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从零开始掌握交互设计的学习笔记

最近两个月给公司的伙伴们做交互设计的分享,这是第一期分享的内容。在这次分享中,我认真梳理了交互设计师掌握和精通这门技艺的方法。我认为,如果想成为拔尖的设计师,只有这条路可走。

什么是交互设计

用户界面有两部分的设计:交互设计和视觉设计。在下图中,左边和右边分别是微信的交互设计和视觉设计。

帮你从零开始掌握交互设计的学习笔记

交互设计 vs. 视觉设计

交互设计的产出物是可交互的低保真原型,设计内容包括:

  • 信息架构;
  • 页面布局;
  • 流程跳转。

1. 信息架构

信息架构,是为了让用户在使用APP、软件、网页的时候,能够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料、功能,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不会迷路。它有层级、有逻辑顺序、要能反映信息(功能)的重要程度和关系。

信息架构的组成部分:
1.组织系统:关注如何组织信息。比如小说,按篇幅,可以分为短篇、中篇、长篇;按年代,可以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当代;按题材,可以分为武侠、推理、历史、言情等等……从哪个角度来组织、到底多少层合适,需要设计者的判断和权衡。比如当当网的商品组织方式:

帮你从零开始掌握交互设计的学习笔记

组织系统

2.导航系统:协助用户了解他在哪个位置,以及可以到何处去。比如微信的功能导航:

帮你从零开始掌握交互设计的学习笔记

微信功能导航

豆瓣的功能导航:

帮你从零开始掌握交互设计的学习笔记

豆瓣功能导航

3.搜索系统:关注用户如何搜索信息。比如淘宝的搜索:

帮你从零开始掌握交互设计的学习笔记

搜索系统

4.标签系统:关注如何表示信息。我们可以把标签系统理解为如何为信息和它的组织方式命名。比如我们刚才提到的小说按题材,可以分为武侠、推理、历史、言情等等,其中的武侠、推理这些就是信息的标签。

一些大型网站,比如淘宝、当当、京东等,设有专门的信息架构师角色。而大部分的APP、应用软件中,信息架构由交互设计师设计。[1]

2. 页面布局

页面布局的工作,就是确定每个页面有哪些元素,它们位置、顺序、分组,要突出什么元素,弱化或隐藏什么元素。

帮你从零开始掌握交互设计的学习笔记

页面布局

在设计布局时,有一个要特别注意的事情,就是尽可能减少父页(所有布局抽象出来的模板)。比如说360安全路由的APP,它的父页如下,所有页面布局,都是由这四个模板变化而来。这样的软件,用户在使用时,会感觉统一、易学。

帮你从零开始掌握交互设计的学习笔记

360安全路由

3. 流程跳转

设计页面之间的跳转逻辑。通过链接、按钮还是手势;单击还是双击;上划还是下划……我们在做可交互的原型时,要尽可能贴近软件的最终效果。

帮你从零开始掌握交互设计的学习笔记

流程跳转

交互和视觉的分工

交互设计师在设计页面布局时,为了突出主次,会设计字体大小、间距、颜色等内容,但这不是最终效果。最终的字体、颜色、图片、图标、大小、间距等,由视觉设计师确定。

交互设计师在设计流程跳转时,会设计过场动画,但这同样不是最终效果。最终效果由视觉设计师(或动画设计师)确定。

区分交互和视觉有一种快速判断法,那就是web工程师平时写的css里的属性和参数,都属于视觉设计的范畴。所以很多公司会多招几个UI设计师,他们不仅仅负责视觉设计,还负责输出css样式表。

交互和视觉对人的要求

交互设计和视觉设计对人的要求不同,并且往往越往深入做,这两者所需的性格、背景和思维方式差别越大。可以简单地理解,交互设计是靠理性和逻辑驱动,而视觉设计是靠感性驱动。这也是为什么目前的交互设计师中理工科院的学生占了很大比例。[2]业界也有很多开发工程师转做交互设计的成功案例。所以做开发,学交互设计有优势。

交互和视觉高度交叉

我上面说,交互设计和视觉设计的分工,也说它们对人的要求不同。这可能会让大家误以为,这两个角色的工作比较独立,各自负责各自的内容。交互不用管视觉,视觉不用管交互。

但这是不对的。交互和视觉,是高度交叉的两个领域,无法简单的分隔。

首先,交互设计师一定要有很好的视觉设计的感觉,因为一个页面布局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视觉的发挥。如果交互设计师导入一个没主次,结构很糟糕的设计给视觉设计师,他只有两个选择,一、降低自己的水平,随便做一个;二、自己动手,重新设计一个。

