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设计图表色彩的简单方式

译者按:对色彩的研究通常要么太过随意缺乏逻辑,要不太过理论化难以理解,这篇文章用非常浅显易懂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专门研究数据可视化的团队探寻图标色彩搭配的历程,给出有力的论证,并得出很棒的结论,非常值得一读。对色盲色弱来不够友好*:原文中问题一的标题是“Low Accessibility”,通常用形容来产品对残障人士的友好度不够,这一点在欧美国家经常作为需要重视的产品硬指标(也是由于他们的色盲色弱发病率比亚洲高很多)。因为在中文里没有简短精准的说法,所以我在写的是“对色盲色弱不够友好”。
逻辑性较强的人*:原文的写法是“left-brained folks”,直译是左脑型的人。通常左脑型的人被认为逻辑严谨,右脑型的人被认为有艺术天赋。因为这种说法在中文里不是很通用,所以我写的是“逻辑性较强的人”。


译者按:对色彩的研究通常要么太过随意缺乏逻辑,要不太过理论化难以理解,这篇文章用非常浅显易懂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专门研究数据可视化的团队探寻图标色彩搭配的历程,给出有力的论证,并得出很棒的结论,非常值得一读。

浅析设计图表色彩的简单方式

虽然现在要获取的色彩搭配并不难,但是寻找图表(可视化数据)的配色依旧有难度。

Graphiq (用可视化的形式提供全球各种数据的一家公司,也是作者工作的地方),设计图表色彩就更难了,因为我们的图表需要用各种各样的形式传达上千种数据。

现在的问题

我们一开始并没有直接着手设计,而是调查了现在网上已有的色彩搭配。惊喜的是,我们发现其中有一些确实是为复杂的图表和可视化数据而设计的。当时我们发现了几个问题,让我们不能直接使用这些已有的配色。

问题一:对色盲色弱不够友好

很多这些配色并不够可视化,不但在明度上差别不大,而且设计它们的人并没有考虑到清晰的问题。 Flat UI Colors 被使用最多的色板之一,你可以轻易发现:这些配色看起来很棒,但是色如其名,它们是为 UI 而设计的。对色盲和色弱用户而言,要在图表上分辨这些颜色恐怕有困难。

Flat UI Colors 的一个色板:

浅析设计图表色彩的简单方式

该色板在红色盲眼中的样子:

浅析设计图表色彩的简单方式

该色板在色盲眼中的样子:

浅析设计图表色彩的简单方式

问题二:不够清晰

另一个问题是这些配色里面并没有足够的颜色。在设计 Graphiq 的视觉样式时,我们需要一个提供至少6种颜色的配色方案,多一点的话甚至是8到12种,这样才能覆盖所有使用场景。

这里有一些 Color Hunt 的例子:

浅析设计图表色彩的简单方式

虽然这些配色很好,但是却不能够用来展示复杂的数据。

问题三:难以分辨

等等,也有一些搭配是渐变色,理论上这种搭配可以衍生出很多种颜色,不是吗?

遗憾的是,这些渐变色的明度变化通常不够,例如下面这些也是从 Color Hunt 来的:

浅析设计图表色彩的简单方式

让我们用其中第一个测试一下,看如果用它来展示有10个维度的数据会怎样:

浅析设计图表色彩的简单方式

这样看来一般用户几乎不可能在图表中分辨这些颜色,尤其是最左边哪四个绿色实在太像了。

我们的方法

Graphiq ,我们以各种方式理解并感受数据,并且我们投入了大量时间寻找了很多适合我们图表的配色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很多,并且我们愿意向大家分享我们发现的以下三条原则:

原则一:在色相和明度上都要有足够大的范围

为了保证配色容易辨识,且对色弱和色盲来说足够友好,颜色之间在明度上要有足够的差异。因为对明度的辨识最容易的,不论是红色盲、绿色盲还是完全色盲来说。

谷歌 Material Colors 中的 Light Blue:

浅析设计图表色彩的简单方式

红色盲看到的样子:

浅析设计图表色彩的简单方式

色盲看到的样子:

浅析设计图表色彩的简单方式

然而,如果配色中只有明度差异恐怕不够。颜色间中变化的维度越大,用户就越容易在图表上进行数据比对。如果能够利用色相的差异,对视力正常的人来说肯定更好。

浅析设计图表色彩的简单方式

如上图,明度和色相上跨越范围越大,配色就能支持越多维度的图表。

原则二:借鉴自然色彩

设计师们都知道一个秘密,可能对逻辑性较强的人来说不太容易理解:颜色之间并不是平等的。

从纯粹的数学角度来看,一个从亮黄到暗紫的渐变与一个从亮紫到暗黄的渐变相比,给人的感受应该是相似的。但是当我们实际看到下图时,会觉得前者比后者要自然很多。

浅析设计图表色彩的简单方式

这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自然界中的渐变。我们在日落余晖中可以看到从亮黄到暗紫的渐变,但是地球上却无处可见从亮紫到暗黄的渐变。

