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流程的“闭环”问题

交互设计师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定义任务流程。在接到需求之后,设计师需要把抽象的需求设计成具象的流程,然后再把流程分配到不同的界面,最终形成成品。设计流程不难,但是设计好的流程非常难。举个简单的例子,注册这个流程可以这么定义:

交互设计流程的“闭环”问题

交互设计师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定义任务流程。在接到需求之后,设计师需要把抽象的需求设计成具象的流程,然后再把流程分配到不同的界面,最终形成成品。设计流程不难,但是设计好的流程非常难。举个简单的例子,注册这个流程可以这么定义:

交互设计流程的“闭环”问题

注册流程

这么一看,确实很简单。但是这是一个好的流程吗?比如填写手机号码的时候发现手机号码已经注册了,这个时候需要怎么办?比如获取不到验证码怎么办?这些细化的场景如果没有考虑到的话,流程就会变得很晦涩难用。

怎么去寻找细分的场景一直是流程设计中一个难题,这部分以后会谈。所以,今天我主要是从“闭环”这个角度来讲讲流程设计中的优化问题。怎么去构造交互设计的闭环,我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去讲:①打通断头路;②设置延长线;③开辟新岔路。每个流程就好比一条路,所以这里借用交通领域的名词来说明,理解起来更加形象生动。

1、打通断头路

断头路,顾名思义就是流程走到某个地方,虽然目标还没达成,但是路径已经中断了。如果现实中遇到断头路,司机肯定是一顿怒骂然后沿路返回,再选择新的路。在流程中,如果用户遇到断头路,有可能用户会沿路返回,然后去尝试新的流程,但是也有可能是用户会直接流失掉。如果流失掉客户,那么损失可就大了。所以,在做流程设计的时候,首先就要看看有没有断头路,然后要把断头路都打通。

回到一开始的例子,我们来看看这个例子中可能出现的断头路。在填写完手机号码之后,一般都会有个检验的功能,首先会检验输入的是不是11位数字,接着才会检验是否已经注册。如果已经注册了,一般至少都会弹出一个toast“该手机号码已注册”。流程如下:

交互设计流程的“闭环”问题

注册流程(增加toast提示)

如果按照这个流程走,就出现了我所说的断头路。在注册/登录流程,用户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注册或者登录以使用应用,如果没能达成这两个目的就中断,用户的任务就无法完成,用户当然会很不爽。所以,如果只是弹出一个toast“该手机号码已注册”,这无疑就中断了用户的流程。

那么要怎么进行改进呢?最简单的就是把提示文案修改一下“该手机号码已注册,请直接登录”,通过文案的引导,可以让用户知道后续要做什么。不要小看加上去的这几个字,因为我们无法揣摩用户的状态,所以我们不能保证用户时时刻刻都很清楚他在干嘛,他接下来要干嘛。针对这种情况,交互设计有一个“可学习性”的原则,简单地说就是,我们要一步步告诉用户,他应该怎么做。其中,文案的作用至关重要。

当然,现在这还不是最好的方式。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呢?我们来捋一捋现在的场景。现在是用户的注册流程被打断了,为什么会被打断呢?因为用户已经注册过了。为什么用户会现在还注册一遍呢?因为他想进入应用使用。所以呢,既然我们知道用户走到了断头路,我们也知道用户想去哪?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告诉用户:“嘿,这条路走不通了,但是这里有捷径哟”。具体实施起来就是用一个弹窗进行引导,如下图:

交互设计流程的“闭环”问题

弹窗提示直接登录

然后做的再细致一点,因为用户已经填写了手机号码,登录的时候就不需要用户再填写一遍了。还有,不要忘了登录页面的“忘记密码”选项。

回头再来看看设计中的断头路,还有哪些情况。比如说搜索不到内容,这时候就相当于一个断头路。假如这时候提供一些推荐的相关的关键词,就相当于打通了断头路。比如说,下载资源没速度,这也相当于断头路。旧版迅雷会推荐相似的资源,这就像打通了断头路。再比如说,chrome浏览器连接不到网络,断头路又出现了。chrome会推荐一个小游戏给用户玩(具体可以见消灭空状态),这也相当于打通了断头路。

总之,在流程设计中要特别注意可能出错的节点,谨慎避免断头路的出现。

2、设置延长线

如果说打通断头路更多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进行设计,那么设置延长线除了是为用户考虑之外,还有一部分是为了产品本身考虑的。具体做法就是,当原来的任务已经完成的时候,但这时候又推荐一些任务给你做,流程变得比原来更长了,这个新加入的刘晨就是我所说放入”延长线”。乍一看,这好像违背了交互设计的简洁性,无端端把流程变长了,就不需要考虑流程的用户流失率吗?当然不是,关于这一点,还让我细细说来。