其次,交互设计会影响视觉设计,视觉设计也有可能反过来,让交互设计做修改。举个例子,我们最近正在做的一个功能。

帮你从零开始掌握交互设计的学习笔记

案例

最早的交互设计里没有列表选择功能。后来在视觉设计过程中发现,我们的窗口大小,如果要保证视频旁边不出现黑边,可能会留很大得空隙,如果布局满了,又会导致视频出现黑边。一种方式,是把底下的点赞、分享、评论移上来,放到右边,但这样的排版怎么也不会满意。况且我们这个页面最核心的目的,是让用户看视频。后来我们想了一下,增加了选集的功能,虽然这样增加了开发工作量,但是对用户来说,在这页面可以直接导航到其它视频,使用体验更好,也解决了我们看视频黑边的问题。

说这些想要表达的是,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是在同视觉设计师配合完成一个作品。我们设计的好坏,会影响他的工作。所以在介入真实项目前,我们要通过大量的学习+练习,达到准设计师水平。

如何学习交互设计

1. 看

交互设计师需要有好的视觉设计的感觉,需要有基本的审美能力。如何提升审美能力?只有一种方法,看。

我们要看大量优秀的设计作品。现在有很多平台可以很容易的找到世界上顶尖的设计师们设计的东西。比如behancepinterestFWAdribbble等等……如果嫌国外的访问太慢,也可以选择国内的,比如花瓣

不要只看软件界面,也看看其它领域的设计作品,好的产品、好的建筑、好的电影海报、好的摄影作品、好的艺术作品。看到喜欢的,把它们收集起来。

看了后,该怎么判断自己的审美能力有提升呢?

隔几个月去看看自己前几个月喜欢的东西,当时觉得不错,现在是不是觉得丑的掉渣?如果是的话,审美水平就在进步。[3]

还有一种办法,把自己平时喜欢的、会分享的设计,同设计领域的人沟通,听听他们的意见。一个专业的设计师,不会只说,这个好,那个不好,他们说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比如「这个界面主次不够突出,重点元素没有强调出来」、「没有引导用户的视线」等等等等……

2. 用

我们在dribble、在花瓣,看的都是单个页面。交互设计不只是设计一个个页面,它还得把页面串起来。所以看单个页面还不行,我们要用、要体验实际的产品,看看别人是怎么把一个个页面组合成产品,页面和页面间的过场是怎样的。

怎么用呢?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有手机或pad。去下载优秀的APP,每个APP花20分钟,把所有页面、所有功能跑一遍。优秀的APP来源,可以是应用市场每个分类下的Top20,也可以来自一些优秀的组织、用户推荐,如最美应用、如知乎上的APP推荐等。

我还有一个很诚恳的建议。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买个MAC。为什么设计师喜欢用MAC?我们看几张对比图。

PC和MAC上的QQ。

帮你从零开始掌握交互设计的学习笔记

vs.1

PC和MAC上的应用市场。

帮你从零开始掌握交互设计的学习笔记

vs.2

PC上的「精美」PPT模板,和MAC上的keynote模板。

帮你从零开始掌握交互设计的学习笔记

vs.3

MAC的软件比PC的软件优雅太多,完全不在一个level。如果我们每天看的、用的都是最好的产品,我们的审美能力自然会提升,对什么是好设计,什么是坏设计会更敏锐,更有感觉。

3. 想

认知科学研究发现:

世界上最好的象棋选手之间的差距,其实并不是他们思考能力的差异,或者是否能走出一招妙棋,而是他们熟悉的棋谱的多寡。[4]

做交互设计也是这样,决定交互设计师的设计水平,是在做设计时,设计师能够想起多少个相似的的设计,并借鉴、组合、改进它们,成为自己的设计。

我们看了那么多优秀的设计,我们用了那么多优秀的产品,怎么样才能在需要的时候记起它们呢?认知科学给出的答案很简单,去想,去思考。

一样东西进入我们的大脑,如果我们没有思考过,大脑会认为这个东西没用,就丢掉它,不存下来。但如果我们仔细思考过它,大脑就会自己做个判断,认为以后有可能要再度想起它,就把它存下来。

所以不只要看,要用,还要想。

比如我们看到这个页面,要想:
1.信息架构是怎样的?有没有层级,有没有逻辑顺序?能不能反映它们的重要程度和关系?
2.页面布局是怎样的?它们位置、顺序是怎样的?它是怎么分块的?它是怎么突出主要任务的?
3.有没有其它设计亮点,比如好的隐喻,比如视觉怎么营造氛围。

帮你从零开始掌握交互设计的学习笔记

360安全卫士

把所有思考结果记录下来。记得多了,形成自己的观点后写成文章,同其他人分享。

4. 做

一开始模仿,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工具的使用,把它用熟。[5]

为什么要先把工具用熟呢?道理很简单,如果工具还不熟悉,大脑会把主要精力都耗费在工具的使用上,根本腾不出空间来思考设计的事。

当工具使用没有任何问题后,做真实的产品设计。

我们可以直接在项目中实践,但大部分人应该没这个条件,那怎么做?

