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扁平的设计:我们的世界没有一处是光滑和平整的

“当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开放模式;但一旦我们找到一个解决方案,我们必须切换到闭合模式去实现它”

如果你点进这篇文章是想听听,我们扯什么下一个取代扁平化设计的视觉设计趋势,那抱歉可能你要失望了~

我们不想就拟物设计,或者扁平按钮的功能可见性展开激烈的讨论。我们只是尝试为设计引入一个新的角度,这灵感来自Nick Sousanis并受他的巨著—图形化小说“不扁平”的意象的影响。

不扁平的设计:我们的世界没有一处是光滑和平整的

假想这是你的设计问题,至少,这是你看到它的样子。你非常了解它,但可能你并不了解别人怎么看。

不扁平的设计:我们的世界没有一处是光滑和平整的

这是工程师的描述,可能在你看来如此不自然和令人费解。

不扁平的设计:我们的世界没有一处是光滑和平整的

那团队里的别的设计师咧?他们或许是这样看它的—完全没有抓住你所认为的问题的重点。好像来自不同的星球般的沟通障碍~

其实,或许只是角度问题…

不扁平的设计:我们的世界没有一处是光滑和平整的

我们的左眼和右眼结合两个单独的影像,从而集合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视野。同样的,就一个问题而言,不同角度的观点有助于我们构建一个更丰富的视野。这就是所谓的不扁平的观点。

我们所面对的设计问题就是不扁平的—它有很多的围度,有很多限制和机会。是时候我们采取透视法去构建一个更好的设计决策。

不扁平的设计:我们的世界没有一处是光滑和平整的

打开你的第二只眼,或者借更多只~

大多数人都会很自然的想要留在舒适区,作为设计师,当我们做在电脑前的时候,我们就是安心的。我们花时间建立规范性框架,去理顺我们的工作。我们最终确立的一步一步的设计流程,大概是,我们总是从在纸上涂涂写写自己的想法开始,然后会有一个项目的原型制作期。

我们程式化了我们的工作,也压扁了自己的观点,变得高效的同时也在丢失着创造真正的创新的机会。

了解什么时候应该打破扁平

然而,有时候总是做重复的事情也会很有用,设计最适合被比作两种观念模式之间的开关:一个是开放的(探索/发散),另一个是封闭的(执行/汇聚);John Cleese在他著名的言论里很好的解释了这一观点:

“当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开放模式;但一旦我们找到一个解决方案,我们必须切换到闭合模式去实现它”

设计中最难的部分就是要在这两种模式之间切换,他们需要完全不同的心态。好的设计师需要在非常天真的相信和完全的自信之间切换。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天真,什么时候应该自信。通常,设计师们总是太早的陷入自信满满的状态,但是一个过度自信的设计师总是会有一种扁平的视野,这通常会让他们失去一些机会。

另一方面,变得天真一点是迈向“不扁平”的第一步。它帮助我们挑战我们的习惯,或者打破常规,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尝试一下不会怀孕的~~)

不扁平的设计:我们的世界没有一处是光滑和平整的

新的观点总是伴随着一些改变而来—改变我们工作的环境,改变我们一起合作的人,改变我们在使用的工具。一个非常简单的可操作的方式就是,离开你的桌子和电脑。在一个不同的环境里工作会带来很多不可思议的新观点。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公司已经接受了设计工作室或实验室的模式。

约束也可以把你带入一个全然不同的环境,移动优先设计就是一个有趣的例子,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它的发挥空间很小。移动的限制鼓励Uber把很多功能又重新拉回一键下单里,所以我们现在有了Uber-现象,所有的产品和服务都是基于智能手机的。

另一个有趣的限制方法很容易被应用到任何设计项目上,就是尝试随意任性的解决设计问题。

放大(怎么做?)缩小(为什么?)

