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又犯了,我从交互设计角度分析了《得到》App…

我是《逻辑思维》的 期期都听 忠实听众,也许有很多人对老罗不置可否,但我自己是非常喜欢的,可能也是由于我知识结构和老罗相差太远,但我一点也不觉得丢脸,谁叫他比我 老 大呢。

以前我们都知道,喜马拉雅是逻辑思维的官方音频发布平台,去百度云下载的算我没说。

职业病又犯了,我从交互设计角度分析了《得到》App…

当我在2017年打开喜马拉雅的时候,心好痛!!!不更新了???

职业病又犯了,我从交互设计角度分析了《得到》App…

职业病又犯了,我从交互设计角度分析了《得到》App…

度娘马上告诉我,老罗弄了个app叫《得到》忙不迭的下载下来,毕竟我还要依附他,填补我的知识荒漠区域。

职业病又犯了,我从交互设计角度分析了《得到》App…

产品定义一目了然啊:逻辑思维出品-碎片时间阅读工具。(不知道什么是产品定义?自己问度娘)

职业病又犯了,我从交互设计角度分析了《得到》App…

通常app注册登录以后进入的都是首页,现在大多数叫“发现”我觉得这个转变很有意思,从功能上理解这个页面其实是产品主要功能的一个缩略图,传递给用户我们产品能为你提供什么服务,以及产品的整体风貌,从字面上理解“首页”是开发者告知用户这是我们的第一个页面,而“发现”给用户的感觉是我邀请你来到这个页面探索,虽然“首页”和“发现”的内容实质是相同的,但是换个文本标签,用户仿佛觉得自己更有主动权和参与感。

职业病又犯了,我从交互设计角度分析了《得到》App…

咳咳,作为交互设计师,我先来看看app的一级导航:发现,今日学习,随时听,已购,我。发现和我自不用说,已购是把高频操作提升优先级,这都可以理解,今日学习和随时听是我比较想了解有什么差别的,因为从标签文本的解读来说,差别并不大。

职业病又犯了,我从交互设计角度分析了《得到》App…

woo~一个卡片折叠的动效,这里插播一条 不要脸 高逼格的广告:想学动效的宝宝们,优设动效班在向你招手~

说回今日学习,是碎片化的内容合辑,有音频有文章,你可以按照你的兴趣直接选取你要 吃 听的,如果我就是懒癌晚期怎么办?

职业病又犯了,我从交互设计角度分析了《得到》App…

那么随时听就来解决这个痛点了,以时间维度推送音频服务,至于这个痛点优先级有没有这么高我持怀疑态度,可能因为我本身控制欲比较强,无法容忍我的时间被未知的内容服务占据,当然这只是我这个单一用户的心智模型,说不定我是个怪咖和别人不一样呢。

体验到这里作为逻辑思维的忠实听众,我是不是该来找我最感兴趣的内容《逻辑思维》了呢?很好,发现页面中间大大的banner,我点!

职业病又犯了,我从交互设计角度分析了《得到》App…

我再点!我还点!!

职业病又犯了,我从交互设计角度分析了《得到》App…

在咖啡厅里坐下休息,要消费的道理我懂,我也愿意在《得到》里花钱,但是这个花钱的历程被打断了,接下来用户摸索着回到发现,可以找到二级导航里的:电子书,每天听本书,商城,等等去选择你想花钱买点啥,问题解决。

但是我觉得可惜,一个可惜是用户的操作闭环被打断,用户体验不爽,另外一个是多好的引流机会啊,直接给新用户推送你想让他们买的,你们怎么就放过了呢?

接下来我给大家描述一个场景:我每天从价值60万美金的床上醒来,有个爱我,最重要是多金的男盆友,每天就带我买买买,不好意思走错片场。

职业病又犯了,我从交互设计角度分析了《得到》App…

每天早上被猫抓醒,一看又快迟到了,赶紧套上衣服出门可能腮红都没打匀,好不容易挤上地铁想站着也是站着听听《得到》吧,这个月流量又快用完了,好心疼…要是开通一个app内免流量的服务包就好了,当然这段土豪就当没看见。

