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首次体验有多重要?又该如何提升?

一款优秀的移动产品应当有一套可靠的新手体验设计策略。不要把自己限制在产品里面,从核心价值入手准备——抓住每一次可以向用户传达价值的机会。不管是应用的广告或者一个引导页,抓住任何机会去诠释产品的价值与功能吧。


一款优秀的移动产品应当有一套可靠的新手体验设计策略。不要把自己限制在产品里面,从核心价值入手准备——抓住每一次可以向用户传达价值的机会。不管是应用的广告或者一个引导页,抓住任何机会去诠释产品的价值与功能吧。

新用户首次体验有多重要?又该如何提升?

经过数周的脑暴、草图、设计以及辛勤开发之后,你们的应用终于要准备上线了。整个团队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但事实上:应用真的会成功吗?

用户的首次使用体验与应用的成功息息相关——可能锦上添花,也可能落井下石。优秀的首次体验应该是轻松愉悦的,既能传达产品价值,又能建立起用户预期与产品服务之间的桥梁。做得好,用户会频频光顾你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设计面向移动产品的新手体验流程,我们根据在tapptitude(作者公司,译者注)所做几款应用的经验,提炼出了一套“从引导到操作”的设计框架。这套框架的基本思路,在于有策略有技巧的应用两种用户引导设计:

  1. 说明元素
  2. 操作元素

说明元素

说明元素是设计师最好的伙伴。它可以是注释、情态动词,或任何小段的文案。使用说明元素可以有效地指导用户使用产品,并且传递产品的核心价值。如果用户不能在第一时间内理解如何最大程度地使用产品,那么他们就不会来第二次了。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说明元素:

  • 闪屏页
  • 欢迎页(附有功能介绍)
  • 注释
  • 权限请求
  • 说明性弹窗

新用户首次体验有多重要?又该如何提升?

操作元素

Nir Eyal的成瘾模型(Hook model)介绍了一个理论:用户在产品内的操作是由精心设计的诱导元素触发的。理想情况下,这些元素整合了刺激性和引导性的内容,使得用户在执行某项任务时有合理的动机,并且知道如何操作。

设计操作元素时,也需要考虑一些技巧性的设计,例如清晰的行动召唤 (calls to action)和恰如其分的视觉诱导。小小的箭头都可能产生巨大的影响,例如暗示用户当前是在正确的使用路径上。这样用户每一步操作才会充满信心,而不是猜测该点击还是滑动。

以下是一些操作元素的例子:

  • 登录
  • 注册
  • 允许权限
  • 可操作的提示

新用户首次体验有多重要?又该如何提升?

在任何新手体验流程中,说明元素和操作元素共同作用,将用户引向体验产品的核心价值的地方。如何整合这两种元素的设计呢?这就要考虑页面的目的以及整个新手流程的逻辑。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页面目的:

  • 浏览应用的主要功能特点
  • 展示应用里的最佳使用方法
  • 收集用户的基本信息,以进行个性化设置
  • 在用户体验某个功能时,进行有用且有趣的解释说明
  • 兜售产品的功能特性:在展示产品功能时,简略告诉用户只要提供一点小小的经济支持,就能获得更多量身定制的服务

现在来看一下,如何设计说明元素和操作元素

并不是所有的用户在首次使用产品时就能理解其核心价值。所以,让用户回到正确的使用路径,并进入转化流程是新手引导的主要任务。在此前提下,新手体验有两处主场景:产品外和产品内。

产品外的新手体验

如果有人对你的产品一无所知,或者不认同产品愿景,那他/她下载应用的可能性有多大?

几乎为0

所以,用户的新手体验通常是以首次接触产品开始,以他们“原来如此”的感慨结束。首次接触的过程即我们所说的产品外的新手体验。这往往远早于用户真正使用产品本身——通过社交媒体,产品的网页,或是App Store。在首次接触时,用户就建立了对产品的预期,并进入转化流程的第一个阶段。这只是在产品外新手体验的第一步。

新用户首次体验有多重要?又该如何提升?

想想Deliveroo在App Store的推广图。这不就是你对外卖应用的期望吗?他们精确描述了应用的核心功能价值。

假设你已经说服用户下载了应用,然后他们第一次真正打开了产品。那接下来的体验该如何延续呢?这就到了产品外新手体验的第二步。

你可以用一些说明元素(漂亮的视觉和小段文案)结合操作元素来帮助用户顺利进入应用。设计几张精美的页面向用户展示核心功能,在试用流程的每一步都给与他们肯定与鼓励。

另一种方式是:告诉用户如果主动填写了自己的信息,在长期来看是可以获得回报的。用引导元素清晰解释你的意图,用操作元素指出正确的使用路径。

如果你成功激起了用户的兴趣,而且他们愿意来尝试一下的话,就进入移动端新手体验的第二个主场景了。

产品内的新手体验

一旦用户进入应用内,他们希望可以找到你在前一阶段所描绘过的所有功能特点。你肯定不希望他们感到迷惑,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所以,你必须告诉用户正确的使用路径。

新用户首次体验有多重要?又该如何提升?

