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的用户体验设计

不知道身为「用户体验设计师(UX Designer)」的诸位是否也有过和我一样的困惑:初入行时兴冲冲觉得自己就是那个为一切产品用户体验问题负责的「真命天子」,积极主动去搜集反馈访谈用户,可当真正卷起袖子打算为解决这些「体验问题」大干一场的时候,却发现有些无从下手。


不知道身为「用户体验设计师(UX Designer)」的诸位是否也有过和我一样的困惑:初入行时兴冲冲觉得自己就是那个为一切产品用户体验问题负责的「真命天子」,积极主动去搜集反馈访谈用户,可当真正卷起袖子打算为解决这些「体验问题」大干一场的时候,却发现有些无从下手。

真诚的用户体验设计

随便拉几个用户角度吐槽「体验差」的例子:启动慢、运行卡、索要一堆奇怪的权限、不知所云的错误、通知推送烦人、好多功能用不上……而这些用户体验问题,看上去似乎和用户体验设计师的本职(交互+视觉)关联不大,而和技术、产品、运营同学的关系相对更加紧密。

用户只看最终结果

两年前在M厂实习期间参与某 App 项目设计时,涉及到大量不同类型的内容卡片,而因为上线时间相对较急,没有时间对每张卡片都进行完整的设计(设计出来开发也没法都按期实现上线),于是就只做了框架层的设计,而卡片内容部分,则是让开发直接把其他平台相关产品的内容拉过来,再缩放处理了事,这一部分未经过交互视觉层的重设计优化(Review 时把关也不太严),最终上线的体验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项目上线后卡片内容部分的体验被吐槽,当时我的 Manager & Mentor 也把我叫了过去,质疑这样的体验怎么能上线。起初我从赶工期、技术限制等方面进行了解释,而 Mentor 的回答大意则是用户不会知道这些,不会理解各种限制的苦衷,他们只看最终的结果,最终的界面交互体验不好,他们只会觉得是用户体验设计师有问题,而不是什么开发来不及不好实现之类。

表达清楚态度缘由

承上文,有时我们确实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客观限制(时间紧、人手不足、技术实现成本高),影响到最终的产品体验,可偏偏「用户只看最终结果」怎么办?除了在沟通中守住合理的体验标准底线、在后续迭代中及时优化外,其实也可以通过用户更容易理解接受的方式,来向其表达和说明具体缘由。

比如去年双11期间淘宝的「秋裤弹幕」,在公司里听相关负责人分享时,提到项目当时面临设计资源不足的问题,灵机一动想出了包括文案「设计师跑了」在内的弹幕形式,虽然没有了高大上的视觉效果,却多了趣味性,反而得到不少用户的讨论与传播。

真诚的用户体验设计

设计师跑了_(:зゝ∠)_

权限问题一直是国产 Android App 们受诟病的一点,用户不明白为什么 App 要索取一大堆看上去和产品核心功能关系不大的权限,进而怀疑对方是否想利用这些权限做什么不好的事情,甚至失去对产品的信任。

其实在请求权限的场景里,我感觉是有很多体验设计上的优化空间的。比如界面文案上可以更清晰礼貌地告知用户产品具体需要哪些权限,权限具体用于什么功能场景(而不是逼用户自己去猜测,进而出现窃取隐私之类的推论);保留用户自主选择入口(可以选择不给权限,但是某功能会受到影响,用户自己决策)并具备易发现性(Findability),而不是硬邦邦地说「需要X权限」或偷偷开启,而在产品里又找不到任何解释;请求的时机也需要把握,在确实需要用到的时候再出现。

「出错场景」是交互设计中经常要考虑到的一点,如果交互考虑得不全面,设计得不周到,则难免出现晦涩难懂的情况,用户知道产品出错了,却不知道为何出错,如何解决,甚至连错误本身也看不懂。错误既然已经发生,那就真诚地解释清楚错误,引导用户进行解决,甚至考虑一些趣味、情感化的手段,减轻用户因此产生的烦闷情绪。

真诚的用户体验设计

Chrome断网时的小恐龙游戏

关注真实数据效果

我之前设计过一个平台网站首页,里面有一个模块是用户的排行榜单。在视觉评审的时候给前三名(共五人上榜)的用户增加了1、2、3的排名标记,而我当时也觉得加上这个似乎也问题不大;但发布前验收的时候却发现,前三甚至前五用户的真实排名参照数据之间差距非常微小,还出现了数据完全一致、排名却分成了第2和第3的情况,这样显然第3的用户会有感到困惑与不公的风险。

于是基于公平激励用户的考虑,在真实数据差异细微的场景下,我提出了去掉排名标记、所有上榜用户一视同仁的解决方案。这件事也提醒了我真实数据的重要性,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基于真实数据做设计」,而不是填一些理想的虚拟数据导致一些潜在问题被掩盖。

