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现交互设计中的思维盲区

文章目录[隐藏]

在一个项目中,交互设计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开发人员根据交互文档搭建初步的程序框架,视觉设计师基于交互设计进行精细的界面设计,之后再交付开发。交互设计方案的改动涉及多方的调整,虽然不及产品需求变更那样牵一发而动全身,但也是影响面较广的。

作为入行不久的交互设计师,我发现自己在交互设计的实践中无法顾及到方方面面,是存在思维盲区的。其中有欠缺经验的原因,也有自身知识局限的问题。进入开发阶段后,每次需要修改交互时,心里都会有些惭愧,感觉为小伙伴们带来了不必要的工作量。然而现实中,交互设计的改动是难免的(因此一般一个项目会不断迭代交互文档),尤其是在时间安排紧促、产品需求不清晰的情况下。怎样在交互设计阶段尽可能思考周全,减少视觉设计与开发的返工呢?抱着提升自我、拯救伙伴的态度,我结合自己在移动端app的项目经验进行了一些总结。这并不能涵盖交互设计的所有方面,主要着重于设计时个人觉得容易疏漏的地方。


交互设计在我看来分结构层面和细节层面,两者在发现思维盲区、排查交互设计问题时的角度有所不同。

结构层面

结构层面的交互设计是指,通过解析产品需求与核心目标,梳理交互逻辑,设计使用流程、框架结构和基础功能。其目的是保证产品的可用性。可以想象,若在开发过程中对结构层面的交互进行改动,成本是比较大的。

一些不成熟的结构层面的交互设计,我觉得容易出问题的地方主要是:

1. 没有很好地把握平台特性。

尤其是Android平台较iOS复杂些。比如由于Android手机对App性能消耗的要求更苛刻,设计时应尽可能地选择性能耗费少的框架结构;又如大部分Android手机屏幕上有虚拟按钮,因此在完成界面设计后要考虑代表“返回”的虚拟按钮会把页面跳转到哪里,使用上是否会带来困惑。在设计软件结构的初期,就需要与开发人员沟通设计稿,以便尽早发现问题。

2. 页面结构复杂。

手机屏幕可谓寸土寸金,合理删减一个元素,对用户来说就减少一个思维思维负担或迷惑点。即使方案看起来OK,也需要不断反问自己:这种功能布局是最简单的吗?页面最主要的操作是什么,是否明显突出?其他功能或入口是否必要?页面的组织是否清晰有规律?…...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合理简化结构的提前,是对用户使用场景有很好地了解。

3. 设计师与用户使用经验的差异。

设计师对自己设计的产品十分了解,因此容易觉得一切使用起来都理所当然,或者觉得别人稍微试一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但事实上,很多人并没这么“聪明”。这就需要邀请对产品和项目不熟悉的“小白”来玩玩交互Demo,看看Ta是否能轻松知道你的产品是做什么的,完成核心功能时是否顺畅,哪里会遇到磕绊。

细节层面

细节层面的设计附属于功能点之下(如具体信息的排布,异常状态的处理等),可以进行独立优化而不影响整体的结构,帮助用户更好地达成目标。细节层面要考虑的东西很多很杂,设计往往不难,难的是想全。因此,需要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框架来帮助我们查漏补缺,而不是想到什么是什么。

1. 可以从“我”(使用者本身)和“别人”(其他使用者)的角度,检查功能点是否齐全。

我:用户间是存在差异的,有些因素将影响用户在的需求和使用场景,如是否是第一次使用app,是否是会员等。站在不同用户的角度想想,“我”在这个页面想做/能做什么事?做一件事的前、中、后阶段,在设计上是否有体现?我是否可以取消、撤销或退出某个步骤?如果中途这件事做失败了呢?

别人:“别人”指与你在使用产品是直接相关的其他人。别人对我做了什么,我需要知道么?对我有何影响?举个栗子,在一个“教室”功能的页面中,我可以和其他同学一起听老师上直播课。这里老师对我有一些权限:禁止/允许我打字聊天,让我上麦发言/下麦,把我踢出教室,给我发私聊。当老师对我做这些事的时候,我是否能明白是怎么回事?我知道应该做出什么回应吗?我收到的提示足够清晰吗?

