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故事怎么讲才有逼格?

“ 故事也许是人类最早的叙事方法。大多数人在童年时,故事用来引导他们的行为,了解历史文化和培养社会认同感。”-From Wikipedia

1.什么是故事(WHAT)

在讨论如何打造故事感体验之前,我们先聊聊什么是故事。

故事(Storytelling)是通过文字,声音或图像来传播的事件。它在各种文化扮演着娱乐,教育,传播文化和价值观的作用。讲故事或许是人类最早的叙事方法。大多数人在童年时,成人都会用故事来引导他们的行为,传授历史文化和培养社会认同感。注1

讲故事是一种解释和分享的方法。这在我们生活中非常普遍。它们可以弥合文化,语言和年龄之间的分歧。例如在教育中,可以通过故事让人更加容易理解。又如远古社会,人类使用壁画纪录和传播故事,这些壁画即使过了上千年,依旧能理解其中部分含义。

20151102163346885-590x374

古埃及金字塔中的壁画。图片来自 forum.china.com.cn

甚至在工作中,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也可以让信息在人与人之间更加高效的传输。比如说在讨论用户需求的会议上,通过讲故事的手法,产品设计可以将用户需求转化为一个个场景故事,便可以准确的让别人理解。 人类从古至今一直深受故事影响。从圣经到现代小说无不是故事。因此当人的大脑在听到故事时,会产生特别的反应。

在论文《A Theory of Narrative Empathy》中描述到,当人类听到故事时,大脑中的”镜像神经细胞“(一种神经细胞,使人们学会从简单模仿到复杂模仿 -Wikipedia)会异常活跃,促进人类引发共鸣并理解别人的行为,所以故事很容易让人类沉浸其中。注2

2.为什么要打造故事感(WHY)

画报是我们最近研发的图片社交产品。研发这款产品时,图片类社交产品已经非常之多。如何在这片红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产品定位,这是我们思索的问题。然而我们发现,现有的产品例如微信朋友圈,Instagram,Facebook等,更多的是分享“某时刻状态(Moment)”,例如我养了只猫,周日早晨为它拍了许多照片并分享到朋友圈,讲究的是快速和即时性。但是如果我出国旅游了30天,那么我可能需要一种可以承载我整个旅行过程的工具。

20151104151402719-590x521

Wechat朋友圈和Facebook主页,他们更多的是分享“某时刻的状态”

我们认为承载一段过程的最佳工具是故事而非状态,由于人类大脑对故事非常敏感,容易引起共鸣,且故事人人都可以理解,可以高效传递信息。所以我们尝试使用故事来包装这些照片

3.如何打造故事感(HOW)

当思索如何打造故事感时,我们第一步反思的是: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如何接触一段故事的?我们以看电影的场景进行探索。

一般来讲,看电影有三个步骤:

首先是选电影。我们会根据广告,海报,豆瓣等宣传渠道,对电影产生初步的印象。例如电影类型,剧情简介,大概的氛围,甚至演员导演,评分等等都会决定我是否选择这部电影。

其次是观影。当我们进入电影院,影院的环境,座位,甚至爆米花的香味都能快速建立一种“我正在看电影”的沉浸式体验。电影未播,体验先行。当电影播放时,观众早已进入状态,通过生动连贯的情节,跌宕起伏的高低潮,产生视觉与情感上冲击,从而达到传播电影主题的目的。

最后是评论。当电影结束,人们一定会讨论这部电影,只不过每个人的形式不同。如果与朋友一同观影,那么电影结束后就开始交换意见;如果是独自观影,那她也可以在豆瓣中进行影评。

20151102163732193-590x388

因此,我们可以清晰的梳理出看电影体验核心流程:

1.选影片>2.电影院观影 >3.影评后感

将这个流程映射到产品设计中,它的核心体验流程便应是:

1.找故事 >2.读故事 >3.评故事

还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流程是写故事。这块内容会在下一个章节讨论。 所以我们开始从这3个核心流程开始细分梳理体验目标。

3.1 找故事

核心体验目标:

