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化设计—“愉悦性”的陷阱

说起“愉悦性”,我们通常会想到一些让人感到温暖、开心的东西,譬如毛绒玩具、纸杯蛋糕、拥抱,等等。

不过,具有愉悦性的事物在某些情况下同样会带来负面效应。某些笑话可能冒犯到他人,温馨的广告可能误导部分观众,即便是可爱的音效也会因为运用不当而使人抓狂。

在UX领域,我们总会对那些体现着愉悦性的设计细节赞赏有加;而另一方面,对其负面效应的了解也将有助于我们更好、更全面的掌握这一设计原则,避开陷阱。

增加认知负荷与交互成本

一旦运用不当,意在愉悦用户的界面元素反而可能破坏可用性,增加界面的认知负荷及交互成本。

来看著名日料Morimoto的网站 - 简直是过度追求视效及愉悦性,置可用性而不顾的典范 - 穷极所能在每一个元素当中体现着“设计感”,最终结果便是信息难以获取,操作难以进行。

01-delightful-design-ux-ui

  • 导航菜单被分割成两部分,倾斜放置,难以阅读和点击。
  • 菜单项展开和关闭的动效飘忽而冗长。
  • 图形元素会随着鼠标的移动而游走,干扰视线。
  • 背景音乐自动播放,无论你喜欢与否。

视觉表现层面的愉悦性可以为产品赋予生命与性格,使品牌形象更加生动饱满。然而一旦处理不当,愉悦性反而会破坏产品最基本的可用性,阻碍用户获取信息、完成任务。

审美疲劳

“惊喜”是构建愉悦体验的关键要素。新鲜的、不期而遇的美好事物总会让人感到开心。

我还记得第一次启动自己的安卓手机,看到这些彩色图形精妙的变化成“Android”字样时的兴奋感。当时我觉得这是我见过的最酷的启动动画了。

02-delightful-design-ux-ui

 

03-delightful-design-ux-ui

 

 

04-delightful-design-ux-ui

 

过了一段时间,新鲜感褪去,每每再看到这个动画,我已经不会有任何兴奋和愉悦的感觉了,曾经的惊喜也沦为寻常。

通常情况下,愉悦感都会随着时间而渐渐淡化,你能想到的最为精彩出奇的细节表现也只会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给人以新鲜感,而维系的方式似乎只有在情感化的方向上一遍又一遍的重设计。

愉悦的定义是主观的

见过那些试图融入幽默元素的出错页面?本质上讲,这种做法相当于在很坏的状况下通过开玩笑来缓解尴尬。通常,在人们试图获取信息、保存数据或完成任务却遭遇意外状况而导致失败的时候,任何带有“搞笑”味道的反馈信息都会显得缺乏同情心,用户很可能感到被冒犯,甚至因此被激怒。

此外,“愉悦”的定义也因人而异。在一部分人看来十分新鲜有趣的东西,对另一部分人可能会很糟。普遍适用的愉悦标准几乎是不存在的,“情感化”是一个复杂地带,良好的设计初衷未必如愿带来正面的结果。

 

05-delightful-design-ux-ui

                                                                                                                                                                                                                                                                                        有趣还是可怕?

扩展性有限

随着用户增长及群体扩大,愉悦性的问题会变得越发棘手。在小品牌、小产品当中尝试一些创意性的、愉悦性的设计路线,或许尚可;一旦用户群体的构成走向复杂化,试图取悦众人的设计目标会越发难以实现。

不妨比较一下世界级大厂与相对较小的品牌在文案策略方面的差异:

 

06-delightful-design-ux-ui

 

07-delightful-design-ux-ui

 

08-delightful-design-ux-ui

 

 

总体上讲,大厂更倾向于使用简单明了、约定俗成的文案风格,因为对于世界级的品牌来说,这是最为安全的策略。简练、直白、表意准确的语言更容易被本地化,出现歧义的可能性较低。

而右侧这些品牌的文案风格,在我个人看来确实更生动、更有意思一些,但他们所针对的也是更为特定的、范围相对较小的群体。如果你并非受众之一,恐怕不会像我这样觉得有意思。

安全的愉悦性策略

到目前为止,你已经对愉悦性的负面效应有所了解了。挑战和风险确实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你需要彻底规避这个概念 - 关键在于识别一些适合承载愉悦体验的时间点。

我所学到的一点是,在那些用户不常见到的界面当中尝试愉悦性元素是最为安全的,譬如:

