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浓缩的概念:交互是什么?交互的本质及如何理解

在使用一种产品或东西的整体过程。而无论这个使用行为是有无目的导向。本身这个过程,即是交互的本质。而任何一个交互的过程中必定存在交互对相,及交互的媒介。在这里,我先声明一下哦。以下的分析过程可不那么容易跟得上,思维与对生活细节观察力不够的,请直接跳过。但,以下的内容是当年我在新加坡修用户体验时,在交互过程一环中的必修环节。做好心理准备,那就开始看吧。题外话:而如果想改进这一环节,那么在提升交互环节的效率方式手段上,也无非只能是,1,提升硬件能力来加速。2,减少多余软件操作环节。3,有无改变硬软件间关系的其它模式?题外话:而如果想改进这一环节,那么在提升交互环节的效率方式手段上,也无非只能是,1,提升硬件能力来加速。2,减少多余渠道操作环节,如展开一个个目录,或通过其它模式打开。3,提升系统本身效率。产品设计的体验层级关系:
核心层:产品本质体验层。---这产品是为达成什么用户目的而生的。
中间层:产品使用过程中的体验层。---这就是我们所有产品中的交互层。
最表层:产品的视觉体验层。---这部分就是UI〜我们也知道约炮软件其实并没有什么用,但为什么能相对留存久呢?也就是在于用户在心理层上有侥幸心理。同时加上其在媒体上潜意默化的某某成功的宣传。所以,让用户的心理否定延后。所以,相对来说,知道没什么用,但还是久留一下看看。但大多有头脑的。基本上也在一段时间后最终放弃。

最浓缩的概念:交互是什么?交互的本质及如何理解

  • 交互,interaction。
  • 用户交互设计:User Interaction Design(UID)

这个词,相信很少人会听说过。当然,也没有很系统的听说过UID.而大多的UID的理解,可能也只是User Interface Design。也许是我们中国人天生英文水平不高。也许,我们在工作中很容易的认为交互其实也是界面Interface的事。故然,这个UID就自然的被忽视。更或许,从公司的角度也没必要再单独去明确这一职能。直接将这一切要么归为产品去考虑,要么归为界面去考虑。而有些像BAT的大公司,也直接归为UED去考虑即可。所以,我们常见到,有些公司,产品来负责了交互。有些公司,则是UI拿下了交互。还有些所畏BAT的大公司。则是将界面与交互归为了UED。但本身却将UED的本质,用户体验,交给了产品。所以,职能相对混乱。

记着上篇文章中,我有谈及,我会针对UI,UID,UED(UXD)来一步步说明这些慨念。以帮助大家在工作中能阶断性的清晰环节关系。从思维上更透晰。

 

那,说了这么多开场白后,我是不是应该继续说明一下什么是交互的本质?

交互的本质是:

在使用一种产品或东西的整体过程。而无论这个使用行为是有无目的导向。本身这个过程,即是交互的本质。而任何一个交互的过程中必定存在交互对相,及交互的媒介

当然,说到这里。如果你已经秒懂了,那么恭喜你,下边的学术内容你完全可以不用看了你有非常好的头脑。

但如果你懂了,还希望能更具体清晰的切入你的工作中。那么,让我来说一些我们生活中常面对的事例。同时我会一步步拆分交互的各项因素。我希望通过这个拆分的过程让大家更清楚交互的本质。

以下文章开始转换到学术部分。

首先这有几个场景:

  • 第一场景:我打开电脑,打开 Word2016 开始写文章。(估计说完这个,大多人已经明白什么是交互,并应该如何做了)
  • 第二场景:我打开电脑,打开QQ这样的聊天工具,跟人及群聊天。
  • 第三场景:我跟朋友打电话。

好,这是三个情景,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情景。

那么,在我开始产述之前,我希望你们能理解另外一个基础慨念,我们会时时用到的慨念-媒介。交互的媒介。 在上篇关于真伪UI的文章中,我产述的核心观点是,UI是尽可能从视觉层降底用户对产品或物件认知及学习台阶的这么一个东西,那这个东西,其实称之为媒介