1.让用户快速找到内容并判断是否值得阅读。

2.让用户感觉这个App精致精美

对于第一个目标,我们首先对信息进行了分级。一级信息包括:封面,画报名称。 二级信息包括作者,热度,互动信息。通过这种方式,足以帮助用户快速判断内容是否值得阅读。

20151102163823511-590x489

一级信息:封面,画报名称。 二级信息:作者,热度,互动信息

根据“Aesthetic-Usability Effect(即美即好用效应)”注3。在处理第二个目标时,通过优化视觉表现来完成。为了图片与文字信息不干扰,使用蒙层遮罩;为了保持界面干净信息传达的清晰度,选用了兰亭细黑的字体;画报之间使用超细间距排版;由于图片外显会裁减,我们尝试让开发将人脸定位在封面中心进行裁剪。

20151102163827614-590x592

20151102163832222-590x836

画报封面,通过视觉让故事精致,同时更容易理解

3.2 读故事

核心体验目标:

1.沉浸式阅读体验

2.针对不同场景,营造符合的故事氛围

首先是“沉浸式阅读体验”。在展示样式上,我们当时考虑了两种样式,一种是类似书籍,左右翻动浏览。考虑左右翻动的原因是起源于我们的生活认知,左右翻动的方式可以让用户轻松感觉“我在阅读一篇书/故事”。另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流式排版方式。相比于左右滑,向下滑动体验比较顺畅,不会有明显的卡顿感。最终我们选择了后者,原因在于较低的编辑成本。对用户而言,上下滑动更容易排版。从信息呈现的角度来讲,流式展示更容易体现故事更容易表现出故事的开始,情节发展过程,乃至高潮,最后结尾的节奏感,呼应上文提到的观影体验。

20151102163837177

自上而下的流式阅读,相比于左右滑,向下滑动体验更为顺畅,不会有明显的卡顿感。

2.针对不同场景,营造更符合内容的故事氛围

针对如果营造一个合适观看故事画报的氛围。我们的解决方案是使用模板。对模板的定义类似于影院环境和座位等对观众的影响,通过视觉的表现来营造氛围感。我们梳理出用户大部分的照片场景,有针对性的进行制作。在第一期,根据QQ空间用户的照片上传类型,我们大概梳理出旅行,摄影,亲子,追星,美食这几类主打方向对模版的尝试。

20151102163841394

3.3 评故事

核心体验目标:

1.不影响读故事体验

2.快速被用户感知,快速赞评分享

评故事的设计目标比较难处理,因为他们是相互冲突的。既不能影响快阅读,又要快速被感知到。所以我们的设计方案是:当刚进入故事详情页时,使用动画,将故事评论框从底部弹出,通过动画吸引用户注意并告诉他:“赞和评论在这里”。文章《Animation:From Cartoons to User Interface》注4,详细论述了通过动画的表现手法来突出某些细节的方法。

当用户阅读故事时,故事评论框自动收起,当上滑时,自动出现。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既不影响读故事体验,又快速被用户感知的目标。

20151102163845281-590x393

当刚进入故事详情页时,使用动画,将故事评论框从底部弹出,通过动画吸引用户注意并告诉他:“赞和评论在这里”

4. 谁来写故事(WHO)

我们的核心用户主要包括2类人,达人和普通用户。对于达人,我们的目标是提高社区UGC的质量。所以我们签约了网络摄影师。对于这些网络摄影师来说,多一个平台曝光对他们而言有价值的。

对于用户写故事的痛点在于,写故事几乎等于写文章,门槛高。所以如何降低门槛是我们的核心目标。在画报上传流程设计中,我们把流程控制在3步,尽量降低编辑门槛。同时提供模板来一键美化。

20151102163849576-590x394

5. 总结

通过不断细化目标,我们发现画报的核心体验和电影几近一致,都在于打造沉浸式的体验,包括前期沉浸感铺垫;之后深入浅出的理解故事,与作者产生共鸣;最后进行吐槽和讨论。这种体验的目标理论上可以复用在所有以长内容为核心的产品中。

参考资料

注1: Narrative. From Wikipedia.https://en.wikipedia.org/wiki/Narrative

注2: Keen S. A theory of narrative empathy[J]. Narrative, 2006, 14(3): 207-236.