  • app启动页面
  • 帐号设置成功页面
  • 新功能游历
  • 用户初次完成某个重要操作之后的反馈页面
  • 空状态页面

这些状态通常只会被体验一次,情境都以正面情绪为主,无需担心反复无趣或是恼人一类的问题。

所以我们时常在新手引导流程当中看到一些有意思的表现形式,例如改版后的Google Sites。这类产品环境当中的多数页面都很简单直白,高度聚焦于任务,没有多余的元素干扰流程,只有在这些“一次性”的环节当中给人以惊喜,通过引发情感共鸣来促进信息的传递。

09-delightful-design-ux-ui

坦诚的讲,我自己也仍在摸索着愉悦性的运用方式,毕竟这是一个很主观的概念,任何绝对化的规则都难以成立。理想化的目标是整理出一套详尽而实用的设计指南,关于何时使用愉悦性元素,何时避免,一目了然 - 但这事比我想象的要难很多 - 毕竟,对于如此抽象和感性的概念,恐怕每个人心中都会有着不同的定义。

本站原创编译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本文来自Be For Web
译者信息: C7210 - 交互设计师、猫奴、吉他手、鼓手、老狗,现就职于腾讯ISUX(上海)

原创文章,作者:Smiler李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18844/

(0)
Smiler李想Smiler李想
上一篇 2016-11-21 10:59
下一篇 2016-11-30 16:07

相关推荐

  • UX Design.如何从设计模式中学习交互设计

    方向比能力更重要  -李开复 准备这期内容的时候,突然想到李开复老师的这句话,“方向比能力更重要”,觉着学习的思考和方法真的是太重要了,要想明白你的优势及在哪方面有着突出的能力,然后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

    2015-12-29
  • [译]被忽略的机会,电子书类产品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alert_info] 原作者: Chiara Lino 英文原文: Unexploited design opportunities: Ebooks still suck for studying IAMUE作者: 黄韦  专栏:https://www.iamue.com/author/Wayne [/alert_info] 仅仅把纸质书转化…

    2016-02-25
  • 杀死转化率的4大 UX 错误

    转载自:吆喝科技,转换率优化(Conversion Rate Optimation, CRO)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资本雄厚的公司通过增长黑客团队与持续优化作后盾,也影响越来越多人搭上 CRO 的风潮。整体来说,重视对网站效果的测试…

    2016-10-25
  • 可拓展的设计思维

    本文整理自腾讯移动互联网设计中心总监周陟在2016国际体验设计大会「设计管理峰会」上的演讲。 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可拓展的设计思维”。为什么会想到这个主题,因为近两年我们经常在面试的时候听设计师讲到“设计思…

    2016-08-01
  • [自译]UX案例学习- 世界的第一个做出响应式布局的航空公司网站

    响应式设计是当前网页设计的行业标准。但它并不是一直如此。

    2016-07-27
  • 『创意』Drinkfinity在巴西推出饮料系统

    百事智能设计合作伙伴Drinkfinity,一个革命性的新的饮料品牌和平台,目前在巴西推出有限试用。 Drinkfinity是一种个性化和便携饮料系统,允许人们整天创建自己的功能性饮料的经历。这不是一个固定矫治器,调味剂丸…

    2015-04-28
  • 【译】用户体验中巧妙的过场动画

    (Adrian Zumbrunnen著     Judithzhu & Lynnwang译    查看原文  ) 一些网页优于其他网页,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内容、可用程度、设计或是特色等等。现代网页间根本的区别在于它们交互及动画细节。我们将分享一些…

    用户体验设计 2015-09-10
  • 设计者说:用户体验这个故事要怎么讲才有逼格?

    设计者说:用户体验这个故事要怎么讲才有逼格? “ 故事也许是人类最早的叙事方法。大多数人在童年时,故事用来引导他们的行为,了解历史文化和培养社会认同感。”-From Wikipedia 1.什么是故事(WHAT) 在讨论如何打…

    2015-11-17
  • 腾讯产品经理告诉你,怎么“设计”用户体验

    2014年5月,我在腾讯内部转岗,开始从事产品相关的工作,我RTX资料中的“职位”一栏后面的内容变成了“产品策划”,这标志着我之前4年交互设计师工作经历的正式结束。 毕业后的这几年,从前端工程师转到交互设计,再由…

    2015-11-16
  • 如何设计让用户成瘾的体验

    Apple、Facebook、Twitter、Google、Pinterest…这些公司有一个共同点——它们为用户创造了习惯,用户每天都习惯性地使用这些产品,它们是那么吸引人,甚至让人无法想象这些产品问世前的生活。 然而,创造用户习惯说着…

    2016-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