2. 检查特殊情况。

一方面,想想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主要场景是什么,有哪些影响因素。常见的影响因素有:

网络环境:有无网络,网络状况不好,突然断网, 是否为Wifi环境,Wifi环境与非Wifi环境之间的转换等。明确网络情况的变化对用户有怎样的影响,是否需要让用户重新作出操作上的选择,是否需要进行明确的提示。

时间因素:操作的时间限制,某些功能的定时开启等。需要考虑在不同时段,产品功能会有怎样的差异,用户是否可以预见这样的差异。假如产品上的支付功能是有时间限制的,一定时间之后订单将自动取消。那么设计上是否已经明显地告诉用户这一点?在订单页支付倒计时结束后,会发生什么情况?

数量限制:当某个功能对数量有限制时,操作的时机就变得很重要。以在app上报名班级(图1)的操作为例,假设班级容量为20人,确认报名订单时暂时扣去一个名额库存,完成支付时完全扣去这个名额。如果当你报名班级时,名额已满,但还有人未付款,这时系统应该有什么提示?这和报名班级时,班级绝对性满员(名额已满,且所有人完成付款)的情况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另一种情况是,在你进入确认订单页时,名额未满,但当你按下“确认”订单,此时名额已经满了,也应该有相应的提示。像这种对数量敏感的功能,应尽量明确地告诉用户限制条件,当前的相关状态是怎样的(未满员,暂时满员,或已满员?),防止用户进行不必要的操作。用户若第一时间没有理解,可能需要进一步友好地提示。

如何发现交互设计中的思维盲区

图1. 班级报名关键页面

另一方面,想想单个页面元素会有哪几种状态。常见的状态分类有:

中间状态:在进行下载、上传、导入等操作时,用户会有等待的过程。在这过程中,界面的状态是怎样的?怎样让等待不那么痛苦?是否允许中途取消?

控件状态:控件激活、未激活、使用中的状态是怎样的?是否有一些限制?状态转变时会发生什么?其他情况的变化对控件的状态是否有影响?以一个教室页面的文字输入框(图2)为例,在输入框中输入文字时,我们会在界面展示上做限制:输入框最多显示4行文字,键盘收起后保留输入框状态。此外。在上课过程中如果学生不守纪律,会被禁言。禁言时输入框的状态是怎样的呢?是完全不可用,还是可以编辑文字但无法发送?经过仔细思考以及和开发的沟通,我给出的方案是:被禁言时,用户仍然可以输入文字,只是不能发送。如果是在文字输入过程中(键盘展开)被禁言亦然,此时仍然可以编辑文字,只是无法发送。

加载状态:加载数据(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数据包等)的过程中,界面元素会有怎样的变化?长时间加载未成功怎么办?

刷新状态:刷新数据是自动还是手动的?执行刷新操作时界面哪些原色会产生变化?刷新失败了呢?

如何发现交互设计中的思维盲区

图2.教室页面的文字输入框

以上说的这些方法,也许可以帮我们扫除一些交互设计上的漏洞。但还有一部分漏洞可能来自我们自身的

心理盲区

1.对抗。

听到与自己的想法不同的意见,人本能的反应就是找理由反驳。在和产品经理等其他人讨论设计方案的时候,我们也问往往会遇到其他人与自己意见相左的情况。这时,首先要相信对方是对事不对人的,然后静下心来想想对方说的是否有道理,自己之前的思路是否有问题,或者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案。

2.从众。

人们趋向于采纳多数人的选择,跟随多数人的行动,这样会感觉更加安稳,均分压力,避免冲突。人都是有思维惰性的,从众可以把思考问题、做决策的责任默默地移交给别人。在审核交互方案时,当多数人喜欢某一套方案时,我们可能便选择了这个方案。但需要清楚的是,一旦之后发现问题,需要负责修改方案的还是设计师自己,专业度被质疑的还是只有设计师。因此,他人的建议只能作为参考,自己想清楚了才是王道。

