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的用户体验设计

不知道身为「用户体验设计师(UX Designer)」的诸位是否也有过和我一样的困惑:初入行时兴冲冲觉得自己就是那个为一切产品用户体验问题负责的「真命天子」,积极主动去搜集反馈访谈用户,可当真正卷起袖子打算为解决这些「体验问题」大干一场的时候,却发现有些无从下手。


不知道身为「用户体验设计师(UX Designer)」的诸位是否也有过和我一样的困惑:初入行时兴冲冲觉得自己就是那个为一切产品用户体验问题负责的「真命天子」,积极主动去搜集反馈访谈用户,可当真正卷起袖子打算为解决这些「体验问题」大干一场的时候,却发现有些无从下手。

真诚的用户体验设计

随便拉几个用户角度吐槽「体验差」的例子:启动慢、运行卡、索要一堆奇怪的权限、不知所云的错误、通知推送烦人、好多功能用不上……而这些用户体验问题,看上去似乎和用户体验设计师的本职(交互+视觉)关联不大,而和技术、产品、运营同学的关系相对更加紧密。

用户只看最终结果

两年前在M厂实习期间参与某 App 项目设计时,涉及到大量不同类型的内容卡片,而因为上线时间相对较急,没有时间对每张卡片都进行完整的设计(设计出来开发也没法都按期实现上线),于是就只做了框架层的设计,而卡片内容部分,则是让开发直接把其他平台相关产品的内容拉过来,再缩放处理了事,这一部分未经过交互视觉层的重设计优化(Review 时把关也不太严),最终上线的体验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项目上线后卡片内容部分的体验被吐槽,当时我的 Manager & Mentor 也把我叫了过去,质疑这样的体验怎么能上线。起初我从赶工期、技术限制等方面进行了解释,而 Mentor 的回答大意则是用户不会知道这些,不会理解各种限制的苦衷,他们只看最终的结果,最终的界面交互体验不好,他们只会觉得是用户体验设计师有问题,而不是什么开发来不及不好实现之类。

表达清楚态度缘由

承上文,有时我们确实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客观限制(时间紧、人手不足、技术实现成本高),影响到最终的产品体验,可偏偏「用户只看最终结果」怎么办?除了在沟通中守住合理的体验标准底线、在后续迭代中及时优化外,其实也可以通过用户更容易理解接受的方式,来向其表达和说明具体缘由。

比如去年双11期间淘宝的「秋裤弹幕」,在公司里听相关负责人分享时,提到项目当时面临设计资源不足的问题,灵机一动想出了包括文案「设计师跑了」在内的弹幕形式,虽然没有了高大上的视觉效果,却多了趣味性,反而得到不少用户的讨论与传播。

真诚的用户体验设计

设计师跑了_(:зゝ∠)_

权限问题一直是国产 Android App 们受诟病的一点,用户不明白为什么 App 要索取一大堆看上去和产品核心功能关系不大的权限,进而怀疑对方是否想利用这些权限做什么不好的事情,甚至失去对产品的信任。

其实在请求权限的场景里,我感觉是有很多体验设计上的优化空间的。比如界面文案上可以更清晰礼貌地告知用户产品具体需要哪些权限,权限具体用于什么功能场景(而不是逼用户自己去猜测,进而出现窃取隐私之类的推论);保留用户自主选择入口(可以选择不给权限,但是某功能会受到影响,用户自己决策)并具备易发现性(Findability),而不是硬邦邦地说「需要X权限」或偷偷开启,而在产品里又找不到任何解释;请求的时机也需要把握,在确实需要用到的时候再出现。

「出错场景」是交互设计中经常要考虑到的一点,如果交互考虑得不全面,设计得不周到,则难免出现晦涩难懂的情况,用户知道产品出错了,却不知道为何出错,如何解决,甚至连错误本身也看不懂。错误既然已经发生,那就真诚地解释清楚错误,引导用户进行解决,甚至考虑一些趣味、情感化的手段,减轻用户因此产生的烦闷情绪。

真诚的用户体验设计

Chrome断网时的小恐龙游戏

关注真实数据效果

我之前设计过一个平台网站首页,里面有一个模块是用户的排行榜单。在视觉评审的时候给前三名(共五人上榜)的用户增加了1、2、3的排名标记,而我当时也觉得加上这个似乎也问题不大;但发布前验收的时候却发现,前三甚至前五用户的真实排名参照数据之间差距非常微小,还出现了数据完全一致、排名却分成了第2和第3的情况,这样显然第3的用户会有感到困惑与不公的风险。

于是基于公平激励用户的考虑,在真实数据差异细微的场景下,我提出了去掉排名标记、所有上榜用户一视同仁的解决方案。这件事也提醒了我真实数据的重要性,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基于真实数据做设计」,而不是填一些理想的虚拟数据导致一些潜在问题被掩盖。