Instagram在询问用户的照片和麦克风使用权限之前,有非常详细的解释说明。

新手流程的重点是将用户导向应用的核心价值主张。让用户感受到应用可以极大改善他们原有的做事方法,又非常有意思。当达成这些目的之后,用户会更愿意挨个去探索其他的功能

我们来看一下引导用户了解应用核心功能的例子。

  • 对于一款社交应用,用户期待能够尽快联系一个好友,来体验这个产品是不是新颖有趣。产品的核心功能是和好友、家人聊天吗?用户的个人信息是否同样重要?你可以向用户展示如何用最少的信息建立个人资料,如何添加好友(支持导入现有联系人),并营造自由沟通的氛围。然后,祈祷一切顺利吧。
  • 对于一款日历应用,无外乎是如何更好地管理日程安排。如果用户愿意,可以让他从其他平台导入/同步他已有的日历表。让用户快速熟悉产品,并产生掌控感。你需要考虑:这款应用的设计点是什么?是更方便的分析日程?对于不同类型的事件提供哪些个性化设置?
  • 对于一款照片编辑应用,让用户感受到整体流程有多简单好用。可以从手机相册选择一张照片,或是当场拍摄。通过必要的注释说明来指导他们完成整个编辑流程,并在结束时提供分享功能。对于使用照片编辑应用的用户来说,流畅的编辑体验和产品质量同样重要。

一款优秀的移动产品应当有一套可靠的新手体验设计策略。不要把自己限制在产品里面,从核心价值入手准备——抓住每一次可以向用户传达价值的机会。不管是应用的广告或者一个引导页,抓住任何机会去诠释产品的价值与功能吧。

 

原文作者:Sinziana Chitea

原文地址

译者:小鱼

译文地址:微信公众号【沪江UED】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3652/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06 07:14
下一篇 2017-05-06 09:04

相关推荐

  • 从产品到交互·2015同济设计学考研经验

    【写在前面】 我叫徐晨,来自陕西西安,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工业设计专业。2015年我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也如愿考上了同济大学创意学院的研究生。想想当初独自备战,其实都是在黑暗中摸索,曾经也担心自己的复习方…

    2015-11-08
  • 交互设计攻略之“竞品分析”上

    前言:无论一个产品是从0到1,还是从1到2,我们需要对自身产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与定位,最快的方式就是竞品调研。知己知彼,取长补短。(这里针对自家产品做的一个竞品调研分享,请勿商用。)首先,我们要确定竞品调研的目的是什么?很简单:为了选取同类型产品功能,可供学习与借鉴的地方,从而对本产品平台进行迭代优化。运用金字塔原理自上而下的方法解决“竞品分析的目的”是找出【同类竞品学习与借鉴】,那么引申的问题如下:一、同类型产品有哪些?想知道同类型产...

    2018-03-16
  • Axure官方教程中文版第3课:组件与母版-木卫艾欧网原译

    https://www.iamue.com/wp-content/uploads/video/Axure.com-learn(3).MP4 新建一个文件 1、添加一个按钮并设置鼠标悬停交互样式 2、复制并对齐按钮 3、将按钮转化为母版 4、将母版应用于每一页 5、在母版中为每个…

    2015-01-25
  • 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一个日本县长靠卖萌年赚12亿美元

    导读:一个县长靠卖萌年赚12亿美元,关键TA还是被设计师们设计出来的。。 ​ 说到这里后,小编又想起了未曾如约露面的那个春晚吉祥物康康(网友称猴赛雷)了。。。 ============================= IAMUE(https://ww…

    2016-02-18
  • 交互大厨的私房书单!10本「交互模式」的好书帮你进阶学习!

    这些交互设计 必备书籍,但你也许都没读过;初次接触交互设计 ,这11本书,刚好够读一年,你的技能将会有质的飞跃。

    2017-05-26
  • 作品集讲座 | 交互设计与工业设计的关系?

    专注艺术留学作品集辅导前几期克瑞斯带同学们分析了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三大专业。今天为大家分享艺术作品集比较热门的交互设计和工业设计专业,对于交互设计,许多同学们都不太了解,甚至因为同样涉及到产品,因此容易和工业设计混为一谈 ,今天克瑞斯就来跟大家详细讲一讲交互设计与工业设计的区别,希望同学们在选择专业上更加清晰明了。如今的工业设计变得非常的宽泛,它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需要人们来思考的概念思维,并且它的设计思维都是从产品的整体外形线条...

    2018-03-31
  • PC端产品的三种姿态

    这篇依旧是读书笔记,只不过记录的不是整本书,而是《About face 3交互设计精髓》中的一个知识点,这个知识点非常重要,重要到需要单独提出来记录一篇。 在《About face 3交互设计精髓》一书中,将PC端应用分为了3…

    2016-06-01
  • 用户所说,非其所做

    当用户反馈问题时,这真的是他们遇到的问题吗?当用户讲述需求时,这真的是他们的实际需求吗?可能未必真实。例如,一家公司曾做过一个研究,他们通过调查问卷询问用户对手机颜色的偏好,当询问用户是否愿意购买一个红色的手机时,许多用户都回答愿意;然而在问卷调查之后,研究者告诉用户,“你可以在一个红色和一个黑色的手机中选择一个作为礼物带走。”结果却发现,大多数用户仍然选择了黑色的手机作为礼物,即便是那些回答更愿意购买红色的用户也是如此。

    2017-05-26
  • 7种诀窍,创造利于记忆的用户体验

    了解记忆的工作原理,设计师可以创造出以人为本的界面,迎合用户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节约他们的精力,提升可用性。

    2017-04-27
  • 用讲故事的思维搞定Banner背景的制作,看这篇就够了!~

    鉴于一直有人问banner背景怎么做,所以我就想要不写一篇关于背景的文章吧。

    2017-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