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保真VS线框图,哪一种交互稿更能清晰准确地描述产品

很多产品经常会纠结怎么把原型画得好看,哪个原型工具要彻底学会并熟练使用等等。但是团队的其他成员并不会关心你的原型画得多好看,也不关心用什么工具画,如果你能准备清晰表达出产品框架内容,也许在纸上画他们也会接受吧。当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还是会用到一些工具,比如axure、墨刀、摩客等等。工具很多也很好用,但是如何利用工具清晰准确地向团队成员描述我们的产品又是另一回事了,今天就以axure为设计工具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交互稿主要有两种做法,高保真交互稿和线框图交互稿。到底哪一种交互稿更能清晰准确地向我们的设计师和开发展示产品框架和内容呢,通过下面两个案例的对比希望给到大家一些帮助,同时欢迎交流指正。

  案例一:高保真交互稿

 

20160114190214412
  这是一个只在平板端使用的电话软件原型交互稿,也是我工作上的第一个原型稿。因为要向客户展示所以我选择了高保真交互稿,每个功能按钮都做了跳转,找了最相似的按钮图标,做了非常多的动态面板,键盘按钮甚至是可以输入数字进行操作的…当然给客户看是没什么问题的,然而交到开发和设计手中的时候却被喷了一脸翔。为什么高保真交互稿不适合给开发和设计呢?

对于设计和开发来说,他们并不会按着你预期所做的按钮跳转和动态面板去点击。这样重复的点击根本不能描述清楚产品的各个功能点和内容,只会加大理解难度。

对设计师来说,页面上的按钮、图标、配色等等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设计。交互稿上的按钮、图标都是东拼西凑来的,但是设计必须保持按钮图标风格的统一,这样做反而妨碍了他们进行设计。

这样复杂的动作设计会让我们遗漏产品本身的一些功能细节和异常逻辑,而且复杂的动作和交互效果会浪费很多时间,造成项目拖延。

由此可见高保真交互稿并不利于团队成员理解产品功能内容,可以说连一次评审会都过不了的。那么只剩下线框图供我们选择了,案例二中我将主要讲述如何规范和有效地利用线框图准确清晰地向团队成员展示交互稿。

  案例二:线框图交互稿

这是以wap端的新浪微博为原形的一个线框图交互稿,为了让阅读者更好地理解原型内容,我将版本变更信息和整个产品的功能架构和信息架构等贴在了最前面,如果是比较复杂的app,还可以详细列出各动作手势、目录说明、特殊交互动作等你想要表达给团队的信息。

20160114190438849

  记录说明每次对原型修改后的版本变更信息。交互稿多少都会有一些改动,无论大改变还是小改动,都可以在修改记录里面告知团队成员哪里做了改动,这样做不仅方便团队成员阅读还可以提醒他们产品要做改变了。详细的功能架构和信息架构等。在出原型稿之前,我们必然会先对产品功能、内容、页面跳转关系和业务逻辑等进行确认,把这些内容贴在原型稿上,主要方便团队成员更准确快速理解和把握产品的方向目标。

清晰的原型目录原型目录。当你所做的产品页面、功能很多,逻辑很复杂的时候,合理分类的目录和准确的命名可以减少团队成员的理解障碍。

接下来就是功能页面的交互设计了,每一个page描述一个界面,详细描述清楚界面内的功能点,跳转流程和界面的内容说明(包括不同内容的样式)。我喜欢尽可能在一个page页描述同一界面更多的相关内容,所以把page页分割成多个模块,不同的模块描述不同的内容。

①顶部概述。这模块相当是该page页的目录,只是为了方便阅读人员理解而已。这里你可以概述该界面的定义、目的、功能说明、页面结构、和状态说明等等。

②状态一(有微博的状态)。在微博首页,主要展示的是用户所关注的其他用户和自己所发的微博内容,在这里就可以进行详细的设计描述说明了;在左侧简单说明了一下点击页面按钮和微博内容的跳转关系,右侧则是各种不同微博类型不同格式内容的详细说明。

③④⑤…“首页”其他状态的描述

 

2
 

5
 

222
  如何让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你的交互稿,其实没有说哪一种方法是绝对正确的。如果你的团队成员不喜欢这种表达,你可以直接忽略不看;只要他们觉得怎样好,你就怎么做就可以了。如果实在没有要求心里也没底,也可以参考一下这种做法。只是希望这些细节处理和表达方式能帮到大家更好地向团队展示原型稿的内容,避免遗漏功能、各种异常状态和各种细节问题等等。同时也欢迎大家指点交流。

作者: @samuel

原创文章,作者:ioue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12250/

(0)
iouedioued
上一篇 2016-01-13 14:07
下一篇 2016-01-15 21:01

相关推荐

  • 设计和记录用户体验的细节

    设计和记录用户体验的细节体验设计是产品开发过程中一个复杂、多用途、耗时的阶段。组织良好的流程通过减少误解使结果可预测来减轻团队压力,在本文中,我希望着重将主流方法映射到实际项目中,并且将可交付的成果归总在一起。阶段1: 构想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弄清楚客户的业务如何运作以及产品目标是什么。低保真原型是一种工具,它可以帮助你与利益相关方确认产品的心智模型,并讨论设计方法,在这一点上,我们正在寻找一个关于“我们正在建设什么东西?”问题的答案。附注...

