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经验!没有学位和工作经验要怎么找到UX设计的工作?

Tiger, Run! :我已经做了几个月的交互设计 师了,有不少人非常好奇想知道「没学历、没工作经验的我是如何找到工作的」。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合,我想分享一下我的故事,来鼓励那些没有任何设计经验、HCI(人机交互)学历的人,得以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

文章目录[隐藏]

亲历经验!没有学位和工作经验要怎么找到UX设计的工作?

Tiger, Run! :我已经做了几个月的交互设计师了,有不少人非常好奇想知道「没学历、没工作经验的我是如何找到工作的」。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合,我想分享一下我的故事,来鼓励那些没有任何设计经验、HCI(人机交互)学历的人,得以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

简单交待下背景,我毕业于威尔斯利学院(Wellesley College)的化学专业,随后供职于某护肤品公司,但现在湾区一家房地产软件公司担任全职交互设计师一职。的确我在过去的三年里跳跃非常大,而且有着非常长的路要走。

1. 搞清楚为何你要做交互设计师

上一份护肤品工作我选择了裸辞。我到现在仍然不知道这是一个大胆的举动,还是一个愚蠢的及时享乐的行为。无论如何,我非常确信零售不是我值得继续为之奋斗的终身事业。我想做一些脑洞大开的事情,但是却找不着北。

“我到底想做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盘旋。随即开始向各种不同工作专业人士求教,窥探市场上不同职业的秘密:SEO经理、数据分析师、会计师、咨询顾问、网页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和产品经理。

我问他们,你们的工作究竟是什么,并且试图把自己代入其中来想象:我会喜欢这种日复一日的工作吗?他们的生活方式反映了我想要的生活吗?这是一个有前途的职业吗?

在与多位设计师、还有位来自Airbnb的招聘人员交谈后(当然这其中也阅读了大量的交互相关的文章、书籍),我相信这是我想进入的领域。交互设计的核心看起来切合我对创造性、问题解决、分析思维的热忱。

交互书籍推荐:《网易UEDC丨从初级到高级交互设计师的私人推荐书单》

2. 制作作品集

作品集:

一个交互设计师必不可少的东西,展示你的案例研究,或设计项目。它能表现你的设计过程,理解交互设计原则,还有视觉美观度。

解剖优秀作品集,自我审视一下,他们的案例研究究竟好在哪里。请注意设计师如何排版布局,设计过程,如何讲述故事(优秀的交互设计本质上是在讲一个很好的故事)。

「作品集制作修改指南」

  1. 《毕业季福利!过来人教你应如何准备个人作品集》
  2. 《面试不成功别怪面试官,作品集就该做到这八个方面!(上)》
  3. 《面试不成功别怪面试官,作品集就该做到这八个方面!(下)》
  4. 《5个要点教你改造作品集,提高求职成功率!》

制作工具:

WordPress是最简单的方式,而且高度易定制,与Squarespace和wix相比。我使用了一套优雅的主题来制作作品集。现在很多设计师喜欢使用Dribbble、Behance来展示,这样就不必像我一样购买域名、建站了,更省事直接。

建站教程:《新手也能做网站!教你搭建一个超酷的WORDPRESS博客》

两种常用方法制作作品集:

  • 参加交互设计培训班

这是我选择的路子。交互设计训练基础课程主要通过客户项目来帮助学生制作作品集。这显然需要你花费不少钱。如果你打算花钱学习的话,我强烈建议你脱产全职学习(周一到周日,10-12周),而非兼职学(4-5周)。

为期10周的交互设计课程的主要收获是让我作为设计师大大增强了信心。通过专业且有经验的导师我上完了一套完整的课程,加上可靠互助的小组学习,给我打下了坚实的交互设计基础。

