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6 / 6 Plus 出现后,如何改进工作流以实现一份设计稿支持多个尺寸?

移动app开发中多种设备尺寸适配问题,过去只属于 Android阵营的头疼事儿,只是很多设计师选择性地忽视android适配问题,只出一套iOS平台设计稿。随着苹果发布两种新尺寸的大屏 iPhone 6,iOS平台尺寸适配问题终于还是来了,移动设计全面进入“杂屏”时代。看看下面三款iPhone尺寸和分辨率数据就知道屏幕有多杂了。
e3e2ae47eb391693752d6d73f60b8eb0_r.jpg

加上Android生态中纷繁复杂的各种奇葩尺寸,现在APP设计开发必须考虑适配大、中、小三种屏幕。所以如何做到交付一套设计稿解决适配大中小三屏的问题?设计和开发之间采用什么协作模式?一个基本思路是:

1、选择一种尺寸作为设计和开发基准;

2、定义一套适配规则,自动适配剩下两种尺寸;

3、特殊适配效果给出设计效果。
手机淘宝的iPhone 6/iPhone 6 Plus适配版本即将提交App store审核。先晒一下我们采用的协作模式,再慢慢说明原委。
62dd57dee9f859151b8ea6a939968a53_r.jpg
第一步,视觉设计阶段,设计师按宽度750px(iPhone 6)做设计稿,除图片外所有设计元素用矢量路径来做。设计定稿后在750px的设计稿上做标注,输出标注图。同时等比放大1.5倍生成宽度1125px的设计稿,在1125px的稿子里切图。
第二步,输出两个交付物给开发工程师:一个是程序用到的@3x切图资源,另一个是宽度750px的设计标注图。
第三步,开发工程师拿到750px标注图和@3x切图资源,完成iPhone 6(375pt)的界面开发。此阶段不能用固定宽度的方式开发界面,得用自动布局(auto layout),方便后续适配到其它尺寸。
第四步,适配调试阶段,基于iPhone 6的界面效果,分别向上向下调试iPhone 6 plus(414pt)和iPhone 5S及以下(320pt)的界面效果。由此完成大中小三屏适配。
为什么选择iPhone 6作为基准尺寸?

当面对大中小三种屏幕需要适配的时候,很容易想到先做好一种屏幕,再去适配剩下两种屏幕。第一个决定是到底以哪种屏幕作为设计和开发的基准尺寸。我们选择中间尺寸的iPhone 6(750px/375pt)作为基准,基于几个原因:
1、从中间尺寸向上和向下适配的时候界面调整的幅度最小。375pt下的设计效果适配到414pt和320pt偏差不会太大。假设以414pt为基准做出很优雅的设计,到320pt可能元素之间比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比如图片和文字之间视觉比例可能失调。
2、 iPhone 6 plus有两种显示模式,标准模式分辨率为1242x2208,放大模式分辨率为1125x2001(即iPhone 6的1.5倍)。可见官方系统里iPhone 6和iPhone 6 plus分辨率之间就存在1.5倍的倍率关系。很多情况下这两种尺寸可以用1.5倍直接等比适配。
3、1242x2208这个奇葩的数值是苹果官方都不愿意公开宣传的一个分辨率,不便于记忆和计算栅格。640x1136虽然是广泛应用的一个分辨率,但是大屏时代依然以小尺寸为设计基准显然不合时宜,设计师会停留在小屏的视角做设计
所以,iPhone6的750x1334是最适合基准尺寸。
只交付一套设计稿,默认用什么规则来适配?

前文提到适配策略是先选择iPhone 6作为基准设计尺寸,然后通过一套适配规则自动适配到另外两种尺寸。这套适配规则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文字流式,控件弹性,图片等比缩放。

feffdcc6023e2f17e9000d2e70a34d91_r.jpg

控件弹性指的是,navigation、cell、bar等适配过程中垂直方向上高度不变;水平方向宽度变化时,通过调整元素间距或元素右对齐的方式实现自适应。这样屏幕越大,在垂直方向上可以显示更多内容,发挥大屏幕的优势。
2d10708e03046b24477778c03ea2a853_r.jpg
006b79515d661fd8e5ed9a9fbaec9dff_r.jpg
按 照上述默认适配规则,大中小三种屏幕显示效果均相同。有时候想在大屏幕显示更多内容,需要设计出特殊适配效果。比如App store首页焦点图,从iPhone 6适配到iPhone 6 plus时焦点图尺寸和排版做了特殊处理。底下应用列表也从一排3+个变成一排4+个,真正实现了大屏幕显示更多内容的理念。这些就需要设计师给出相应设 计稿。
896c935642bdac91555d3075ee61e3b8_r.jpg

文章来自《知乎》

原创文章,作者:ioue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1031/

(0)
iouedioued
上一篇 2014-10-27
下一篇 2014-10-28

相关推荐

  • 良好的用户体验不一定是品牌成功的关键

    一项针对品牌魅力的新研究表明,良好的用户体验不一定是成功的关键,因为品牌完整性受损可能会超越公众的看法。 这是对四个市场10,000名消费者的在线调查的结果。这项研究从认知、目的、诚信、慷慨,勇气和交付的六个维度检查了知名品牌。分析表明,与消费者的动态关系是短暂的受欢迎,还是长期的忠诚之间存在的真正区别。乐高式最具实力的品牌,一直让顾客感到满意。相反,FIFA被评为得分最低的品牌。另外,苹果在美国排在前十位,在英国排在第十六位。尽管其创...