不扁平的设计:我们的世界没有一处是光滑和平整的

我们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有点像分型,他们是系统的递归模式—不同的解决方案中,问题总是嵌套着问题,像一个画家总是在大视野和小细节之间切换,你要在自己所使用的模型内让思维变得敏捷。

放大,开始思考怎样回答你的问题,并且能走近一点看到细节。缩小,一步步回到第一原则,不断的问“为什么”,观察大局。

通过放大和缩小,你会发现你的设计问题是由很多小的问题组成的,但同时也呈现出很多更大的问题,有很多你可以去探索的不同的系统。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有助于你从之前看问题的视角中跳脱出来。

借助他人之眼

不扁平的设计:我们的世界没有一处是光滑和平整的

自己探索一个问题也不是不行,但你会花很多时间纠结在“如果这样了会怎样呢?…”“到底要怎样做…?”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如果你想要走的更快更远,最好的方式莫过于通过听、找和集合别人的心智模型来构建一个发散的新视野。这不意味着你要接受或者跟随别人的观点。你只是需要意识到他们,了解它们的内涵,并以此构建自己的观点。 Nick Sousanis就这一问题也有着很好的解释:

“意识到一个人的角度是很有限的,我们要像接受必需品一般去拥抱别人的观点。”

问题是,集合新的思维模式,我们需要抛弃自己原先的观点,这一过程很难。

我们为什么在战后建立纪念馆和纪念碑?因为要解放自己的大脑。我们不必再时时想着这些事了,也不必担心有所遗忘。有了这个物化的物件像图腾般提醒我们以后,我们可以往脑子装新的观念想法了。

人们罗列待办事项是同样的道理。这确实是你思考问题的时候应该做的。无论是便利贴,故事版,还是一个原型,用一种物理形式找一个方法去解放你的心智模型吧。让一个东西来保存你的想法,你清空你的大脑准备迎接新的想法,尤其是那些来自别人的想法。因为如果我们的大脑是满的,那些想法就很容易被错失在萌芽阶段。

成为一个构建者吧

从本质上来说,设计就是建模。我们的工作是和用户、同事、甚至“未来的自己”定义与共享心智模型,通过不断地调整,逐渐让这个模型变得不那么扁平,慢慢构建一个集合了相关想法的更大更丰富的地图,这是每个设计师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我们要不遗余力的去让我们的观点不那么扁平,因为Sousanis说过:“我们的世界没有一处是光滑和平整的”。

 

原文:Unflattening Design(https://blog.intercom.io/unflattening-design/)

作者:Intercom Team

翻译:木卿

译文地址:http://mux.alimama.com/posts/1468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9663/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25 07:20
下一篇 2017-05-25 10:52

相关推荐

  • 设计师如何具有工程师思维?

    常常在提 design thinking, 让工程师有设计思维,但作为一个设计师,很多时候工作处理的都是交互层的东西,那如何像一个工程师一样理解一个项目呢?或者说如何具有工程师思维? 这个问题的简单回答是:根本没有“工…

    2015-05-24
  • 【推荐】交互设计工作记录知识总结

    交互细节小结: 1.用Axure画线框图的时候,线框图网页要多大尺寸? 答:让页面缩放至100%,网页伸缩至适合电脑屏幕大小的尺寸,一般也就是真实网页的实际大小,因为很多时候这份线框图要发送给某个没有Axure的领导…

    IxD案例 2015-11-24
  • IxD案例作品分享:我来也”APP概念设计及动效设计

    本作品作者是来自站酷的设计师羊羊羊8571,本文经过作者本人许可。 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取得授权。 “我来也”是一款基于手机LBS属性的移动点名签到应用,利用手机应用解决了老师课堂点名,活动签到,会议签到!在工作…

    2015-07-29
  • 交互设计的综合性——后APP时代交互设计师的主场

    作者:司马西   1. 后APP时代-用户时间的争夺战 近几年来,移动互联的普及,各大厂商为了抢占市场激烈竞争。然而硝烟散去,我们统计并回视移动互联网的App世界,各大行业(包括:新闻、游戏、餐饮、医疗、教育、金…

    交互专题 2017-08-07
  • 经验总结:APP页面提示样式,选择合理的就好

    最近做交互总结,又碰到了页面弹窗提示的问题,于是便总结了下。我按弹窗提示的样式分为了以下几种来进行说明。每种样式的提示强度不同,对用户在使用app时的打扰与影响也不同。这些提示并不是说哪种好哪种不好,按照自己的规范选择合理的就好。