但是不要昏了头,仅仅上完培训班并不能直接让你得到工作。这个普遍的现实使众多毕业生打起退堂鼓,愿望破灭。因为得到一份设计工作单靠一纸证书还是远远不够的。

在你报名之前希望你做一些充分的调查,比如就业率、师资、课程质量等。

  • 以自由身份为真实的项目而设计

如果你不想冒险裸辞现在的工作转向交互设计,兼职做吧。给正在创业的朋友的手机软件交互图帮个忙,或者重新设计你最喜欢的网站或在线工具,都能丰富你的项目经验。

一旦有了想法,学习并且运用交互设计准则到项目模型中。这个行业的好处就是不需要你有专业学历才能干这个。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体验真实的生活中用到的软件。然而这种方法需要更多的自律和侧重点,因为只有你自己独自学习、安排课程。并且很难的是获得有效及时的反馈,因为这条路只有你一个人。你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来收集资源,寻找客户,为自己创建良性循环。

来看看别人是怎么做重设计的:《面试苹果被拒绝后,我重新设计了Apple Music,收获5K赞!》

3. 寻找可以给出挑战和反馈的良师益友

尽管我们生活在一个“Google所有”的世界,人们徜徉知识的海洋。但你最有可能通过社交得到下一份工作。

所以,良师益友相当重要。我觉得导师是那种起码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方面超过自己2年以上的人。他们能看穿你的优缺点,指点迷津如何成长为一个设计师。

朋友,就是那种随意叫上一起旅行的人,一个可以一起做事的人,使自己不像一只孤独无助的小绵羊一样。他们,帮助我坚持走过人生谷底。

建议:

我觉得网络并不能有效地发展这种良师益友,我的好友全部来自朋友,或朋友的朋友。我喜欢在办公室,在咖啡厅拜访他们,或者通过邮件沟通,继续保持联系。

尝试一下在LinkedIn领英上寻找校友,大胆的寻找那些失联的朋友,甚至陌生人。Twitter也是一个很棒的平台,可以联系一些也许你从未想过会回复你的著名设计师。我的朋友曾经通过Twitter联系一位Lyft的设计师,并且参观他的办公室,甚至共进午餐。

当我带着好奇和真诚了解他们的作品,而不是随便的点击推荐链接,我取得了空前成功的人际社交。

4. 不要停止学习

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引入,交互设计不断重塑发展。通过Chrome扩展插件,如Muzli,Panda,了解每天最新前沿设计灵感、文章,阅读交互设计书籍。http://Sidebar.io 也会每天发送很棒的设计文章给你邮箱。

每个新人必读的交互设计、UI设计书籍和网站:

书单:

1.Don’t Make Me Think ( Steve Krug)

《点石成金》

2.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 (Donald Norman)

《设计心理学》

3.100 Thinkgs Every Designer Needs to Know AboutPeople ( Susan Weinschenk)

《100个设计师必知的心理学故事》

4.Designing Interfaces ( Jenifer Tidewell)

《交互设计》

网站:

1. NielsenNorman Group

2. IntercomBlog – Our product team’s favorite blog.

3. UIE

4. InvisionBlog

 

Medium上我关注的作者:

1. FabricioTeixeira:著名写手,著名设计师

2. JulieZhuo:Facebook 产品设计副总裁

Julie Zhuo 的好文合集:

  1. 《Facebook 的产品设计师是如何思考的?》
  2. 《别拿数据一刀切,产品还得看体验》
  3. 《为什么我们把汉堡菜单换成了标签栏?》
  4. 《聊聊资深设计师经历过的瓶颈期》

5. 请主动点,坚持点;接纳拒绝

一旦准备好了作品集,就去求职吧!设计师角色相对还是比较容易上手的。提交简历,带上作品集的链接,也就意味着要面临初步筛选。所以确保你的作品集质量吧。

你会碰到很多拒绝,电话面试后的指责,但请不要放弃!一扇门关着,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最好得到那些面了你的面试官对你的反馈,并且能从面试经验中获得成长。

最后,最好一直参与在线设计社区讨论。你可以在Medium上发布任何设计学习经验或参加设计活动的见解文章。我知道刚开始是个挑战,但这能表明你是一个积极的人,一个有价值的人。

如果没有别人的帮助我就不会成功换工作。请时刻保持谦逊,积极主动,坚持不懈,设计之门始终为你敞开。

欢迎关注译者的微信公众号:非科班设计

亲历经验!没有学位和工作经验要怎么找到UX设计的工作?

