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逼时,要不要说“我觉得…”?

你可能也碰到过类似的场景,一个撕逼的场景:“考虑到用户的使用场景,用户到这个页面,更关注信息B,而不是A,我觉得,这个页面,更应该突出信息B…”。反驳的声音说:“你觉得,只是你的个人感受、猜测而已,真实的场景和情况,并不是你觉得的那样…”


你可能也碰到过类似的场景,一个撕逼的场景:“考虑到用户的使用场景,用户到这个页面,更关注信息B,而不是A,我觉得,这个页面,更应该突出信息B…”。反驳的声音说:“你觉得,只是你的个人感受、猜测而已,真实的场景和情况,并不是你觉得的那样…”

撕逼时,要不要说“我觉得…”?

也听到过这样的:“TMD,我最烦别人说我觉得…、我觉得…,一听到我觉得,就觉得是不靠谱的,你调研了?有数据吗?,凭什么是你觉得的那样…”

我觉得,这三个字,成了贬义的,成为被反驳、被撕的一个入口。因为这三个字,代表着主观、猜测、个人感受。主观、猜测、个人感受意味着不太靠谱,没有说服力。

撕时,应该避讳说“我觉得”?完全不用避讳,它是中性的,甚至有褒义的色彩。来研究下“我觉得…”。

我觉得,是我们聊天、说话时,出现频率很高的三个字。因为“我觉得”是直觉思维的一种语言表现。

先看看什么是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是指对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因的感知对问题答案做出判断、猜想、假设。直觉思维具有自由性、自发性、偶然性和不可靠性。比如你看到一个人,马上就可以看出他的基本特征:高矮、肥胖、乖丑、性格等等,这种“看”,就是感觉,就是直觉思维。直觉思维的语言表达,比如“我觉得…”。和直觉思维对应的是逻辑思维。

直觉思维是对思维对象从整体上考察,调动自己的经验,通过丰富的想象作出的敏锐而迅速的假设、猜想或判断,它省去了一步一步分析推理的中间环节,而采取了“跳跃式”的形式,它是一瞬间的思维火花,是长期积累上的一种升华,是思维者的灵感和顿悟,是思维过程的高度简化,它清晰地触及到事物的本质。

基于直觉思维,再回到“我觉得…”。

我觉得…,是基于经验的

就像上面提到的,直觉的产生不是无缘无故和毫无根据的,它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得出的。所以当设计师说出“我觉得…”,是基于他的设计经验的,甚至多年的设计经验的。经验也是一种比较珍贵的东西,是接触客观事物的总结。我们常说的初级设计师、高级设计师、资深设计师,他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很大一部分就是经验上的区别。如果要谈经验,它是另外一个话题。

我觉得…,是具有创造性的

相比逻辑思维,直觉思维有不稳定性、自由性和不靠谱性,这是它的弊端,也是上面说的,为什么撕时避免说“我觉得…”。但直觉思维又有他的优点,比如:创造性。如果逻辑思维意味着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缺乏开拓精神,直觉思维意味着灵感、顿悟、发散性、创造性。所以说,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同等重要。如果期望做出创新,这时候直觉思维比逻辑思维更重要。

欧几里得五个几何公式,都是基于直觉的。阿基米德在浴室找到了辨别真假王冠的办法。爱因斯坦不仅仅是物理学家、数学家,他还酷爱运动和音乐。

设计,作为一种偏向创新性、突破性的工作,是不是更需要这种创造性的思维?

我觉得…,是具有跳跃性的

上面说到,直觉思维省去了一步一步分析推理的中间环节,而采取了“跳跃式”的形式。这里的跳跃式,意味着速度、高效、快。相比传统行业,互联网发展的很快,我们是不是也很需要这种跳跃性思维?

直觉思维具有创造性、跳跃性、基于经验,有他的优点,但也应该客观看到他的弊端,既上面说到的不稳定性和不靠谱性。如果我们能够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结合起来,说“我觉得…”的同时,还能基于用户、数据、场景、策略、目标、竞品…用逻辑思维去表达自己想法,也许这样更有说服力。设计作为理性和感性并存的学科,设计师应该同时具备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

设计中的逻辑思维,让我想到了另外一个话题,就是,设计的过程是什么?设计的过程,就是问为什么的过程。设计的过程,是另外一个话题。

所以,不要对“我觉得…”再有任何偏见。当你说时,也要底气十足。

 

作者:minzi,微信公众号:minzishuo,交互设计师,现任职去哪儿网,原搜狐、百度交互设计师。

本文由 @minzi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8456/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21 01:01
下一篇 2017-05-21 03:55

相关推荐

  • 制作UI 设计规范时,你遇到的最大瓶颈是什么?

