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里八大不能忍受的用户体验

首先要说这里写的“微信公众号”不是指微信的公众号服务,而是指企业申请公众号以后企业在公众号里提供服务。

微信公众号里八大不能忍受的用户体验

首先要说这里写的“微信公众号”不是指微信的公众号服务,而是指企业申请公众号以后企业在公众号里提供服务。

说到这点不得不说到国内的手机端web网页的迅猛发展(主要采用HTML5的技术,下文里用H5来代指手机端的Web网页)。H5在几年前刚推出的时候,虽然有像Facebook这样的公司给它加持,但是并没有扶起来。国内也有百度、UC等巨头在用轻应用的名号,想让H5的应用能有和传统原生App产品竞争的力量。

真正让H5火起来的还是微信推出公众号之后,特别是自定义菜单,微信官方为开发者提供了很多接口和数据,让一个个微信公众号真正成为了有意义的“轻应用”,从那之后各种各样的H5小游戏,微主页,微商城,各种各样的‘微‘行业就发展起来了。

但是这个拥有微信那么大流量入口的“轻应用”所提供的用户体验和原生的App差的不是一个级别,在微信内调用浏览器打开web页面的加载形式或许是让用户体验那么糟糕的一个原因。但我们不能忽视在很多公众号微信开发上的各种不用心啊!

所以我们今天就在这里一起吐槽一下,微信公众号里八大最不能忍受的用户体验。我们开始愉快的吐槽吧!

1.无意义的自定义菜单内容

第一个就是毫无意义的自定义菜单内容,很多企业公众号费心费力通过了企业认证,好像不用这个自定义菜单挺可惜的,然后就非得放些东西进去,但是并没有考虑目标用户是否需要。

如果把公众号视作一个小应用的话,自定义菜单的功能可以类比App里的Tabbar,主要是实现应用内的导航功能,讲公众号所提供的服务进行整理和引导。但是很多时候公众号运营者并不考虑功能使用的优先级,只是把功能简单分类,甚至很多的公众号里放在最重要位置的内容都是对用户来说毫无意义的。比如一些类似领导视察、企业风范等乏味且无意义的内容。

但是对已经关注的用户来说真正有用的内容在公众号内又没办法找到。

比如:一个购物广场的微信公众号,自定义菜单就放一个“微网站”的按钮,但是用户并不知道我从这里进去能够获得什么。我的核心需求可能是找到某一个商铺和最近商铺有什么优惠。可能这些功能在微网站内都有提供,但是对于用户来说,我并不知道你的微网站是什么?这样的按钮对用户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2.排版糟糕到死的文章(模版的过度使用,长图的过度使用)

很多公众号推送的文章,不知道是什么缘故总觉得过度排版,加上了太多无意义的元素。因为微信公众号文章编辑器的缘故,给很多第三方的排版网站有了生存空间,第三方排版网站也给了我们在微信文章里做出更优雅排版的机会。不知道是因为炫技还是领导觉得太素不好,很多新媒体运营人员在编辑的时候恨不得整篇文章每一个字都是加特效的。结果显而易见,文章视觉感官没有层次感,各种各样的元素都在抢你的视线。

关于这一点,如果你提供的是内容阅读类的去看看虎嗅和36kr,看看人家是怎么提供优雅易读的排版。如果是营销文的话,分清楚你文章的层次,确定好一篇文章里不同权重文字的不同样式。

还有一点其实也很糟糕,很多企业一直在追求什么品质感,恨不得每一篇文章都是用长图来表现的。我觉得这是个很糟糕的趋势理由有以下几点:

  • 第一点,加载速度慢,虽然现在是4G时代了,下载速度很快,但是我们考虑下网络不好的用户他们体验会怎样;
  • 第二点,流量,每次打开文章如果进去时各种图片都还在加载,我的第一选择都是返回放弃浏览,多图杀猫啊!
  • 第三点,图片质量渣,当你上传辣么大的图片的时候你有没有考虑过腾讯的感受,这么多大图的加载会对腾讯服务器什么样的压力,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腾讯对你上传的图片会进行再压缩的,越长的图片最后出来质量越渣。

其实微信默认提供的字体样式什么的在屏幕显示上易读性是很高的,不要画蛇添足。

3.不知所云的自定义菜单标题

又谈回了自定义菜单,很多时候企业为了抓人眼球,自定义菜单的标题都起的很奇葩。但是吸人眼球并不代表真的会带来转化率啊!这让用户徒增了很多的学习成本,网页设计里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则就是“Don’t Make Me Think”,访客至上,不要让你的用户花时间思考。

标题是很值得仔细推敲的元素,既要新颖,又不能让用户不知所措。如果没有特别好的方案,那就放上最平实的方案就好了。就想我们现在来看看每一款爆款的应用,比如微信,比如支付宝,都不会有特别出格的设计和文案。

少年,淡定些吧!

