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逻辑层、感官层与知觉层,讲述体验设计的表和里

什么是合格靠谱的体验设计?在逻辑层讲一个通顺的故事。什么是触动人心的体验设计?在感官层唤起人的体感记忆。什么是经典不衰的体验设计?在知觉层建立起认同和反思。你的设计逻辑性和方法运用很强大,很擅长做工具型的产品设计,但在设计的创新性和情感体验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任何游戏化的设计都必须认识到:外在奖励会显著降低玩家的内在动机。游戏化的经验很简单:不要盲目地将外在动机附着在内在动机上。


什么是合格靠谱的体验设计?在逻辑层讲一个通顺的故事。什么是触动人心的体验设计?在感官层唤起人的体感记忆。什么是经典不衰的体验设计?在知觉层建立起认同和反思。

从逻辑层、感官层与知觉层,讲述体验设计的表和里

  • 什么是合格靠谱的体验设计?它也许需要严谨的设计推导逻辑、经典方法论的支撑与验证、对商业诉求和技术限制的综合平衡、对各种特殊场景的充分考虑;
  • 什么是触动人心的体验设计?它也许可以唤醒我们的视听等感官、激发起我们最美好的记忆与想象;
  • 什么是经典不衰的体验设计?它能让我们从内心形成对产品的依赖和认同,建立起不会随时间轻易改变的忠诚度。

在实际工作中,出于各种各样的内外部原因,也许是快速迭代的产品节奏,也许是对待设计的整体氛围,也许是我们自己内心的缺乏追求和不够坚持……导致很多设计产出只是停留第一阶段,甚至连第一阶段都达不到。当然,新人时期学着做出合格靠谱的设计方案也是一个需要时间沉淀的必经期,当达到这个阶段之后,就要花更多时间去思考和探索如何做出更高层面的设计了。

逻辑层:讲一个通顺的故事

记得本科上设计专业课的时候,学长向我们提到过对于设计师很重要的一样技能:讲故事(Storytelling)。一个好的故事可以是让人感动到痛哭流涕、或者深刻反思社会现象的,但在讲一个好的故事之前,首先要学着把故事讲通顺,这也是逻辑性与方法论之于体验设计的意义,毕竟我们是常常受到各种限制的设计师,而不是可以自由发挥的艺术家。

  • 为什么要发起这个设计提案?因为业务上遇到了某某瓶颈,不少用户反馈了某某痛点,数据上也显示我们的 XX 指标还有很大提示空间,这个设计也许能帮我们解决……
  • 为什么页面布局要设计成这样?A 是用户最关心的内容确保首页首屏呈现,B 和 C 的内容相关性很强所以放一块,C 和 D 是从属而非并列关系所以模块排列上应该是这样而非那样……
  • 为什么这张卡片要设计成这种样式?因为综合分析业务诉求、用户使用场景、各区域的点击数据后,发现 A 是主要信息、B 是次要信息,C 很少有人关注,在信息层级上做了区分,同时这种样式还可以灵活复用到之后的业务场景 D 和 E 中去……

但在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前,我们也会更容易犯形式主义或只寻求对自己有利证据的错误。当听了一个设计专家对某某方法论的分享后,立刻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主义」,完全没去深入思考其是否适合用于现在的项目,在一些实用价值不大的阶段耗费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主观上想做某件事情但靠主观判断说服不了别人,所以去找来一堆竞品案例、拉来一堆数据佐证自己的观点,而在过程中刻意忽略对自己不利的部分,结果造成别人的理解和判断出现偏差,最终上线了才发现效果根本就不理想……概括起来就是貌似逻辑完整专业,却根本经不起仔细推敲,反而让自己的设计信用受到了损害,这也是我们在运用各种设计方法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把故事讲通顺是基础和必经阶段,但也不是一件可以一蹴而就或掩耳盗铃的事情,更不可以直接跳过,否则更容易导致只能感动自己却说服不了别人的自嗨型设计产生。

感官层:唤起人的体感记忆

之前 Leader 有向我提到:

你的设计逻辑性和方法运用很强大,很擅长做工具型的产品设计,但在设计的创新性和情感体验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而在最近几个月里,在确保设计的逻辑骨架合理性之后,我开始了更多基于感官层面的设计创新探索。