    2017-05-11
  • 通过减少认知超载,提升用户体验(上)

    “怎样才能改善用户体验设计?这是关于用户体验研究恒久不变的话题。今天给大家推送的是关于运用认知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来提升用户体验的研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文章太长,会分成两次推送,欢迎期待~“通常,飞速行驶的货车不可能轻松地停下来。因为它需要花费很多努力,运用更多的动能去改变运动状态。与其强迫人们从他们的主任务上转移注意力,不如直接带他们去他们想去的地方。”
    ——Luke Wroblewski,谷歌产品总监

    2017-05-07
  • 交互总结篇(二):流程设计

    上篇文章介绍了交互框架与布局的设计, 详情请见《交互总结篇(一):框架与布局》,而本文作为交互设计总结篇的第二篇——流程逻辑篇,主要是系统地整理一下交互流程设计所需要思考的方向。指由两个及以上的业务步骤,完成一个完整的业务行为的过程。

    2017-08-04
  • 想做动效,可是你的需求写清楚了么?

    精美的动画对于提升产品体验有很大帮助,如促进用户理解功能,缓解用户情绪,调动用户积极心理,为产品提供亮点等等。诸如此类的文章相信各位已经看过不少了,不少人已经开始越来越重视动效在产品中的应用了,还没有看过的同学不用急,谷歌官方的动效指南讲解得很详细,建议只看这个就够了,配合一些动画理解起来更容易。说明:

    1.优化直播间分享面板,增加特效

    2.当用户点击分享按钮时(*包括传统直播间主播面板的分享按钮和上方分享按钮,手机直播间的分享按钮*),从下方弹出分享面板,逐个弹出分享icon,并淡入显示分享奖励。

    3.用户关闭分享面板时,分享icon从右到左依次下落淡化消失
    相关参数:

    1.分享面板减速弹出,运动时间225ms
    2.分享icon从左到右依次弹出,运动时间225ms。带有奖励图标的,当对应分享icon弹出后,分享图标淡入显示(时间225ms),第二个图标比第一个迟100ms开始运动

    eg:如图第一个为qq图标,当用户点击分享按钮,分享面板弹出后,qq图标开始弹出(时间225ms),100ms后第二个图标(qq空间)弹出,当qq图标完全弹出时,淡入显示分享奖励图标,时间225ms。
    3.分享icon从右往左依次收回,分享面板收回,所有运动的时间减少30毫秒,如分享面板收回时间195ms,分享icon收回时间195ms。

    andorid端动画曲线采用系统自带:AccelerateDecelerateInterpolator(在动画开始与结束的地方速率改变比较慢,在中间的时候加速)

    iOS端动画采用系统自带:kCAMediaTimingFunctionEaseInEaseOut (在动画开始和结束的时候速度稍慢些)
    具体效果可参考附件视频

    2017-05-08
  • 饿了么 UED 又搞事情啦!

    近日,据保洁阿姨匿名举报,在上海饿了么总部的榴莲酥会议室内,有人在工作时间聚众搞事情……据说场面隆重,气氛活跃,不堪入目。本台记者 @孟小雨 迅速赶往了现场。-----据调查,这次始作俑者是作为宇宙霹雳无敌超级吃货公司饿了么中最有逼格+设计感的团队—— UED 部门。在这个辞旧迎新、恭喜发财、还不放假的时刻,该部门秘密召开了第一届 UED 年度颁奖典礼!记者被大会的美食吸引,潜入该组织内部,随即被惊呆了。说到颁奖会,你以为是这样的?领导...

    2018-02-25
  • 今天的扁平化设计中,值得注意的4个要点

    扁平化设计本身在不断进化过程中,会在逐步根据需求和实际状况而进化,事实上它也正是不停地向着更实用、更有用的方向前进着。极简主义是形式和功能的完美结合。内容为王,而色彩服务于内容。文本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可视化设计元素。你总不希望用户被你的字体诱导分心了吧?

    2017-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