4.没有反馈的按钮们和没有反馈的信息提交表单

这个其实是像我这样的处女座最不能忍受的点了,现在很多微网站的开发其实是外包给开发公司或者直接套用模板的,开发的用心程度简直低到极点。有一部分的公众号内提供的Web页面,所有按钮按下不按下都一样,如果网络或者服务器再出一点问题,我甚至怀疑是不是我手机坏了,触屏不管用了,但是更多人会觉得这玩意是不是挂了。

很多公众号都会用到一些表单提交来获取用户的一些数据,比如报名或者意见反馈之类的。我遇到一个最无语的设计,就是点击提交按钮后网页没有任何反应,既不会跳转到成功或者失败的页面也不会在当前页面提示你是否成功。亏我还以为是网络问题,等了十几秒,结果是网页根本没有提供失败或者成功的反馈。

对用户操作的反馈很重要,产品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让用户用的畅爽,而不是在那里都能卡壳。普通用户才不会想你这个是网络问题还是设计缺陷?他们只会知道你这个产品不好用。

5.神奇的并不能导航的一键导航

很多在微信里提供的功能其实让人特别无语,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不能导航的一键导航,很多有线下服务的公众号(比如房地产,商业中心等)里都喜欢加上一键导航这样的功能。

虽然很多时候只是开发的公司从百度地图上定一个位置然后把pc网页地址复制过来,搞定。

但是设置的人并没有去测试是不是真的可以正常使用,是不是能正常调用地图的app,功能对用户来说是不是真的可用。

其实这里不止是一键导航,很多功能都会出现用户并不能完全走通的问题。没有像原生App一样严格测试就上线,各种各样的bug在用户使用的时候才发现,得不偿失,微信开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啦!

6.超级无语的放个PC网页(真是属蚂蚁的?)

上面说到了走不通的功能体验,除了走不通的还有另外一些走通了但是还是无语的功能,比如冷不丁的就给你放一个PC网页在自定义菜单里,那个网页没有做不同设备的自适应,和上一篇里吐槽的那个让蚂蚁看到楼层导航一样,我们真的是蚂蚁吗?

就算你PC网页做得很好,也不要随意放到公众号的链接上面去。要么做好设备自适应,要么就别放。

7.一直弹弹弹的H5页面(滥用的微场景)

弹弹弹弹走鱼尾纹,现在是个H5页面泛滥的时代,超级多的免费工具可以让你像制作PPT一样去制作H5页面。

说到PPT,不得不说我在课堂里遇到的那些惊吓,很多人很喜欢用ppt的动效来显得自己制作PPT的能力超级厉害,我只想说然并卵。

一个PPT本来从排版上看来就已经很糟糕了,然后还加上一些乱七八糟的动效,四面八方到处乱飞,毫无逻辑可言。每次看到这些的时候,我觉得简直是PPT界的羞耻。

那些类似PPT的H5页面也是一样,无逻辑乱飞的动效,不会让别人觉得你这个作品很优秀,只会让人觉得很凌乱。

  • 为什么iOS的app用起来很顺手?因为有各种各样的规则在限制着产品的设计。
  • 为什么别人的动效给你很流畅的感觉?因为不反人性,有秩序和规则。建议去看下谷歌的Material Design 设计规则,平面设计和交互设计都有。

希望做设计时节制有秩序。

8.能用微信登录不用,非让我登录

不要让我思考,都说了不要让我思考了。结果你一个依托于微信公众号开发的微网站或者微社区什么的,还要让我注册登录,你们是不知道可以用微信授权登录吗?

因为老板说我们要有自己的账户系统,不能被微信控制,万一微信不行了呢? 老板,你真的确定你的公众号生命周期能够比微信长吗?不知道微信登录后你也可以勾引用户去绑定邮箱吗?

因为我们在下一盘大棋,我们要获取超多用户的信息,做大数据。 啪啪啪!大数据就在于你最开始让用户注册时填的这些吗?把用户堵在门外真的大丈夫吗?那么多比你优秀的产品都能直接使用微信登录了,你还在忧愁什么?

今天吐槽了那么多,并不是真的觉得微信公众号不能提供优秀的用户体验,而是希望每一个像把自己微信公众号做好的企业好好的去思考下自己有没有关注过用户体验。希望企业的公众号真正发挥应该发挥的价值。

才疏学浅,如果有什么地方说的不对或者太偏激欢迎指出。

 

本文系作者@宁显鼎(微信号n4146496)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1596/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6-02 02:31
下一篇 2017-06-02 04:42

相关推荐

  • 巴塞罗那发团丨LES FONTS DEL LLOBREGAT探寻自然一日游

    看腻了古镇城堡?看够了沙滩海岛?那就跟随我们深入略夫雷加特河的源头Fonts del Llobregat来一次悠闲的探寻自然之旅吧!发团日期:2月17日行程价格:42欧/人行程包含:1.大巴游览2. 西语陪同导游3. 餐食午餐包括:escalivada炭烤蔬菜拼盘,加泰罗尼亚沙拉,咸火腿,白肠、黑肠、香肠拼盘,Escudella炖菜,酱汁bandejas de pies de poco,蘑菇牛肉+烤鸡肉甜品:Bunyols amb mo...