    2018-03-31
  • 做你老婆,用户体验真差

    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新闻,不一样的故事,数百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免费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作者:青蓝来源:青蓝(ID: qinglansz)没错,这是一篇真诚的吐槽贴。鉴于各位直男的脑回路和女人差异较大,常常不能正确理解老婆大人的本意,今天我特意以你们最爱的电子产品——手机为例,给你们分析一下老婆们的用户体验。01. 外观差评,后盖鼓起,前屏磨花,说好的金属漆还掉了色。小...

    2018-03-25
  • 交互设计新人必看:怎样让你的线框图发挥出真正价值?

    当一个想法出来之后我们都知道先用线框画下来,但是画着画着,总觉得不对劲,总觉得加上视觉元素之后才能真正看出效果来。原作者:Dustin Senos翻译:zhuyuxuan地址:http://www.ui.cn/detail/148272.html转载请经…

    2017-08-01
  • VUI语音交互设计:三步打造任务导向型对话场景

    语音交互的主要能力在于开放式domain的聊天型功能与任务导向的技能型功能。如果说快捷高效、轻松自然是语音交互的独特优势,那么任务导向型功能就是这些优势的完美落点,一个量好的语音交互产品,自然是技多不压身,能够cover的domain多越好,能够get的技能越强大越好。那么,作为语音产品设计人员,如何以短平快的方式设计一个任务导向型对话场景呢?当然,和传统交互设计工作一样,前期调研是很有必要的。你想设计的这个功能是否能满足产品目标、是否...

    2018-02-15
  • 阿里巴巴技术架构首次曝光 | 站在双11的肩膀上看阿里云企业级互联网架构

    2015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以912.17亿元的答卷完美收官。 双11当天14万笔/秒的交易创建峰值和8.6万笔/秒的支付峰值双双刷新了世界纪录,相比首届双11,订单创建峰值增长了350倍,支付峰值增长了430倍。 天量数字的背后…

    2015-11-18
  • 【搞笑篇与交互无关】哈士奇究竟是怎样的“神犬”?

    哈士奇一辈子不认识主人,它们可能会觉得你有点特殊,但是它们也不会细琢磨,毕竟它们被智商局限的死死的。 养哈士奇永远不要撒手,它们也不是逃走,只是傻,要跑出去玩几个小时才会发现"矮马!我家呢? 求求你别再…

    2015-04-19
  • 交互设计的重要性

    陌陌年会以疯x做伴手礼 引起互联网一片羡慕今天以陌陌产品为例讲讲交互设计的重要性在浏览页面时,左滑、点击返回按钮都可以回到上一页为什么发布帖子使用的是取消按钮而不是返回,也不可使用左滑呢如下:发布圈子非浏览而是在完成某一任务,点击返回或者左滑返回上一页,给用户任务未结束的负担,我只是返回了 并未取消任务的困扰

    2018-02-23
  • 交互设计脉络概要

    一般做交互设计师有的是刚毕业的时候就会去做。也有的是本身是做视觉设计的,然后在未来的职业规划可能对交互设计感兴趣,所以呢,有时候对产品说,我想转交互行不行,那其实整体还是要看公司对你的角色的一个定位和是否给予的机会了。当然啦,很多机会是靠你自己去争取的,这个无论是在公司本身或者另外的公司,就自己去考量自己人生一个选择。一:什么是交互到底交互设计的一个定义是什么呢,因为了解一个新行业我们首先需要知道的就是他的定义,这样才是一个准确的、一个...

    2018-04-28
  • 交互伏击战:是在射(设)击(计),还是在被射(设)击(计)?

    谈起这片交互的战场,相信每个设计师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见解。就在这个高速互联的网络时代,产品设计一面追求高大前卫,一面又对理想很大,无从谈及的“情怀”始终保持一种迷离和空洞。

    2017-05-15
  • Axure RP 8 入门手册 – 第6章(三)

    第8节检视功能-元件属性Alice.:小楼大大好!小楼大大帅!我有些小困惑,想请你帮我指点下。可以吗?小楼:你诚实直白的我无法拒绝。Alice.:嘻嘻!我的问题有点多哦。小楼:来嘛!Alice.:我想做个密码输入框,就是输入文字时只能看到圆点那种。帅帅的小楼老师,这个怎么实现呢?小楼:这个是文本框的类型,看来你对这个元件的属性不太了解呀!我给你详细讲解吧!在检视功能的属性面板中有每个元件的属性设置,不同元件的属性会有差别。这里我对各类元...

    2018-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