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个人经历来说,交互新人需要注意这3点

当你做完交互稿的时候你可以不停的讲述给自己或者另外一个人听;在这个反复的过程中你就会发现你的交互稿中的漏洞。

从我个人经历来说,交互新人需要注意这3点

几年前,我通过应届毕业生校招进入网易教育产品部成为一名交互设计师;入职以后内心十分惶恐,因为自己之前对于交互设计也是道听途说,从本质上有的只是一丁点的理论知识,对于实践一无所知;但是工作就是工作,即使诚惶诚恐也要无奈前行;现在回想起来,可能很多都是交互新人的必经之路;所以,按照之前的系列文章目录,今天就聊聊在这种诚惶诚恐中到底该怎么做吧~

1. 个人感觉,“书”这个东西对于新人作用不大

很多职场新人会问我说我应该看些什么书?对于这个问题我一般都会推荐给他们一些牛人的博客或者一些网站;我并不是说各种理论的书没有作用,入职之前我也是把《交互设计的精髓》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虽然现在都忘记了);我只是想说当你没有什么体会的时候看了也很难明白作者到底在讲什么。因为没有深入思考所以印象也不会深刻,工作的时候自然也很难应用到实践中去;相反,有些牛人的博客反而会针对具体的案例就事论事,对于新人反而会比书更有价值;简单的罗列几个给大家,闲来无事可以逛逛:

各大BAT的UEDC博客

网易用户体验设计中心 http://uedc.163.com/

Tencent CDC Blog http://cdc.tencent.com/

腾讯移动互联网设计中心 http://mxd.tencent.com/

腾讯互联网用户体验设计http://isux.tencent.com/

腾讯电商用户体验设计部 http://ecd.tencent.com/

TaoBaoUED http://ued.taobao.org/blog/

阿里巴巴(中国站)用户体验设计部博客 http://www.aliued.cn/

百度MUX http://mux.baidu.com/

360UXC用户体验设计中心 http://uxc.360.cn/

一些互联网分享和效果制作的网站

这些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我直接把我的收藏夹截图了~(多年的心血,内容可能会有重复)

从我个人经历来说,交互新人需要注意这3点

2. 理论只是辅助,最重要的是实践与犯错

新人最怕的一件事情就是犯错,因为本身自己就什么都不懂;但是事实上,这个时候对于新人而言暴露的问题越多越好。因为入职后的前几个月所有人都会把你当做职场新人看待,会包容你所犯的所有错误。

3个月乃至半年之后大家就会认为你已经入门了应该可以独挡一面了,同样的错误很有可能就会怀疑是不是你的能力有问题。所以前几个月有什么不懂得就问、有什么不会的就问,大家都会耐心的回答你帮助你(也没必要觉得总是麻烦人家或者不好意思,对于给予帮助的人应该也是一种自我满足);作为交互设计师,多拿着自己的交互稿和自己的师傅、自己的leader、相关的产品策划、开发测试去沟通,他们会告诉你哪里是有缺陷的、哪里是做不了的、哪里你可以做的更好的;一个稿子多改几遍没关系的~

从我个人经历来说,交互新人需要注意这3点

3. 不要关注工具及其表现形式,要关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很多人会说交互设计师是不是一定要学习axure,也有人问我说不会做高保真模型、不会用动态面板和函数行不行;其实这些都属于表现层面的,这些问题只关乎于你怎样将你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大家。Axure是一个好用的工具,但并不是唯一的工具。一个好的交互设计师可以用PS输出你的交互设计稿,也可以用PPT、DW等;这些都是表现形式的问题,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需要知道面对这个问题我应该怎样思考?当你和别人请教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留意别人是从什么样的角度出发一步步推导出自己的结论的~是分析用户场景?还是从用户痛点?还是从易用性?这个才是最根本的东西;

说一个我自己的故事来证明一下输出形式不重要的问题:

入职之后的第一个案子做的是预览流程优化,当时的我也是too young too simple;交互输出稿就按照我理想中的样子把所有相关的页面一张张的复制粘贴上去并在页面上做了详细说明。为了让大家明白我的想法和方案,我把所有的页面都用箭头联成一个流程图(大家可以脑补一下用流程把所有的页面串在一起得有多长!!!);当我拿着稿子给师傅看时,师父说你画的页面流程图啊?也可以,挺好的(那个时候我根本不知道我师父说这句话的意思)。于是我就屁颠屁颠的去开交互确认会了。很庆幸那次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正式的交互确认会开的还算成功,大家听懂了我的方案也并未提出什么异议;但是在以后的职业生涯里,用页面流程图来作为交互输出稿我再也没有用过,因为根本用不着那么笨拙和复杂。你只要用文字将路程图表示清楚然后分别将涉及的页面画一下就可以了;一目了然,清晰明了。

从我个人经历来说,交互新人需要注意这3点

(此交互结构并非完美,只是提供一个示意给大家看一下,大家可以按照需要自由发挥 )

我想说的是虽然我第一次的方案有些笨拙但是大家也都理解我要做什么我要怎么做;所以表现方式会有很多种,只要你将你要做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做、打算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说清楚就可以了。

最后,说一点我当时为了避免出错的做法吧;很笨但是很有效果:

当你做完交互稿的时候你可以不停的讲述给自己或者另外一个人听;在这个反复的过程中你就会发现你的交互稿中的漏洞。

不瞒大家说,我刚刚做交互设计师的时候,做梦都在和自己聊交互稿。可能是压力所致,但是的确也还是还有效果的。

 

本文由 @妞妞_ pp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9653/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25 05:23
下一篇 2017-05-25 07:20

相关推荐

  • 不为动而动!动态效果在体验设计中的应用

    现在在网页和H5中使用动效已经成为一个大的趋势,随便打开一个H5都会看到一大堆跳动的元素在那里向你招手:看这里!看这里!但在这样的滚滚大潮当中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一下:真的需要这么多的动效么?为什么需要?需…

    2016-07-06
  • 符合用户直觉的设计,才能更快地获得用户信任

    UI和交互设计中常常会强调某项设计需要足够的“直觉性”,但是直觉性的设计说来容易,实现却往往差强人意。但是不得不承认,它是目前交互和UI设计的刚需。想象一下,如果桌面上反过来一颗球让你去转动控制,感觉应该比鼠标运作顺畅些。我们原本认为这是个好点子……可是我以前从未观潮这种触感的细节。当孩子们操作鼠标和遥控杆的时候,会不自觉地低头看输入装置……后来有人想到,如果操作时运动肌肉群范围较大,也许他们可以不必低头。我们做了一个大型轨迹球装置,让他们可以用手臂甚至肩膀牵动来操作,这样就把问题解决了。我们先是观察什么样的操作方式比较合乎自然,然后提出想法,再进行测试。心智模型指一个人对于事物运作的思维过程,即一个人对于周遭世界的理解。心智模型的基础是不完整的显示、过去的经验甚至直觉感知。它有助于形成人的动作和行为,影响人在复杂情况下的关注点,并确定人们如何着手解决问题。

    2017-05-15
  • 你离互联网产品经理,只差一句自我肯定!

    从2014年开始,伴随着越来越多产品人转岗心路历程的分享,产品壹佰为此专门开辟专栏,记录了他们这一段学习路程中的点点滴滴。他们之中,有对未来茫然无措的大学生、不甘于现状的互联网从业者、郁郁不得志的传统行业人、孤立无援的产品新人以及举步维艰的创业者……在他们的诉说中,有着转岗前的不安、惶恐,也有刚转岗成功的喜悦、激动,更有成为产品经理后自我知识的输出!分享!如今,这些记录成长历程的人儿们如疾风般快速的蜕变着,梦想实现,更幸运的是,其中的出...

    微信热点 2018-03-10
  • 交互设计创新之改变用户行为的设计

    这是百度MUX在IXDC2016北京前瞻活动『移动产品的交互设计创新』中的一次分享。 这个课程属于团队内部一个培训课程的一部分,是关于HCI用户认知结合交互设计项目管理的内容方向。该文章阐述了讲说Keynote的核心内容…

    2016-05-08
  • 如何才能读懂甲方给出的设计需求?

    转到交互岗已经有一阵子了。原来在做产品的几个月里没少和技术、设计进行沟通,每当自己把意思想法传达下去的时候,反馈回来的结果基本都要进行进一 步的修改,这种返工和修改在产品快速迭代的过程中很浪费时间。当时自己没有觉得表达有问题,已经把需求的目的结果都表达清楚了。可能是自己没写过代码、没 做过设计所以在一些专业的术语的表达上,方案实现方式的选择上存在偏差,导致技术、设计没有完全按照自己设想的预期做出结果。

    2017-05-24
  • 『真实』两个女设计师:一个互联网新手,一个30岁面临艰难选择

    编辑:我是UE网-@Tina爱学习  责任校对:@Tina爱学习 两个真实的经验送给互联网从业的设计师。 NANA 女 产品设计师  今年三十岁 传统软件企业 图片来自:unsplash 前几天Tina问我:好久不见,最近在忙什么?我说:…

    2015-06-02
  • 【干货】2014年微博话题年终盘点

    阿西导读:对于交互设计师来说,需要掌握很多信息。以免在自己的产品设计中让用户感觉落伍,适时添加一些热词的交互会提升产品体验,下面来瞅一瞅最火的话题先 。 本报告在进行2014年话题盘点时,以专题形式进行。…

    2015-01-20
  • 关于“用户体验动效”的十二项原则

    前言关于“用户体验动效“的十二项原则,本文分为四部分来引入说明:1. “用户体验动效” 不等于 “界面动画”;2. 实时与非实时交互的区别;3.  动效的四种可用性提升方式;4. “用户体验动效”的十二项原则。1.  “用户体验动效”不等于“界面动画”在用户界面设计中,大部分动态的效果被设计师理解为“界面动画”,事实却并非如此。在介绍“用户体验动效”的十二项原则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二者之间的不同。大部分设计师认为,“界面动画”是为了让用...

    2018-04-01
  • 近五年新起的十大热门职业,交互设计5年增长了22倍!

    6,交互设计师/用户体验师
    5年内22倍增长需求。在我几年前选择交互设计这个专业的时候还没有什么人知道是什么。还是蛮有趣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用户满意。国内以前只有浙江大学才有这个专业,现在应该很多大学都有了。

    交互专题 2016-10-25
  • 聊聊交互新人容易犯的七个错误

    新手们在学习交互设计时永恒的问题

    2016-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