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原型设计之交互体验的思考过程(一)

我有两种方式 来建立这种认识。
简单而迅速的方式是用一句话把它写出来,包括我要设计什么,要遵循哪几条设计规则,尽量使用最简单的术语。然后,在面对设计功能对照表而犹豫不决时,我就会暂时停下来,问我自己:“做这个表是为了什么?”这个描述是我判断设计是否简单的基准。在做一些比较小的设计(大型网络中的一个页面)或者在我多多少少了解到设计背景的情况下,这种方式都是很奏效的。
更好而花费时间更长的方式是描述我希望用户拥有什么样的体验。具体一点说,就是描述用户的使用背景,以及我的设计怎么满足用户在该情下的需求。在设计一些大型啊项目时(比如整个网站或者移动设备),这种方式很适合,因为我这种方式可以让我深入透彻地考虑到每一个细节。

产品原型设计之交互体验的思考过程(一)

当我拿到产品或者界面功能结构图时,我首先会做以下三点考虑:

  1. 该产品定位是什么,我希望用户拥有什么样的体验【至关重要,考虑到每一个细节问题】
  2. 对界面逻辑功能分析,我需要和那些功能打交道
  3. 竞品分析,或者相似功能界面设计、交互分析

三点思考内容,不分顺序,在思考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三点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

说一下自己的拿到功能结构图的整个思考过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产品原型设计之交互体验的思考过程(一)

Part   one

产品定位分析:

No.1  微记,通过图片和文字为家庭成员记录他们每一刻、每一天的生活点滴,创造全家人的共享记忆;

Part   two

界面功能结构分析:

  1. 四个常规tab(家庭微记、家人、家书、我的),和添加微记botton;
  2. 用于用户及时发布动态消息,包括用户头像,发布时间,动态内容(图片、文字);
  3. 更加注重用户隐私,只有点赞,不包含评论、转发等分享行为;
  4. 加入日历功能,方便用户及时查看当天动态;

Part three

相似功能分析界面分析

No.1  朋友圈、qq空间

A、相同点:及时发布动态消息,包含用户头像,发布时间,动态内容(图片、文字);

B、不同点:

  • 没有评论、转发的分享功能;
  • 朋友圈和qq空间更在于分享,微记更在于记录微记对于用户的每一条状态

更加重视,不是单纯的下拉刷新,一条条动态简单粗暴的刷过去;

No.2  日记类功能app

A、相同点:真正的回归记录,把重点放在用户的每一篇、每一天生活记录,记录方式、

记录目的更加明确,使用户感受到自己每天的生活都在被记录;

B、不同点:

  • 日记大多在于记录自己个人生活,微记在于记录家庭每一个成员的生活,
  • 使他们之间达到共享的家庭状态。关于自己的记录内容,对于家庭成员,
  • 可以选择公开或不公开的方式;

综上,对于微记的原型界面设计有了明确的方案

记录方式

No.1  每一条微记内容

A、微记更靠近日记的记录的方式,每一条微记以块状形式,独立呈现,包含用户头像、用户昵称、发表时间、发表内容

针对发表内容,说明一下,根据功能要求,用户最后呈现发表状态,共有三种

a、图片+文字

b、纯图片

c、纯文字

所以要出三种状态原型。

No.2  多条微记的呈现形式:

  • 上下滑动同一天不同时刻的所有家庭成员所发表的微记
  • 向左滑动,后一天不同时刻的所有家庭成员所发表的微记
  • 向右滑动,前一天不同时刻的所有家庭成员所发表的微记

四个常规tab(第一本版本中,“我的”因当时特殊考虑,没有放上去,不影响整体交互体验效果)

之所以选择将4个tab包括添加微记botton放在页面的顶部,是因为:如果4个tab放在界面底部,当用户上滑查看一天家庭成员的动态,用户手指的滑动与界面的交互位置和4个tab放在底部的位置,会有一些重合,引发用户误点,影响用户体验。

好吧,这个想法,自己现在看起来,确实是有点“想多了”。

不过,在这里,我要说明一下我这里所犯的错误–作为交互设计师,自己在空想用户使用产品的过程,虽然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模拟用户使用产品的场景,也许用户的大多使用习惯,是我们在过去的经验中、在自己的使用场景中、在书本中,是可预见的,但是有时候自信的一味的空想模拟,就会忽视很多的用户细节,如果被忽视的细节一旦多了,那差距想必会影响整个产品的用户体验。