    上一篇文章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制作UI设计规范的大体思路,这一篇准备来聊聊我们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瓶颈是什么!
    此篇文章适读人群:想进阶的初级UI设计师、有追求的初级交互设计师。

    2017-05-12
  • 用超多案例,帮你避免交互设计中的「刻板印象 」

    一直在看奇葩说,听到很多次的一个词叫“刻板印象 ”。而人之所以有“刻板印象 ”,是因为有categorical thinking(类别型思维),它往往使我们产生对事物的固有看法和理解,是在看到某些特定人、事、物时第一时间想到的,这些就形成了“刻板印象 ”。毋庸置疑,使用“刻板印象”(经验)能无形中提升工作效率;减少沟通和开发测试成本;也不会太多的打破用户习惯。然而,它也会带来负面影响,让我们对真实世界失去客观判断。

    2017-06-21
  • 【设计竞赛】2018UIA-霍普杯竞赛开题!扎哈事务所新任掌门人帕特里克 · 舒马赫担任主席

    编者按 :期待已久的2018UIA-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题目新鲜出炉啦!扎哈 · 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ZHA)负责人帕特里克 · 舒马赫担任本次竞赛主席并拟定题目。帕特里克 · 舒马赫Patrik Schumacher扎哈·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负责人竞赛主题演变中的建筑Architecture in Transformation竞赛题目城市共生:定制化社区模块Urban Co-living: Customizing Modules...

    2018-02-02
  • 视觉设计:重在视觉表现上,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

    对于一个优秀的产品来说,视觉设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译者注:有时候设计师会先收集一些图片文字之类的东西弄出一个合集,作为设计的参考和灵感来源,这类东西叫做moodboard。具体介绍可参考:点击查看

    2017-05-13
  • 为长文进行排版设计,有哪些讲究?

    长内容的可以让你的网站拥有超越视觉美感的吸引力,给用户的愉悦感就不仅仅源自于眼睛。

    2017-05-14
  • QQ音乐年终盘点H5设计总结:音乐与色彩的次元幻想

    2016年是一个H5满天飞的年代,如何在众多牛气的H5中脱颖而出,留住用户关注和让朋友圈永无休止的不停传播呢?这也是一枚骚气且不隐忍的运营设计师一直研究琢磨的课题。这里拿QQ音乐年终盘点H5为例来解析下我对H5的次元幻想。

    2017-05-07
  • Axure新品AxShare App现已发布,快来下载!

    今天阿西收到axure官方的邮件: We're launching the AxShare App 意味着 axure终于朝着APP方向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大家今后的作品可以通过这款APP进行预览演示了。可以是Axure不上之前的短板,下面就看这个APP的体…

    2015-05-23
  • 习惯养成APP的交互设计&视觉设计

    本文通过展示UI设计稿、需求分析报告和交互设计文档,全面详解养成APP的交互体验与视觉设计。

    2017-05-13
  • 亲历经验!没有学位和工作经验要怎么找到UX设计的工作?

    Tiger, Run! :我已经做了几个月的交互设计 师了,有不少人非常好奇想知道「没学历、没工作经验的我是如何找到工作的」。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合,我想分享一下我的故事,来鼓励那些没有任何设计经验、HCI(人机交互)学历的人,得以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

    2017-07-01
  • 三跨362分考取北邮交互设计,复习经验分享

    2018北京邮电大学交互设计- 连庆欣大家好,我是18年考上北邮艺术专硕的学姐,初试总分362分。回忆过去复习的日子,仿佛刚刚就在眼前。我本科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从一所二本学校三跨考研北邮艺术专硕。我是8月底9月初左右着手开始准备考研的,前后大约准备了4个多月。当时刚刚开始准备复习的时候,也思考了好一段时间,由于自己是跨考的,手绘能力实在太弱,找了好几个学校了解,都是比较偏重手绘能力的,直到我看到了北邮,找了它相关的真题,发现对手...

    2018-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