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追踪到底是肿么回事?和VR有啥子不"正当"关系!

虫虫是科技虫,更是虫博士,今天,好为人师的虫博士给伙伴们普及一下,眼球追踪到底是肿么回事?和VR有啥子不"正当"关系!
1460368893-8138-02isQ9v8kL2
名词:眼球追踪
1460368887-8823-02isQ9x2MJE
是一项用途颇广的科学应用技术,广泛运用于实验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工程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等领域。

原理:到底是肿么回事
1460368889-4242-02isQAAHoAq
是经由两束看不到的红外线雷射光追踪眼睛移动。两架隐藏摄影机追踪着来自眼球视网膜的「暗示」,并做出反应。但软硬件还需要适当的调整,使每个人无论有没有戴眼镜,都能够使用这套系统。Tobii和uMoove两间公司都致力于此项技术,相信未来能够替用户带来更加独特的应用与服务。
什么,没明白?
让虫虫"肢解"一下:
1460368889-8259-02isQ9zRR0y
人眼成像的过程中,中央凹视野(Foveal vision area)成像清晰,只覆盖视野1○~2○,视觉敏锐度高;周边视野(Peripheral vision field)成像是模糊的。
如图,当人眼在看屏幕H时,虽然整个屏幕都可以看到,但是只有B区域额中央凹视野是清晰的, AC区域成像模糊,因此在画面渲染过程中只需要渲染中央凹视野很小的范围,对周边视野区域进行模糊渲染。眼球转动,高清渲染区域随着注视点的变化而变化,这样既可以得到高清的视觉体验,又可降低GPU负荷,从而可以大幅的降低VR设备对硬件的要求。
除此之外,局部渲染的方案恰好与人眼成像特征相切合,无需人眼去主动适应屏幕,还会避免用眼过度造成的眼疲劳。
1460368893-2449-02isQAT5BnE
当然除了画面渲染方面,眼球追踪技术还可以大幅度提升VR设备的沉浸感。
人在观察周围景物时,并不总是要转头。人们习惯用眼球转动(而不是头部转动)去观察或追踪的角度范围叫做EOR(Eye-only range)[1],EOR平均为±18°,垂直与水平方向的EOR有差异,平均水平EOR为±30°,垂直EOR为±12°。
1460368889-2941-02isQAjFlTc
也就是说,人们习惯通过眼球转动观察水平±30°,垂直±12°角度范围内的画面,而不是转头。但目前基于陀螺仪的交互方式,视角转换全部由头动完成,与现实中人们的习惯相违背,导致真实感缺乏,并且容易眩晕。眼球追踪技术恰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用户可眼动与头动协同控制视角变化,真实重现现实中的视觉效果。同时,通过眼球转动与VR用户界面的交互可以直接用眼控控制菜单,触发操作,让人摆脱不自然的头部操作和晃动的画面。
1460368892-2330-02isQAbYQu8

眼球追踪和VR的非正常关系
虚拟现实是眼球跟踪的狂热追随者,它能够为虚拟现实解决众多问题,如追踪用户的视点,然后让图像处理引擎调整焦点,在虚拟世界中实现景深效果。在虚拟现实追求双屏高分辨率的情况下,这个功能可以减轻显卡负担,只有聚焦点才显示清晰图像,焦点以外模糊画面代替。
1460368905-3059-02isQAdEMD2
1460368905-2041-02isQQFWmoq
直白地说,眼球追踪技术对于VR来说就像鼠标于windows系统一样,它会让体验更完善,使用更方便,更容易被用户接受,虽然在VR设备上成功搭载眼球追踪技术的案例并不多,但是参照目前VR显示方案的快速迭代,可知眼球追踪技术将会成为VR设备最不可或缺的技术模块。
1460368897-8785-02isQQ7TjDU

大鳄纷纷入手
总部位于东京的FOVE公司开发了第一台使用眼球追踪技术的虚拟现实头显,StarVR虚拟现实头盔在也宣布将加入Tobii眼球追踪功能。Oculus则最近在接受UPloadVR的采访时称眼球跟踪技术是虚拟现实技术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并表示公司正致力于研究这个不可被忽视这个技术。
1460368898-4119-02isQQHwjbM
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是三星的旗舰机Galaxy S4的眼球控制功能,它能通过前置摄像头捕捉用户视线,当视线离开屏幕时,视频会自动暂停,也可以利用视线移动来实现页面滚动。
1460368899-9230-02isQQ7mYro
除了FOVE和StarVR,德国眼球跟踪技术公司SensoMotoric Instruments在开发者大会上展示了与索尼Magic Lab合作的远程眼球跟踪系统,不过没有透露PlayStation VR是否会使用这种技术,也宣布支持Oculus Rift DK系列产品。但在Oculus看来,目前眼球跟踪技术的解决方案都还处于较低端的水平,仍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1460368899-9417-02isQQILYLg
虽然眼球跟踪技术还不完善,但对于虚拟现实来说是至关重要,要想有更好的体验,必须得跨过这一道技术难关。
微信名:腾讯研究院
微信ID:cyberlawrc
❶网聚智慧 连接未来
❷研究合作:tencentresearch@qq.com
❸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
1460368907-9746-02isQPz6gZU公众号搜索“腾讯研究院”收听研究院及各子中心账号1460368906-8954-02isQQSO87k

 

原创文章,作者:ioue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14130/

(0)
iouedioued
上一篇 2016-04-11 09:24
下一篇 2016-04-12 09:31

相关推荐

  • 交互设计毕业的小哥哥小姐姐都在做什么?

