研到最终的实现。重要的就是在演练时获取听众建设性的意见,并且从中得到反馈。设计师已经一遍又一遍的在重复这一过程。尽管他们的作品集已经足够优秀,但想像其他任何优秀的设计师一样不断提高标准。

当演讲结束时,这个故事也结束了,但故事可以在以后一遍又一遍的复述。如果这一演讲十分精彩,他们就会在复述太多次之前被雇佣。

 

五、与面试官交流互动

如果你能够很好的与面试官交流,他们或许一开始主动聊天(好),之后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很好),并且你能够准确的了解他们的需求(非常好)。

大多数面试中,你会有一小时与面试官相处。你的职责就是尽可能多的与面试官互动,向他们展示你了解他们的要求和需求。

我第一次做UX简历的演讲是在加州圣地哥的UX Speakeasy。我的合作演讲人是Dylan Campbell,他是招聘公司Highlander Solutions的负责人。

Dylan精通讲故事——他是编剧——而且更擅长与人互动。归根究底,这是他作为一位销售人员的职责所在。我非常喜欢与他谈话,不仅仅是因为他很有趣,而且他懂得倾听。Dylan让我觉得自己是个百万富翁,尽管现在我们已经几个月没交谈过了。

回到当晚的活动:第一晚听众的参与度很高。

我和Dylan一同参加了演讲人晚宴,每个人都爱与他谈话。他感染力强,很会讲述故事给别人听,但更重要的是他和每个人聊天并聆听他们自己的故事。在晚宴结束后,每个人都告诉我Dylan很优秀,但没有人真正知道他是谁。你也要将这种技能拓展至面试。

面试官就是你的顾客

如果你能够很好的与面试官交流,他们或许一开始主动聊天(好),之后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很好),并且你能够了解他们的需求(非常好)。当你了解了他们的需求时,你可以用自己的经验解决他们的问题。就像一个典型的用户访谈,——了解他们是谁——但你要简明扼要的报告你的发现。人们喜欢讲话,因为很少人会被问及并且聆听他们的需求,尤其是在今天以Facebook和Twitter上自我主的世界。

你与面试官的互动越久,你被迫讲话的时间就会越少。而且更重要的是你犯错的机率就会越小。

 

总结

设计师比其他职位具备更惊人的优势:我们可以展示我们参与的工作,并且告诉他们我们如何将价值直接体现在产品上。展现作品集比谈论投资回报或者展示代码测试更有效。

作为一个设计师,这取决于你是否去利用这一情景的优势,并将它转化成机遇。



--------------------------

译者:Shea     审校:Ariel

作者: Patrick Neeman

原文链接:http://www.usabilitycounts.com/2014/01/29/kill-ux-interview/ 

原文标题:《The UX Interview: How To Crush It》

出版日期:01/29/14

头图来源:https://hbr.org

--------------------------


版权声明

  • 本文版权归:UXRen翻译组 所有;

  • 转载带UXRen的翻译文章,文章标题必须保留“UXRen译”字样;

  • 转载文中必须保留:“UXRen翻译组”、“作者”、“译者”及“审校者”信息;

  • 转载文末必须保留本译文公众号链接地址;

  • 转载文末必须保留本公众号二维码;

  • 如未遵照上述规则转载,视为侵权,UXRen社区保留随时追责的权利。

如何完美碾压用户体验职位面试关注UXRen微信公众号(cnUXRen)

原创文章,作者:交互精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5171/

(0)
交互精选交互精选
上一篇 2018-02-07
下一篇 2018-02-08

相关推荐

  • 读书会第三期:《交互设计指南》

    《交互设计指南》的作者Dan Saffer是旧金山一家产品设计资讯公司Kicker Studio的负责人,也是交互设计领域的思想先行者,经常在国际进行各种演讲活动。这本书在国内最常见的是2010年发行的第2版中译本,其实它在2006年就有了第1版的英文版,它在10年前的目标读者群是设计行业的资深者,现在很适合交互设计师入门通读。交互设计的4种方法从2003年至2010年常见的交互设计方法论共有4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以活动为中心的设计...

    2018-04-20
  • 微信公众号哪些细节会影响用户体验?

    公众开发运营官网公众运营平台微信公众号哪些细节会影响用户体验?在微信公众号里面,哪些细节会影响大家对公众号的体验呢?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讲解一下这些细节,快来看看吧。1.无意义的自定义菜单内容第一个就是毫无意义的自定义菜单内容,很多企业公众号费心费力通过了企业认证,好像不用这个自定义菜单挺可惜的,然后就非得放些东西进去,但是并没有考虑目标用户是否需要。如果把公众号视作一个小应用的话,自定义菜单的功能可以类比App里的Tabbar,主要是实...

    2018-02-12
  • 【线下沙龙】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大会

    2018年产品经理交互设计交流分享大会活动背景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不仅能引导产品的发展,而且还能引导公司的发展。同时,他还是一名优秀的执行者、项目管理和团队管理者,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在用户心理和产品细节间灵活游走,打磨出令人惊叹的产品。所以,在成为CEO之前,先成为一名出色的产品经理吧。然而当我们投入到实际工作中时,总是一次又_次遇到阻碍:和运营、枝术部门沟通不畅,项目推进难。公司要求不高,任务很轻松就能完成,想要挑战大公司,却深知自己...