    2018-02-26
  • 深度解析新版9.0支付宝与微信之争

    这里有个h5大家可以看一看历来他们之间相互“学习”和“致敬”。 http://create.maka.im/k/SR5OVAKY 很多文章在说支付宝和微信在进行下一场直播的撕逼大战,其实在阿西看来这不过是一场用户使用场景之争。 这一次,支付…

    2015-07-10
  • 当与需求方争论时,UX 设计师的正确姿势该是怎样的?

    在我们平常的设计工作中,和需求方产生各种争论的情况很常见,双方都比较偏执强势的时候,很容易陷在各自的立场中,谁也说服不了谁;如果设计师本身就离自己负责业务的用户有一定距离(比如大多数的 B 类产品),就更容易在需求方面前陷入被动。这种时候,我们更需要从自己的专业思考角度走出来,用科学的方式去收集、分析、定位、验证问题,洞见问题本质,来和对方更好地达成一致。产品经理 A:我们的首页好久没改版了,要不要来点动作?
    设计师:好啊好啊,我也正想和你提议呢,早就看不下去了!
    (省略双方需求沟通过程若干字)
    ***进入设计评审阶段***
    运营:哎,这个内容对我们推广 XX 很重要的,怎么能去掉呢?
    产品经理 B:我负责的这块业务你是不是漏掉了,要首页首屏重点透出!
    产品经理 C:你要考虑万一某某用户来访怎么办,他们的诉求得满足~
    老板:我需要什么什么感觉,没体现出来啊!
    设计师:塞这么多东西用户都想看吗?
    众人:我不管,这块内容很重要的!
    ***设计师吭哧吭哧改了一版新的***
    众人:感觉好复杂啊!是不是还是别改了……当所有人都觉得一匹更快的马已经够用时,该如何说服他们接受相对昂贵、不容易习惯的汽车呢?

    2017-05-02
  • 交互设计完全学习指南

    交互设计起源于网站和平面设计,但已成长为单独的一个领域。工作内容不仅仅有文本和图片,交互设计现在负责创造屏幕上用户可能会划动、点击、按压或输入的每一个元素,简而言之,就是体验的互动。这篇文章为对交互设计感兴趣的人提供了几个好的点可以开始行动。为了这个目的,我们简要的介绍了交互设计的历史、指导原则、值得注意的贡献者和与这个极具吸引力的学科相关的工具。即使你已经是一个交互设计师,阅读下这篇文章然后在下方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吧!目录什么是交互设...

    微信热点 2018-05-06
  • 柴静是个好的产品经理

    这几天,柴静刷屏,有捧有踩。但是从创业者的角度,谨以此文向由文艺青年找准路线之后成功转型的优秀代表柴静,她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还是一位极好的产品经理。 她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互联网的时代如何打…

    2015-03-05
  • 淘宝双12亲亲节:活动视觉分析(预热期)

    双12对比双11,最大的区别是双11更强调品牌的狂欢、而双12更强调年轻、有趣、活力。本文作者将为大家分析一些观点,仅供参考!亲,能包邮吗?亲,还能在便宜点吗?

    2017-05-14
  • 防火防盗防父母:95后隐私观报告

    今天,结合QQ大数据以及对95后的采访,我们共享一份有趣的——《95后迷之隐私观报告》。 来,看看95后们是如何“防火防盗防父母,相爱相杀为自由”: 看来,95后对家长的怨念,收集起来都可以发电了。但魔高一尺,道高…

    2016-05-09
  • 天下产品一大抄!!!

    提要:互联网的产品设计是个快速迭代的过程,我们都希望自己的产品和别人不一样,也提倡创新精神。而笔者提出了一个不同的观点——抄越。因为抄袭,所以卓越。 个人觉得互联网的产品设计首先是个快速迭代的过程,其次…

    2015-01-08
  • 从第三代锁屏,看移动端交互设计的未来趋势

    每年的梅花网传播业大展都是传播业界的一大盛事,我们不仅能看到过去一年整个市场和行业的进步与创新;也会看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催生的一系列产品,它们共同预示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今年的梅花网传播业大展上,我…

    2017-08-01
  • 用户体验系列05:降低用户记忆负担的五种类型

    碎片化应用,是一个日益被强化的概念,诠释了用户的使用场景。其实在碎片化应用的背后,也映射出用户需要面对海量的数据,需要承载的东西太多了。一个好的产品,在某些方面应该是能够帮用户减负的产品,降低用户记忆负担就是重要的一环。能让产品帮用户记忆的,就尽量不让用户记,增加用户负担。这里我汇总了五种常见的类型,以供大家参考。一个用户正在用手机看新闻,此时屏幕顶部弹出一条消息,告诉你预约的家政人员会在下午上门;然后用户退出新闻客户端,看到家政APP图标右上角提示有一条信息;打开APP并进入消息中心,看到了那条信息。除了提醒信息外,还提供了家政人员的姓名、电话等信息,用户可以直接点击手机号联系家政人员;当用户完成了一系列操作,退出APP,APP图标的提示标识也消失了。

    2017-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