感官层的产品设计通常围绕产品本身的品牌基调(比如智能的、热闹的、高端的)展开,体现在交互形式(比如酷炫新潮还是简单直接)、视觉表现(形、色、质、构、字)还有动效(比如弹性的阻尼动画为主还是平缓的淡入淡出动画为主)等的选择上,让用户的视、听、触等感官受到刺激,唤起用户的记忆和想象,更好地达到营造惊喜感、触动人心的效果。这也要求交互设计师不能仅仅停留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也要对品牌和视觉有更多的理解和思考,和视觉设计师共同探索更好的解决方案。

感官层的设计故事将不再是逻辑通畅却有些枯燥、干巴巴的议论文大道理,而能带用户进入一个来自日常生活或浪漫想象的虚拟世界之中。比如电商大促页面里通过琳琅满目的商品楼层、强烈的撞色运用、点击内容后的视听特效等,可以给人一种身处狂欢节现场般的氛围感;而我在最近做的一个项目中,则基于发现、探索的产品基调和视觉共同构思了一个太空历险记的故事框架,而在设计中用来取代常规控件样式的火箭、行星、黑洞等动态意象都和这个故事紧密相关,赋予了产品更强的个性,而不是让产品沦为千篇一律缺乏亮点的工具。

好的感官层设计能让人眼前一亮,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更多惊喜,也是设计创意更容易得到充分发挥的地方。但是在设计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有意识地进行克制,过量的外在刺激也许会招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知觉层:建立起认同和反思

一个可以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就是足够好的设计了吗?有着强烈风格个性的设计,常常会更容易面临一个问题——随着时间积累而产生的审美疲劳。外在的刺激用一两次也许非常有效,用多了反而就麻木了,如果追求让设计变得更经典长久,仅仅在表面上触动人心是不够的,而是要去深入理解文化和用户背景,让用户从内心建立起对产品价值观的认同、对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的反思等,真正赢得用户的忠诚。

我们有时会产生一种偏见,以为自己的世界就是用户的世界,以为行业推崇的设计就是用户认同的设计,不去理解和接受用户或客户和我们的文化背景差异,从本质上背离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而是在为设计而设计。为什么改成了这样的交互方式?因为是现在设计的行业趋势。为什么这种交互会成为行业趋势?不知道。我们的用户会理解和接受这样的设计吗?呃,有可能吧……为什么使用这种字体?因为是 Apple 官方常用的字体。Apple 的产品基调和我们的产品基调一样吗?不太一样。Apple 的目标用户和我们的目标用户文化背景一样吗?呃,好像有点差别……

最近在阅读《游戏化思维:改变未来商业的新力量》一书,书中有提到一个观点令我印象深刻:

任何游戏化的设计都必须认识到:外在奖励会显著降低玩家的内在动机。游戏化的经验很简单:不要盲目地将外在动机附着在内在动机上。

为了提高用户做某件事情的积极性,我们也许会采用大量的游戏化设计工具(积分、勋章、排行榜等)在感官层面给用户制造外在刺激,但不去思考和提升用户的内在动机的话,终非长久之计。我因为界面设计出彩的缘故试用过不少记步、习惯培养类的工具,但绝大部分都是过了一段时间就打入冷宫,因为它们并没有对我的内在动机带来任何刺激和提升,让我发自内心感觉自己在坚持做一件非常正面积极、有社会意义的事情,开始反思和渴望改变自己还不够好的生活习惯,一旦进入审美疲劳期就不会再有什么使用的欲望。

做出真正优秀的知觉层设计很难,也是我还在思考和摸索的事情。但我想它应该是建立在深刻的文化背景理解和对用户人性的透彻洞察之上,需要丰富的生活阅历与经验,而不会是坐在办公桌前按部就班推导就能得到的。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 @鸿影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6065/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13 04:39
下一篇 2017-05-13 06:45

相关推荐

  • Axure学习笔记 | 初识Axure

    本文结构:辰安笔记—01—说点题外话唠叨之语:这个是我在B站上看学习视频自己整理的笔记。话说我的学习笔记基本上是从视频上扒下来,然后加入一些自己的思考。我在规划做分享Axure的时候也想过,网上资源那么多,我做这个有必要吗?有用吗?思考一番,做这件事情虽然艰苦,费力不讨好,但是有收益。我现在就是把自己当作一个产品来打造。通过这些事情有以下收益:1.对自己来说,知识更加系统,当然也可能会让我更加僵化,这个我会注意;2.对招聘者来说,TA可...