重新设计现有的产品。比如我们可以重新设计微信,重新设计简书;我们觉得某个软件设计的不够好,重新设计它。通过这种训练方式,提升设计技能,达到准设计师的水平。

那么,一个产品(或功能)的设计流程,是怎样的呢?

1.明确使用场景

我们经常看到一个被分解后的功能指标项如下:

我要一个远程控制的功能。老师可以控制某个学生的电脑。

如果按照这个需求做的话,在产品首页加一个远程控制的按钮,点一下,老师可以选择某个学生进行控制,这个功能就设计好了。

但是实际上老师是怎么用的呢?我们和产品经理(或用户)沟通,会发现老师使用这个功能的场景是:

1.老师查看屏幕预览图,觉得某个学生可能做的不错,双击查看学生完整的屏幕。发现学生做的很好,就转播给其他学生看,在这个过程中会协助学生微调作业。

2.学生有问题时,举手请求老师协助,老师在讲台上协助解决问题,(并将这个协助过程广播给其它同学)。

这就是使用场景。场景非常非常重要。它决定了功能入口放在哪里比较合适,应该突出它,还是弱化它。它的前一步是什么,下一步是什么。

只有明确了真实的使用场景,才能设计出用户可用的产品。

2.收集素材
去前面提到的设计网站,或是平时用的软件商找同类设计来对比和分析,看看其他人是怎么设计的。比如远程协助,可以看看QQ是怎么设计的。把它的整个流程跑几遍,并且把每个过程截图下来。借鉴它设计好的地方。

帮你从零开始掌握交互设计的学习笔记

QQ远程协助

3.画草图
有了想法以后,在纸上画草图。
草图里面,主要是把每个页面都有哪些功能、元素,摆放顺序定清楚。这个就是梳理我们设计思路的过程。

这个过程一定要有。千万不要一上来就做原型,那会花很多时间在对齐、排版等等琐碎的事情上,我们也没办法一下子看到全貌,把每个页面都想清楚了,页面流程怎么跳转都想好了,再搬到Axure上。

4.画低保真原型
把草图搬到Axure上。这个过程还会调整,修改。

5.可用性测试,调整设计
做完动态的、可交互的原型后,找三个用户试用下(不一定要真实的最终用户,另外,不用太多用户,三个用户就已经能够发现70%关键问题),观察他们在使用的时候会碰到什么问题,找出最关键的问题,进行调整。

这个阶段完成后,就可以提交开发了。

6.补充细节设计
有一些很细节的流程,我们没办法在一个交互稿里面完全体现,比如页面内容为空时,怎么办;数据加载出错时,怎么办。这个时候用文档来补充这些分支流程。我们就像写开发文档一样,把整个软件的所有分支流程、异常流程都过一遍,记下来,然后提交开发。文档形式不重要,只要能传递思考结果就行。

以上只是一个大概的流程,在实际操做的时候,还会碰到很多问题。有一些东西我会在后面分享的时候再细讲,还有一些东西,可能就需要大家实际动手,自己去摸索和沉淀。

总结

看、用、想、做。

帮你从零开始掌握交互设计的学习笔记

方法总结

End.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掌握一个东西,要下很大的功夫,没有捷径可走。那些想要走捷径的人,往往到最后会发现,绕了一大圈,却什么也没得到。只有那些脚踏实地一步步前行的人,才有机会走到自己想要到达的地方。


[1]: 这部分写的很吃力,我对信息架构并无系统的了解。后续会再深入学习这部分内容。

[2]: 本文有很多观点,包括对人的要求这部分,来源于马力老师的《产品设计师技能书》

[3]: 学习的一些方法,来源于罗子雄老师的分享《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

[4]: 原文见《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5]: 工具入门见《交互设计入门指南》

文章来自:四四四毛

原创文章,作者:ioue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9223/

(0)
iouedioued
上一篇 2015-09-08
下一篇 2015-09-09

相关推荐

  • 用户体验是玄学吗

    XINYI00梁欣怡2018年3月5日用户体验的解释有很多种,我比较倾向的一种是“用户体验是人对于使用一个产品、系统、服务时的预期和反应。”首先明确第一个概念,体验是一个过程,生活中的一切皆是体验,我们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界,最后赤裸裸的离开,来人世走一遭就是来体验来了。从广义上来看,体验的主体是人,客体可以是一切物体和事情,媒介是我们的感官;当我们的感官作用在一切事物上,会产生相应的心理行为,比如预期,比如反馈,比如情绪,着所有的一切一...

