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展示页,是选择瀑布流还是分页呈现?

每个设计师在工作中都会纠结于是使用瀑布流还是分页列表去展示内容。到底如何选择,让我们先分析下两种交互方式的优缺点。


每个设计师在工作中都会纠结于是使用瀑布流还是分页列表去展示内容。到底如何选择,让我们先分析下两种交互方式的优缺点。

内容展示页,是选择瀑布流还是分页呈现?

瀑布流

瀑布流是一种允许用户不断往下滚动,页面自动刷新呈现内容的交互形式,且这样的滚动是没有终点的。这种方式在很多网站和应用中有所应用,但并不适合所有的网站和应用。对着生活中实例来映射,下图中的艺考打分画面,老师在大量的画海中一张一张浏览打分,有几分瀑布流的味道。

内容展示页,是选择瀑布流还是分页呈现?

优点分析

使用瀑布流作为浏览内容的交互方式能够延长用户在页面的停留时长,增加用户的参与度。

它是伴随信息高速增长应运而生,允许用户在信息海洋自由徜徉,有种无拘无束的直观感,比较适合用户去在大量的内容中随意逛游发现自己中意的内容。当用户在海量内容里去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不是去挑选特定内容的时候,瀑布流成了一个标配,它非常符合逛的特质。再从操作本身来比较,比起单击和双击等动作,无论是PC端还是移动端,滚动或滑动来得更简单,效率更高。比如将一篇冗长的文章分散在不同页面去呈现,还不如让用户滚动去看完全篇,这样的体验比分页更好。

缺点分析

首先预加载对于用户的浏览是一个极佳的体验,这个技术出现的背景是因为内容加载速度慢而导致的用户的高流失率,应用的被卸载。使用瀑布流的页面和应用会不断预加载内容,但是当加载了大量内容后,页面反应速度会越来越慢,影响使用体验。其次因为瀑布流都会配备大量图片,所以对于硬件的容量要求特别高,很多16G、32G的PAD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需要我们清除缓存才能再次使用。

其次就是当我们滚动过程中发现了几个好的内容,但是也没有可以标记的动作,回头再想找中意的内容时就很痛苦,你得重复刚刚的滚动过程,运气好你能找到印象中的那几个内容,回马枪很难耍起来,降低了这方面的用户体验。

再次我们无法直观看到内容的数量,瀑布流不会像分页统计一样有一个总数据的统计。用户也无法通过浏览器的滚动条的长度去预估什么时候能到底。因为当页面滚动到底部的时候,更多内容会加载进来,滚动条的长度又开始发生变化,同时footer会被推开视野,然后footer中包含的信息也就看不到了,对于想看得用户来说是个难点。所以设计的时候可以尝试把底部做固定或者设计一个“更多”的按钮,这样内容的加载控制点在用户手中,体验更佳。

分页显示

顾名思义就是把内容分别拆分到不同的页面显示。比如200行内容,每一分页显示20行,分10页显示,你能直观看到内容的总分页数,分页内容数,分页呈现内容数的控制。看下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去超市购物,货架与货物的关系与内容和分页的关系有异曲同工之妙。

内容展示页,是选择瀑布流还是分页呈现?

优点分析

分页显示可以方便用户去寻找特定的内容,用户再次打开页面,还是能快速找到对应的内容。精确的定位能帮助你快速找到那些你中意的内容,整个阅读的进度,加载多少内容都会是在精确的控制范围内。

对比瀑布流的无穷无尽,用户在分页显示中知道内容数量是多少,总数量是多少,什么时候可以浏览完毕。分页操作的界面:上一页,01,02,03,04,05……19,20 下一页,让用户做到胸有成竹,让用户感受到控制感。上述特点可以看到,分页显示比较适用一些购物类的网站,当用户在网上购物,他们经常会来回比较查看感兴趣的产品。比对下淘宝和京东的APP,京东在网下滑动的时候是有分页显示的“9/70”,明确告诉你数量,淘宝这点暂时还没发现。

缺点分析

当然对比瀑布流的操作方式,分页的方式在操作次数所需更多,比如用户要看下一个分页内容,得找到”下一页”的按钮,鼠标移动到按钮上,“点击”然后等待下页的加载,每页显示的内容也是有限的。

那如何决定是使用瀑布流还是分页显示?

从现网成功案例来讲,UGC为主的相关网站和应用都在使用瀑布流去承载内容,比如微博、脸书、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然后还有一些以图片为主的网站和应用,比如花瓣、pinterest、instagram等也在使用。分页显示相对来说是一种安全模式,比较适用那些带有明确内容偏向的用户去使用的场景。

举个直观的例子:谷歌的文字搜索是使用分页显示,而图片搜索采用的是瀑布流的方式,纠其原因是:

  1. 文字搜索对于用户来说是有明确目的倾向的而图片搜索对于用户来说他也不知道该找哪张图片,所以需要从海量图片中找寻;
  2. 用户浏览和处理图片的速度远大于处理文字的速度,瀑布流的大量内容的推送对于用户处理来说不在话下。

所以设计师在选择使用瀑布流或分页显示前得想清楚各自的优缺点。具体使用哪种交互方式,得基于实际的场景和内容的传递方式来分析。总的来说,瀑布流更适合那些随意浏览,逛逛看看不带特定目的的场景使用。而分页显示比较适合带有特定目的,想查找具体项在哪个位置,浏览过的内容还能回头一一快速而方便找回的场景。

 

本文由 @agileyang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2637/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02 10:59
下一篇 2017-05-02 13:08

相关推荐

  • 做配色达人不得不会的一种配色利器——MD

    今天,呆呆来给大家说说配色的问题,也算是用我这浅薄的经验,尽量教大家如何做好配色吧。

    2017-05-11
  • CHI2017 交互设计在较热门的研究领域如何继续创新?