3.权威影响。

与从众心理相似,权威影响也是一种趋从心态,其作用有时甚至大于从众心理。在团队中可能会有几个你特别欣赏的人,他们的意见你会格外看重。与这些人讨论得出的结论,你会觉得更有安全感,似乎已是最佳方案。越是这样就越要给自己敲警钟,主动给当前的解决方案找茬。

4.关闭。

当你觉得一个方案已尘埃落定、大家都觉得ok、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完美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在大脑中关闭这项任务,不再去想。尤其是在公开了这套方案后,你等于是在向别人宣布:“就这么定了!” 你也会格外捍卫自己的决定。尽管我们可能已经用了各种方法去保证方案的完善性,但人无完人,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现新的问题。我们能做的,也只是尽量避免大问题,尽量减少剩余的问题。因此,永远不要给自己的思维打上句号,只要项目还未截止,就应该不断审视自己已有的设计。


如何发现交互设计中的思维盲区

图3. 发现交互设计中的思维盲区

总结下来就是上面这张图。最后想说这是一个永不“关闭”的话题,希望大家可以不断补充,相互学习。

来源:简书 Achenchen

原创文章,作者:Tin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8719/

(0)
TinadminTinadmin
上一篇 2015-08-26
下一篇 2015-08-26

相关推荐

  • 原型设计里的线框图与原型是什么鬼?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

    备注:IxD是交互设计缩写。 UX是用户体验缩写 导读:本文作者Jerry Cao是UXPin的内容决策者,也是UXPin 这款在线线框图/原型工具的在线内容开发者。如果你想学习设计原型的思路,熟悉相关工具,以及完整的设计流程…

    2015-06-11
  • 小白学Axure,这样学更高效,还能提升产品交互,更容易拿高薪

    众所周知,Axure是产品经理必备的工作软件。BAT对于产品工作2-3年的面试者,均要求熟练使用Axure。别让Axure阻碍你的高薪产品路!别等面试时,才发现自己掌握不够。“起点学院&腾讯课堂”联合打造6周Axure实战班,第6期开启报名!从第1期到现在,1400多位同学学习成长,好评如潮。花3-5分钟了解,很快Axure对于你,就不再是问题。(真诚地说)先来看看学习效果全程实操,学完高效制作原型,做出高保真认真学完,原型效率提升,更...

    2018-03-04
  • 行云流水般的交互体验:当智能头机邂逅百度音乐

    音乐,作为一直延续的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从爱迪生发明第一部留声机到后来的黑胶唱片、再到磁带、CD、MP3经历了整整140年,储存和传输音乐的介质从磁性变成了光学;储存歌曲的数量越来越多,体积也越来越小。但是笔者有一个长期被困扰的问题:作为运动爱好者和音乐发烧友,在跑步锻炼时常常需要将iPod或者Sony Walkman笨重的机身绑在胳膊上,然后再插上耳机、选歌、调节音量等等至少4、5步操作才能听到想听的歌;还常常因为线头缠绕,越解越乱。...

    2018-01-30
  • 零基础入门交互设计为什么会失败?

    所有群里最常见的新人问题就是——零基础怎么学习交互设计?其实,很多时候零基础不可怕,但最怕的就是零基础带来的那种浮躁,比如往往他们都追求速成。每个职业人都有零基础的时候(废话),而在社会上获得工作机会…

    2015-12-02
  • 1.6万字诚意之作|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交互设计师,这篇文章值得慢读