那么,如果要正确理解何为交互,那么,还需要能正确的将故事合理的拆分,从而理解交互。

那我开始一步步分析上边的情景。

1. 我打开电脑,打开Word2016,开始写文章。

在这个平凡的故事中,会有三个主体交互环节节。

1.1 本身我打开电脑,这个就是我的行为开始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要达到目的时,所处于的主体交互环节为:按下电源按键,看屏幕;而,鼠标键盘等做为辅助进入环节。

1.2 再点击图标执行打开Word2016这个系统内的软件,这个还一个过程

1.3 最后我开始写文章了。这个是行为的执行目的终点环节。

在这里,我先声明一下哦。以下的分析过程可不那么容易跟得上,思维与对生活细节观察力不够的,请直接跳过。但,以下的内容是当年我在新加坡修用户体验时,在交互过程一环中的必修环节。做好心理准备,那就开始看吧。

学术开始

先看行为开始的开机流程图:让我们将我们平常及为容易忽略的部分清晰的呈现在我们眼前。

最浓缩的概念:交互是什么?交互的本质及如何理解

从上图中,按下电源开关键是第一个环节开始,也是我的主要载体工具。我需要打开来才可能进入这个主体系统下的某个我需要的目标工具。那在这个环节中,我在开机的过程,开机的电源控制键,这是我主要的交互行为节点。而看着电源打开后,进入系统的过程,我是通过电脑的屏幕在查看进入系统的过程。这个屏幕则是我与电脑在开机进入系统中的另外一个主体媒介。而相关操作的鼠标,与键盘呢?当然是在这个过程中,做为辅助性的媒介存在。因为有些人开机是不需要再使用这两东西的。而需要用也是在其它分支交互环节,如选择系统,输入密码,或进入Bios,再出来重复启动走向,总之最终目的是进入系统。第一环节结束!

是不是有点绕?我整理一下:

  • 我的电脑是我这阶段交互的主体,电脑是对相。---主体交互对相
  • 开机的电源是主要的第一媒介---主要交互媒介。
  • 开机中如用到键盘鼠标---辅助性交互媒介

总结:我通过控制开机键在与电脑硬件主机交互,交互的目标是进入主要系统。

题外话:而如果想改进这一环节,那么在提升交互环节的效率方式手段上,也无非只能是,1,提升硬件能力来加速。2,减少多余软件操作环节。3,有无改变硬软件间关系的其它模式?

然后,我们会进入第二个环节交互,点击Word2016图标,等待打开Word2016.

看流程图:

最浓缩的概念:交互是什么?交互的本质及如何理解

Word2016本身是系统内的软件,至于你用桌面快捷方式或其它哪种模式途径进去,这是自个习惯的事。当然,这是这个故事行为环节,鼠标是绝对的交互主体(虽然键盘也能,但大多人不会这么做吧?),软件就位自动展开空白页等待我开始写文章。此时,即第二环节结束

题外话:而如果想改进这一环节,那么在提升交互环节的效率方式手段上,也无非只能是,1,提升硬件能力来加速。2,减少多余渠道操作环节,如展开一个个目录,或通过其它模式打开。3,提升系统本身效率。

这里,我继续整理一下:

  • 进入系统的电脑是主体交互对相。交互以变迁为系统。---主体交互对相
  • 键盘鼠标则是与系统交互的媒介。---主要交互媒介。
  • 而严格意义上说,屏幕则沦为辅助交互媒介

总结:我通过鼠标与键盘在与电脑主体系统(Win/MacOs)交互,目标是进入Word2016

最浓缩的概念:交互是什么?交互的本质及如何理解

然后,进入故事的最终环节,第三环节。我开始正式落笔,打字,写文章。而Word2016本身是一个工具,同样也是一个媒介。那么,这时,相信大家应该同意我的交互主体应该迁移为键盘为重,鼠标配合,同时,这个软件为重要呈现方便我时时查看及做出下一步决策的主体环节吧。

那么,这里,我第一位心理及物理上的交互对像其实是自己,我在与自己的文章,写的内容,思考的大脑做交互。而第一辅助交互的是我的Word2016,其次是键盘,再后是鼠标。

