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X 设计中的「环境」元素思考

随着 AR/VR/MR 大潮来临,传感器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环境」已经逐渐成为 UX 设计师在「人」与「设备」之外重点关注的第三极。


随着 AR/VR/MR 大潮来临,传感器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环境」已经逐渐成为 UX 设计师在「人」与「设备」之外重点关注的第三极。

UX 设计中的「环境」元素思考

最近在阅读 Mixed Reality(Hololens)Design 的官方指南文档,其中反复强调了环境的重要性。随着 AR/VR/MR 大潮来临,传感器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环境」已经逐渐成为 UX 设计师在「人」与「设备」之外重点关注的第三极。而即使是在已经相对成熟的 PC 和移动互联网设计领域,「环境」也是我们在分析和还原用户场景时多多少少需要考虑的。

UX 设计中的「环境」元素思考

图片来源

光照 Light

基于场景光照考量的设计在资讯、阅读类的应用里已经有了不少典型,比如屏幕亮度调节、夜间模式等,给用户带来更好的浏览阅读体验。

UX 设计中的「环境」元素思考

多看阅读

在拍照、摄像等相关的应用里,思考光照的影响也同样重要,尤其是涉及到对拍摄对象的识别时。对于后置摄像头,一个例子是微信的扫码功能,如果用户操作过程中周边环境过暗,无法准确地识别二维码信息,屏幕上会出现「轻触照亮」的提示,引导用户打开闪光灯;而对于前置摄像头,开启闪光灯的意义则不大,这里我比较喜欢支付宝在人脸识别功能里所做的,用大块白色背景作为屏幕反光,提高弱光场景下的识别效率。

UX 设计中的「环境」元素思考

左:微信扫码;右:支付宝人脸识别

而在 AR/MR 应用设计中,光照的重要性还会进一步提升,在设计元素的色彩、形态、光影关系时,都需要考虑如何在所处的背景环境光照中突出重点、保证清晰的识别度、显得协调而非过于突兀等。

UX 设计中的「环境」元素思考

图片来源

姿态 Posture

Mixed Reality Design 里的交互基础章节里,提到了 4 个在设计时需要自问的问题:

  1.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坐着、斜靠、站立或者行走?
  2. 你的内容如何适应不同的位置?
  3. 用户能适应它吗?
  4. 用户在用你的应用时感到舒适吗?

对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的姿态考虑不够周全的话,可能会引发轻则疲劳、重则安全等问题。一个例子是导航类的 App,用户一边行走一边浏览路线算是比较常见的场景,但过于专注在屏幕内容上而忽视周边的话,会产生一些潜在的危险,需要不断在屏幕与真实环境之间切换视线。这里一个叫「随便走」的 App 处理得不错,把导航和实景相结合,既能一目了然地感知前往目的地的路线,也可以通过开启摄像头的屏幕随时感知周边环境动态。

UX 设计中的「环境」元素思考

随便走

Mixed Reality Design 也提到了不少 MR 设计中的注意事项,比如当用户在虚拟空间里移动的距离超过真实空间限制后,使用虚拟动画来表现移动;注意元素和用户的距离与角度关系,让头部转动角度控制在舒适范围内;等等。

UX 设计中的「环境」元素思考

图片来源

此外,我想随着设计对象逐渐突破屏幕的界限,传统工业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知识也会有更多应用空间,以帮助用户更舒适地使用产品。

声音 Voice

近年来各类语音助手、智能音箱纷纷涌现,语音交互设计领域也受到了比以往更多的关注,除了语音对话脚本之外,对话环境中的噪音影响也需要关注。

Mixed Reality Design 里在 Voice Design 的注意事项里提到了一条:确保命令是非破坏性的——任何通过语音指令发起的行为,都应该是非破坏性、容易撤销的,以防用户旁边的其他人无意间说话触发命令。

降噪处理也是一种常见思路,比如最近发布的天猫精灵用到的声纹识别技术,可以根据声音识别出不同的使用者,保证用户使用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UX 设计中的「环境」元素思考

天猫精灵

另一个例子是移动 App 中常见的语音录入交互模式选择:通过用户结束长按/手动点击结束/停止说话超过 X 秒来判断当前对话是否结束。其中前两个通过用户手动控制录入进程的方式,相比机器判断,要更利于在嘈杂环境中避免噪音带来的干扰。

时间 Time

时间作为重点环境因素考虑的典型案例是通知推送的设计,比如尽量避免在夜深人静时给用户带来干扰,又比如分析后台的用户活跃时间数据,挑选合适时间段进行推送,最大化通知影响面。

另一个例子是办公类应用,在用户深夜或者周末打开时主动安慰「加班辛苦」等,给用户更好的情感体验。

当然,环境的构成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天气(饿了么 App 里外卖小哥配送时的天气状态动画算一个不错的应用案例,详情链接)、网络(各种网络异常状态的处理,这个网上已经有很多总结分析,就不赘述了)、人群(公众场合中考虑用户可能存在的怕尴尬心理,慎用一些交互模式比如语音)……就不再一一展开了。