    2018-02-05
  • 案例分析|社交网络产品LOGO设计系统

    在SNG(腾讯社交网络事业群)品牌系统语言里,LOGO系统承载品牌视觉的最核心容器,是整个品牌视觉系统的灵魂,是品牌的精神文化理念、信誉、服务等特点的浓缩表现,直接影响着社交网络品牌的发展。本文核心剖析社交网络产品LOGO设计系统。

    2017-05-09
  • 交互设计师的60日计划之第十天

    今天一直处于多线程高并发的状态,所以大脑目前已经死机了。一上午的用户访谈,今天的用户很专业,所以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下午和产品经理过wiki优化的事情,确定大致的方向,然后开了一下午周会;回来和视觉一起…

    交互专题 2015-08-20
  • iOS与安卓的交互特点

    1、物理硬件(detail返回到list) 电源、屏幕、返回、搜索 2、操作动作:(编辑删除、长按删除) android:长按-双击 ios:基本手势(滑动) 3、导航栏(detail返回到list、个人中心drawer) 跳转按钮、展示数据(…

    交互设计 2018-03-13
  • 网页重设计的7个常见误区与解决方案

    “如果所有都是重点,那么就不存在重点了。——Patrick Lencioni”“用户在手机上永远用不到这些内容。”

    2017-05-23
  • 房屋建造实例映射出的用户体验原则

    来源:摩客专访(公众号)翻译:Tangerine设计构架如何在创造吸引人的应用程序时产生更好的情感影响?设计理念并不是某一领域—专门为某个具有一定需求的人群提供解决方案的专业人士独有的。我们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设计,但我们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些我们觉得有需求的领域。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一直担任一名用户体验设计师。而我从来没想过类似这样的话题,直到最近我住进一家旅店。房子是如何建造的房屋是我们的基本需求之一。我们根据我们的需求以及预算来建造房...

    2018-03-12
  • 回音专栏丨交互设计中的规律

    回音专栏丨来自行业最前线的设计大咖们的独家MAX干货聚合!库伯学习圈,从行动中归纳出经验,把经验升华为规律,再用规律指导行动。……交互设计中的规律昨天讲了库伯学习圈和正确的学习步骤,应该从行动中归纳出经验,把经验升华为规律,再用规律指导行动。今天就来讲讲我在学习交互设计时,是怎样总结出一些有用的规律的,你同样也能用这种方法学习别的知识。行动中归纳经验我们平时都会使用一些电脑软件和手机APP,你有留意到它们的界面和操作吗?比如iPhone...

    2018-01-30
  • 逐渐兴起的对话式设计,你了解多少?

    对话式交互将逐渐改变人类的生活和习惯,未来的生活是怎样的正是我们所兴奋和期待的:)我以为使机器能与人沟通的关键是发展更好的对话系统。但我这想法并不对。成功的对话需要共通的知识和经验。它需要对四周环境、前后脉络、导致目前情况的历史背景以及当事人众多不同的目标和动机等都要有所领悟。现在我认为这正是当今科技的根本局限,这种局限阻碍了机器全面、拟人化地与人互动。人与人之间要建立共通的了解本来就很难,那我们如何寄望于机器建立这种关系?——唐纳德·A·诺曼

    2017-05-19
  • 色彩和体验的平衡:为色盲用户设计网站

    如何为色盲用户设计网站?本文作者与大家分享了5点小技巧。WCAG 2.0级AA要求正常文本的对比度为4.5:1,大文本的对比度为3:1(14点和大于或大于18点或更大)。——WebAim颜色对比检查器

    2017-08-02
  • 移动端文字与排版设计的六个原则

    .space-betw {
    -webkit-box-pack: justify;
    -moz-box-pack: justify;
    -ms-flex-pack: justify;
    -webkit-justify-content: space-between;
    justify-content: space-between;
    }

    - (NSDictionary *)demoTextAttributes {
    NSMutableParagraphStyle *ps = [NSMutableParagraphStyle new];
    ps.alignment = NSTextAlignmentJustified;
    // here, NSBaselineOffsetAttributeName must be set though the default value is 0 to make the justified work.
    return @{NSParagraphStyleAttributeName :ps, NSBaselineOffsetAttributeName : @0.0f};
    }

    2017-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