是不是好绕?我再次整理一下:

  • 我主体的交互对相是我自己,包括自己的产出。---交互对相
  • 主体交互媒介其实这时以变迁为了Word2016.---主体交互媒介
  • 而最基础的输入手段则为键盘,其次鼠标。---辅助交互媒介

总结:我通过键盘鼠标与Word2016交互。交互的目标是写东西把脑子里的东西产出。但!在产出的过程中我是通过Word在与自己的头脑交互。

---------------------学术结束----------------------

那,看完以上学术的分析,那是不是更加能对一个平常再平常不过的这么一个故事以一个更透澈的角度来看待呢?

那,第二个场景故事中,我们的交互是什么呢?这块,请你自己依上边的学术分析自个想。相信,我们的结果应该比较一致。

最后环节中,我们在通过QQ这样的聊天工具在与另外一个人,一个信息的接受方交互

第三个情景故事环节中,同样如此,我在通过电话,与电话另外一头的人在交互

所以,QQ,电话,是交互的主体媒介。

其实,这样的东西还很多,我们在用微信,微信其实也是一个媒介。而这个媒介让我们感觉很顺手顺心,好用。

其实我们想想那些我们感觉特别好玩的游戏,特别好用的工具。其实本质上都是如此,顺心顺手好用。能感觉达到了我们的意图。

但是,说到这里,已经开始要进入UED(UXD)的范围内了。一个工具好用的本质体验的环节。这部分我会在第三篇文章中详细说明何为UED及,UED为什么也被说成UXD.

这里,我提前说明一下

产品设计的体验层级关系:

核心层:产品本质体验层。---这产品是为达成什么用户目的而生的。

中间层:产品使用过程中的体验层。---这就是我们所有产品中的交互层。

最表层:产品的视觉体验层。---这部分就是UI〜

用户对产品的体验层结构

  • 心理层结构(表/潜意识层):UI是否美观,UI是否明晰。–UI视觉层体验。
  • 使用体验层:(表/潜意识层):使用是否达到目的?过程是否可以接受?–交互层体验。
  • 期间,视觉层是第一传递,交互层是第二传递,最终产品是否能达到用户目的则是最末层才能判断出来的。

大量的产品是死在了第二层上。然后是第三层,最后才是第一层。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产品UI并不好看,但是很好用,用户也能接受。而有些界面很好看,但不好用,更别说能让用户感觉可以达到目的啦。

我这也有个心理上体验的例子:

我们也知道约炮软件其实并没有什么用,但为什么能相对留存久呢?也就是在于用户在心理层上有侥幸心理。同时加上其在媒体上潜意默化的某某成功的宣传。所以,让用户的心理否定延后。所以,相对来说,知道没什么用,但还是久留一下看看。但大多有头脑的。基本上也在一段时间后最终放弃。

好了,交互其实还有很多的故事,我用笔写字。我用手机的一个应用。我通过一个界面的入口进入另外一个界面。这样的过程,即是交互的领域。哪怕只具备一个静止的界面。

好了,本文先说到这里,谢谢大家。喜欢,给个赞吧。

 

本文由 @szzg007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9658/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25 06:25
下一篇 2017-05-25 08:33

相关推荐

  • 美的苏宁智能+计划解读:供给侧改革用户体验升级

    丁道师ID:dingdaoshi123资深互联网观察家,长期致力于中国互联网产业和企业研究。苏宁与美的空调宣布联合共建用户研究实验室,通过云服务、大数据等技术基础,让用户全方位的参与到美的产品研发、交互、营销等环节中来,未来美的、用户、渠道商共同携手,构建一个可循环的新消费升级商业体系。随着一股实力派冷空气登场,2016年的初冬比以往更冷一些。这几日,北方多地现初雪,大风吹、降温猛。伴随着天气的转凉,围绕“智能空调”为核心的“寒冬保卫战...

