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用户体验设计最难的是「平衡」

做用户体验设计最难的是什么?「平衡」是我一贯以来的答案。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我们平衡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商业目标与体验目标的平衡、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平衡、追求极致与关注全局的平衡、发散创新与克制专注的平衡、符合习惯与突破常规的平衡……一个好的用户体验设计师能够综合考虑到绝大部分情况,作出最适合当下产品的设计思考与决策,而不是理想化地沿着一个方向走到底。


做用户体验设计最难的是什么?「平衡」是我一贯以来的答案。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我们平衡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商业目标与体验目标的平衡、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平衡、追求极致与关注全局的平衡、发散创新与克制专注的平衡、符合习惯与突破常规的平衡……一个好的用户体验设计师能够综合考虑到绝大部分情况,作出最适合当下产品的设计思考与决策,而不是理想化地沿着一个方向走到底。

做用户体验设计最难的是「平衡」

01 理性思维 VS 感性思维

对于交互设计师来说,重理性思维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优势,比如体系化的设计思考,结构化的逻辑思维,合理运用各种工具方法梳理推导有说服力的设计方案等,在设计逻辑复杂、注重效率的平台型、工具型产品时这种优势更明显,也是我们和创意艺术类的设计师有较大区别的一点。

但对理性思维的过于侧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住交互设计师的创造力,当需要做出更有趣、创新、有人味儿的设计方案时更容易感受到瓶颈的存在,不能在各种类型的业务需求面前游刃有余。即使是做效率优先的工具型产品设计,一些企业级内部产品甚至完全不存在对于用户黏性的担心,也需要在设计时考虑如何对用户情绪进行适当安抚和激励。

做用户体验设计最难的是「平衡」

在 Asana 里,勾选完成列表中的一项任务后,会有一只动物从屏幕中间划过的动画(原谅我手残截不到图……)

过去半年里,我做出的一个较大改变是在设计中加强了感性思考的比重,改进传统的偏理性的设计分析流程,在前期更多地关注和思考产品给用户的感知印象应该是怎样的,如何通过设计来营造这样的印象等,这也带来了更多有意思的灵感启发(通过机械地推理分析得到类似想法则要困难得多),后续又可以通过理性思维来有逻辑地把故事说完整,使之有更强的说服力。

02 追求极致 VS 关注全局

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本身是对的,但是给产品体验挑刺容易,推动所有细节都实现得尽善尽美却不怎么现实,总是过于纠结细节设计也会让我们更容易陷入丢失全局视野的风险。

在推动体验细节打磨的时候,我们也要认真思考这次打磨的意义和价值,评估优先级,合理分配时间资源,而不是事无巨细地投入到所有事情中去。在产品迭代节奏普遍偏快的情况下,对于一些用户使用频率低、业务价值不明显的场景(比如大多数产品的「设置」页面),完全可以先上一个实现成本低的方案,后续有一定用户反馈基础再考虑迭代优化。

另一个极端则是过于为他人着想,过于关注设计方案的实现成本、对于商业价值的促进作用等,甚至直接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想方案(我犯过这样的错误,结果导致事情复杂化了很多,逐渐背离了最早的设计目标),而失去了一些设计师必要的专注与坚持。

03 发散创新 VS 克制专注

一个真正出色的设计想法往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建立在大量想法的基础之上,设计师们都很享受灵感迸发的瞬间,当一个人的力量不足以支撑时,也会有头脑风暴一类的方法来帮我们收集更多灵感。

当积累了一些不错的好点子之后,我犯过不止一次的错误是会忍不住将它们一股脑全塞进自己的新设计方案,但同时设计产出过多创新想法也有其明显的弊端,一方面噱头过多失去专注,另一方面也更难通过数据来量化分析设计好坏,因为相关的影响因素太多了,后续迭代也会受到更多阻碍。

在「双钻模型」这一设计方法中,「发散」与「集中」都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尽可能开脑洞地发散完创意设想之后,需要评估和选择出最喜欢的方案,再进行后续建模和测试。

做用户体验设计最难的是「平衡」

原文链接:https://medium.com/digital-experience-design/how-to-apply-a-design-thinking-hcd-ux-or-any-creative-process-from-scratch-b8786efbf812#.e0kd1ybn6

04 符合习惯 VS 突破常规

各大平台的设计规范是用户体验设计的重要入门资料之一,而在设计中遵循平台规范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符合用户已有的认知和操作习惯。

但是,符合规范的设计就是好的设计吗?用户习惯的力量虽然强大,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只会机械地跟随已有的设计规范、用户习惯去做出最常见的设计方案(当然,这在很多情况下并没有错,而且可能综合分析下来,发现确实是最好的方案),我们工作的价值和不可替代性又在哪里?如果一个产品经理会用 Sketch 来拼组件,用户体验设计师是不是就完全可以不存在了呢?

