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交互设计思维分析iOS10新特性

#交互设计# #iOS10#:本文用交互设计的思维对iOS10的新特性进行分析。撇开平时我们考虑的界面排布,页面元素等问题不谈,将视角转移到屏幕外的东西:如时间维度的,空间维度的,手势操作等等,以提升我们的用户体验。

本文作者是蘑菇街uni事业部设计团队,欢迎大家关注他们的追波地址:https://dribbble.com/mogu

站酷地址:http://www.zcool.com.cn/article/ZNDM2NTMy.html

背景

前段时间被一篇名为《从iOS10设计指南变化看设计的新趋势》的文章刷屏,文中从UI设计的角度分析了iOS10带给我们的设计新趋势:“大而简,简而精”。

文中指出,未来的设计将更注重产品的内容和操作体验,降低其他因素对用户使用上的干扰。设计师则需要在界面设计中去把握「大」和「简」的程度,以及思考如何通过更有限的手段和空间来传达更多的信息和指引用户来达到「精」的目标。(文章链接请戳:https://isux.tencent.com/ios-10-design-trends.html )。

iOS10相较于前几代的系统,他在交互方式上有了比较多的改变,在很多细节设计上,更是值得我们把玩和品位。正如苹果官方在他的更新说明里所描述的:“iOS 10是iOS发布史上的重磅之作”。

所有iOS10新特性罗列的文章网上已有很多,这里就不赘述了,本文则将从交互设计的角度出发,聊聊iOS10的变化带给我们设计上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一、基于行为的设计

著名的交互设计专家Jon Kolko在他的《交互设计沉思录》中指出:“行为是发生在第四个维度(时间维度)上的,而交互设计的目标是试图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理解并进而塑造人的行为”。

举个例子,iOS10最明显的细节之一:拿起手机就亮屏。

很多人之前会有这样的困扰:我只是想看个时间,一按Home键,duang!一不小心就进入系统界面了。现在有了这个设计,我们再也不用为了看时间或通知去按电源键或Home键了。

看图就懂(此功能目前只适用于iPhone SE,iPhone 6s或更新的机型)

1477465843-2674-101e000214422e7ec1c6

“拿起手机就亮屏”这个看似简单的功能,用过之后,就会让人自然而然地成为习惯。值得我们去思考:设计的目的是传达信息,除了界面上的交互行为,除了通过好看的UI来吸引用户的注意,更多地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利用手机本身的特性以及用户特定场景下的行为需求,将产品渗透到人的生活中去,以最平易的方式做出更契合行为的交互。

二、交互体验更扁平

说到扁平,很多人直觉上觉得就是视觉上去掉了光影、特效、简化了元素,其实远不尽然。在移动互联已占据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今天,从用户操作的角度,将信息更加简单直接且高效地展示出来,提升交互的易用性和操作的便捷性,则更是设计“扁平化”的体现。

作为交互设计师,在产品的设计工作中,遇到最纠结的问题莫过于:需要在有限的屏幕空间内,将产品的信息内容尽可能多地展现出来,同时又要兼顾界面的优雅美观。

iOS1010在这次的优化中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设计思路。

1)横向空间的扩展

以Apple Music为例:

在新版本中,他用每个单元模块左右滑动浏览更多内容的操作,替代了每块只展示一个内容的设计形式。相比之前的版本,将并列的信息在当前界面浏览,无形中扩展了屏幕的空间,增加了单位面积的使用效率,减少了页面的跳转。

1477465843-4296-102200026cc1ce5e2fa3

这种交互形式其实并非Music中首创,早有几年前就出现的window phone,近有4月更新的Airbnb,以及国内以设计品质感而著称的美食类App-Enjoy中,都采用了这种交互形式。

1477465843-9405-101c0004e8c52ebea2e5

这种设计形式使页面的层级结构变少,用户不用一次次地在一级和二级页面之间切换,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使结构变得清晰了。

相信这种趋势会越来越多地在各种内容类的App中被采用。

2)Z轴空间的扩展

在三维空间中,如果说纵向滑动利用的是Y轴空间,横向滑动利用的是X轴空间,那么iOS10中对Z轴空间的利用和拓展则给我们的操作着实带来了不小的快捷和方便。

1477465844-4412-102200026cc2622c1fda

我最喜欢iOS10的地方在于它改进的通知,可以通过3D touch快速地打开回复界面进行操作,完全不用进入app,可以就那样一直回复别人,直到离开为止。

对于我们App设计者来说,无论是针对推送信息,还是app内的内容,更好地利用好手机的这一特性,在提升操作体验的同时,还可以更好地去实现我们的业务目标。

3)手势操作更便捷

iOS10对于手势的操作,也有了更便捷的设计。以锁屏界面为例:

iOS9中:

进入系统界面:

  • 有touch ID识别指纹:按下Home键
  • 无touch ID识别指纹:右滑屏幕

插件中心:从顶上往下滑

消息中心:从顶上往下滑,并切换tab

相机:从右上角往上滑

iOS10:

进入系统界面:

  • 有touch ID识别指纹:按下Home键
  • 无touch ID识别指纹:按下Home键,输入密码

插件中心:右滑

消息中心:从顶上往下滑

相机:右滑

对比以上的两个操作,功能还是那些功能,但整体的操作却更加舒适便捷了,手指的操作变得更灵活直接,不需要上下来回,或者准确地对着某块控件才能完成操作。

Josh Clark在《Tapworthy-Designing Great iphone Apps》一书中分析得出,当我们单手操作时,虽然拇指能划到整个屏幕,但只有三分之一的屏幕是真正容易触及的——也就是拇指正对的区域。

1477465843-1418-101f0002fdb43ebd8cb3

随着iphone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如何设计操作体验,使操作更舒适,也是设计师们需要好好打磨的一个体验问题。

随着iOS10更新的地图应用中,对于手指操作体验的优化设计,使整个操作非常舒适,这种设计思路,也非常值得我们在平时的设计工作中借鉴。

原来的地图App中,各个界面中的手指操作区域是这样的:

1477465844-9359-101c0004e8c99d69ed76

在iOS10中,他的手指操作变成了这样:

1477465868-6601-101c0004e8c99d69ed76

所有的操作都集中到了“舒适区域”内,让用户能更方便地使用体验,不用因为手指不够长也切换成双手操作而苦恼了。

三、细节,还是细节

用户体验的本质在于:既要关注大局,又要关注细节,只有这样用户才能获得最好的体验。

处女座如苹果公司,在提升用户体验的道路上,对于细节的追求,经常会到一个让人惊叹的地步。

举两个小例子,可能平时很多人不太会注意到,但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操作使用的便利。

顶部的信息条:

在iOS10中,回到上一个使用的App的回退操作,不再会遮住手机数据或者wifi信息条,可以让用户在不打断视野的情况下,快速回到之前用过的应用上。

1477465844-8277-101c0004e8c85b73a76d

另外有个很多人可能会注意不到的细节是:视频播放时,锁定屏幕,再次打开后,它会继续播放,不需要再一次点击播放按钮,so方便。

交互细节不是功能,在追求效率的公司里,往往会被觉得可有可无。但是往往只有对细节孜孜不倦追求的产品,才能做到足够让人惊艳。

结语

追求好的体验一直是我们的设计目标,不管是从视觉上,还是从交互上。

我们必须去思考,如何站在用户的角度,从问题的根源着手,从产品实际的使用场景出发,关注细节和情感,结合新系统,新趋势,为用户创造好的用户体验,以最终达到我们设计的目的。

·End·

原创文章,作者:ioue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18377/

(0)
iouedioued
上一篇 2016-10-26 15:03
下一篇 2016-10-26 15:56

相关推荐

  • 和华为交互设计师一起聊聊“如何让别人认可你的设计”

    当你的设计被人否定的时,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感觉很憋屈。什么鬼?辛苦完成的工作,又要重新改过。这感觉就像自己的价值被否认,没存在感。马斯洛需求层次最高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相信如果长期处于这么一个状态,久而久之可能会迷失自我,失去对设计的敏锐嗅觉,不敢贸然做出决策。甚至慢慢变得上级要求你什么,就做什么,毫无想法,沦为设计的“工具”。

    2017-06-05
  • 案例分析|通过配色吸引用户注意力的四点技巧

    色彩在任何一种设计中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相差不多的色彩却能给用户带来完全不同情感效果。因此,好好利用色彩与生俱来的魅力,就能让你的设计更出彩。