注3: Masaaki Kurosu & Kaori Kashimura. Apparent Usability vs. Inherent Usability: Experimental Analysis on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Apparent Usability. CHI’95 Conference Companion.

注4: Chang B W, Ungar D. Animation: from cartoons to the user interface[J]. 1995.

作者

Diawli 李榕
高级设计师,视觉设计,来自社交用户体验设计部(ISUX),主要负责画报核心页面输出和整体风格把控。
Xavieryuan 袁骁
设计师,交互设计,来自社交用户体验设计部(ISUX),主要负责画报内“找故事”模块的体验设计和整体流程把控。

来自:腾讯ISUX (http://isux.tencent.com/20720.html)

原创文章,作者:Tin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11381/

(0)
TinadminTinadmin
上一篇 2015-12-06 20:58
下一篇 2015-12-08 21:13

相关推荐

  • 设计师要学会走“弯路”

    在不完整的工作流程下,设计师要学会走“弯路”。

    2017-03-21
  • 你的产品有没有为老年人考虑?

    原文:smashingmagazine 木为艾欧网-交互学堂翻译 如果你在科技行业工作,很容易忘记,年长的人存在。大多数技术工人真的很年轻,所以很容易看到为什么大多数技术是为年轻人设计的。 考虑到这一点:到2030年,在美国19%…

    2015-02-08
  • 做一次完美的用户调研

    1.为用户归类,选择典型的代表 调研的最初,我们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确定调研对象。我们在调研的时候经常会说”向对的人问对的事情”,这句话的意思是:调研不同的用户群体获得不一样的需求。根据被调研对象的不同,…

    用户研究 2016-05-03
  • 译:用户研究开始前需明确的问题

    作为第三方公司,每次着手准备新项目,总是要先跨过用户去探究客户的需求,这个过程不仅仅是作为设计师了解项目的过程,同时也是设计师帮助客户厘清需求、定位、目标用户的过程。 最近公司要启动电信运营商的新项目…

    用户体验 2015-06-24
  • 关于用户体验设计中最常见的误解&为什么他们不适用?

    #用研##用户体验#UX Myths网站收集了很多关于用户体验设计中最常见的误解和解释了为什么他们不适用。现在将这些经验研究整理出来,为各位设计从业者做参考,避免依赖个人的主观经验来做判断。建议你阅读完之后,还…

    2016-11-10
  • 应该追踪哪些UX指标?

    原文链接:Which UX Metrics Should You Be Tracking? 原文作者:Zack Rutherford 从根本上而言,用户体验是主观的。 我们可以通过检测UX的影响,通过用户对产品的接触(例如页面浏览量,站点停留时间等),和转化…

    2016-05-31
  • 如何炼成日播放量过10亿的魔性抖音?

    2016年9月抖音正式上线。那时是短视频的风口期,整个行业已经一片红海。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抖音实现了远超10亿的日播放量,超过千万的日活,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现象级产品。   抖音如何在这么拥挤的行业里找到…

    2018-02-26
  • 用户体验太抽象?一个神奇的公式帮你轻松搞定!

    用户体验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比较虚的词,作者用一个公式将用户体验量化,帮助产品经理很好的评估影响用户体验的因素,本文作者Wouter de Bres,有着设计背景和心理学背景,对用户体验有着独到的见解。我探索一…

    2015-05-18
  • 【UE&用户体验面试题】阿里巴巴 2015 用户体验专员实习生笔试题

    阿里巴巴 2015 用户体验专员实习生笔试题 1.某购物网站是大陆市场的领导者,为了扩展台湾市场,专门推出了该网站的台湾版并已上线。为了在台湾竞争激烈的电商 环境中脱引而出,吸引更多从未使用过该网站的台湾用户…

    2015-07-30
  • 腾讯产品经理告诉你,怎么“设计”用户体验

    2014年5月,我在腾讯内部转岗,开始从事产品相关的工作,我RTX资料中的“职位”一栏后面的内容变成了“产品策划”,这标志着我之前4年交互设计师工作经历的正式结束。 毕业后的这几年,从前端工程师转到交互设计,再由…

    2015-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