原文地址:blog.prototypr

【优设网 原创文章 投稿邮箱:yuan@uisdc.com】

================明星栏目推荐================

优优教程网 UiiiUiii.com 是优设旗下优质中文教程网站,分享了大量PS、AE、AI、C4D等中文教程,为零基础设计爱好者也准备了贴心的知识树专栏。开启免费自学新篇章,按照我们的专栏一步步学习,一定可以迅速上手并制作出酷炫的视觉效果。

设计导航:国内人气最高的设计网址导航,设计师必备:http://hao.uisdc.com

原创文章,作者:震天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0397/

(0)
震天下震天下
上一篇 2017-06-21 14:45
下一篇 2017-07-08 15:03

相关推荐

  • 为女性设计APP的7个小技巧

    Groove CEO解释了如何以正确的方式为女性设计APP。 提示:如果你将花,心形,及娃娃混在一起设计,那你可能需要重新思考你的设计。 当我的公司Groove着手建立一个定期跟踪器,我们知道这将是一个挑战。 搜索以女性客户为…

    2015-04-28
  • 【科普】给想学交互设计的同学的一些建议

    最近在知乎上,有很多人问我,交互设计有什么好的学校?出国读研和在国内读研应该怎么选择?就业怎么样?其实在行业内和行业外,信息存在大量的不对称,很多同学都不太清楚怎么入门和学习交互,我觉得有必要专门开个文章聊下这个话题,算是一个有工作经验的人给新入行或者将要入行的同学的建议。1. 交互设计是否需要读研?我的答案是:看你的情况。每个人情况不同,自然对应不同的选择。情况A:如果本科就受过交互设计方面系统的训练(学校课程、实习等),有一定天赋和...

    2018-02-11
  • 用户体验 | 6个细节成就了今天的X1 Carbon 2018(上篇)

    时光穿梭回到2012年,第一代ThinkPadX1 Carbon发布的时候的心情我清晰的记得。Think的意志清晰而明确,效率大屏+高强度轻薄+黑色商务气质。对于未来移动办公的理解,高端ThinkPad是什么样?如今的ThinkPad X1 Carbon 2018(Gen6)便是答案。Yonemochi San曾经坦言,曾经打造的ThinkPad X300正是如今X1 Carbon系列的“祖父”。碳纤维材料的应用,如出一辙的轻薄,不一味...

    2018-03-10
  • 2015年移动端UI/UX设计风格报告与2016年仍会持续火热的5大UI/UX设计趋势

    概述:随着响应式Web设计的持续升温以及Google移动友好性的提升,2015流行的一些UI/UX设计趋势将会在新的一年里持续升温。本文就来预测下2016年仍会持续火热的5大UI/UX设计趋势。 预测:2016年仍会持续火热的5大UI/…

    2016-01-03
  • 设计干货收藏|UI动效的必备原则总结

    高度总结动效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大量的案例分析。动效设计在用户体验的提升中到底有没有用呢? 我们在下面讨论的是为什么要应用动效,以及在那些时候动效,动效的特性等等。

    2017-05-28
  • 优秀的移动端UI,应当如何用微交互打磨细节?

    你的UI和交互设计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又一个细节设计让你的产品最终脱颖而出,而真正让人难忘的产品,靠的是这一个个精致到位的细节堆出来的。

    2017-05-19
  • 联想实习 | 手机事业部招聘交互设计实习生

    公司简介联想是一家营业额达460亿美元的《财富》世界500强公司,在全球消费、商用以及企业级创新科技领域居领先地位,为用户提供安全及高质量的产品组合和服务,当中包括个人电脑﹙经典的Think 品牌和多模式YOGA品牌﹚、工作站、服务器、存储、智能电视,以及一系列移动互联产品如智能手机﹙包括联想和摩托罗拉品牌﹚、平板电脑和应用软件等。招聘岗位手机事业部-交互设计实习生岗位描述1. 参与联想ZUI手机操作系统的交互设计;2. 参与产品的规划...