    2018-03-10
  • 埃森哲设计思维成就价值创新:从“外在美”到“内在美”

    作者:杨鹏(埃森哲数字设计与创新经理);田晖(埃森哲数字咨询服务总监);王曦(原埃森哲数字设计与创新顾问)   领先企业已经认识到,设计不仅仅停留在产品的 “外在美”,而应聚焦在更具商业价值的“内在美”。那…

    交互专题 2017-09-18
  • 称职的用户体验设计师必须注意的九件事情

    “不论你即将开始的设计项目是怎样的,你都需要预先对你的目标用户有清晰的勾画。”“如果你所设计的系统需要解释才能让人明白,那么这个系统本身就是崩坏的。如果你的用户需要通过你提供的系繁复的说明才能玩转这个产品,那么这个设计明显是不合格的。”“我们喜欢将UX视作科学,然而现实世界中它更接近于艺术。过去15年的经验告诉我们,用户与整个系统的交互依然是难以预测的。用户依然会每天给我们惊喜。某个你觉得超级好用的东西,在某些人眼中依然是反人类的设计。”“在互联网时代之前,人们通过遥控器上真实的按钮来操控设备。在设计中充分借鉴和模拟之前的交互体验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人们习惯于这样的操作,这样他们会明白如何使用你的产品。”“让真实的用户尽早参与到测试中来,而不是等到产品已经开发结束并耗费了大量资源之后积重难返。”“用户并不想被选择所轰炸。”

    2017-05-28
  • 译文 | 记忆设计:怎样设计可被牢记的友好体验

    本篇文章中,我将向大家分享:怎样设计能够为用户留下一个记忆中的正面印象?在以前,锁匠开锁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开锁,甚至需要将整个门破坏掉,那个时候,顾客通常会很满意的付给锁匠报酬,甚至是优厚的小费;但现在,开锁的设备更加先进了,锁匠开锁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少,锁匠能够做到在三、四分钟内将锁打开,然而顾客却变得越来越吝啬,锁匠再也收不到优厚的小费了,并且常常被抱怨要价偏高,他们认为锁匠并没有花费太多的功夫就将锁打开了。

    2017-05-19
  • 情感化设计对互联网产品的启发

      “产品具有好的功能是重要的;产品让人易学会用也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这个产品要能使人感到愉悦。”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Donald Norman在2002年提出产品设计的”情感化“理念,随着“体验经济时代”来临,…

    2014-11-05
  • UX分析:朋友圈的外链知多少?

    用户体验设计的核心是用户,而用户是通过社交媒体相联系的,在设计app应用时,我们会更在意app内的使用,而会忽略app外的使用。当我在朋友圈里看到这些外链的时候就想到了要写这样一篇文章,略显粗浅笨拙,如有不当之处请不吝指教。“来跳坑吧,下载我吧,打开我吧”!

    2017-05-08
  • 极简主义风格:要讲究四大设计要点

    极简风并不是简单的做减法,这也是极简设计最棘手的地方。想必设计师都明白“少即是多”这个概念,但是要怎么在实际设计中践行这种极简设计的理念呢?今天的文章,就帮你梳理一下基本的法则,帮你在设计之前就理顺思路。“完美的设计是可以实现的,也许你还可以向其中加入更多的东西,但如果想从中移除某些元素,就完全不可能了。”

    2017-05-11
  • APP设计:那些打动人心的设计点(一)

    打造用户喜欢的产品,让产品从能用、好用到爱用,是每个互联网从业者的使命,为你的APP增添一些打动人心的小设计,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当然,前提是该设计能为用户带来价值,千万不要为了设计而设计。

    2017-05-06
  • 实例分享|在界面排版中,需要注意的七大原则(下)

    在上篇《实例分享|在界面排版中,需要注意的七大原则(上)》大家了解了界面排版的前四个原则,今天接着将后面三个原则也分享出来。一、亲密原则
    二、对比原则
    三、平衡原则
    四、相似原则
    五、简洁原则
    六、封闭原则
    七、情感原则

    2017-05-08
  • 沃尔沃自主驾驶概念交互设计欣赏

    沃尔沃自主驾驶的概念交互设计来自设计师Keke Le用户调研 |  HMI设计 |  UE/UI设计 |  HMI培训  |  HMI评测  | 体验咨询

    2018-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