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中的 9 个注意事项

q

1.眼睛会欺骗大脑

重要的不是理论上是怎样的,而是看上去是怎样的。例如「缪勒 – 莱尔错觉」,理论上两条线是等长的,看上去呢?显然是一长一短。

1

 

 

2.遵守图标规范

现在越来越多的应用开始使用 Fonticons,最为广泛的必然是 Font Awesome 了。在 Fonticons 的使用中,也要注意很多的使用规范,比如铃铛状的 bell 用作「提醒」,向右弯曲的箭头 share 用作「分享」,纸飞机一样的 send 用作「发送」……切记,不要给用户错误的提示。

21

 

3.用户激励门槛要低

离目标越近,人们就越有动力去完成,但是,当目标达成后,用户的动力会瞬间衰减。这也是为什么网络游戏在你升级后,积累的经验清空时,会通过新的主线任务让你瞬间获得大量经验,这是看着走了一半的进度条,就不会觉得下一级遥遥无期了。

 

4.不确定的奖励更有吸引力

这很明显,彩票就是一个好例子,2 元钱,可能全赔进去,可能中 5 元,可能中 100 元,可能中几十上百万,所以彩民很容易就能坚持下去每天购买彩票。互联网产品上这种案例更多,各家网盘都会在每日签到时随机赠送数额不等的存储空间,我常上的 V2EX 每天签到会给不同数额的论坛铜币,就连现在微博、微信、支付宝的红包,大多是也是拼手气获得随机数额的。10 元钱随机分给 10 个人,和 10 个人每人一元,从气氛上就大不一样。

31

 

5.进步能引发巨大动力

现在,大多数的互联网产品都会要求你填写更多更详细的资料,例如 QQ,例如微博。普遍的,它们大多会有一个进度条,告诉你已经填写了百分之多少的内容。大家都知道,只要关键内容填写完全,50% 的完成度和 100% 其实没什么区别,但是人们的身体总是会很诚实的追求更高的完成度,即使他们知道这没有任何意义。

41

 

6.提高准入门槛可以提升用户的幸福感

提高准入门槛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邀请码。小米的 F 码也是邀请码的一种,有一段时间大家都在黑小米的「饥饿营销」,但是这套把戏玩的很成功不是吗。原因何在呢?用户会觉得,我有 F 码,你没有,我就比你牛。

新产品在刚刚上线的时候也可以使用这种策略,但这时就不是人为的制造稀缺感了(虽然看上去更想,因为小米至少还能说由于产能跟不上所以限制用户购买)。通过邀请码才能够加入的产品,也会让用户产生优越感,这时他们就能够更加频繁的使用这个产品。知乎直到现在还有人很自豪的在签名里说「知乎第 x 号用户」,效果非同一般。最近比较新的一个产品「稀土」,不仅需要邀请码加入,还需要有人推荐才可以上首页让其他人看到,完美的抓住了装那啥的需求。

还有一种情况,类似于 bilibili 答题注册。这是一种保证社区纯洁度的方法,通过各种严格的条件筛选用户,让社区里的用户都是很紧密的围绕在一个兴趣上的。但是这一点 bilibili 做的并不好,个人感觉做的最好的是 Dribbble,懂的人都知道。

 

7. 友好的错误提示

没有任何产品是不存在错误的,哪怕你只是输出了「Hello World」,也有可能在一些机子上跑不起来。错误提示一般有两种,一是告知用户「出错了,你需要怎样怎样做」,另一种是用户解决不了的错误。当然,不管哪种错误都会有提示,但是第二种要做到尽量不对用户造成影响,因为这时错误提示大多是交给开发人员来看而不是让用户对着莫名其妙的字符抓耳挠腮。

404 页面是经典的前一种错误提示,也几乎是最棒的一类错误提示,人们越来越重视 404 页面,因此也生出了很多基于 404 页面的设计,这很棒。操作系统的蓝屏是让人深恶痛绝的后一种错误提示,它不仅打断了用户当前的工作,还不告诉用户到底发生了什么。即使从 Windows 8 开始,蓝屏并不是那么难看了,但其实还是毫无意义。

 

