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华为交互设计师一起聊聊“如何让别人认可你的设计”

当你的设计被人否定的时,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感觉很憋屈。什么鬼?辛苦完成的工作,又要重新改过。这感觉就像自己的价值被否认,没存在感。马斯洛需求层次最高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相信如果长期处于这么一个状态,久而久之可能会迷失自我,失去对设计的敏锐嗅觉,不敢贸然做出决策。甚至慢慢变得上级要求你什么,就做什么,毫无想法,沦为设计的“工具”。

和华为交互设计师一起聊聊“如何让别人认可你的设计”

当你的设计被人否定的时,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感觉很憋屈。什么鬼?辛苦完成的工作,又要重新改过。这感觉就像自己的价值被否认,没存在感。马斯洛需求层次最高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相信如果长期处于这么一个状态,久而久之可能会迷失自我,失去对设计的敏锐嗅觉,不敢贸然做出决策。甚至慢慢变得上级要求你什么,就做什么,毫无想法,沦为设计的“工具”。

全局出发,别陷入局部

就像画画一样,要全局考虑,不能陷入局部。设计师不仅仅只是完成自己的工作,要了解项目全局。比如设计开始阶段你可能要了解相关的用户群、商业目标、运营等方面掌握项目的特性,结合实际打造一个更立体适合用户的产品。很多时候,设计师是需要参与到项目的各个阶段,全方位的了解产品。例如Google,是没有明确的UI、UE之分的,这样一来设计师涉猎的范围更广了,对产品的定位更清晰了,更利于设计师抓住产品的特性结合用户需求,转化为一个设计“艺术”产品。

讲证据讲数据

设计与艺术不同,艺术讲感觉讲神韵,设计讲证据讲数据。设计不仅需要有理论依据,还需要有数据支撑。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要获取网站的数据并不困难。 而像Google Analytics,我们可以利用它,来了解我们网站的情况,通过对关键位置的打点,获知用户的转换率,进而验证我们的设计。比如,网站上有个重要信息被放在下层级页面,相对首页的点击访问量很低,通过Google Analytics我们就能马上看出问题所在。

向前走一步就是精品

普通与精品往往只是一步之遥,精品不是大概,不是差不多。比如,当你在阐述设计概念的时候,讲到一个剧院:威利剧院。如果你只是讲威利剧院,这样就很普通了。但如果你说,迪和查尔斯•威利剧院,坐落于美国的达拉斯,由雷姆•库哈斯主持设计,建成于2009年。可能这个时候大多数人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但别人会感觉到你的专业,专注的态度。有理有据,上级当然放心把设计交给你完成。精品是关注细节,是微交互,是一种不将就的态度。

反思等于进步

很喜欢一句话,”不以成败论英雄”。无论是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只是暂时性的。最重要是能够在过去的项目中总结自己,反思自己,不断给自己设定新目标,最后发现新的自己。自古成王败寇,但如果你成功了不反思,不及时总结经验,继续前进,能经得起过时间考验吗?我常常会在项目过程中,把自己的几个不足用关键词的形式记下来,等项目空闲或结束时,翻看记录反思自己,思考如何在接下来的项目做的更好。

静下心看书

在这个浮躁又浮夸的时代,我们身边的诱惑实在太多。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冲击着我们,使我们无法聚焦,不再像高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虽然现在有各类电子书、有Kindle,但真正坚持在看的又有多少个人呢。书看的越多才会发现原来自己的知识是多么匮乏,设计师不一定只看设计相关的书籍,只要感兴趣的,喜欢的可以从各个方面涉猎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

打开自己与他人交流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自媒体,我们可以在交流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可能同样是设计师,但大家的兴趣爱好点不同,风格不同,文化不同,都会有不同的思想碰撞。交流并不是要把自己的想法强行让别人接受,更多是了解别人的想法,也不是说一定要达成什么共识。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就像是一本书,都有着不同的精彩故事。交流可以让设计师保持与外界接轨,由内而外的去感知世界的变化,简单来说就是要保持活力。

生活就是工作

设计师不应该只是会手绘、能P图、能建模、可以做调研。设计师应该是工作与生活为一体,对待生活的态度,就是对待工作的态度。比如煮饭做菜,如果每一道工序都很用心去做,你就能体会到其中的道理与设计相同的。比如开始的材料准备,就是设计开始的调研工作。要做出什么菜,对应设计概念要出什么产品。最后炒菜的过程,火候的配合、调料、摆盘等等。就是设计本身的开展构思、细节设计、与同事配合等等最终完善成为一个产品。

当我们意识到设计师是一种生活态度,不是工作的时候。才会激发自己的潜力,用心去设计,而不是去完成任务。

 

作者:李煜佳(华为交互设计师)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2518/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6-05 17:49
下一篇 2017-06-05 19:37

相关推荐

  • 移动设备上的劝导式设计(译)

    本文围绕劝导式设计(persuasive design)而展开,介绍了移动终端上banner广告、push信息等典型的劝服失败案例,并从用户与移动设备之间的情感联系出发,探讨了移动劝导策略的几个切入点。所谓劝导式设计,是指通过说…

    2015-08-04
  • 我们如何创造先进的经验生态系统?