之前在手机管家实习的时候,正巧是手机管家从5.x到6.x的升级改版项目。这里稍微解释一下,手机管家是一款工具型应用。你可以把手机管家当成瑞士军刀,是一堆工具的合集。在5.x的版本遇到有个问题就是,部分功能的渗透率非常低(注:渗透率就是一个功能的使用率)。通过调研分析,得出两个方法,其中一个就是整合功能,把原先20多项的功能整合到10多项,减少选项的确有助于让用户做出选择。第二种就是这里讲的“设置延长线”的方法。具体的做法就是通过高渗透率的功能去带动低渗透率的功能。比如说,在某个操作完成之后,除了结果反馈以及完成按钮之外,可以推荐用户做另外一些操作。通过这种流程的优化去带动其他的功能,从而提高整体功能的渗透率。如下图:

交互设计流程的“闭环”问题

完成页的推荐任务

你可能会说,那这样不会有问题么?流程不会变得很长很长么?结果反馈页不会变得很复杂么?

关于结果反馈页的问题。没错,页面会变复杂,但是页面简单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通过页面去引导用户,所以可以通过页面内容的大小对比、颜色对比来解决页面复杂的问题。同时,交互设计是一个平衡用户需求和商业需求的职位,所以,有时候为了商业需求也需要牺牲一点用户体验。

第二个是流程变长的问题。这个问题是这样子的,用户可以选择像之前那样直接完成任务即可,所以我们只是增加了选择成本而已。其次,如果我们推荐的功能刚好是用户需要的,那么用户当然会很乐意继续操作下去。最后,不是每一项操作完成之后都会紧跟着一些推荐功能。当流程过长时,我们可以关闭这个“设置延长线”的功能,只留下结果反馈元素和“完成”按钮。

小结一下,设置延长线相当于把应用不同模块之间做一个串联,一是可以提高功能模块的渗透率,二是如果串联的功能恰好是用户需要的,那么同时也会提升用户体验。只是,怎么样“恰好”推荐到用户喜欢的功能,这个需要多方调研以及用数据做支撑才行。

3、开辟新岔路

一般来说,正常的流程应该是线性的,这样的流程最简单,用户使用起来也没什么压力和成本。但是,这仅仅只是正常的流程。交互设计需要考虑复杂的异常流程,这也就导致了好的流程更像一张网,有无数的岔路,每个岔路还可能有岔路,岔路走着走着可能又回到原点,最终,所有的路径都会汇集到一个或者多个终点。

这是普通的情况,但是也有特殊的情况。比如说我现在要讲的这个“开辟新岔路”,如果说前面两个方法都还是为用户着想的话,现在这个方法更多的是为产品运营方着想的。开辟新岔路是说在正常流程的某个节点,分岔出新的流程,最终分岔的这个流程还会回归到正常的流程。

如下图,蓝色代表普通的流程,但是现在插进去了一些新的节点,就是橙色的点,这些橙色的点构成的流程就是我所说的新岔路。

交互设计流程的“闭环”问题

新岔路

这么说还是很抽象,我还是通过例子来说明吧。购物车是购物应用里面一个非常常见的功能,用户在使用购物车的时候流程是这样子的。

交互设计流程的“闭环”问题

购物车使用流程

但是,真的是这样么?在查看购物车的界面,其实除了购物车的内容,还有其他的内容。如下图:

交互设计流程的“闭环”问题

京东购物车界面

购物车页面其实还有一个推荐商品的部分,如果用户恰好在这里发现自己需要的商品,就很有可能会跳转出去浏览,然后再回来购物车进行结账。流程如下:

交互设计流程的“闭环”问题

京东购物流程

这一个跳出去的动作就是我所说的岔路。在电商这个场景下,岔路的意思就是要让你多“逛”一下,万一你再看重别的东西,电商不就多赚一点么?同理,岔路还适用于其他适合“逛”的产品,比如说资讯阅读类产品等等。对于其他产品,这种方法就要慎重了。因为有可能岔着岔着用户就不回来了。除此之外,岔路的设置也会使得界面变得更加复杂,用户有可能会迷失掉。

不过,我们可以从结果推导一下:既然现在电商的购物车普遍都用了这种方法,说明它还是切实有效的。所以,是否选中这种岔路,不仅需要基于自身产品的属性来考量,更重要的是要从上线之后的数据来观察。

好了,讲到这里,我对于交互设计流程的闭环问题也就讲完了。总结一下,闭环实际上是一种“串联”,把同个功能模块下的不同流程串联起来(打通断头路),把不同的功能模块串联起来(设置延长线),或者是自己把自己串联起来(开辟新岔路)。这种串联有为用户着想的,也有产品方面的考量。但是不管从哪里出发,在设计交互流程对这些闭环进行思考,整个交互流程才会变得更加强大和完整。

