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设计-文字编排的易读性

6599301775261335767 (1)

视觉设计工作中,大家总习惯将重点放在图标和色彩上。但实际上,作为一个阅读类app,思考如何让文章更易于阅读是和图形、色彩处理同等甚至更为重要。

设计工作中,如果有100个人就会有100种设计理论,我认为并不能总结出一条绝对正确的理论。但是,如果完全没有什么设计理论的话,貌似会使设计显得很奇怪。比如,经常会看到这种书籍(图1),一行文字过长而订口的空白又处理得不太合适。只要看到这样的设计,马上就会想到“这里好像没有规则啊”,还会让人产生“这本书的设计师好像不读书啊”这样的感觉。在阅读过程中哪怕只有一些地方令人难以理解,也会让人精神不集中,不能彻底关注文章本身。如果是一个读书的人,他自己看看这样的设计,自己也会感到这种方式不便于阅读啊。所以我认为电子书的阅读感受也是这样,要做出理想的版面,作为设计者需要站在读者的角度考虑,应该寻找对于自己来说便于阅读的排版。因此,也借此机会来整理出网易云阅读产品中,书籍正文文字排版的相关规则。

视觉设计-文字编排的易读性

设定内容区域

首先在书籍编排过程中,设定页面四周的余白来安排页面的排版。页边空白的大小不同,排版效果给读者带来的印象也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适当地进行处理。虽然纸质书籍已经有了莫里斯所提倡的版面设定理论,但是这些理论并不适合于显示在硬件设备上。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媒体特点来进行处理。如图(2) 有颜色的部分是版面,abcd版面标准的设定通常是按照1:1.2:1:1.7的比例来进行设计
视觉设计-文字编排的易读性

字体大小设置

其次是文字的字体大小,标题的字号要大,解说注释的字号要小,文字的大小要根据它的作用灵活设定。在版面设计中,首先要确定正文字体大小,只有确定了正文字体大小,才能根据它来调节平衡,决定大标题,小标题以及注释文字大小。
下图是适用于一般文章正文文字大小的图例。即便是相同大小的文字,字体不同看起来大小也不一样。而且选择文字大小时,需要考虑文章的阅读方式,比如,是在大屏幕机器还是小屏幕。(图3-4)
视觉设计-文字编排的易读性

行对齐

排版中重要的一条,是把应该对齐的部分对齐,例如每一个段落的字行对齐,就是把行的位置进行对齐使其一致的方法。行头对齐是所有行均在行头对齐的方法(图5)虽说这种用法使得行尾不齐整,但方便文章的停顿部分换行,适用于散文、诗歌等表现韵味的文字版式。但是,对于编排长篇文章时,选择左右对齐更能体现条理性。由于换行的位置都相同,阅读行头或换行的时候视线能够平缓流畅地移动。
视觉设计-文字编排的易读性

文字留白

使文章易读的排版方法多种多样,下面说说简单的方法“留白”留白就是在版面中留出空余的空间。
编排文章时,最小的留白是文字里的空白,根据文字的形状,字中有很多小的空白,留白的大小依据字体或者文章内容上汉字及英文的多少而改变。其他比文字中的空白大的留白,是文字与文字之间字间隔的空白、以及行与行之间的空白,段与段之间的空白,留白的面积大小要遵循上述顺序。在文章中如果这个顺序颠倒或者混乱,就会变得不易阅读。
视觉设计-文字编排的易读性
整理好依次顺序后,再要检查编排后的文字是否严格按照这个顺序进行设计。不过在实际排版时没有必要把它们的大小都分别测出来。重要的是用眼观察外观来判断留白大小是否合适。

行间距的设定

行高,行间距的大小对文章的易读性有很大的影响。行与行之间拉得过开,从一行末尾移动到下一行开头,视线的移动距离过长增加了阅读难度。相反,行与行之间贴得过紧,上下挨得过紧影响了视线的移动,让人不知道正在阅读哪一行(图12)。正文最恰当的行高,基本应该设定为其文章中文字大小的两倍。例如文字大小为8px的文章,就应该把行高设定为16px(图13)
视觉设计-文字编排的易读性
但是根据文章使用的字体不同,行高使用的值也会发生改变。比如宋体文章的行高要比黑体的行高大一些,相反黑体的行高要稍微小一些,这样的设定更易于阅读
视觉设计-文字编排的易读性

另外正文以外的大标题,小标题和引导语类的短文章,一般要把行高设定得稍微窄一些。大标题或题目的部分,因为字号较大,若文字间隔太大太松散会影响阅读。因为若把引导语的行高设定过宽,这段文字难以被认为是一个整体。因此需要配合文字版式,挤紧字与字之间隙,这样会让版面看起来紧凑扎实。