熟读规范很重要,但突破常规的勇气也一样重要。可能我们因为资历和视野限制,做出的突破常规的设计并不是那么合理,最终还是要回到常规方案上来,但如果我们能坚持在设计中不断做一些不一样的尝试和思考(哪怕只是一个小控件的交互创新尝试,哪怕最终转化落地相对困难),而不是轻易被合作伙伴「抄一下就好了嘛」的态度所影响,我相信长期下来一定可以有不一样的质变,有更大的概率在未来引领而非跟随潮流。

用户体验设计需要考虑和平衡的内容很多,也远远不止以上的几条,最后需要补充的一点就是,沿着其中一个方向走到底固然不太对(当然,也不能否认剑走偏锋仍然成功的例子存在),但平衡也不意味着一味中庸求全,而是会根据实际情况(除了产品本身的定位,有时也和设计师的性格有关系)有所侧重和取舍,这也会赋予设计方案不一样的个性,至于如何做好这种侧重和取舍,就需要建立在用户体验设计师对业务、用户与自身不断地深入理解和思考基础上了。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 @鸿影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4294/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08 06:14
下一篇 2017-05-08 08:04

相关推荐

  • SKETCH教学视频

    则灵君分享的是“静电的sketch设计教室”教学视频,对于新手自学来讲非常的合适,感谢静电,讲解的非常的清晰明了,视频就在这儿,剩下的就需要你付出时间去学习咯,祝大家学有所成!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iIbE-DI_yHLayj7wue49yQ 密码: mw25·—END—·

    2018-04-20
  • Axure rp视频教程36集,免费!

    1-36集,免费学习~~~点击“阅读原文”或长按下面二维码立即观看视频。对教程有疑问,请咨询微信:13388182428

    2018-04-09
  • 在用户体验中询问用户的4个问题(译文)

    该客户的体验是一个思考的人从我们产品的认知度如何去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抽象用户,但抽象并非最终有意义。要真正改进您的产品,您需要与您的用户交谈。无论是面对面的,应用内的还是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的调查,都需要花时间与用户签到并保持对他们最重要的事情。这种双向反馈也是您可以用来帮助人们通过漏斗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并最终帮助他们坚持成为您产品的惯用用户。让我们看看如何从战略上使用问题从用户那里获得正确的信息 - 这种信息将帮助您采取行动。如何提出从收...

    2018-02-26
  • 阿里设计师分享:UX设计心理套路

    在阿里巴巴国际站,我们对心理学理论进行了客观的数据验证,把科学理论应用至前线设计,提升设计效益。我们沉淀及过滤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及案例与同业共享,希望普惠更多设计师能活化科学理论,共享知识协同促进中国设计走出去。

    2017-05-02
  • 中国app产品UI在歪果仁眼里是怎么样子的?-Dan Grover

    小木导读:中美用户习惯的和文化的不同,造成了设计很多的不同。看惯了国内的设计,你了解外国人怎么看待我们的产品吗?接下来就可以带着疑问往下阅读。

    2014-12-30
  • 是时候聊聊具有直觉性的UI和交互设计了

    UI和交互设计中常常会强调某项设计需要足够的“直觉性”,但是直觉性的设计说来容易,实现却往往差强人意。但是不得不承认,它是目前交互和UI设计的刚需。“想象一下,如果桌面上反过来一颗球让你去转动控制,感觉应该比鼠标运作顺畅些。我们原本认为这是个好点子……可是我以前从未观潮这种触感的细节。”“当孩子们操作鼠标和遥控杆的时候,会不自觉地低头看输入装置……后来有人想到,如果操作时运动肌肉群范围较大,也许他们可以不必低头。我们做了一个大型轨迹球装置,让他们可以用手臂甚至肩膀牵动来操作,这样就把问题解决了。”“我们先是观察什么样的操作方式比较合乎自然,然后提出想法,再进行测试。”“心智模型指一个人对于事物运作的思维过程,即一个人对于周遭世界的理解。心智模型的基础是不完整的显示、过去的经验甚至直觉感知。它有助于形成人的动作和行为,影响人在复杂情况下的关注点,并确定人们如何着手解决问题。”(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个时候的设计师将纸的纹理运用到窗口上,此处的设计和Material Design 中纸的隐喻不谋而合,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潜意识的引导呢?)

    2017-05-16
  • 设计心理学 | 设计中的防呆设计

    最近读到设计心理学的再次接触到防呆设计的概念,联系交互设计做一些总结。

    2017-05-25
  • 交互设计:如何避免业务需求的遗漏

    笔者在春节期间在被七大姑八大姨问的比较多的一个问题有:你现在是做什么工作的啊?看着眼前的火锅实在不知道怎么解释,就问了他们一个问题“你觉得我们在春节期间怎么能吃上火锅?”他们的回答大概可以归类为:买材料 —— 火锅底料烧开 ——-放吃的 —— 完成而我的回答是:“如果今天的客人不敢吃辣,而你准备的是辣锅呢?”“如果你买的火锅料大家不是大家想要吃的呢?”“如果客人太多,而锅太小呢?”我目前的工作就是这个,让客人在各种状况下都能享受到这顿火...

    2018-03-06
  • APP设计中便捷的单手操作

    探讨APP的手势操作前,我想先介绍两篇文章来了解用户是如何使用手机的,以及触控屏是如何来感应我们的操作的。 用户是如何使用手机的 Steven Hoober在《How Do Users Really Hold Mobile Devices?》[1]一文中指出,…

    2014-09-07
  • 用写文章的思路设计banner

    工作中接触了一些banner设计的工作,借着本次整理思路的机会顺便和大家分享下,不周之处欢迎沟通指正。

    2017-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