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要懂心理学の眼见非脑见

文章目录[隐藏]

我们一般认为,当我们观察周围的一切时,眼睛会将看到的信息传输给大脑,大脑再对信息进行处理,让我们感受到真实的世界。但其实不然,脑见并非眼见,因为大脑总会解析眼睛看到的所有信息。试举一例,请观察下图:

卡尼萨三角

你会“看见”图中没有的三角形

你看见了什么?你第一眼可能会看到一个黑边三角形,上面叠了个白色倒三角。其实图上什么三角形都没有,有的只是些零碎的线条和3个有缺口的圆。大脑 认为图上应该有一个倒三角形,于是就凭空创造出了一个。1955年,这一独特的错觉由意大利心理学家Gaetano Kanizsa发现,后以他的姓氏命名为“卡尼萨三角”(Kanizsa Triangle)。

大脑会偷懒

为了更快地解析周围的世界,大脑会投机取巧地偷懒。大脑每秒要接收约4000万次的感官信息输入,并试图完全解析出它们的意义,所以它会根据以往的经验,猜测我们看见了什么。经验法虽说十拿九稳,但有时也会出错。

合理运用形状和色彩可以影响人们所见。图1-3展示了色彩如何使人注意到特定的信息,通过变化颜色区域,传达出的两条信息截然相反。

战争与和平

色彩和形状能影响人们所见

在黑暗处,余光看得更清楚

人眼有700万对亮光敏感的视锥细胞和1.25亿对弱光敏感的视杆细胞。视锥细胞集中于视网膜中央凹处,在视觉的中心区域,而视杆细胞则主要分布在外围。所以在弱光环境下,使用余光观察会比直视看得更清楚。

视错觉之错

视错觉就是大脑错误解析视觉信息的现象。在下图中,左边的竖线看上去比右边的长,但其实两条线一样长。1889年,Franz Müller-Lyer设计了这一图案,因此该图被称为“缪勒-莱尔错觉”(Müller-Lyer illusion)。这是最早的视错觉图案之一。

缪勒-莱尔错觉

人的视觉是二维而非三维

光线通过角膜与晶状体进入眼球,晶状体将影像聚焦在视网膜表面。在视网膜上,即使是三维的物体,呈现出的影像也是二维的。这些影像被传送到大脑视觉皮质并被识别,例如大脑会想:“哦,我认出那是一扇门”,从而重新将二维影像转化为三维物体。

视觉皮质汇总所有信息

John Medina(2009)认为,视觉信息以电信号形式传输到视网膜后,会汇总为多达12条不同的信息。其中,有几条阴影信息,还有几条运动信息,诸如此 类。大脑视觉皮质接收这些信息后,由不同区域分别响应和处理对应的信息,比如,一处专门处理40度角的斜线,一处专门处理色彩,一处专门处理移动状态,另 一处专门处理边线,等等。最终,所有信息只被整合为两条信息:一条是移动状态(物体是否正在移动),另一条是位置(物体和观察者的位置关系如何)。

小贴士

  • 别人在你的网站上看见的内容未必符合你的设想,他们的个人背景、文化水平、对眼前事物的熟悉度以及期待看到什么,都会影响他们的观察结果。
  • 你可以设计物体的展示方式,引导别人注意特定的内容。
  • 更多讨论内容请关注:学堂群:156360020 | 微信号:Aioued | 新浪微博:艾欧交互学堂

原创文章,作者:ioue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1526/

(0)
iouedioued
上一篇 2014-11-26
下一篇 2014-11-26

相关推荐

  • 交互设计岗位面试攻略

    面试交互设计岗位的同学应该准备以下几点: 1技能交互理论,熟记于心,信手拈来做为交互设计专业的学生,如果连一些普通的理论认识都不了解的话,是会很吃亏的。你所做的设计很容易遭到别人的质疑。这里推荐同学们…

    交互设计 2015-12-03
  • 从交互层面探讨:不一样的 App 该如何设计?

    针对APP同质化现象,本文作者从从交互层面探索了不一样的 App 该如何设计,且谈及自己的解决方案。值得一读。     “首先占据人们大多数时间的同类型APP内容高度同质化,而风格取决于内容,在平庸的内容下只能诞生风格平庸的APP设计。其次,对于以商业目标为根本的APP应用设计开发,设计风格的投入产出比并不高(游戏依然除外),设计模式的流行以及交互方式的单一使得保守的设计投入产出更高。最后在现今的消费领域,功能主义盛行,界面设计中理性居于主导地位,设计风格显示不是理性思考的首要考量目标。”

    2017-05-04
  • 【设计作品分享】一个让你丢掉负能量的产品——BICH

    作者:梁雅婵,授权载于我是UE网。

    2015-11-27
  • 不要做椅子上的设计师

    事件一:某巨头公司L开会,产品的老大C带头发言:“我觉得吧,用户不会喜欢这个设计、他们……”。相信在各位设计师的工作历程种这种发言都不是第一次听。

    2017-05-28
  • 【译】2016年UX发展状态

    原文:The State of UX in 2016 作者:Fabricio Teixeira 译者:冬火鸟 简介:总结2015,了解目前发展趋势,hold住2016UX发展动态 #1 抠像素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2015年,你将“UX”这个流行的词汇加入到了你的简历中——…

    2016-01-29
  • 用户场景化思维,在交互设计中的体现

    当不清楚我们要得到什么的时候,那就先从交互设计三要素开始。

    2017-05-16
  • 交互设计,应该从哪学起?

    交互设计行业感觉很火嘛,我也很有兴趣,甚至想转型做交互设计,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吗?什么职业都可以转型做交互设计吗?网络上很多培训内容都太宽泛,我到底该学什么呢?想职业转型,想拿到高薪,想提升生活品质,如果只是停留在“想”,永远都不会获得成功。不如从今天、从此刻开始,开启你的交互设计之路,从职业规划到求职面试,本课程带你走上职场进阶的坦途。课程139课时,超过1500分钟,800MB课程资料,全面讲解交互设计知识!商业实战案例,1年私人顾问...

    2018-01-30
  • 浅谈视觉设计与用户体验的统一

    Dribbble,国内比较追捧的媒体。上面聚集了很多项目的视觉设计图,有的配色很漂亮,有的表现手法很新颖(一定程度上会激发我们灵感的火花),但我们在不了解设计场景、目标的情况下是无法判断出这样的视觉设计是否最终解决了用户的问题。脱离业务场景的设计是没有生命力的更谈不上产品体验、服务体验,只有视觉和体验统一起来才能更好的占有市场,设计才具备了商业价值。

    2017-05-24
  • 交互设计四策略在音乐播放条上的运用

    追求简单易用是人类的本性,《简约至上》中提出了合理删除、分层组织、适时隐藏和巧妙转移这四个达成简约的终极策略。对于功能性单一的产品做到简洁化比较容易,但对于功能性较强的产品如要做到简洁就是一个复杂的课题。

    2017-05-23
  • 交互设计 | 张艺谋这样玩儿

    3 月 4 日,张艺谋导演的观念演出《对话·寓言 2047》在上海大剧院正式演出。在连演两场之后,他们将移师广州和杭州,共同组成《对话·寓言 2047》第二季的演出。尽管被称为第二季,但此次演出的内容与去年 6 月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第一季大体相似。开场仍旧是 71 岁的蒙古族老人其布日一边编织着麻绳,一边唱着悠扬的蒙古长调。背景中,美国先锋艺术家 Daniel Wurtzel 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让一块云纱在舞台上翩翩飞舞。在这个段落之...

    2018-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