视觉设计-文字编排的易读性
我们在设计工作中,头脑中往往会存有某种标准,并且会以之作为排版工作的标准。但是实际工作中总会有些具体情况,例如对于对话较多的原创类书箱而言,行距稍微小一些也没关系,而对于出版类书箱这样段文字较多,或者论文这样比较晦涩的内容来说,行距大一些会比较便于阅读。当然读者的年龄也是很重要的问题。像这样的观点还是与自己的阅读经验直接相关的。

保持足够的段间距

段落与段落之间必须有一定的距离。如果这种距离不够,那么读者从字行末尾折回,移向下一行视线就会与移向下一段的视线发生冲撞,从而导致阅读无法顺利地进行。而且,如果段落之间的距离过远,也会有造成段落之间的关系联系不强的弊端,因此设定合适的段间距是很重要的。
作为保证文章易读性的标准,将段间距设为大约两个文字的大小是一种通常的作法。也就是说,当正文的文段以12p文字排版时,段间距就是24px。当然,这个标准也并不是绝对的,有时候也可以通过刻意地设定狭窄的段间距,给读者带来内容紧凑的印象。
视觉设计-文字编排的易读性
我们的书籍排版是以像素尺寸的形式显示在硬件设备上。所以我们要确保设计出来的文本尽可能的易读,无论读者所处的空间、时间有何种变化。我们要尽可能透彻地了解,作出明智的决定,并且建立规范的设计规则。

特殊符号的处理

和构成简单、只需处理字母的西方文字相比,中文汉字中,众多“符号”不规则地混在一起,构成非常复杂。因此,为了使这些繁杂的要素配置得整洁美观,需要在开始排版之前,预先制定“段落样式”的设计排版规则。
例如中文和英文混排的文章,为使中文和英文和谐自然地结合,需要把英文的字号设定得比中文字号大一些。还有左右对齐文章,必须决定是否把标点“悬吊”在对齐线之内。再有标点、记号,若放在行头或者行尾,文章就会变得不易阅读。为了防止这些发生,必须进行避头尾的设置。制定好上述详细的规则,就会将文章编排得美观协调。
视觉设计-文字编排的易读性

版面设计也会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有时候即使运用了这些相同的理论所进行的编排设计,也会出现“看起来不错啊”和“只不过是简单的排列而已”这样两种情况。设计还是会体现出时代的要求的。当然读者年龄层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网易云阅读页面元素的使用方法,风格,使用的字体样式等问题,已经有一些固定的规则了。但是,这些惯用的字体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发生一些变化,虽然幅度并不是十分明显,但仍然是在逐渐发生着变化的。因为作为版面设计的条件而言,如果视觉上没有任何新鲜的东西也是不行的。在对这些所使用的颜色以及文字的组合方式等问题细微地改变过程中,存在着无限的正确处理的可能。方法总是有很多,所以我们也一直在寻找最舒适易读的阅读编排方式。

原创文章,作者:ioue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158/

(0)
iouedioued
上一篇 2014-09-07 17:14
下一篇 2014-09-08 22:41

相关推荐

  • 浅谈视觉设计与用户体验的统一

    Dribbble,国内比较追捧的媒体。上面聚集了很多项目的视觉设计图,有的配色很漂亮,有的表现手法很新颖(一定程度上会激发我们灵感的火花),但我们在不了解设计场景、目标的情况下是无法判断出这样的视觉设计是否最终解决了用户的问题。脱离业务场景的设计是没有生命力的更谈不上产品体验、服务体验,只有视觉和体验统一起来才能更好的占有市场,设计才具备了商业价值。

    2017-05-24
  • Axure学习笔记 | 初识Axure

    本文结构:辰安笔记—01—说点题外话唠叨之语:这个是我在B站上看学习视频自己整理的笔记。话说我的学习笔记基本上是从视频上扒下来,然后加入一些自己的思考。我在规划做分享Axure的时候也想过,网上资源那么多,我做这个有必要吗?有用吗?思考一番,做这件事情虽然艰苦,费力不讨好,但是有收益。我现在就是把自己当作一个产品来打造。通过这些事情有以下收益:1.对自己来说,知识更加系统,当然也可能会让我更加僵化,这个我会注意;2.对招聘者来说,TA可...

    2018-04-29
  • 你以为的交互,其实都有所出入

    任何职业的学习都是没有尽头的,只有越学越多,才能提高你的竞争力。多学各种知识才是王道。

    2017-05-21
  • [PSD组件资源] iOS 10 GUI for Photoshop PSD源文件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 iOS 10 GUI for Photoshop PSD ,ios交互设计规范,大小有266M,需要下载 PSD 源文件。

    2016-09-14
  • 如何以正确的姿势完成虚拟世界的互动?