后话,自己找到几款需要下滑查看动态,并且tab在界面底部的app,推荐自己的一些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朋友使用,并悄悄观察他们的交互状态、体验效果,事实上,大部分的用户,当他们手指准备点击屏幕上滑时,大家会刻意回避这个区域,只要标签栏高度合理,界面交互范围符合用户手势舒服的合理区域,由于上滑,造成误点的情况几乎没有

关于添加微记的botton

由于把四个tab放在了顶部的最上面,考虑到视觉平衡,一开始准备将botton放在最中间,但是如果将botton放在中间,用户点击起来相对比较麻烦,所以,综合考虑来看,决定将botton放在最右边,一方面,方便用户点击。另一方面,微记上面需要加上当天的日期,避免整个微记界面中间拥挤的情况。

日历botton

因为将当天日期放在了每天最新微记的上面,所以,便将日历放在了其旁边,同一性质,都在于根据时间查看当天微记内容

上述一段,就是我对微记第一版本的考虑。

无论是移动端界面、还是PC端界面,都需要对什么是简单的体验有一个明确认识。

关于建立这种认识,我很喜欢Gildes Colborne在《简约至上–交互设计四策略》提到的的方法,在这里复述一下,和大家共勉,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启发和帮助!

我有两种方式 来建立这种认识。

简单而迅速的方式是用一句话把它写出来,包括我要设计什么,要遵循哪几条设计规则,尽量使用最简单的术语。然后,在面对设计功能对照表而犹豫不决时,我就会暂时停下来,问我自己:“做这个表是为了什么?”这个描述是我判断设计是否简单的基准。在做一些比较小的设计(大型网络中的一个页面)或者在我多多少少了解到设计背景的情况下,这种方式都是很奏效的。

更好而花费时间更长的方式是描述我希望用户拥有什么样的体验。具体一点说,就是描述用户的使用背景,以及我的设计怎么满足用户在该情下的需求。在设计一些大型啊项目时(比如整个网站或者移动设备),这种方式很适合,因为我这种方式可以让我深入透彻地考虑到每一个细节。

下面就是微记第一稿的原型图设计以及基本的交互效果动图

  • 上下滑动,查看同一天不同时刻的所有家庭成员所发表的微记
  • 向左滑动,查看后一天不同时刻的所有家庭成员所发表的微记
  • 向右滑动,查看前一天不同时刻的所有家庭成员所发表的微记

微记原型图效果(第一稿)

产品原型设计之交互体验的思考过程(一)

微记原型图交互效果动图(第一稿)

如果大家想看动图的话,可以到behance看我的原稿:链接:https://www.behance.net/portfolio/editor?project_id=33050391

现在看来,很多交互上的错误都显而易见。

记得,当时第一稿完成的时候,自己兴致勃勃拿给公司同事“欣赏”,我原以为大家会很流畅的滑动起来,好吧,并没有,他们中几大部分人只是停在界面上,或者乱点一通,并没有滑动的意思,我有问过他们,为什么不尝试着上下或者左右滑动一下呢?他们的回答是:

  • 我并没有看懂界面到底在表达什么;
  • 我怎么知道上下左右有内容呢;
  • 额,我应该要这么做吗,但是你没有提示啊;

说实话,当时的确有很深的挫败感,然并卵,及早发现问题,那就开始解决问题。从大家给我的反馈意见和我对他们的观察中,我做了以下总结:

第一稿错误的原因:

  • 这个原因前面也有提到过,就是太盲目按照自己的想法,没有切身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先是体验,再是设计,应该时刻放在心上,应该时刻使用户感受到产品简单之美;
  • 形式大于体验,过分将重点放在自以为“与众不同”的设计,违背了一些交互设计最基本的准则,“可见性”、“自解释”等都没有很好的遵守。

第一稿错误的设计方法:

  • 将微记状态的块状结构过于大,非常不方便用户浏览,用户第一眼需要的信息量远远超过我给予他们的信息量;
  • 微记发表及时的时间,属于用户当前最需要知道的信息,却没有明确展示,而是放在了每篇微记的最底部;
  • 没有足够的提示设计,需要用户思考;

在这里说明一下,在第二版的设计之前,期间也有无数的小版本,小想法,但大多不成熟,会很快被自己否决。

第二稿将做以下调整:

1、块状缩小,一屏,可以正常显示1到3个微记内容;

关于微记内容的设计:

  • 此前设计样式只符合一张图片,再多发表一张,用户是看不到的。这里的做法应该是让用户看的到,但是看不清,触发用户点击;
  • 将发表时间提到微记内容的上面,增加点赞botton;