    关于交互设计,这是一篇很全很全很全(重要事情要说三遍)的科普文章。作者写了1.6万字,实在是诚意之作。如果你打算走进交互,此文值得真的真的真的(重要事情要说三遍)值得一读^_^ by 小编目录导读:
    1. 交互设计概念
    2. 交互设计输出物
    3. 交互设计相关理论
    4. 交互设计流程及方法
    5. 交互设计常见案例分析
    6. 交互设计规范及趋势
    7. 交互设计师进阶之路举个例子就是:小明饿了,他需要填饱肚子(目标),他跑到楼下的餐馆进行点餐、吃饭、结账(任务),吃完了出门的时候推门(行为)出去,然后过马路回家。交互指的是产品与它的使用者之间的互动过程,而交互设计师则是秉承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以用户体验度为原则,对交互过程进行研究并开展设计的工作人员。——百度百科①初级交互设计师<10k:俗称「线框仔」,出没于小公司和外包公司,没有设计决策权,专门配给不会画图的产品经理使用。门槛低,只需要熟练使用原型软件,会看着其它APP抄设计即可。无发展前途,看到此类岗位请远离。
    ②中级交互设计师10k-15k:除了画线框图外参与一定的产品层面的工作,有一定设计决策权,通常为知名院校应届毕业生,可以对设计决策提出异议,但不一定被接受。
    ③高级交互设计师15k-25k:通常可以参与整个产品的概念过程,工作职能与产品经理更为接近,有更多的设计决策权,通常工作经验超过2年,可以和产品经理、视觉设计师、用户研究员及开发人员进行「激烈讨论」,并有能力维护设计师的尊严。
    ④资深交互设计师>25k:通常出没于BAT、财大气粗的创业公司及设计咨询公司。有着丰富的成功设计案例,通常工作经验超过5年,有主流大公司工作经验,有大型项目的设计管理经验,业内有一定名气。
    ——以上分级,参考寺主人在知乎的回答《如何成为交互设计师?》“你在设计的生涯中,有没有用到或者总结出哪些设计方法?”“以规则的网格阵列来指导和规范网页中的版面布局以及信息分布。对于网页设计来说,栅格系统的使用,不仅可以让网页的信息呈现更加美观易读,更具可用性。而且,对于前端开发来说,网页将更加的灵活与规范。”“关于弹窗中的“推荐选项”应该放在左边还是右边,分了两种情况:如果推荐选项有破坏性,那么应该放在左边。如果没有破坏性,则应该放在右边。但到了iOS10的时候,却变成了推荐选项都应该放在右边。”

    2017-05-06
  • 设计要以人为本,用户的目标才是最重要的!

    来源:简书 作者:老D   为什么需要计原则? 设计原则其实就是对一些设计过程中基于人类的认知规律对设计做出的一些指导性原则,并且对已经成为行业共识的设计经验做个总结,用来指导设计师界定问题、提高效率。 …

    2014-09-27
  • 【招聘】在专注用户体验的公司上班是什么体验?

    随着艾体验业务范围的逐渐扩大以及合作伙伴不断增长,我司也开始扩充人力啦!我们是谁?艾体验是一家为需求企业提供更具商业价值和科技未来的产品“大设计”服务公司!(base in天府五街菁蓉国际广场)作为一家“大设计”公司,时常需要对外提供高端产品体验咨询服务,创新前沿人机交互解决方案研发,并且不断沉淀分享产品干货。而成为“我们”的将是这样一群人:这群人,热爱互联网和产品,同时也热衷于观察生活,不放过身边的任何一个小细节;这群人,贯彻着生命不...

    2018-02-26
  • 别被数据骗了——视频搜索页面设计研究总结

    如今的互联网PM都会对产品数据进行追踪,作为自己的KPI指标。但是在实际的设计结果中,令人满意的数据有时却并不一定会说明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数据呈现的结果和用户的实际使用体验有时甚至是背道而驰。某用户:点击之后进去就直接播放了,有时候开着声音吓一大跳,会马上点出去。哦,你说按钮上的文案啊,没有注意呀!

    2017-05-02
  • 关于文档的价值

    作者:杨蓉(资深用研专家,现任极客网运营总监)   高歌在产品经理的培训中,提到了研究分析、产品定义和交互设计,展示了不同格式的文档,几个来自创业公司的童鞋提到了老板不鼓励用文档的问题。让我想起来几个去…

    交互专题 2017-08-07
  • 用讲故事的思维搞定Banner背景的制作,看这篇就够了!~

    鉴于一直有人问banner背景怎么做,所以我就想要不写一篇关于背景的文章吧。

    2017-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