    2018-03-06
  • Magic Sketch——寓教于乐的哄娃神器

    棒妈说这是一款哄娃神器。坐飞机火车时,需要娃瞬间安静时,这款神器简直好用到飙泪。这是一款玩具,也是一款画画工具。寓教于乐,大概说的就是这款过年可以代替压岁钱的神器。(请于微店购买)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玩具很多宝妈宝爸表示挑花了眼、剁断了手还是没有买到让宝宝满意的到底应该选择什么玩具,才符合宝宝的成长需求?小汽车呀,变形金刚、芭比娃娃,还是...现在还在买这些玩具?你OUT了!孩子开心固然重要,但也别错过宝宝早期智力开发的黄金阶段!寓教于...

    2018-04-12
  • UED设计流程和方法

    看惯了淘宝阿里旺旺的UED团队做的图,突然有点冲动,组建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UED。没有阿里、百度、腾讯等大型互联网公司有专门的UED团队成员,但我们凭着自己团队合作成立了属于自己的手机客户端UED。 1、需求调研…

    2014-10-29
  • 我是如何从测试转到产品的?

    为什么我从测试转产品?无论硬件研发还是软件研发,都需要测试工程师找出软件缺陷、保障产品质量,以降低项目风险,我们可能听到过由于某一个漏洞导致公司损失多少钱的例子。而测试的价值就是尽可能早的——发现这些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问题,在项目交付前反馈到开发修复。所以测试岗位对于企业来说也至关重要。在做测试时,我一直期望能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无论是功能性问题还是用户体验问题,我都会一一跟踪。当兼顾项目进度,有些问题来不及修复时,遗留问题我会...

    2018-04-02
  • iOS和Android规范解析——工具栏和固定底板

    今天我们来介绍上篇文章中的表格中余下的一个控件:工具栏(toolbars)。工具栏是iOS中的控件,Android当中相对应的是固态底板。老规矩,先说Android的控件(虽然这个控件之前已经介绍过了,耸肩)。

    2017-04-29
  • Smartisan OS v2.0 正式发布

    本次升级坚果手机新增功能 94 项,优化细节 108 项,修复 bug 若干;Smartisan T1 新增功能 91 项,优化细节 109 项 ,修复 bug 若干。升级主要增加了系统应用“语音搜索”、“安全中心”、“游戏中心”,增加了应用启动…

    交互设计 2015-09-16
  • 用微妙动效改善用户体验的简单方法

    译者:zyl0127     应用程序中的动效具有新的改良性的意义。跟过去的华丽、混乱的网站动画不同,新的动画干净、流畅,并且易于导航。忘掉你所知的GIF、令人不愉快的广告和Flash网站吧, 这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当…

    交互专题 2017-08-07
  • 如何从头打造让用户真正信任的界面

    让人信任的网页到底是怎么样的?设计一个令人信任的网页应该是有迹可循的,几天文章当中的10个技巧,就是可行性相当高的手法,仔细看看,也许会让你获益匪浅。

    2017-05-24
  • 从交互层面探讨:不一样的 App 该如何设计?

    针对APP同质化现象,本文作者从从交互层面探索了不一样的 App 该如何设计,且谈及自己的解决方案。值得一读。     “首先占据人们大多数时间的同类型APP内容高度同质化,而风格取决于内容,在平庸的内容下只能诞生风格平庸的APP设计。其次,对于以商业目标为根本的APP应用设计开发,设计风格的投入产出比并不高(游戏依然除外),设计模式的流行以及交互方式的单一使得保守的设计投入产出更高。最后在现今的消费领域,功能主义盛行,界面设计中理性居于主导地位,设计风格显示不是理性思考的首要考量目标。”

    2017-05-04
  • 2017用户体验行业调查报告

    更多精彩内容:IPO新机制 催生市场四大变化最全关于企业上市流程知识汇总!(强烈建议收藏)由IXDC主办的2017国际体验设计大会于2017年7月12-16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作为全球极具影响力的体验设计交流平台,吸引了3000多名从业者参加,大会通过主题演讲、工作坊等形式充分交流经验,共享体验设计盛宴。而作为一年一度的用户体验行业报告发布也是大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备受从业者们关注,报告每年通过全面详尽的调查分析,系统梳理整个行业脉络,...

    2018-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