    如果你还是个VR交互的小白;如果你已经意识到三维世界交互的不同,却还没有突破的方法;这篇文章,值得收藏、细读

    2017-05-15
  • 总结|2017年的5个网页设计趋势

    几何图案与全屏背景图结合、灰色的高级用法、色彩叠加……这篇总结的这5个网页设计趋势,其实在年底就初现端倪,所以2017年大面积运用几乎势在必行,想不落人后记得打开阅读哟。

    2017-05-08
  • Axure做的APP原型,在手机上怎么预览

    自学Axure,在各大网站查询,终于从小白到学会做基本的交互,再到能在APP端预览自己做好的原型。下面就说一下Axure做的APP原型,在手机上怎么预览?(以苹果手机为例)1原型制作好之后,点击发布→“预览选项”→配置→移动设备,导入做好的图标。2点击发布,“发布到AxShare”。3复制链接,将该链接发送到手机上并使用Safari打开。4粘贴并前往,将原型界面打开。5点击底部工具栏。6选择“添加到主屏幕”。7编辑名称→点击添加。8然后...

    2018-03-18
  • 以服务设计视角推动设计赋能

    作者:阿里UED 周静&谢辉敏小编说:未来的设计都应该归纳服务设计的范畴,包括用户体验设计、交互设计等,比如新零售设计就是一套完整的服务设计体现,不要等服务设计成熟了再去设计,谁先先学习,谁就抢占了先机~~为未来充点电!本文较长,读完需要点耐心~~近两年随着UED团队的探索,沉淀出了业务协同、设计增值、设计驱动三个层次的价值模型,深入剖析了设计师价值实现的不同阶段与方式。同时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也逐渐意识到了只有在协同业务的全流程中利用体验...

    2018-02-13
  • UCD,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前言:一直有在梳理自己的知识结构,也靠这些所谓经验做了几年行业培训,今年是从业的第十一年,我觉得差不多是时候把这些最初来自同行、互联网和书籍的知识再还给行业,我会把所有所得分章节逐渐整理发出,希望能对行业尽一份绵薄之力,同时也作为一种仪式,好让自己重新出发。任何项目都从一个idea开始,你走在路上,蹲在马桶上;吃着饭,看着电视,灵光一闪,觉得大致可以做一个什么东西来实现世界的爱与和平,这就是一个愿景的诞生;来源无法归纳,却是后面折腾的开始。
    然后就是“分析研究”,分析市场,分析技术,分析用户,一边分析一边验证愿景;顺利通过这个环节,得到的就是设计需求。需求的来源多元,组成亦是多元。需求得到,就要进行梳理,以确定下来;这就是“需求过滤”或者“需求定义”。
    接下来就是把需求转化成对应的功能和数据,这是产品的骨骼血肉,功能数据要满足需求。比如需求是解渴,对应的功能就能是可乐或者矿泉水,但不能是热干面。从这个环节起,产品从抽象变具体。
    功能数据有了,长什么样?我们要把它们设计出来。设计分成“概念设计”和“细节设计”两个阶段,设计又分为“交互设计”和“视觉设计”两条线,所以就有了“概念交互和视觉设计”及“细节交互和视觉设计”。
    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测试验证”,验证的结果用来迭代设计,所以大家看到有个双箭头。设计好了,提交研发。在这个阶段,我们做“研发支持”,也就是传达设计需求给研发,并且做研发过程中针对突发情况进行及时的设计修改;比如某个提示的补漏之类的。
    最后是“设计验收”。一般来讲,刚研发出来的版本多少有些变形有些不符合设计需求,所以我们要验收。列出结果清单,打回去重新调整。调整到什么程度才可以,要看具体到项目周期和策略。举个例子:我们筛选好约好被试(测试用户),分配给他们分析产品和分析任务,比如对比京东和淘宝的支付流程,让他们回去好好体验一个礼拜,让用户熟悉产品以心里产生评价。然后回到我们实验室,再走一遍,这一遍是被观察。然后就是访谈,询问他们的各种维度的评价,比如对于收货地址选择方式的偏好,最后我们统计归纳。这就是让用户来帮我们分析。“其实你什么都没有做错,错在你太老了。我们最早看到Snapchat,外国13-18岁小孩在用,我们高管用了觉得好傻好无聊,看不到价值,只投了一点,后来涨得很快。这个公司我们副总去过,就是海边一个玻璃房,很小的公司,感觉一个石头就把他们击破了。当时只有2000万美金,我们没进去,现在远远超过我们想象,百亿美金。

    2017-05-31
  • 产品学习——用户体验要素

    最近看完了这边和产品相关的书籍——《用户体验要素》,读完之后感觉这本书写的挺好。下面做了一些思维导图,做的比较详细,这样就可以当做是读书笔记了。自己的不足:1,读起来的困难是这本书翻译的不是特别好,所以为了理清楚这个本的脉络,还是花费了比预期要久的时间。2,是第一次使用xmind,在一边做思维导图,一边学习使用xmind上面花费了一些时间。3,是专注度还是不够,集中精力的时间太少了,所以做一件事的时间就会拖的太久。第一章:用户体验为什么...

    2018-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