#专栏作家#

妖叶秋,一年级交互设计师,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做过ToC产品的交互设计,现在在尝试ToB的业务。主攻交互,也懂点用研、视觉和产品的知识。爱生活、爱设计、爱读书、爱总结,头像下方是我的联系方式,欢迎志同道合者与我交流。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0089/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27 03:01
下一篇 2017-05-27 05:05

相关推荐

  • 13毫米:触屏按钮的完美尺寸【UXRen译#170】

    作者:Scott Hurff   |  翻译:taitai,校审:天蛙   有种感觉你无以言表但却了然于心——当你在触屏上不能正确操作时,当你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点屏幕上的一个小按钮来触发某个指令时,那种挫败混杂着气恼的滋味。 但假…

    交互专题 2017-08-07
  • 5个实用配图技巧,为产品带来优质体验

    图片不仅仅是装饰,更是强大的设计工具,可以帮你进行视觉传达,让你的产品脱颖而出。

    2017-05-12
  • 移动端搜索功能设计:3个阶段解析搜索流程设计要点

    这篇文章笔者想和大家聊一聊有关搜索功能的设计,搜索功能是每个内容型APP的核心,它的易用性决定了用户是否能从APP里快速找到自己想找的内容,那么决定搜索体验好坏的关键点又是什么呢?这里我总结了两点,“操作的易用性”和“结果的准确性”。看似简单的两点却有很多的学问,笔者把搜索的交互流程划分成三个关键阶段,“搜索前、搜索中及搜索后”,接下来将从这三个阶段逐一分析整个搜索流程中的相关设计。

    2017-05-11
  • 又是高分!北京林业大学交互设计专业课143分复习方法分享

    又一个高分!北京林业大学交互设计专业课143分复习方法分享-孙跃桐我决定考研大概是在16年的9月份吧,因为决定的时间比较早,我以为我准备的时间很充足。真正开始准备是在17年我先开始报了新东方的英语政治课,想先将公共课的基础打牢,在后期复习专业课的时候会有更多的精力于是我将上半年的精力全部都用在学习公共课上面。想在9月份招生简章出来之后我就开始专心复习专业课。但是当九月份招生简章出来之后,我就开始慌了。我本身想考的就是本校之前也问过考研的...

    2018-04-22
  • 极简主义风格:要讲究四大设计要点

    极简风并不是简单的做减法,这也是极简设计最棘手的地方。想必设计师都明白“少即是多”这个概念,但是要怎么在实际设计中践行这种极简设计的理念呢?今天的文章,就帮你梳理一下基本的法则,帮你在设计之前就理顺思路。“完美的设计是可以实现的,也许你还可以向其中加入更多的东西,但如果想从中移除某些元素,就完全不可能了。”

    2017-05-11
  • 案例分析|上传作品时,设计师也要包装一下

    前几天看见我的第一个铁粉——佳佳在站酷网站上传了她的首发作品,虽然对于首发作品来说还算不错,但我是还是为她着急,为啥呢?因为缺乏包装的技巧!所以,我单独写一篇自己的感受和建议。

    2017-04-30
  • 手机“携号转网”磕绊多,用户体验太遭罪,手机跳槽为何这么难?

    轻点下图  纵横带您“听新闻”携号转网来自新闻纵横00:0005:59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10年和2013年,分两批在天津、海南和江西、湖北、云南五个省市,试点手机号码“携号转网”业务。但是到今年初,仍然有试点省份的用户反映,办理过程不如预期的顺利,质疑运营商故意设置障碍。记者调查发现,“携号转网”业务在不同的省份试点效果存在差异,主管部门坦承,有运营商为了挽留用户“搞小动作”,但试点工作整体向前推进,一些技术问题逐步解决。湖北武汉的白...

    2018-04-10
  • Banner设计技巧:6招搞定点缀元素的运用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点缀元素的在Banner设计里的运用和玩法,它也是大家经常需要用却又经常忽略了或用不好的一个知识点。

    2017-05-04
  • APP小红点如何使用与实现逻辑

    作者:APP君   我们现在已经习惯小红点的不断的骚扰了,每天都不知道要点掉多少个手机APP上的小红点。有些童鞋点击 APP小红点 都已经成瘾。只要看到有小红点就会自然而然去触摸一下。 所以,APP的交互设计已经影响…

    交互专题 2017-08-07
  • 基于用户体验的污泥脱水干化解决方案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公众号”题  目:基于用户体验的污泥脱水干化解决方案报告人:上海复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许太明  总经理第一部分:背景与缘起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行,中午好。我给大家做的报告是基于用户体验的污泥脱水干化解决方案。作为我们公司来说,主要的产品是低温真空脱水干化成套技术,所以我从这个技术本身给大家分享一下应用性能与效益的评价。主要分三部分,一个是背景与缘起,第二是用户体验与详情,第三个是总结与展望。污泥脱水干化设备...

    2018-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