整个app体验下来,瑕不掩瑜,虽然有比如没有夜间模式的小缺憾,但逻辑思维的品味依然不俗,老罗也把一期近一个小时的节目拆分成了每天10分钟左右,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碎片时间阅读学习,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我之前上班那样,开车实打实一个多小时,40分钟开不出光谷,最近看到他们团队在招聘交互设计师,看来对自己的产品是有追求的,这是个起点不错的app,《得到》看好你哦~~~一个普通用户的真实情感表达。

–注:所有截图来自得到 2.7.5版本

封面设计: Maxime Girault


作者:Lau (刘昱),资深交互设计师,UI设计师,2005年从业,十余年设计经验,精于交互,通达UI。现为优设大课堂交互设计课老师。


知道很多小伙伴看完会觉得不过瘾,戳阅读原文小编准备了一篇《重新认识滚动交互,让你设计的网页更适合这个时代》。

原创文章,作者:Tin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0549/

(0)
TinadminTinadmin
上一篇 2017-08-04 15:32
下一篇 2017-08-04 15:33

相关推荐

  • 交互设计用户模型建立

    点击信息与交互设计关注我们!Persona交互设计用户模型建立:一、什么是用户模型?Persona([pə:'səunə]):(Persona是用户模型的的简称)是虚构出的一个用户用来代表一个用户群。一个persona可以比任何一个真实…

    2017-08-01
  • 【交互设计】在人工智能实验室做产品设计是怎样一种体验?

    ‍当你看到这行字时,我知道我已经成功把你“引诱”了过来——用“人工智能“这样一个令人“哇”的字眼。我猜,你是设计师?产品经理?”人工智能+设计师” 这个搭配正好戳中了你那满满好奇蠢蠢欲动的心。一年前误打误撞加入了…

    2017-08-01
  • 如何避免交互设计中的「刻板印象 」

    之所以有“刻板印象”,是因为有categorical thinking(类别型思维),它往往使我们产生对事物的固有看法和理解,是在看到某些特定人、事、物时第一时间想到的,这些就形成了“刻板印象”。那到底该如何避免它的消极作…

    2017-08-01
  • 为什么我推荐使用Flinto做高保真交互设计稿?

    静电说:其实Flinto并不算一个新鲜的工具了,但是感觉在设计师中的流行程度并不高,可能是这个工具一直很低调的原因吧。在16年初,Flinto还只是个可以做连连看的工具,跟其它同类型的工具并没有太多的区别。但是随…

    2017-08-01
  • 浅谈微信应用交互设计

    微信应用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比如前段时间风靡朋友圈的神经猫,就创造了三天过亿访问量的神话,开发一款好玩有趣的微信应用,通过微信朋友圈的自发传播,达到品牌和产品的有效推广,是当下很多企业都在尝试的,但事…

    2017-08-02
  • 手机交互设计中的“拇指法则”

    你有没有遇到过一款APP让你用的很不舒服?你的拇指必须要伸得老远才能够得到菜单,或者页面里元素太多导致你经常误操作。这些都是因为交互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拇指的感受,或者更学术化点说,没有考虑到“拇…

    2017-08-03
  • 交互设计的三大铁律规范!

    科幻爱好者们没有人不知道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在交互设计中,我们也需要三条铁律来规范一切行为。本文来自UI中国主站,由IFEC成员翻译作品分类: 经验/观点/自译外文 原作者:Diogenes Brito 译者:十萬個為什…

    2017-08-01
  • 交互设计的未来在哪?

    这是2017年的第13篇文章除了电脑和手机,越来越多承载了新交互形式的产品涌现。语音、体感等更加自然的交互方式会不会成为主流?未来的产品形态和交互方式会走向何方?当NUI(自然用户界面)代替GUI时交互设计师和…

    2017-08-01
  • 交互设计中,你不可不知的八个度

    数十万互联网从业者的共同关注!作者:李煜佳,华为交互设计师。专注于用户体验及服务设计,擅长设计分析、交互设计、细节体验提升等工作。作者原创并投稿早读课发表,转载请联系作者。欢迎投稿到早读课,投稿邮箱…

    2017-08-01
  • 交互设计之用户建模

        上次已经论述了交互设计的目标研究,这次呢来说一下建模,建模包括用户建模和使用场景建模。因为使用场景建模常常和需求设计结合在一起,所以放到下次说。    目标建模包括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