    2018-04-29
  • UX设计师们,扔掉那些UX设计工具吧!

    “你以你的方式做你的事,我们想让你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做你的事,但是是用更少的时间并且和更多的远程的人一起做这件事。““如果产品设计是为在各自职务中被束缚的人们解决问题,那么很多自称产品设计师、UX设计师的人事实上是职业的数字艺术家。他们是艺术家、是装饰上的设计师、是美工,但是不是一个职业的产品设计师……”仅仅是目前服务于我们设计师的技术,是不再会领导我们走向成功的。“我们相信制造降低软件开发门槛的产品是非常有必要的。事实上,我们对这类新的程序非常感兴趣。这可能是人们编写程序的更好方式,一旦诞生就将带来巨大的冲击。构架更合理,语言更精简,但很可能我们会去做同样的事。思考这样一个事情:程序语言接下来会面临什么呢?”

    2017-05-26
  • 译文 | 我在餐厅工作时学到的关于用户体验的心得

    本人在涉足设计专业之前学习过两年的酒店管理。在我实习的过程中,经历过许多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交流,这其中有积极的也有负面的。在我看来,酒店餐厅服务也是交互的一种形式,而且这其中涉及到很多体验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当我作为交互设计师工作多年以后,仍然觉得很受启发。当我看到篇文章的题目时,我就决定要把它翻译出来!下面进入译文。

    2017-05-30
  • 内部教程!超实用6步透视网易设计规范(附完整PDF下载)

    这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网易干货资料,更是一份非常标准的设计规范准则!产品经理&视觉设计必看!

    2016-08-29
  • 通过减少认知超载,提升用户体验(上)

    “怎样才能改善用户体验设计?这是关于用户体验研究恒久不变的话题。今天给大家推送的是关于运用认知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来提升用户体验的研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文章太长,会分成两次推送,欢迎期待~“通常,飞速行驶的货车不可能轻松地停下来。因为它需要花费很多努力,运用更多的动能去改变运动状态。与其强迫人们从他们的主任务上转移注意力,不如直接带他们去他们想去的地方。”
    ——Luke Wroblewski,谷歌产品总监

    2017-05-07
  • MECC UED年终惊喜大放送

    时间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岁月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岁末年初,我们用一场部门小聚来辞旧迎新。有美食,有美景,更有大惊喜哦~首先要感谢在背后默默筹备了1周的工作人员,感谢组织为大家准备了这个充满惊喜的小聚会~感谢她们!👏👏👏👏👏这次我们年末小聚的地点是位于岭南天地——Loccy餐厅三楼那一天天空很高,风很清澈,从头到脚趾都快乐(就是有点冷)清新的绿植、简约的装饰、精致的餐具~最吸引人的还是这满满的礼物堆!现场准备了许多小道具供大家卖萌装逼...

    2018-02-24
  • 图片优化的那些工具

    图片作为页面的一个主要因素,它的大小直接影响了页面的加载速度,这一点在移动端尤显突出。 怎么让图片的大小更小?除了选择合适的格式(jpeg、gif、png),我们还可以利用网上的应用(如smushit、tinypng、 image…

    2014-11-06
  • 杜蕾斯158张经典海报设计,你眼中的污都是它的精华液!

    90集PS视频教程,点击下面二维码获取:来源:  LOGO大师(ID:logods)引言:转眼间2017年已经走过了一半,今天大大君扒一下老司机杜蕾斯经过半年“辛苦耕耘”究竟污了多少次。废话不多说,快坐稳,要发车了!杜蕾斯的官博一直以来的形象都是“有点坏、有点情趣,有点流氓”的性情中人。他用轻松诙谐的手法传播普及性知识,特别是每次结合热点的海报作品,都能引发大家无尽的遐想。- 国际特别“日”篇 -#全球OK日# 无论大小,都OK!#世界...

    2018-03-07
  • 交互设计的这十大套路,你懂多少?

    在产品设计领域,交互设计同产品经理一样,以“在充满社会复杂性的物质世界中嵌入信息技术”为中心,努力挖掘用户需求,创造和建立人与产品及服务之间的关系。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交互设计工作中,设计师所要…

    2017-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