总结

过去虽然也思考过一些环境因素对设计方案的影响,但总觉得相对有些锦上添花、无足轻重(尤其对于传统的 PC 端产品设计),不过正如前文所提,随着技术的发展、设计对象不再局限于屏幕,环境的影响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也应该做更多未雨绸缪的研究和准备,给用户带来更高效自然、舒适贴心的使用体验。

参考资料

https://developer.microsoft.com/en-us/windows/mixed-reality/design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 @鸿影(微信公众号: 鸿影的设计思考录)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1159/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4-27 12:55
下一篇 2017-04-27 15:12

相关推荐

  • 新版MATERIAL DESIGN 官方动效指南(三)

    新版Material Design 官方动效指南已经翻译到第三章了!今天这部分,从动效的运动和材料形变入手,让你的动效自然真实,贴近现实状态。再系统的干货都比不上官方的动效指南,西瓜就在这,赶紧来捡。

    2017-05-23
  • “桥”的创想——中安创谷“创业者之桥”设计全球征集于中科大正式启动

    📌 编辑 | P.S3月15日,中安创谷创业者之桥设计全球征集启动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区成功举办。标志着全球征集活动正式启动。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建筑大学的师生、本地孵化机构负责人、创业团队、媒体代表等近200人参加了启动会。中安创谷科技园是中国当下以“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和基金集群”为主要业态的科技园代表之一,“创业者之桥”作为连接一期、二期园区的重要纽带,对园区的整体性及交通流线起着重要...

    2018-03-17
  • 物联网UXs(用户体验)的设计模型

    如在文章《物联网相关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与其它产品设计之间的差异》(http://www.toutiao.com/i6414599431076708866/)所描述的那样物联网(IoT)的设计将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复杂性,这些挑战您可能不会在“常规”的Web服务(只有软件)中遇到。在实际设计中您将需要考虑一些不同的也许是新的设计领域,而所有这些都将用于塑造UX(用户体验)。物联网产品的两个最明显的和有形的设计形式是:一是UI (用户界面)或者...

    2018-05-01
  • 设计方法论:一种统一图标大小的方法

    最近在整理设计稿中出现的图标,整理除了汇总之外,还需要重新调整一下图标的大小,使他们看起来“差不多大”。调了很久,也咨询了一些设计师朋友,最后在谷歌的Material Design找到了一种规定的方式,特此来记录一下。需要注意的是,方法有很多,这只是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可供参考,有什么问题可以留言讨论。

    2017-05-18
  • 国外干货!6个方法助你设计出优秀的APP

    编者按:今天这篇从品牌、颜色方案、愉悦感、精炼简化等方面提出不少实在的建议,而且全是作者通过某个APP设计实战后概括出来的经验,不少观点很受用,收。 很多人对Parable的设计赞不绝口,然后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

    交互设计 2015-08-31
  • 为什么交互设计师总觉得自己的方案不完美?

    最近和一个交互设计师闲聊,聊到了关于对自己设计产出物的满意度问题,感触颇深,专门整理了一下分享给大家。

    2017-04-29
  • 以一个实际项目为例|从0到1的产品中,交互设计师如何避免踩坑

    除了自身执行力上对设计师专业能力的要求,对产品体验的敏感度,也要适当关注一下产品思维的提升,减少在设计过程中踩着“坑”艰难前行。

    2017-05-16
  • 交互设计启示录:交互设计三大标准,信息表述五种方式

    交互设计本就该是互联互通环环相扣的。设计的作用在于寻找功能和社会间的接点, 在功能足以说明一切的前提下,装饰是可以节制的,如何把握节制的度是考验一个设计师是否成熟的标尺。—— 田中一光

    2017-05-04
  • 美国直播这样玩:以Facebook和Snapchat为例

    中国的视频直播市场正在进入百播大战,优质视频内容正在成为稀缺资源。而美国直播市场经历了2015年全面爆发后,在内容生产上正进入PGC和UGC直播齐头并进的时代:传统媒体积极拥抱直播平台,社交网络更是借此拓展出…

    2016-06-01
  • PS、AI、Sketch 用着太费劲?这些插件本宝宝力荐!

    虽然 Mac 和 Windows 平台有许多特别棒的软件或工具,但 PS、AI 和 Sketch 仍然是设计师的标配。有时候看到一个特别棒的效果花了很久才折腾出来,殊不知一些插件能够轻松完成,这里小编推荐一些特别实用、效率翻倍的插件给大家,让设计工作事半功倍!GuideGuideGuideGuide 是小编用过的最棒的参考线拓展工具!没有之一!再也不用从标尺一条一条拉参考线还要担心位置不精确,只要输入需要的数值就可以自动生成对应的参考线...

    2018-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