2、4个tab依然放在界面顶部;

3、添加微记botton放在最右手边,方便用户点击,触发用户点击;

4、因为微记块状的缩小,所以取消左右滑屏,改为左右有一个时间导航(前一天,后一天),用于用户点击;

下面就是我第二版改版的设计原型图

产品原型设计之交互体验的思考过程(一)

第二版针对第一版出现的严重问题,做了很多的而改进,但依然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仍然需要不断怀疑和提高,针对第二版的改进,我会在《产品原型设计之交互体验的思考过程(二)》中继续更新说明。

 

作者:大圣(微信号wzydml),交互设计师。

本文由 @大圣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9309/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23 20:11
下一篇 2017-05-23 22:14

相关推荐

  • 在网页设计中,如何运用方框/方形元素?

    如何让方正方框/方形元素不死板有创意?今天这篇好文总结了超多的设计方法和实战案例,建议阅读。

    2017-05-07
  • 界面设计规范:历经实战,我总结了四个经验

    最近为了设计提高效率和质量,我开始研究如何做规范。看了一圈别人做的设计规范,又回想了一下自己以前做的,总结了以下几个经验。

    2017-05-14
  • 推荐给设计师的UI/UX书籍和资源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想要博览这个领域的书籍而又无从下手,或不知从哪里快速寻找正确有效的资源。那么,我这里整理了一份书单,根据各大专业博客的推荐书目或者业内关注度比较高的书籍中精选得出的。主…

    2016-08-25
  • sketch 44.1+汉化插件下载

    如果你喜欢UI设计如果你喜欢高效设计如果你喜欢简洁的设计最重要的,你得有个Macbook pro !Macbook pro!Macbook pro  !不要提什么macbook air,因为你是设计师,设计师,设计师。官网地址http://www.sketchcn.com/,可免费下载体验30天。  很值得购买的软件,只需要$99为什么选择 SketchSketch 是为图标设计和界面设计而生的。它是一个有着出色 UI 的一站式应用,所...

    2018-04-22
  • 一名交互设计师的日常思考方式

    如果有一天,当你发现自己“较真又矫情,苛求又世故,倔强还言辞凿凿”,别否定自己,也许你已经开始有点交互设计师的意思了。

    2017-05-05
  • 作为体验或界面设计师,你可知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动效来提升可用性?

    本文将表述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作为体验或界面设计师,如何得知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动效来提升可用性?”Z Yuhan:这篇文章真的超级难翻译啊,原文的描绘非常细腻隐晦,大部分句子根本没法直译,只能理解后用中文的表达方式重新造句,幸好我的翻译水平也有进步啦~大家要是发现有什么问题,不论是翻译还是错字,欢迎评论我指正 : )

    2017-08-04
  • 网易资深设计师:ToB产品的6条交互设计经验

    网易UEDC –李东岳:本文希望能够总结一些B端产品的设计经验,帮助大家更好的进行ToB产品的交互设计 工作。

    2017-09-26
  • Axure-小红书APP登陆界面划屏效果制作

    有一款叫做小红书的APP(不是小黄书)登陆界面做的非常清新脱俗,教他家用Axure模仿练习一下他的登陆界面划屏效果,这个内容虽然有些多,但是制作方法并不难,耐心跟着做的话肯定没问题哒!点击观看效果 效果分析 …

    2016-01-06
  • 交互设计笔记整理

    PC与手机对比使用环境pc:固定位置,干扰少,注意力集中,输入方式强大。手机:任何地方,干扰多,注意力难集中,输入方式单一。交互媒介pc:操作精准快速,桌面大显示内容多,过大屏幕会有视觉盲点。手机:手指操作,精准度低、速度慢。使用特点pc:需处理复杂任务,多任务切换,讲究效率和强互动,没有电池流量问题。手机:适合处理简单任务,多任务切换困难,适合各种姿势使用,电池流量问题严重。web与APP界面对比web是书架,内容繁多,一目了然。更直...

    微信热点 2018-04-07
  • 观点解读|四两拨千斤的交互设计方法

    最近读了一本书,叫做《细节,如何轻松影响他人》,里面给出了52条意见,每一条意见都是经过大量实验得出来的,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而且这些意见也反应了人们的普遍心理,强力推荐销售人员看看。这本书的主旨就是:只需改变一点点,就可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显著效果。虽然有52条之多,但是我会抽取一些和交互关系比较大的观点进行解读。

    2017-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