    "物联网是有趣的因为它迫使我们重新思考我们有与对象的交互范例 — —,东西是不同的关于智能对象与 '哑巴' 一个与我们接触"Thomas Wendt 写在他最近的 UX 杂志文章,"互联网的东西。"和手上的工作

    2015-01-03
  • 怎样绘制用户体验地图

    内容来自梁宁老师的《产品思维30讲》,这里是第17讲的笔记。怎么画用户体验地图1.完整的用户角色:需要对「第一只羊」有完整地了解。 (「第一只羊」的话题留在下次介绍)2.清晰的目标和预期:清晰描述用户的目标和预期,他为什么来到你的草地上?他要什么?比如,用户买钻孔机,但是他的目标不是拥有钻孔机,而是需要在墙上打个洞。比如吃饭,用户目标是吃饱?还是想要营造气氛?还是想获得一次交流机会?搞清楚用户的目标和预期到底是什么。3.服务触点:用户从...

    2018-04-01
  • 荣格产品走进千家万户,用户体验分享大—放—送。

    荣格之声用声音分享荣格关注日用品篇案例1我从小牙龈出血,吃馒头也出血,吃苹果更出血,怎么都治不好,给生活带来了不便。长大后,我就试用各种牙膏,X利、 X美、X南白药等等,什么贵用什么,结果还是不尽人意。在我41岁也是2011年的时候,经同学介绍,我试用了荣格芦荟牙膏,结果三天后见效了,当时我很兴奋,15元150克,这么便宜的牙膏竟然解决了我几十年的痛苦,太神奇了,口气清新,牙齿又白又亮,牙龈受损的也得到了修复,口腔溃疡再也与我无缘,坚持...

    2018-02-20
  • 关于假设和极致

    作者:杨蓉(资深用研专家,现任极客网运营总监)   假设的意义 今天看到一本质性研究的书,在讨论定量定性的研究方法的时候,会说定性通常被质疑的是“不够客观”,所以作者开始一大篇幅,在讨论“客观性”是什么,就…

    交互专题 2017-08-07
  • 【交互设计-UX/UE】评论回复

    前项目有做到评论回复功能,途中遇到一些不解,就是回复某个人的时候,到底回复的类容是紧接着被评论者的下方,还是按时间另起一栏? 我们可以先对比一下QQ和微信.....keep watching!!! 微信版本号:V6.3.16 QQ…

    2016-08-03
  • Excel表格常用快捷键大全之11-20个(含操作演示)

    温馨提示:零基础或者对Excel不熟悉的小伙伴,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1,免费学习滴答老师的全套Excel小白脱白系列视频教程。第十一,选定当前活动单元格区域比如,咱们需要给A1:C18单元格区域加上边框,首先得选中这些单元格。除了用鼠标拖动选择之外,还可以使用下面的两个快捷键:鼠标随便放在A1:C18单元格区域之间的任意单元格,按下Ctrl+Shift+*(星号)或者Ctrl+A就可以快速选定当前活动单元格区域。第十二,excel选...

    2018-03-18
  • 用体验设计方法论,结合商业诉求对APP进行改版设计

    这个产品是做什么的?
    这个平台安全吗?
    购买哪个比较好?
    怎么购买理财,外汇,股票类的产品?
    收益如何?
    ……有什么新活动?
    是否能继续提升自己利益?
    以前买过的产品有什么新变化?
    ……

    2017-05-19
  • UED专访 | 李冀:建筑设计的唯一性与多样性

    📌 编辑 | XK P.S建筑行业之所以能百花竞放是因为有人独树一帜,自成一派有人匠心筑梦,执著务实在各展所长的事务所里李冀的原地工作室像潜生的植物一样有着自己的节奏与坚守静默地成长着……©UED我们常说懂一个作品应是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本次我们专访内容围绕李冀及其原地建筑事务所作品展开,以长白山河谷别墅群等作品为切入点,尽可能多地去探究建筑建造过程的一些原由故事,倾听设计师还原当时的设计思路,了解作品从无到有精细入微的生长。也许你会因...

    2018-02-08
  • 从「不修边幅」到「衣冠齐楚」,Google是这样一步步变漂亮的

    在很多人眼里,Google的产品一直与优雅设计无关。但现在,搜索巨人比其他互联网巨头都懂得如何打造一款设计优雅的软件(互联网)产品,如果你不相信这个判断,不妨放下你对苹果产品的钟爱,做个深呼吸,好,现在我们来对比一下Google与苹果在移动操作系统的设计:Android vs iOS。

    2017-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