8.Slogan 让用户在潜意识下完成选择

人们总是认为自己在做决定前已经经过了深思熟虑并且考虑到了所有的相关因素。但事实上,对于「做决定」这件事,大多是在潜意识中做出的。
举几个例子,ZEALER 是一个专注于手机评测的团队,他们之前声称自己「客观中立第三方」。那么当你需要买手机的时候,你看了 ZEALER 的评测视频,可能就决定了一款机器。这是因为在潜意识里你已经认为 ZEALER 是「客观中立」的,不存在广告性质。至于事实是怎样的,已经不重要了。再如简书,「交流故事,沟通想法」,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如果你有着「我有一些好的有意义的故事想写下来与其他人分享」或者你觉得「我有一些观点想要和别人沟通」,即使你还没有深入了解,就会觉得简书是一个合适的平台。

 

9.普通人的评论最有影响力

这是因为,我们眼中的大 V,大多是用来做广告的。在社交网络混的越久,就越会怀疑大 V 的每一句言论都会与钱挂钩。
所以,普通人的评论更具有影响力。当人们逛淘宝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会主动的去看一下宝贝下的评价,并且购买者的评价在用户做决策时占了很大的比例。同样的,我们想看电影时,可能会先去豆瓣、时光网查看一下评分;我们想要开拓新的美食时,可能会先去大众点评上看看哪家菜馆便宜又实惠;我们要下决心购买一款应用时,一定会现在 App Store 上仔细翻翻评论,来确认他是不是值这个钱。这成千上万支撑你做决定的人,没什么特别的,都只是些普通人而已。

明星或许能帮助你聚集大量的人气,但想让人们买单,还是要先获得他们同类的认同才稳妥。

作者:WenryXu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4649/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5-04-06 09:59
下一篇 2015-04-08 10:20

相关推荐

  • 用户模型概念与建立方法

    Persona交互设计用户模型建立: 一、什么是用户模型? Persona([pə:'səunə]):(Persona是用户模型的的简称)是虚构出的一个用户用来代表一个用户群。一个persona可以比任何一个真实的个体都更有代表性。一个代表典…

    2015-06-12
  • PM的职责

    PM的职责

    产品经理 2016-03-24
  • Axure新品AxShare App现已发布,快来下载!

    今天阿西收到axure官方的邮件: We're launching the AxShare App 意味着 axure终于朝着APP方向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大家今后的作品可以通过这款APP进行预览演示了。可以是Axure不上之前的短板,下面就看这个APP的体…

    2015-05-23
  • 阿里云破纪录的背后:377秒是如何炼成的?

    本文来自阿里云“飞天”团队 10月28日,Sort Benchmark官方宣布,阿里云用377秒完成了100TB的数据排序,打破了此前Apache Spark创造的1406秒纪录。在含金量最高的GraySort和MinuteSort两个评测系统中,阿里云分别在通…

    产品运营 2015-11-17
  • 用什么工具?做什么原型?给谁看?

    我们在日常的软件设计中经常会涉及到原型的设计。设计一个原型,无非就是三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给自己看的,为了方便之后的下一步设计;第二个目的是给开发看,说服开发,完善软件;第三个目的是给客户看,让客户…

    2023-03-03
  • 怎样最短时间内成为优秀的运营人才?谈谈运营人员的时间观念!

    工作有什么捷径?”这类的问题,我可以明确的回答,运营工作还真没有什么捷径,最好的捷径就是:踏实、用心、坚持、专注。一个优秀的运营人员的打磨,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绝对不是可以速成的。 很多入行2-3年的运营…

    2016-04-27
  • 如何界定用户运营工作的有效性?你真的知道么?

    用户运营工作有其固有的特殊性,关注点落脚在用户上。它的工作节奏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说白了就是需要从一点点开始积累,往往很多工作都需要从零做起。它不像很多市场工作,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运营人员的…

    2016-05-12
  • 跳出思维圈,“类H5”助你市场推广一臂之力

    HTML5,也就是我们常说的H5,它是一种标记语言,主要用于网站的编写和Web App的开发。H5制作的网页可以说是现在网络推广、促销方面的利器。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丰富的动效支持,二是查看方便。H5近年来…

    2023-03-03
  • 腾讯首位产品经理:Punk 谈做产品与创业

    Punk,中文名:韩宇宙,QQ号:10045,是 BLUES 相识十多年的朋友,产品经理的行业前辈,在 BLUES 还不知道产品经理是何物的时候,朋克已经是腾讯第一批产品经理。前腾讯产品经理王坚(糗事百科创始人)在出版《结网…

    2016-01-22
  • 杀死转化率的4大 UX 错误

    转载自:吆喝科技,转换率优化(Conversion Rate Optimation, CRO)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资本雄厚的公司通过增长黑客团队与持续优化作后盾,也影响越来越多人搭上 CRO 的风潮。整体来说,重视对网站效果的测试…

    2016-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