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无关情怀,只与用户习惯有关

文章目录[隐藏]

用户体验在使用层面是一个感情的解释,但是在产品设计的专业领域,这是一个具象且拥有层次感的专业领域。当一个产品进入市场后,“产品如何与外界发生联系并发挥作用”,也就是人们如何“接触”和“使用”它。这就是用户体验的回馈。不妨把用户体验具象到如下几个层次:
1. 表现层——用户的感官体验,呈现给用户视听上的体验,强调舒适性,一般在色彩、声音、图像等呈现。
2. 框架层——交互体验,呈现给用户操作上的体验,强调易用性,一般在点击、输入、输出等呈现。
3. 结构层——交互设计关注于描述“可能的用户行为“,同时定义”系统如何配合与响应“这些用户行为,并强调用户在浏览上的体验。
4. 范围层——定义项目范围同时在做两件事情:这是一个有价值的过程;同时能产生有价值的产品。
对功能型产品而言,范围层要确定的是功能规格;对信息型产品而言,范围层要确定的是内容需求。大部分时候,当人们说到某种需求的时候,他们想的是产品必须拥有的、某种特性的一句简短描述。
确定需求优先级。有时一个战略目标将产生多个需求。另一方面,一个需求也可以实现多个战略目标。
5. 战略层:
我们要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产品目标)
我们的用户要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用户需求)
用户细分将全部的用户划分成较小的、有共同需求的小组,依次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
在用户体验设计的过程中,人物角色是从用户研究中提取出的、可成为样例的虚拟人物(俗称用户画像)
当我们把类似于“情怀”的用户体验具象到产品设计中的每一个层次时,用户体验将不在成为任何一个借口的挡箭牌。
如何平衡用户体验和用户习惯的关系?
用户体验|无关情怀,只与用户习惯有关
在互联网产品中,用户总要保持原来的使用习惯不变或者什么也不做,直到给他们的好处或者规则迫使他们改变这种使用习惯为止,这是用户行为的惯性定律。
目前市面上很多APP,用户在使用产品时,所依靠的经验或者时候习惯都来自于以往使用过的产品,该怎么用,不该怎么用,看到什么样的标识会联想到什么,这些都基于过往的经验。今天,我们在拿到一台新电视、使用一个新冰箱,或者使用一个智能手机,没有多少人会再认真阅读说明书?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固有经验,不再需要依靠学习就能掌握如何使用,并且,我们也懒得再看关于这里的新的东西。
从艾瑞咨询最近一份关于用户使用APP的轨迹报告来看,大多数人都不喜欢改变,喜欢保持现有的、已熟悉的行为模式和习惯。有时候,这还意味着不做事情,尽管我们希望用户去尝试某个功能,但是用户并没有往前走一步。并不是因为用户不需要,而仅仅就是因为懒得尝试,不想弄清楚,或者,对于未知事物本能的拒绝。
用户不喜欢改变,除非我们诱惑他们,或者强迫他们改变。对于前者我们得给用户足够的好处,对于后者,我们得有强大的能量。
用户习惯和更好的设计之间的权衡
用户体验|无关情怀,只与用户习惯有关
所以要在用户习惯和更好的设计之间做出权衡时,不妨考虑:
1. 这个设计带来的价值有多大,值不值得让老用户付出学习成本
 
如果这个设计能够给用户起到巨大的帮助,例如能够加快他们的工作效率,能够避免更大量的新用户犯错,等等,就值得一试。
2. 设计本身和行业惯例/标准之间的关系
 
如果一个设计细节并不是很理想,但是整个行业的主流已经是这个方式,而用户已经习惯了,例如QQ的发送按钮,快捷键等等,我们不一定要冒险去改掉它。
3. 新老用户群的比重
设计的改动会影响老用户,但会造福新用户,这时就需要衡量对老用户和新用户价值的影响;你的产品是已经比较稳定的产品,老用户占的比重较大?还是像知乎这样,是一个仍在测试期的产品,未来会有大量的新用户进来?如果是后者,那么一个正确改动的必要性就很大。
4. 你的产品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微软的Office是个最好的例子,在推出Office 2007时,骂声一片,很多用户习惯了Office 2003及之前版本的界面,对于Office 2007新的Ribbon界面完全不能忍受,总是找不到命令在哪里。
实际上2007的界面从设计的角度很不错,就是完全颠覆了用户的固有习惯。但是由于微软在这里有足够的影响力,他们能够强推这个设计,最终让用户适应和接受。
5. 产品设计没有最优,只有权衡
 
