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设计中便捷的单手操作

APP设计中便捷的单手操作博文banner1

探讨APP的手势操作前,我想先介绍两篇文章来了解用户是如何使用手机的,以及触控屏是如何来感应我们的操作的。

用户是如何使用手机的

Steven Hoober在《How Do Users Really Hold Mobile Devices?》[1]一文中指出,通过两个月的时间对1333名手机用户在公众场所(街道、机场、汽车站、咖啡馆、火车上、汽车上等)使用习惯的观察得出以下结论:

①780名用户是通过滑动、点击、打字等来操作屏幕,其他用户则仅仅是用手机来收听、观看、打电话。

②49%的用户通过单手操作,36%一手拿着手机一手操作,另有15%双手操作。

③在单手操作用户中,有33%的用户用左手拇指来操作。

用户经常变换操作姿势和手势。

49%的单手操作用户是以下两种姿势(左手用户相反)。绿色代表容易点击区域,黄色为拇指伸展可到点击区域,红色区域超出单手可点击范围。

APP设计中便捷的单手操作

触控屏是如何来感知操作的

Steven Hoober通过研究在《Common Misconceptions About Touch》[2]中指出,因为我们的手指是三维立体且柔软的,在操作屏幕的时候,只有手指的部分区域是和屏幕接触的,这部分区域称为接触印迹。而触控屏仅仅感知人们接触印迹的几何中心位置来出发操作,与接触印迹区域大小无关。

APP设计中便捷的单手操作

除了以上这些因素外,硬件设备的差异,用户使用移动设备时的视线角度都会影响点击操作的精准度(更多详细介绍可在文章后所附原文链接查看)。为此Steven Hoober提出为界面元素分别设计视觉目标和触控目标(即我们常说的热区)的建议。如点击文章中的网址链接(视觉目标),我们不需要精准地点击到链接上的字母,而仅仅需要触发它周围的方形区域(触控目标)即可产生跳转到该网站。在不影响视觉效果的基础上,适当放大触控区域可提高操作的精准度。

另外一个将视觉目标和触控目标分开设计的方法即为我们常说的手势操作,如上文所述手机使用过程中单手和左手操作的用户比例都比较大,好的单手操作手势设计能有效提高使用效率,减少误操作,给用户带来惊喜。为此,笔者在下文中总结了现有APP单手操作中的4类用法。

手势是如何被利用的

1.页面切换

在有限的屏幕空间中使用APP时,多层级、多页面切换是最频繁的操作,如果仅仅依靠大多数应用左上角的back键来返回或是点击后才能切换tab,使用起来将非常不方便,因此单手操作最常见的应用场景则是利用左右滑手势来穿行于各层级页面间。如下图网易云阅读资讯中心的tab切换。在这个手势操作中有两个关键因素影响使用体验:一是滑动过程中页面要跟随手指,这样能让用户形成对产品的控制感和更明确的层级感;二是需要有“路标”作用的页面元素作为指引。

图(1)是网易云阅读和iOS设置中的右滑操作示意。网易云阅读中,在页面任何位置轻轻右滑即可返回,iOS的返回操作手势热区在屏幕边缘。这两者的区别是,云阅读中的返回设计更多是利用用户的下意识行为,操作成本低,但同时增加了误操作的风险。iOS中用户的操作多是有意识的行为,误操作几率小,同时操作成本也增加了。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因此在设计中应更具实际场景定义好对手指滑动的感应范围和角度。

APP设计中便捷的单手操作

图(1)iPhone和网易云阅读的右滑手势热区

图(2)为网易云阅读和网易新闻的文章正文页,都能通过左滑返回,后滑进入评论页。相比之下用网易新闻显得更自然,初次用网易云阅读的用户会更容易对右滑进入评论页产生迷惑。究其原因,网易新闻在标题栏两边分别放置了“返回”和“跟帖”的页面元素,就像是分叉口的两个路标,让用户对前方的路形成心理预期。相比之下,网易云阅读的返回和评论同处于页面底部的左边,引导性不太明确。