    2018-04-21
  • 用户体验设计专题——前言

    元宵佳节一过,春节假期正式步入尾声,相信大家的工作也已步入正轨。为了感谢大家对我们这个略显晦涩却干货满满的公众号的支持,经过系统梳理,我们归纳总结了9个用户产品设计的基本原理,结合从数千个小流量评估实验中筛选的经典案例予以阐述,在未来两个月的时间里,会逐步分享给大家!废话少叙,步入正题!笼统地说,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简称UX或者UE),是指用户在使用一个产品、系统或者服务时建立起来的纯主观感受。这里我们会关注两个重...

    微信热点 2018-03-02
  • 观点 | 交互设计在未来会多火?

    周一:AE动效 | 如何入手创作才能更加真实?周二:马克笔如何通过"叠加技法"精准调色周三:更快更好 | 手绘板也能比着尺子画!?周四:观点 | 交互设计在未来会有多火?周五:开拓视野 | 哪些用户体验很棒的APP设计好在哪里周六:如何看懂艾迪.斯理曼的Dior Homme周日:学珠宝设计我们推荐给你的必看书目交互设计是什么?对你而言,它可能还是未知数。让我们先看看大多数人如何看待交互设计这一专业:1.交互设计师是做APP的2.交互设计...

    2018-04-06
  • 界面设计中的动画原理:可理解的变速过渡效果-深入研究加速和减速

    注:“可读性”是说动画绘制者如何定义动画的精准度,用来清晰而容易地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例如:不可读=不清楚发生的事情很易读=它非常清楚,立刻能懂弹跳背后的物理理论:球刚开始被放开的时候,它有一个相对缓慢的速度。在重力的作用下,球的速度持续增长,直到接触地面的那一刻速度达到最大。地面给球反作用力,使它以几乎相同的速度反弹回去。当球移动时,两种力量作用正在球上 - 反弹的力、想把它拉下来的重力。反弹的力量正在慢慢释放,这使得球随着升高逐渐减低速度,直到它耗费掉所有的反作用力,最终到达反弹的最高点。它在顶部停留一微秒,直到重力把它拉下来,使它像之前一样加速下降。我用言语来描述这句话是有原因的。我们试着将一种自然行为分解为具体的步骤,这样我们就可以重新创造它。注:不要羞于“照搬”大自然。你的观众会更快地与动画关联起来,从而更容易读懂动画。注意:这一术语有可能与其它术语混淆。如果你正在阅读传统的卡通书,例如迪斯尼的《生命的幻象》或《动画师的生存工具》,那么这些书会告诉你,当一个物体开始减速然后加速时,这一过程被称为渐慢(ease-out),因为它的姿态在“缓慢输出”。但是,在软件产业(CSS动画,Adobe Edge等),这一过程被称为渐快(ease in)!我不确定这一不同之处是怎么来的,但是不幸的是,这就是它的形成过程。所以,当你在阅读一篇文章时,而这篇文章把它们把“渐快”称为“渐慢”,那么不要觉得困惑。看一眼你所在的网站你就懂了:D。时间    Y轴的位置(秒) : (像素)—————-0.0  :   00.1  :  34
    0.2  :  68
    0.3  : 102
    0.4  : 136
    0.5  : 170时间    Y轴的位置(秒) : (像素)—————-0.0  :   00.1  :   2
    0.2  :  10
    0.3  :  36
    0.4  :  87
    0.5  : 170注意:你会在软件中看到更多用于设置缓冲的选项,例如二次的、三次的、四次的等等。它们只是缓和程度更高的选择,但是概念是相同的。只需记住——缓和的程度越高,你就会得到更多的缓和度。并不是规则,只是工具(There are no rules. Only tools)- Glenn Vilppu

    2017-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