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干货!如何使用通用研究思维做用户研究?

在开始讲述之前,先提两个业内用研人士经常会被问到的问题,①为什么要做用研?②用研能为业务做些什么呢?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我将自己从事分析行业多年的战略规划法、业务分析法、用户研究方法等贯通起来,形成了以下的一些方式方法,即通用思维在用户研究中的应用。方法无边界,融会贯通将使方法更加行之有效,希望以下内容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思考。

阿里干货!如何使用通用研究思维做用户研究?

在开始讲述之前,先提两个业内用研人士经常会被问到的问题,①为什么要做用研?②用研能为业务做些什么呢?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我将自己从事分析行业多年的战略规划法、业务分析法、用户研究方法等贯通起来,形成了以下的一些方式方法,即通用思维在用户研究中的应用。方法无边界,融会贯通将使方法更加行之有效,希望以下内容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思考。

首先,为什么要做用研?

简单解析如下,用户体验的定义是「用户体验囊括了终端用户同相关公司、服务和产品的全部交互」,旨在通过不同的观察方式获取反馈、收集思路,以理解用户的行为、需求和态度。

一言以蔽之,用研是连接公司和用户的桥梁,它能打破各种业务职责的定性思维框架,直接获取无偏差的用户反馈。

用研的可做范围贯穿业务全链路

阿里干货!如何使用通用研究思维做用户研究?

以下将简单介绍对于各链路,我总结使用的最基本的研究思路

1.市场宏观分析-战略层

先分享一个在做战略分析的通用思维,业务的发展模式简单归类为3种:原有业务微创新、行业用户分层TA创新、跨界创新;另外在做创新之前首先需要对用户和需求进行细分。

  1. 微创新:在用研中在做完用户细分和需求细分之后,对已在业务领域的用户需求满足程度做行业和竞争对标,并通过需求重要程度较差,发现gap需求,作为微创新的可为空间进行业务微创新;
  2. TA创新:将所在行业的用户按照本行业的特征进行分层(比如游戏行业用户分为硬核玩家、中核玩家、轻度玩家),对不同细分人群寻找和整体人群的差异点,锁定针对该部分人群需要提供什么需求,进行不同人群的微创新(例如电商中用户的分层研究)
  3. 跨界创新:将用户按照行为聚类,计算不同类之间的交集大小,寻找交集比较大的两类进行跨界,分析不同类型的用户需求及gap点,进行跨界创新。(例如社交和搜索的结合)

2.用户整体状况分析

在确定完在本行业内如何做创新,如何挑选市场空间后,对于要进入市场做进一步的用户需求的研究。内容包括用户画像、用户使用场景、动机、喜好和需求。

3.产品/业务功能研究

在产品/业务功能研究中,要符合1个基本原则:一个好的产品/业务要做到赢得用户和赢得竞争,而在赢得用户中需要挖掘用户的真实需求,并对需求做重要程度的区分;赢得竞争中需要将竞品的内容输入到业务策略中,可用定量的方式摸清用户对竞品各方面的看法,同时用定性访谈的方式摸清竞品之所以能做到用户感知的原因,内部支撑的架构、业务流程、管理方式以及监督方式等。

4.产品可用性研究

产品可用性研究的方法基本已经形成一套理论基础,可自行学习,简单描述下可用性研究要达到的目标,要弄清楚产品使用是否达到用户预期、使用的方便性、使用的问题和麻烦,发现使用障碍点,降低用户使用成本,增加产品的使用流畅度。

5.产品运营诊断

产品运营诊断的目标是弄清楚产品的运营状况和问题,主要思路是将用户进行分层研究,大致分类为:认知用户、留存用户、流失用户、回流用户。

其中,认知用户是指知道该产品,但是没使用过的;留存用户是指经常使用该产品的;流失用户是指之前使用该产品,现在不再使用的;回流用户是指之前使用,现在偶尔会使用几次的。

  • 对于认知用户的研究思路:认知用户使用障碍、认知用户流向;从而确定可改善需求以及改善的程度(做到比竞争对手要好)
  • 对于留存用户的研究思路:看用户同时在使用的产品,发现真正的竞争对手、并寻找和竞争对手相比需求未满足点和满足程度。
  • 对于回流用户的研究思路:主动(在没有运营措施的情况下,用户基于自身意愿的回流)/被动(营销、活动等回流方式下的回流)回流的原因,同时摸清楚用户回流的障碍,进行回流原因加强和回流障碍弥补。
  • 对于流失用户的研究思路:摸清楚流失用户的流向,流向产品吸引用户的原因,在哪里可以取胜等。

6.产品市场推广策略服务

市场推广策略的目标是测量推广方式对产品/公司是否产生了影响,影响的方向以及影响产生的用户行为,具体做法如下:

阿里干货!如何使用通用研究思维做用户研究?