以下图片来自 Kyle Pearce

浅析设计图表色彩的简单方式

同样,从亮绿到蓝紫色,从亮黄到暗绿色、从橙棕色到冷灰色……都是如此:

来自 Kbh3rd

浅析设计图表色彩的简单方式

来自 Ian Britton

浅析设计图表色彩的简单方式

来自 Jon Sullivan :

浅析设计图表色彩的简单方式

因为我们长期以来都能看到这些自然渐变,我们在配色中看到它们时也感到熟悉而愉悦。

原则三:使用渐变而不是零散的颜色

渐变配色是最好的,不论你需要的是2种还是10种颜色,都可以从渐变中获取到。这样一来不但能够保证色彩的感觉自然,而且还有足够的色相和明度差异。

从色板模式转为渐变模式并不容易,你可以尝试着在 Photoshop 中给渐变画几条分隔线,然后对分割点进行测试并微调。这里有一个截图可以向大家展示我们是如何修正我们的渐变的:

浅析设计图表色彩的简单方式

你可以看到,我们把渐变色板放到最顶上,与灰度渐变相邻,并从分割线上取色来测试这些真实的使用情况。

我们的色板

我们对成果非常满意。下面展示了一些我们正在使用的色板,他们都以纯白为起始,以纯黑为终点,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明度的差异。

冷色:

浅析设计图表色彩的简单方式

暖色:

浅析设计图表色彩的简单方式

霓虹色:

浅析设计图表色彩的简单方式

使用我们的色板

浅析设计图表色彩的简单方式

浅析设计图表色彩的简单方式

总结

现在配色越来越多,但是他们并不都时候图标和可视化数据。我们研究的方法是让色彩渐变在色相和明度上范围竟可能广。这样一来我们的色彩就适合色盲和色弱了,对实力正常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并且可以运用于维度数量从1到12的图标。

相关文章、工具和资源

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很棒的资源和文章。它们得出了与我们相似的结论,但是使用的方法更加数据化,并且甚至延伸至了色彩理论。我们认为应该分享给大家作为扩展阅读。

文章:

  1. How To Avoid Equidistant HSV Colors
  2. Mastering Multi-hued Color Scales with Chroma.js
  3. Subtleties of Color (Part 1 of 6)
  4. The viridis color palettes by Bob Rudis, Noam Ross and Simon Garnier
  5. A New Colormap for MATLAB – Part 1 – Introduction

工具:

  1. Colorpicker for data :可以在 Chrome 上获取渐变色,并立即在图表上查看效果的工具
  2. chroma.js:处理颜色的JavaScript库
  3. Colorbrewer2:用来为图表选择颜色的工具,既支持多种色相也支持单色相
  4. gradStop.js:生成单色方案和等距渐变点的 JavaScript 库
  5. Color Oracle:免费的色盲测试工具, Windows 、 Mac 和 Linux 都能使用。

其它资源:

这里还有一些好的配色资源,尽管它们并不一定适合可视化数据,但是你也许会觉得有用。

Color Hunt :高质量的色板,方便快速查看,如果你只需要4种颜色的话会很有用。

COLOURlovers :很棒的色彩交流社区,还有各种工具可以用来做配色设计。

ColorSchemer Studio :功能强大的PC取色工具

Coolors :一个轻量的色板生成工具

Flat UI Colors :最流行的的界面色板之一

Material Design Colors :也是一个色板,不但提供广泛的颜色,还提供每个颜色的“重量”和亮度。

Palettab :提供颜色和字体方案的 Chrome 扩展工具

Swiss Style Color Picker :也是一个很好的色板

标注:

对色盲色弱来不够友好*:原文中问题一的标题是“Low Accessibility”,通常用形容来产品对残障人士的友好度不够,这一点在欧美国家经常作为需要重视的产品硬指标(也是由于他们的色盲色弱发病率比亚洲高很多)。因为在中文里没有简短精准的说法,所以我在写的是“对色盲色弱不够友好”。

逻辑性较强的人*:原文的写法是“left-brained folks”,直译是左脑型的人。通常左脑型的人被认为逻辑严谨,右脑型的人被认为有艺术天赋。因为这种说法在中文里不是很通用,所以我写的是“逻辑性较强的人”。

 

原文:Finding the Right Color Palettes for Data Visualizations by Samantha Zhang

译者:Z Yuhan

来源:https://zhuanlan.zhihu.com/p/26651293?group_id=842031998401929216

本文由 @Z Yuhan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2320/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01 09:05
下一篇 2017-05-01 11:26

相关推荐

  • 解析「交互设计七大定律」在设计中的应用(上篇)

    交互设计之父阿兰·库珀说过这样一句话:“除非有更好的选择,否则就遵从标准”;在交互设计领域中,有很多被时间和前人验证过的设计法则,这些法则是从用户的行为逻辑中总结出来的,掌握这些法则能让我们迅速有效的完成自己的设计,接下来,笔者通过一些实例来解析下这些原则在设计中的应用~由于文章有点长,影响阅读体验,本文将分为上下两篇来发~一费茨定律(Fitts’ Law)1、费茨定律(Fitts’ Law)简介费茨定律是由保罗·费茨(Paul M. ...