    什么是CHI?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学术会议SIG CHI,全称Special Interest Group on Computer-Human Interaction,顾名思义,这是研究人与计算机互动的一个学术会议。但希望大家别被「学术」两个字吓到,因为这个会议…

    2017-05-31
  • 澳洲科学家完成时间旅行模拟

    2009 年 6 月 28 号,世界闻名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剑桥举办了一场趴体,香槟美酒应有尽有。霍金邀请了每一个人却无人出席。对此,霍金并不意外,因为他在趴体结束后才寄出邀请函。他说,那是 " 对未来时间旅行者…

    2014-09-05
  • 浅谈“效率导向”的交互设计

    作者: 欢童鞋 周二下午,送妈妈上车后,去奈雪点了杯奶盖,坐在面对门口的位置,看着络绎不绝的人流队伍,除了感叹生意好以及好奇心使然查阅奈雪的开店背景之外,不由的思考“效率”在这里的重要性,店员需要高效为…

    交互专题 2017-12-05
  • 福睿斯幸福号春运列车的背后:营销回归用户体验

    爆竹声中辞旧岁,品牌送暖入屠苏。一年一度的春节,不仅是万家团圆的时刻,也是品牌们“秀肌肉”,送暖消费者的黄金期。每到这时,煽情、怀旧、调侃、明星、红包、互动……各大品牌总会使出浑身解数以俘获消费者“芳心”。而今年最暖的,莫过于福睿斯推出的“幸福号春运列车”。今年春节期间,长安福特福睿斯联手凤凰网、12306客户端、高铁杂志《旅伴》等平台,在1月30日至3月31日期间联手为春节回家的朋友打造往返于成都—上海的“福睿斯幸福号”专属列车(D3...

    2018-03-29
  • iOS 9 GUI PSD源文件下载&iOS 9 GUI Sketch 格式下载 (iPhone)

    iOS的9 GUI(iPhone) 在iOS中9的公开发行中GUI元素的Photoshop和Sketch模板。 [button type="success" text="PSD 格式下载" url="https://s3-us-west-1.amazonaws.com/facebookdesignresources/Facebook-iOS-9-Pho…

    2015-11-12
  • 设计原则中的5种信息组织方式

    要以用户能够轻松使用和理解的方式组织信息。用数据来回答用户的疑问。以更贴合用户目标的方式来呈现信息,就能创造出更好用的产品。“信息或许是无限的,但是……组织信息的方式是有限的,因为它们只能通过LATCH原则来组织:位置(Location)、字母表(Alphabet)、时间(Time)、分类(Category)、层次(Hierarchy)。”——Wurman, 1996“我做了太多次尝试,试图用某种其他方式来组织信息,但最终都会回归这5种之一。”——Wurman, 1996比如说,设计一套特别的服务时,我们应该考虑不同物品的位置关系,它们如何分布。超市货架的设计就是很好的例子,在物理空间中组织信息。比如字典和通讯录,无论是虚拟的还是物理的。举例:日历和会议日程、邮箱收件箱、项目计划、有趣的Facebook时间线、电商平台的订单列表、消息应用,还有许多。这种信息组织方式充斥着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从购物与工业,到Pinterest上的分类和Twitter的标签。例如: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开心到不开心等等。给服务和产品标星打分、计分表、能效等级、尺寸等等。

    2017-08-04
  • 设计中的 “潜在过程的外在可见后果”分析

    设计中的 “潜在过程的外在可见后果”分析 ——以第三方账号登录为例 “潜在过程的外在可见后果”,是在勒庞的《乌合之众》一书中看到的文字,这也是心理学家通常的研究切入点。外在结果作为表象,其潜在的发生过程才是更…

    2016-02-25
  • 用户体验必读:将用户需求转成产品需求

    如何挖掘需求,来和大家聊聊如何全面分析收集好的需求,如何判断需求真伪。通常收集到的需求,绝大部分都是“用户需求”,所谓用户需求,是指听到用户说想要的东西,以及用户以为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产品经理要做的,就是思考如下三个问题:1、这个需求靠谱么?(需求的判断)2、这个需求真的是需求么?(需求的挖掘)3、怎么向别人讲清楚这个需求?(需求的描述)需求的判断产品经理先要判断这个需求是否靠谱,判断的标准就是需求是否有“价值”,这个价值,具体包括:用...

    2018-03-03
  • 留白这种设计手段的4大必要功效

    留白不只是空白的画布,它是一个功能强大的设计工具。留白是很难掌握的,留白的应用是包含艺术与科学。真正了解多少空白位置才足够创造一个良好的布局需要多实践。你设计得越多,你就会学得越多。“Whitespace is to be regarded as an active element, not a passive background” — Jan Tschichold
    “留白不单单是一个被动的背景,而是一个活跃的元素。”Properly using whitespace between paragraphs and in the left and right margins can increase comprehension up to 20%
    适当的运用段落之间的留白和左右边距的留白能有效增强理解力高达百分之20.The more whitespace around an object, the more the eye is drawn to it
    越大的留白空间包围一个物件,越多的目光就会集中在这个物件身上。As designers, it’s our responsibility to create usable communication vehicles.
    “作为设计师,我们职责就是去创造“沟通手段””Let the products speak for themselves
    让产品自身为自己说话。

    2017-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