 

作者:37.2度体验

原文地址:http://www.uisdc.com/how-to-do-user-research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0726/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29 22:39
下一篇 2017-05-30 00:49

相关推荐

  • 一种强大的交互模式:应用内的手势

    手势是一种强大的交互模式吗?是的,移动设备已经从一块砖头发展成由手指驱动的复杂计算机了。触摸和手势交互具有很大的潜力,使得移动体验更加的轻松和有趣。

    2017-05-09
  • 设计只在需要时 —— “暂停”按钮的消失又出现

      很多时候,不好的设计往往是因为思考的不充分或者思考的太多;而好的设计则正是因为它出现的恰到好处,哪怕它可能是在对传统习惯做出的挑战。以下我将通过现实产品中“暂停”按钮的消失又出现来说明这一点。
      对于现实中的声音播放工具,大家应该不陌生吧。录音机、walkman、CD随身听,虽然这是上个世纪甚至上上世纪的名字,但是也不至于让现在沉溺于虚拟世界的人们彻底忘记(90后除外)。我们只是去回味这些古老工具的播放控制按钮,也是能够品味出优良的设计思想的。

    2017-08-04
  • 谈谈人类学民族志这一高端用研方法

    前几天参加起点学院的“产品总监修炼之道”北京站培训,K叔的用户研究课程中提到了“人类学民族志”这一“很上流”的用研方法,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当时并没有展开来说,只是讲了一个小小的例子。正好我对民族研究也很感兴趣,最近又读了一本《我的凉山兄弟》,也就不揣冒昧来谈一谈人类学民族志这一高端用研方法。不妥之处,还请各位指教。

    2017-05-24
  • 交互案例实战!三个按钮背后由小见大的交互思考

    @窒息红Leon :初入交互设计工作,最常见的需求就是——放按钮。放按钮看起来是超级简单的事,无非就是设计按钮的样式、摆放按钮的位置、确定按钮的状态与反馈等,但殊不知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小的按钮设计…

    2015-09-18
  • 屏幕外的交互设计:界面设计 ≠ 屏幕设计

    网易UEDC – Vicol :在互联网做设计的朋友,工作中几乎每天都接触着电脑和手机屏幕,像我的交互设计 工作也以接需求画原型图写文档为主。但我今天想说的,和这些看起来没有什么关系。我想说点屏幕外的交互设计 。

    2017-09-28
  • 十张图看懂交互设计原则

    一致性保持视觉统一性,才能加深用户对产品品牌的认知,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可视性用户一看便知的操作方法认知不一味只求美感或者感觉,而是从一般人的认知习惯,比如视觉,阅读,记忆,学习等多方面开展设计反馈用户需要接收到操作结果的完整、持续的反馈信息自然操作流程顺畅不生硬,节点、逻辑跳转符合人类的思维习惯情感化与人文关怀赋予设计的产品生命力和亲和力,不要把产品当成一个冷冰冰的使用工具错误控制考虑可能出现的人为差错,在设计的时候先行避免效率简化任务...

    2018-04-12
  • [自译]Medium的Title,Subtitles&Headings的改进介绍

    我们的目标是创造一个能够提供最佳写作体验的空间,让故事的讲述者能够触及到他们的听众。现在,我们很高兴地展示我们在标题方面的提升,这个改变微小而又重要,我们认为你每次在发布文章后,都会会欣赏它。

    2016-08-10
  • 聊聊为应用创建「一致性设计」的几个原则

    我们在创造某些体验后,需要一些理由给它们做出定义。伟大的设计是无形的,因为他们具有一致性,并让人熟悉。

    2017-05-24
  • 制作UI 设计规范时,你遇到的最大瓶颈是什么?

    上一篇文章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制作UI设计规范的大体思路,这一篇准备来聊聊我们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瓶颈是什么!
    此篇文章适读人群:想进阶的初级UI设计师、有追求的初级交互设计师。

    2017-05-12
  • JustinMind交互事件说明书!

    转自:阿西博客 1.事件与交互 事件是JustinMind的一个关键功能,Justinmind Prototyper的事件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一个是事件的触发(或用户事件),另一个是一组操作。每一个事件必须在屏幕上定义一个特定的元素,…

    2015-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