善良比聪明更重要

古人说「文以载道」、「字如其人」,其实用在设计和所有创造性工作中也是一样,很多优秀的设计多多少少也是作者内心价值观追求的体现。我们在追求真诚、善良、公平、幽默等美好事物的同时,也可以多想想怎么投射到自己的设计思考与表达中去创造更美好的用户体验,而不是耍小聪明避免承担责任或赚取短期的数据光鲜。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 @鸿影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30058/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26 21:56
下一篇 2017-05-26 23:52

相关推荐

  • 【交互设计-UX/UE】评论回复

    前项目有做到评论回复功能,途中遇到一些不解,就是回复某个人的时候,到底回复的类容是紧接着被评论者的下方,还是按时间另起一栏? 我们可以先对比一下QQ和微信.....keep watching!!! 微信版本号:V6.3.16 QQ…

    2016-08-03
  • 广告与用户体验如何共存?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来自UI中国会员-海舟Ocean关于广告营销相关设计的一些经验总结。最近公司的移动端产品在优化广告投放,其中也遇到了不少的困惑,我翻看了部分APP的广告展现形式并结合了几位设计师&产品经理的想法之后,整理总结出了这篇文章。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就常见的广告形式以及它们如何合适地呈现与大家进行分享。遇到的困惑我们知道无论是自身的品牌活动宣传还是第三方的商业广告都能为公司和产品带来不小的收益,但与此同时不恰当的广告也会对用户体...

    2018-04-20
  • 引导性交互界面怎么设计才能直观有效?

    在任务流程较为复杂的时候,用户容易迷失在流程中,从而放弃任务,导致转化率不尽人意。所以我们在交互界面上需要引导用户。人机交互中不论是文字、图像、色彩、动态效果等,主要是通过视觉反馈信息,所以视觉的引导尤为直观有效。

    2017-05-31
  • 用好的交互设计来管理复杂-“个人中心”

    “复杂是世界的一部分,但它不应该令人困惑,好的设计能够帮助我们驯服复杂,不是让事物变得简单(如果复杂是符合需求的),而是去管理复杂”。复杂是可以被管理的,但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都必须做好自己该做的那部分工作。

    2017-05-19
  • 进行项目再设计时,需要知道的10个建议

    在这篇文章中,我总结了10个UX设计师重新设计项目时可以用到的建议。

    2017-05-15
  • 交互设计中的5项视觉指导原则

    【分类】经验分类:经验/观点/自译原作者: Jerry Cao翻译:@ifecIFEC团队译文UI中国旗下翻译团队,由热爱翻译热爱分享的设计师组成。IFEC译者翻译国外行业热文、规范文档。欢迎关注我们的官方微博 @ifec, 加入我们…

    2017-08-04
  • EVA「Flow」Living in the Future | Flow 正式上线

    吕骋说:“智能语音助手解决的是人机交互,但并没有解决人人交互,我认为,把人机交互和人人交互打通才是最重要的。” 为了保证最佳的视觉体验,我们特意制作了搜狗输入法的对应皮肤 大家在搜狗输入法的皮肤商店里,…

    交互设计 2015-09-11
  • 交互设计师的价值与交互设计方案的评价维度

    本文作者将和大家谈谈交互设计师的价值,以及交互设计方案的评价维度,用具体案例与你分享。

    2017-05-15
  • 一项来自建筑学科的提案:如何运用交互设计手段扩展难民儿童的社会互动空间

    目前在德国官方接纳的难民中,接近半数(注1)是儿童或者青少年,这个严峻的事实已经使得德国成为世界上接收未成年难民最多的国家。根据联邦移民和难民局(BAMF)的官方报告,超过23万儿童难民处于令人难以忍受的居…

    2017-08-02
  • 阿里UCAN2017用户体验设计论坛的总结与感悟

    五一假期前的两天有幸参加了阿里UCAN2017用户体验设计论坛,很荣幸的领略了业内大牛们对于体验设计的理念与趋势的见解。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新设计x新商业”,由阿里提出的新零售、新金融、新创造、新能源和新技术为起点,借助用户体验的设计赋能,来连接用户、商业与技术,实现最大化的商业目的。在沉淀了两天之后,我将从中学习领悟到的一些看法总结了下来。“利用人类的现实感官作为交互体验的手段,模拟与现实世界相似的场景,让体验特征表现的更加直观,真实。正是借助于科技的创新,一体性、真实性的交互体验才得以实现,人类与虚拟信息的交流才会越来越自然。”在既要满足一群人,又要满足个体中的一个人,包容一个人到参与群体的场景多样性。就是现在设计思维中所需要逐渐形成机器学习的共生方式。— 阿里妈妈UED总监 萧健兴“全链路设计是新技术发展下的必然趋势。”

    2017-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