很多时候,好的产品设计不就是符合用户习惯的设计么?这两者的界限本来就比较模糊,只有在具体问题中去权衡,看看哪个收益高,哪个损失小,再做决定。
结语
用户体验|无关情怀,只与用户习惯有关
用户体验是个中性概念。它本身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产品好用是用户体验,难用也是用户体验。这是对用户体验的描述,但是不能等同于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设计是通过设计产品去影响用户的主观体验(进而影响用户的决策而达到商业目的)。
当你想要改变一个固有用户操作习惯时,只针对一个点在设计上做出改变是不明智的,需要让产品的整个生态系统对这种改变提供有力支撑,这才是一个「更合理」的设计。
用户体验|无关情怀,只与用户习惯有关
用户体验|无关情怀,只与用户习惯有关
用户体验|无关情怀,只与用户习惯有关
阅读 5

1

原创文章,作者:ioue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18695/

(0)
iouedioued
上一篇 2016-11-07 11:09
下一篇 2016-11-09 09:36

相关推荐

  • 当用户操作错误时,如何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情况下快速处理好

    在很多界面中,错误的产生不可避免。一旦发生错误,要帮助用户快速轻松地处理好。

    2017-05-23
  • 如何平衡广告盈利和用户体验?

    如果你是一名手机应用开发者,你肯定知道广告可以为你的应用提供巨大的收入潜力。可以说手机应用就是在为流量主下金子: 到2020年,将会有高达1890亿美元的收入,而其中仅应用内广告带来的收入就会达到1170亿美元。事实上,我们最近对1000多名应用程序开发者进行了调查,发现高达84%的人承认他们通过广告将应用变现 —— 61%的人声称广告带来了最多的收入。但是,一如既往,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作为一名应用开发者,你要负责确保用户的使用体验,...

    2018-04-06
  • 如果动物们会说话

    你是否曾经想过动物会说话的情景?艺术家Jimmy Craig用一组漫画描述他所想象的动物说话的场景。在这组名为They Can Talk 的系列漫画中,Jimmy给出了他自己的解释。在这组漫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动物世界里的秩序以…

    2016-06-02
  • 用户体验测量的工具:可用性度量

    说到用户体验度量就不得不说用户体验,用户体验即用户在使用产品、系统、服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主观心理感受、因为它是纯主观的,就带有一定的不确定因素;而个体的差异也决定每个用户的真实体验无法通过其他途径来完全模拟或再现。

    2017-05-30
  • 交互设计基本方法--进行目标用户调研(情境访谈)

    为了满足用户对产品特定的交互模式的期望,一手的、准确的、可被有效利用的用户研究数据将是进行交互设计的源泉和关键。情境访谈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并与人类学相关的研究模式,属于品质性研究和情境设计方法…

    2017-08-01
  • 产品学习——用户体验要素

    最近看完了这边和产品相关的书籍——《用户体验要素》,读完之后感觉这本书写的挺好。下面做了一些思维导图,做的比较详细,这样就可以当做是读书笔记了。自己的不足:1,读起来的困难是这本书翻译的不是特别好,所以为了理清楚这个本的脉络,还是花费了比预期要久的时间。2,是第一次使用xmind,在一边做思维导图,一边学习使用xmind上面花费了一些时间。3,是专注度还是不够,集中精力的时间太少了,所以做一件事的时间就会拖的太久。第一章:用户体验为什么...

    2018-02-23
  • 如何建立交互设计自查表

    对于移动应用来说,移动情景非常复杂,设备也很多样。那么在设计之后,设计评审之前,你的交互稿考虑的细节是否完善,对特殊状态的描述是否有遗漏,你是怎么提前发现一些问题并查漏补缺的?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团…

    2015-03-24
  • 未来设计师应该是数据艺术家

    未来设计师应该是数据艺术家 人类正进入数字化时代,虚拟世界里充斥着海量的数据,各种各样的数据。在此背景下,Mark Rolston认为,软件产业将需要新型的设计师:数据设计师,一种精通数据的意义、形式、移动与转换…

    2014-12-01
  • 腾讯干货!从四个方面帮你做好移动页面性能优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们越发要关注移动页面的性能优化,今天跟大家谈谈这方面的事情。

    2017-05-27
  • 交互设计测试评估

    - END-作者  Rachel Xu欢迎将文章分享至朋友圈,拒绝转载~VUI进化论达尔文老爷爷说,你的语音交互设计该进化了~长按指纹 > 识别图中二维码 > 添加关注不关注,怎么进化~

    2018-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