APP设计中便捷的单手操作

图(2)手势切换时的页面引导

2.内容呈现维度的切换

下图中Cal和数读展示了手势的另一中应用方式。日期的可拆分维度有年、月、季度、周等,不同的使用场景需要切换时间粒度,Cal利用手势上下滑动方便地切换周历和日历,利用左右滑切换日期。数读首屏,默认显示文章概要,上滑即可浏览文章详情,由此利用手势的上下左右滑动可以针对文章展开4个维度的浏览:概要,详情,上一篇,下一篇。此外,相似的手势运用还是墨迹天气等。

APP设计中便捷的单手操作

图(3)Cal的周历、日历切换

APP设计中便捷的单手操作

图(4)数读的文章概要和详情切换

3.将相关功能隐藏在对内容的手势操作中,扩充屏幕内容展示空间。

智能手机受尺寸限制,对用户而言首屏空间越发宝贵。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让用户得到有效信息,APP的魅力将大打折扣。然而实际设计时往往功能众多,若放在首屏,页面将会是功能按钮的堆砌,占用了有效信息的展示空间,若不放在首屏,有可能层级太深,让用户找不到方向。资讯阅读软件Digg和追剧神奇TeeVee则采用了如图(5)和图(6)所示的操作方式。Digg通过右滑手势后,可对该资讯模块进行赞、添加书签、分享等操作。TeeVee中,左滑是最常见的删除操作,右滑可查看更详细的剧目更新信息和提醒设置。这种直接操作内容的自然人机交互方式,不仅符合用户的感知习惯,也能很好地节约屏幕空间,创造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这点和Windows UI设计理念非常契合。只要对新手用户做好引导,之后的操作就非常得心应手。

APP设计中便捷的单手操作

图(5)Digg将添加标签等内容相关操作隐藏在左滑手势之后

APP设计中便捷的单手操作

图(6)TeeVee的手势操作

除此之外iOS自带的邮件、信息,和小清新壁纸应用拾光都有类似手势应用。

4.提炼重要功能,利用手势呼出操作

iOS的多指触控自不必说,可是需要额外的记忆成本[3]。上文提到过,在使用时最常用的手势是滑动和点击,运用得当也可以达到惊艳的效果。刷新浪微博时大家最常用的操作莫过于看和写,新浪微博将写微博的操作放在了左上角很明显的位置,但是单手难以操作,而Fuubo通过点按屏幕底部的首页键然后顺势上滑,即可触发写微博的操作,更简洁快速。如图(7)是新浪微博和Fuubo的界面功能布局对比。

APP设计中便捷的单手操作

图(7)新浪微博和Fuubo的写微博功能呼出方式

在优酷的播放界面任何地方左右滑动可控制播放进度,上下滑动控制音量,将手指从界面众多功能中解放出来。

APP设计中便捷的单手操作

图(8)优酷的手势运用

除此之外,Clear,Any.Do等to do应用利用下拉手势直接调出最常用的编辑新条目功能;易信双击呼出语音;多看阅读下拉书籍正文直接添加书签;Readmill在文章阅读时上下滑直接调节亮度;Solar利用上下滑手势查看不同时间点的天气。以上这些应用的共同特征都是利用简单的上下滑和点击手势呼出APP使用时最常用、触发频率最高的功能,提高使用效率。但哪些功能优先级比较高,是否容易误操作,误操作后果如何是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如优酷的上下滑调节音量功能的优先级是否如此之高,在某些场合是否会令用户误操作而尴尬,这些都是需要结合使用场景去仔细斟酌的。

以上就是总结的APP设计中便捷的单手操作手势运用,关于手势界面操作还在不断学习中,欢迎大家补充和拍砖。

[1]Steven Hoober. How Do Users Really Hold Mobile Devices?.http://www.uxmatters.com/mt/archives/2013/02/how-do-users-really-hold-mobile-devices.php

[2] Steven Hoober. Common Misconceptions About Touch.http://www.uxmatters.com/mt/archives/2013/03/common-misconceptions-about-touch.php

[3] 易发现的手势操作.http://www.chinaz.com/manage/2012/0608/256316.shtml

文章作者:vivi

转自:http://uedc.163.com/11389.html

原创文章,作者:ioue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153/

(0)
iouedioued
上一篇 2014-09-06 00:31
下一篇 2014-09-08 11:40

相关推荐

  • 译文|界面设计中,关于字体设计的10 个锦囊

    字体作为界面设计的一个元素,对用户的阅读体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是 UI 设计师 Viljami Salminen 分享的用户界面字体设计的基本规则和技巧。一个优秀的设计师懂得:网页上的文字不仅仅作为内容而存在,它还是用来交互的界面。
    – Oliver Reichenstein
    Helvetica 真的弱爆了。它不是为小屏显示而设计的。像「milliliter」这样的单词显示效果就很差。
    – Erik Spiekermann