    Rania Svoronou作品Written In Sand | Interactive InstallationWalk Me | Internet of ThingsSound Clock | Internet of Things with IntelWhere Were You Last Night? | Art Intervention试听课开始啦,欢迎大家预约平面设计交互设计产品设计三大专业体验课开始啦,带着你的作品集,我们...

    2018-04-30
  • 叶云燕:不懂用户体验,没有互联网思维的代理人,迟早会被淘汰!

    第1937期|编发/保险论坛互联网时代,到处都在谈如何用互联网思维做生意。有人用互联网思维卖奶茶,销售额翻倍;有人用互联网思维开理发店,已获得数千万融资;有人用互联网思维卖衣服,年利润过亿;而当我第一次提出要用互联网思维卖保险时,很多人都感到茫然,认为这不过是赶时髦,蹭热点。保险代理人的新机遇事实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保险代理人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它让代理人的品牌形象更加丰满,展业渠道更加多样化。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以...

    2018-04-25
  • 设计师升级篇|动感特效轻松get

    新手设计师相较于资深设计师,后者技能更丰富且全动感特效轻松get 面,很多人想要进阶资深却苦于培养新技能,笔者在经手不少视频动效项目后,对于技能进阶颇有心得。

    2017-05-07
  • 当我们在讨论用户至上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什么?

    用户价值=用户收益-用户成本用户价值=用户收益-用户成本-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备选产品用户收益-备选产品用户成本。

    2017-05-31
  • [自译]VR 设计实践

    在Media Lab的作者分享了他在本科项目中对VR设计实践的一些思考,阅读后能够帮助对虚拟现实中的体验设计建立一些基础的认识,其中对地形特征(terrain features)和标线(reticle)的交互解读让我感觉收获颇多,与…

    交互设计 2016-08-30
  • Magic Sketch——寓教于乐的哄娃神器

    棒妈说这是一款哄娃神器。坐飞机火车时,需要娃瞬间安静时,这款神器简直好用到飙泪。这是一款玩具,也是一款画画工具。寓教于乐,大概说的就是这款过年可以代替压岁钱的神器。(请于微店购买)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玩具很多宝妈宝爸表示挑花了眼、剁断了手还是没有买到让宝宝满意的到底应该选择什么玩具,才符合宝宝的成长需求?小汽车呀,变形金刚、芭比娃娃,还是...现在还在买这些玩具?你OUT了!孩子开心固然重要,但也别错过宝宝早期智力开发的黄金阶段!寓教于...

    2018-04-12
  • 【交互设计】选择时间设计

    作者:Mufly 对于不少手机应用来说,都有一个选择时间的功能,那么从交互体验的角度来看,这个时间选择表格应该如何去设计比较理论呢?   时间选择,常见的一般分: 1、具体时间点选择,这种类型侧重于具体的…

    2015-09-07
  • 2018年用户体验趋势(二)

    2017年,我们见证了很多。在与全世界的189489位设计师策划并分享了1926条链接后,我们从行业内的所写、所说和所想中,预见了几个趋势。以下就是2018年用户体验的预期。#4每个界面都是一个故事设计世界中的讲故事和写作从未如此现实过。随着客户的体验旅程越来越碎片化,我们要确保在不同渠道中讲述连贯的品牌故事,并且这些故事清晰、有趣、富有人性。有段时间,大概是几年前,我们听说过显微术语。但是到了2017年,业内人士发现,不仅要重视在设计...

    2018-03-02
  • Apple Watch应用设计案例-QQ空间

    一、初期方案 设计初期,我们希望能够挖掘一些用户在手机端常用的点进行延伸,如:访客、礼物、动态。包括配色和图形设计也延伸了手机端的设计风格。 二、竞品分析 我们对Instagram和Twitter进行了研究,整体上是手…

    2015-07-15
  • 面对大型项目的设计需求,设计师的定位与协作方式应该是这样的……

    工作需求每天都有,但总有一些冥冥之中会被更多人关注,如实事热点、周年庆典、大版本发布、热门合作等,那这些被更多关注的项目是否就是传说中的大型项目呢?视觉设计师在这样的项目中,又该如何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找到自己的最佳定位,保证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项目呢?Ps:养成良好的分类习惯,在需要时它也可以是你的加速度。ps:作为视觉设计师,要不忘设计的态度,时刻提醒自己,除了眼前的这个方案一定还存在一个更好的方案,时间允许的前提下不妨再对自己狠一点,过程虽然痛苦,但结果往往会带来惊喜!

    2017-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