    2017-05-01
  • 用户体验的五个W

    Who、what、where、when、why(还有how,以w结尾)。在学校的时候,老师教导我们如果要得出有力的论据和传达合理的故事,那么必须得先回答好这几个基本的问题。在用户体验的世界里,能否准确地回答这些问题,是能够与用户产生共鸣的产品和很快就死掉的产品的区别。

    2017-05-28
  • 腾讯高级交互设计师的自我总结

    ——关于转岗、给新人的建议、交互与产品设计、腾讯ISUX的总结 1.能聊聊您从网页设计师变成前端工程师再转为交互设计师的过程么,有什么建议能给和您一样自学交互的同学呢? 答:回想起来挺有意思,过程很丰富,说明…

    交互设计 2015-12-01
  • Axure基础

    目录(使用微信自带页面搜索功能)第一章 使用元件基础1. 添加元件到画布基础2. 添加元件名称基础3. 设置元件位置/尺寸基础4. 设置元件默认角度基础5. 设置元件颜色与透明基础6. 设置形状或图片圆角基础7. 设置矩形仅显示部分边框基础8. 设置线段/箭头/边框样式基础9. 设置元件文字边距/行距基础10. 设置元件默认隐藏基础11. 设置文本框输入为密码基础12. 设置打开选择文件窗口基础13. 限制文本框输入字符位数基础14. ...

    2018-03-15
  • (全解析)屏幕尺寸,分辨率,像素,PPI之间到底什么关系?

    屏幕的清晰程度其实是分辨率和尺寸大小共同决定,用ppi指数衡量屏幕清晰程度更加准确。

    2017-06-04
  • 这样学Axure,效果更好,面试更容易拿高薪|1433人的经验贴

    众所周知,Axure是产品经理必备的工作软件。但为什么要学好Axure,仅仅是因为它是必备的软件?为了不错过更好的发展机会BAT对于产品工作2-3年的面试者,均要求熟练使用Axure。别等要用时,才发现自己没有!别让Axure阻碍你的高薪产品路。怎样学Axure,效果更好?想学好Axure,不让Axure阻碍自己的发展,却苦于这些问题?没人监督指导,自学还没到一个周,就想放弃按教程操作,却出不了效果,又不知错在哪里难的知识内容看着费劲,...

    2018-04-20
  • 【笔记】Google设计师传授Whiteboarding新技能(附视频)

    公元2016年2月20日星期六,丙申猴年正月十三。正是广大交互设计师出门聚会交流的黄道吉日啊!紫气东来,应在中城WeWork Madision,此地必有祥瑞!小编掐指一算,原来是UXRen纽约第二期活动啊!(^o^)/~   笔记:JayJ…

    交互专题 2017-08-07
  • 设计师升维:集创思维构架设计逻辑

    现时代的设计师不应只看到美感,从长远而言,需要从商业/产品/体验/视觉多个角度综合考量构建设计形态(集创思维)。体验分析_方案1_产品提供的原始方案
    方式:点击条目>输入数值或点击加减>点击确定完成
    最大操作次数23次:点击条目1次,点击21次+号到最大值,点击确定1次,少数用户会使用此方式。
    常规操作次数6次:点击条目1次,点击输入框1次,输入数值3次(如3.5),点击确定1次。
    最小操作次数3次:点击条目1次,点击+号随即完成1次,点击确定1次。体验分析_方案2_提前防止用户出错
    方式:点击条目>滑动弹窗>点击完成
    最大操作次数4次:点击条目1次,滑动到最底部需要2次,点击选择1次。
    最小操作次数2次:点击条目1次,无需滑动,当前已有他要的选择,点击选择1次。体验分析_方案3_减少操作
    方式:点击数值选择
    最大操作次数1次:直接点击选中
    最小操作次数1次:直接点击选中
    屏占比:半屏
    扩展性:低
    操作点击次数降低,但屏占比过多,且不适用于当数值更大时(如果以后数值扩展到100%,那么整几屏都是按钮)体验分析_方案4_减少操作,防止出错
    方式:拖动圆点选择
    最大操作次数:1次
    最小操作次数:1次
    屏占比:低
    扩展性:高
    操作次数低,效率高,屏占比少,具有适用性,可以多个此类操作叠加使用

    2017-05-17
  • 如何基于开发的视角进行产品设计?

    既然UI设计师的主要工作是交付,那么学会以开发的视角和分析方法来进行设计将非常重要。

    2017-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