    2018-04-22
  • 交互设计攻略之“竞品分析”上

    前言:无论一个产品是从0到1,还是从1到2,我们需要对自身产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与定位,最快的方式就是竞品调研。知己知彼,取长补短。(这里针对自家产品做的一个竞品调研分享,请勿商用。)首先,我们要确定竞品调研的目的是什么?很简单:为了选取同类型产品功能,可供学习与借鉴的地方,从而对本产品平台进行迭代优化。运用金字塔原理自上而下的方法解决“竞品分析的目的”是找出【同类竞品学习与借鉴】,那么引申的问题如下:一、同类型产品有哪些?想知道同类型产...

    2018-03-16
  • 交互设计定律 在UI设计中的应用!

    交互设计之父阿兰·库珀说过这样一句话:“除非有更好的选择,否则就遵从标准”。在交互设计领域中,有很多被时间和前人验证过的设计法则,这些法则是从用户的行为逻辑中总结出来的,掌握这些法则能让我们迅速有效的完成自己的设计。接下来,笔者通过一些实例来解析下这些原则在设计中的应用。由于文章有点长,影响阅读体验,故本文将分为上下两篇。一. 费茨定律(Fitts’ Law)1. 费茨定律(Fitts’ Law)简介费茨定律是由保罗·费茨(Paul M...

    2018-02-26
  • 交互设计:如何避免业务需求的遗漏

    笔者在春节期间在被七大姑八大姨问的比较多的一个问题有:你现在是做什么工作的啊?看着眼前的火锅实在不知道怎么解释,就问了他们一个问题“你觉得我们在春节期间怎么能吃上火锅?”他们的回答大概可以归类为:买材料 —— 火锅底料烧开 ——-放吃的 —— 完成而我的回答是:“如果今天的客人不敢吃辣,而你准备的是辣锅呢?”“如果你买的火锅料大家不是大家想要吃的呢?”“如果客人太多,而锅太小呢?”我目前的工作就是这个,让客人在各种状况下都能享受到这顿火...

    2018-03-06
  • 一个产品设计师必须会讲的故事——用户体验设计中的故事板

    作为一名设计师,情绪板的运用想必你已轻车熟路了,然而情绪板其实还有个小姐妹不常被人们提及,她就是故事板。【情绪板】常用于品牌与形象设计领域,用来发掘用户对视觉体验的需求,而【故事板】则常用在用户研究和交互设计领域,通过还原用户使用场景来深度挖掘用户对产品整体体验的需求,是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有效研究方法。很多希望从视觉设计师过渡到体验设计师的新手设计师,心里很清楚要关注和挖掘用户除视觉以外的其他体验,但是却不知如何下手。各种用户研究方法虽...

    2018-05-08
  • 从地方性视角谈民宿的定位(二): 找到有趣而唯一的内核

    ▲点击关注我们,挖掘土壤的内涵近些年来,随着旅游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大众旅游市场的迅速兴起,旅游与地方的关系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地方性”一方面作为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内核被重视,另一方面又因其趋于淡化而引起对地方可持续发展的担忧和对旅游发展的批判。▋什么是“地方性”?事实上,地方性不是绝对的现实,而是话语与知识生产的过程。全球化进程必将是均质化与地方性凸显相互伴生的过程。虽然在全球化背景下,旅游产业的发展由于多种要素的作用,会带来社会...

    2018-03-10
  • 用户体验至上 三星Pay与苹果Pay谁更胜一筹?

    文\孟永辉如今,移动支付市场早已过百家争鸣时代,深耕细作成为当下移动支付市场的主旋律,阿里和腾讯便是这主旋律的代表。虽然两大巨鳄占据移动支付市场大部分份额,但终端市场的支付竞争依然存在。苹果与腾讯就因为App端微信赞赏功能抽成的事情闹出矛盾,原因是两家公司对赞赏抽成的比例及支付渠道存在分歧。由此也不难看出,移动支付市场潜力巨大,想要成为移动支付大潮的弄潮儿,领略潮流之下的无限风光不仅需要强大的研发实力,还要有对市场运行趋势和规律的精准把...

    2018-03-30
  • 《用户体验可视化指南》视频讲书(3)

    《用户体验可视化指南》书中第一章的第二部分。客户旅程是一条线路,用户地图是多条线路的集中展示,专注于服务蓝图的交互可视线之上的部分。心智模型本质是聚类,空间地图用于更复杂的系统去表达信息流和内容之间的关系。点击视频观看(大约10分钟)兰静同学听后分享这节视频有3个内容,其中有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解决了我也疑虑已久的问题:客户旅程图和体验地图,到底有什么区别?视频中详细的说明了二者的区别:一条线和多条线。客户旅程图强调了用户是怎么一步一步做...

    2018-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