    2018-02-03
  • 老子花了1761,你就给我这用户体验?!

    关注公众号回复关键词回复“模考”获得还原机考环境的口语模考回复“TPO”获得TPO模考软件回复“机经”获得托福历年真题回复“作文批改”获得趴趴助教亲自批改作文更多福利礼包领取请添加微信:papalovetoeflSpeaking-Direction来自趴趴托福00:0004:06托福虐我千百遍,我待托福入初恋托福,作为一个从早上八点半到中午十二点半多的长时间持久战,在考试过程中,同学们总会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经历比如说...

    2018-03-01
  • APP界面设计流程

    此教程从交互开始进行APP界面设计,主要是一个流程,还是值得童鞋们学习一下的。包括:1、交互流程设计;2、风格定位;3、功能icon设计;4、界面视效整体优化;5、应用icon设计。   来源:G-UIDEA

    2016-05-06
  • 考研是工作的理想国 | 同济大学设创交互设计考研分享

    打造最优质的设计教育有趣·专业·创新上次发了那篇跨专业考研的分享之后,小编收到了很多小伙伴的后台留言说,能不能多多分享一些考研的心得,为了保持我们有求必应的优良传统,今天的推文也是一篇干货分享帖~此次的分享,来自一位考上同济的在职小姐姐,一起来听听她是怎么平衡工作与考研之间的压力吧~张 炜15年毕业于山东财经大学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因为爱好也因为工作上遇到的瓶颈,希望能通过考研取得进步,并顺利考入同济设创院的交互设计方向。(即在职又跨专...

    2018-04-25
  • 双十一来了,淘宝的登录页有bug?我有解决方案!

    关于淘宝的登录页设计中的BUG,本文作者就用所学的用户研究、交互设计以及产品经理相关的知识来分析一下,并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2017-05-17
  • 沃尔沃自主驾驶概念交互设计欣赏

    沃尔沃自主驾驶的概念交互设计来自设计师Keke Le用户调研 |  HMI设计 |  UE/UI设计 |  HMI培训  |  HMI评测  | 体验咨询

    2018-03-21
  • 如何平衡用户体验和商业变现

    互联网公司往往会面对怎样平衡用户体验和商业变现的问题。其中最常见也是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作为互联网公司商业模式之一的广告,某种程度上会影响用户体验。比如广告数量过多、与用户需求根本不相关等,这都会引起用户的反感。而在Facebook看来,这并非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在1月21日举办的2018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上,Facebook工程总监范鹏分享了Facebook平衡用户体验与商业变现问题的4个原则。范鹏认为,用户体验与商业变现之间产生的问题其实...

    2018-02-10
  • 2017 年你应该尝试的:七个最有前景的设计工具

    随着新工具的发布,现有工具版本的更新迭代,2016 年显然是设计类工具蓬勃发展的一年。在本文中,我挑选了一些在 2017 年值得我们关注的设计工具。这些工具在设计工具类的社区中都拥有着大量的人气,所以挑选出来与大家一同分享。Have Fun!注: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学习与交流。

    2017-05-08
  • 新项目丨青岛东海凤凰:宽建筑[UCD]挑战中国第一仿生建筑

    *文章已由原作者授权发布▲凤凰中心效果图作者:王宽方案设计方:宽建筑 [北京城建] KUAN architects [UCD]项目名称: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文化活动中心地址:中国,青岛,金沙滩设计团队:王宽,周媛,李鹏,梁文杰等结构咨询: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卢理杰数字模型&BIM咨询:北京华茂云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施工方:北京城建集团(建筑部)、北京城建集团十六公司、城建精工钢构公司面积:31,313平方米状态:主体结构已封顶预计建...

    2018-03-13
  • 交互设计思考模式:“删除、组织、隐藏、附加”

    Giles Colborne简约四策略是“删除、组织、隐藏、转移”,由于“转移”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比较少运用到,所以我根据elya的知乎回答把四策略定义为“删除、组织、隐藏、附加”,elya没有解释她的理解,所以我根据自己理解重…

    交互设计 2015-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