    2017-05-22
  • 绘制用户体验

    在今年的UX Weeks大会上,Jim Kalbach组织了一场Mapping Experience的工作坊,提出在产品和服务之间关系日益密切的今天,如何形成一个服务生态系统,是商业竞争中的重点。其实阿里巴巴集团在早前就提出了“商业生态”这个概念,但是到底应该如何做?Jim提出:想要在竞争中胜出,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必须清楚的了解自己提供的各种产品和服务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以及是怎样在用户的生活中发生影响的。

    2017-05-16
  • 案例分析:怎样避免交互设计中的「刻板印象 」

    刻板印象有好有坏。在合适的场景、时间、项目中,去最大化它的积极作用,尽量避免它的消极作用,才能真正的平衡设计、工作,甚至生活。

    2017-08-04
  • WEB用户体验

    点击标题下「智业人」可快速关注摘要:随着软件行业的迅速发展,各种软件产品更是形形色色,用户不再满足软件对其所需要的功能实现,更追求一种使用过程中的心里感受,因此用户体验足够好的才能走向最前端。用户体验的定义有很多,用一种比较简单的说法就是“用户对访问网站的感受”。本文主要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从网站的构建到数据渲染完毕的过程提高用户体验。关键字:加载速度、动画、用户体验、布局一个好的网站离不开对用户体验的追求。因为良好的用户体验才能增加用...

    2018-02-03
  • 交互设计申请竞争白热化,你该如何“杀出重围”?

    只要你想改变自己汉艺陪你死磕到底对于学习交互设计的同学来说,多数同学的作品集项目最终效果是这样的:这样的一个网页,几个app界面的最终效果图在各大设计网站,更是一抓一大把,导致很多同学对于交互设计的认知更多的停留在网页设计或者app设计上,浏览越多案例,思维越被局限。如果一个交互作品集中四五个项目全是这样的“大众脸”,想要从全球大量相似的“竞品”中脱颖而出,吸引到考官注意力,可以说困难重重。本期文章,为了让大家的作品集能够在全球竞争中脱...

    2018-02-03
  • 撇开设计师的视角,普通用户是如何看待设计细节的?

    做设计久了,设计师很少能够真正站在用户的角度看待网站和APP。今天的文章,我们来聊聊普通用户眼里的设计细节~我们应该迎合用户,如果连对的东西都不能坚持,产出物的最终目标就会发生偏离,甚至完全无效。 ——@冯铁

    2017-05-13
  • 关于微交互动效的“六脉神剑”

    好的产品必备的两点要素:功能和细节设计。功能吸引用户使用你的产品,细节设计塑造产品的差异化,将你的用户留下。功能满足需求,细节打动人心。

    2017-05-22
  • 设计师应不应该培养“审丑”能力?

    作者:TanghuiDesign   “审丑能力”是指 克服“与心理预期不符而产生的情绪抵触”的能力 无法审丑 几乎是所有设计师都难以治愈的毛病 或者说短板   没错,你如果是看到标题进来的,想必是“审丑”二字吸引了你。 关于设…

    交互专题 2017-08-07
  • 和几位牛逼的设计师聊了聊“理想雇主”这件事,还有些别的故事...

    互联网领域的设计师们更像是一群“走钢丝的人”:游走在逻辑和审美之间,游走在说服和被说服之间,游走在PM、开发和大BOSS之间,试图最终达到各方的平衡和实现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2016-06-20
  • 关于增强移动端交互设计的7条小建议

    本文转译自TubikStudio,内容有删减如果你要问某个产品的移动端交互设计好不好?很简单,如果用户能够很轻松愉快的使用以至于没有感受到它的存在,这就表示这款产品的设计是专业的、成功的。另一方面,如果整套交互中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用户一定会注意到他们,并且引发吐槽。移动应用的设计,需要清晰易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有效使用。设计师的认识是创建一个直观的界面,指导用户们,帮助他们顺利操作使用。1、降低学习成本每个产品经理或者交互设计师,都想创...

    2018-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