善良比聪明更重要

古人说「文以载道」、「字如其人」,其实用在设计和所有创造性工作中也是一样,很多优秀的设计多多少少也是作者内心价值观追求的体现。我们在追求真诚、善良、公平、幽默等美好事物的同时,也可以多想想怎么投射到自己的设计思考与表达中去创造更美好的用户体验,而不是耍小聪明避免承担责任或赚取短期的数据光鲜。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 @鸿影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0058/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26 21:56
下一篇 2017-05-26 23:52

相关推荐

  • 译文 | 微交互:设计优秀app的秘密

    好的产品往往做好了两点:功能和细节设计。功能吸引用户使用你的产品,细节设计将你的用户留下。优秀的细节设计能够使你的产品在众多竞品中脱颖而出,优秀的微交互设计往往能够让用户在初次使用产品时就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一个交互设计师,在设计微交互方案的时候不仅要考虑视觉上的冲击力,还要想办法赋予其信息传递的功能。

    2017-05-26
  • 定义方向策略 – 有理有据做设计

    独立项目中,交互设计师的工作可以分成四个核心环节:定义方向策略、确定解决方案、有理有据的进行设计输出、上线效果跟踪。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方向策略。 方向策略阶段需要明确了解本次设计原因及产品目标,进…

    2016-12-08
  • 【译】2016年UX发展状态

    原文:The State of UX in 2016 作者:Fabricio Teixeira 译者:冬火鸟 简介:总结2015,了解目前发展趋势,hold住2016UX发展动态 #1 抠像素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2015年,你将“UX”这个流行的词汇加入到了你的简历中——…

    2016-01-29
  • 【产品分析】微信拼手气红包的贪嗔痴

    春节期间火爆的“拼手气”红包,让用户疯狂点击拼手速网速,拼rp看金额,每一个环节都深深戳着用户的G点,高潮迭起。“拼手气”就是拼人品,那么,最佳手气者是不是有机可循呢?微信红包这样的设计目的在何处? Aaron毛…

    2015-03-05
  • 交互设计师入门文章大集合

    由于新手童靴们在群中咨询交互入门的问题较多,所以小编耐心地将咱们网站的所有关于交互设计师入门相关文章汇总,便于大家了解和学习。愿大家做出自己的选择后,风雨兼程,早日入门或转行交互成功! 《交互设计的背…

    交互设计 2016-03-29
  • 交互译文—清晰度,可读性和可理解性:让用户阅读你的文章

    所谓成本是指:阅读你的文字所带来的长时间、理解内容带来的困惑、混乱的排版所带来的负面情绪等。
    所谓收益是指:阅读你的文字能让我获得的信息内容和质量,以及获得的积极情绪。

    2017-05-31
  • 在Sketch中做游戏?盘点那些你不知道的奇葩Sketch插件

    静电说:我想你一定是看了这个标题进来的,对,今天静电就要来给大家介绍几款看起来很奇葩的Sketch插件,甚至有些插件可以直接生成游戏!诶哟厉害了我的哥哥!来看看吧。Latex Sketch PluginLatex这款插件可以生成像下边的带有上标的公式,也许这个适合数学老师来用。当然如果各位小伙伴有做这方面设计的话,也许可以给你不少惊喜。嗯,这个插件已经被爱因斯坦点赞。下载地址:http://www.sketchchina.com/rea...

    2018-03-02
  • UI设计师扔掉PS,使用Axure是怎样一种体验?

    ——我的生活将再不会像从前那样……所以,Axure……这真的仅仅只是一个做原型的工具吗?UI设计师可以完全放弃其他工具,仅仅靠Axure完成所有工作吗?这个程序有什么优缺点呢?下面我将试着回答这些问题。最近我开始放弃Adobe Photoshop转向Axure,然后发现了它除了原型制作以外的潜能,也许我的生活将有大不同。如果有时候你不得不打开PS查看位图细节,你就会知道它到底有多慢。近年来PS功能越来越丰富,当我使用了另一个看起来明显简...

    2018-04-17
  • 如果你即将面试交互设计,可以参考一下这篇

    交互设计也是设计类,设计类的面试只要看作品说话而已。但是,偶尔有也会有些面试官完全都不理你的作品,然后会问一些比较宽泛的问题,今天的汇总就是主要针对这部分题目。题目大多都能回答,但是偶尔一个题目打过来还是会有点懵,所以事先做好准备会相对比较好。最最重要的当然是介绍你的作品!介绍你的作品!介绍你的作品!(重要事情说三遍)讲的思路就是你从什么地方找到设计的依据,然后做了什么设计。下面就是面试的其他问题:1、自我介绍。答:(自我介绍算是面试的...

    微信热点 2018-03-25
  • 新版MATERIAL DESIGN 官方动效指南(二)

    Material Design的动效设计 是响应式的,自然的。使用缓动曲线和持续时间模式可以创建平滑、一致的动效。

    2017-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