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界定用户运营工作的有效性?你真的知道么?

用户运营工作有其固有的特殊性,关注点落脚在用户上。它的工作节奏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说白了就是需要从一点点开始积累,往往很多工作都需要从零做起。它不像很多市场工作,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运营人员的很多工作,都不是短期行为,所以期望运营人员能做出很多很多的亮点,理论上难度较大。相信很多运营人员都有这种困惑,甚至有时候每周的周报里,都很难找出最出彩的部分,当然难做,不等于可以不做,这是两种概念。

用户运营工作的关注点始终落脚在用户上,需要和用户实打实的接触、服务、做好落地,而不是把自己悬空,取决于你手上有多少可支配的用户,平台即使用户几个亿,你有多少可驾驭、可联系到、信赖你的?
1463031719-2859-uyqcAkibEnVMeyChpXqAEynqLibg
用户运营工作需要克服很多困难,没有在一线实操过的人,可能体会不到这其中的艰辛。我记得跟同事聊天的时候,某公司的一些程序员甚至这么说:“你们运营的那些工作,换了我们做,一样没问题。多简单啊!”每一种工作都是不同的,不同部门之间在沟通配合的时候遇到的最大的隔阂,其实是各自在工作若干年之后形成的思维模式的不同,不同的出身决定了考虑问题时的不同的方式,比如程序员的逻辑性思维很强,客服人员的服务意识很强,销售人员的目的导向性很强,而运营人员的思维往往是发散式的。所以工作这种东西,如果一旦转行,还能做的一样好是不好,还真的得打个问号。

运营讲究实操,理论一套一套的人,往往做起工作来,并不ok,所谓经验,一定是最大的财富。用户运营更是如此,所以说到用户运营工作的有效性,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界定:

1
数据指标

运营人员在制定考核目标的时候,一定要将每一项工作量化。这样在月末、Q末、年末的时候,都能做到有据可依。事实摆在面前,讨价还价的口都可以直接封死了。

2
工作表现

数据是死的,只是一个僵化的维度,其实任何一种数据基本上都是可以找出“作弊”的办法的,这样某种程度上,可以给一些急功近利、鸡贼的人钻了空子。运营人员要看长远的发展,而不是只是短期的利益,运营工作是非常锻炼人的耐性的,所以大家平时见到的极品运营人员,其实非常非常难得,因为要拼年头。
工作表现可以包含以下几个环节:
1)执行力
2)责任心
3)主动性
4)团队协作、向心力
5)学习能力和总结能力
6)用户意识
7)沟通能力
8)领导力

1463031713-2892-NMt13I1N6zFbFawMFq49BEcDWhYA

3
个人驱动力自我

这一项,其实是自己对自己的工作认可程度,而不属于公司或者领导对你的考核范围之内的。
运营人员有一个特质非常的重要和可贵,就是寻找自我成就感。这个成就感,不来自公司对你的升职、加薪、奖金,不来自于领导对你的表扬、赞许,更多来自于自己对自己的肯定,自己在工作过程中,究竟取得了多少进步,自己和过去的自己,究竟产生了多少变化。对于用户运营人员来说,我觉得是这样的:

1一个前提:培养对工作的责任心和兴趣

这决定了你对工作的付出,在上面花费的时间有多少,如果热爱,时间是没有限度的。

2两个意识:数据意识和用户意识

一切用数据、事实、结果说话,运营人员需要培养自己对数字的敏感性。
用户意识,需要靠多年孜孜不倦的用户工作的打磨,能和用户打成一片,才能锤炼出一个真正蜕变了的自己。

3三个工作思路:多学习、多实践、多总结

学习能力,对于用户运营人员来说,更加重要。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从事的工作的复杂性要较高,工作的多样性要较多,俗话说:技多不压身。练就一身很强的综合能力,对于用户运营人员的后天可持续发展,会有更加积极的作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运营这门学问,目前市面上很少有系统化、流程化、规范化的书籍,更何况它的一个分支——用户运营。其复杂度、专业性,没做过用户运营工作的人是毫无发言权的。“百闻不如一操”,听得再多,看的再多,不如多花点时间去实践一下。唯有实践,才能让你的工作能力更加出色。

总结能力是很多运营人员往往最容易忽视的。很多用户运营人员,往往长时间沉浸在工作的某些细节里,而很少注意总结和归纳。这样会导致他们在工作汇报的时候,很难说清楚。因为单纯从结果上讲,用户运营工作不如产品、市场、销售这些工作更容易表达成果。另外,定期梳理工作的逻辑框架,也有助于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大局观。

总结

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个人因素也好,平台因素也好,偶然性因素也好,等等,我们需要清楚自己在这里面究竟发挥了多大的作用,不需要妄自菲薄,也不能把其他因素都归结到自己身上,明辨是非,保持一个平和的态度,才能让自己变的越来越优秀!哪天大家处于同一个起平线的时候,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原创文章,作者:ioue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14571/

(0)
iouedioued
上一篇 2016-05-12 13:26
下一篇 2016-05-12 22:14

相关推荐

  • 【信息图设计】常用的5种数据可视化方法

    小编最近在研究后台的设计,涉及到数据统计分析模块的数据的呈现方面,搜集学习材料的时候发现这篇文章,推荐给有需求的童靴们共同学习。在文章中,原作者跟大家分享数据可视化常用的五种方式,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思…

    2016-03-17
  • 关于Facebook的未来,31岁的扎克伯格还有三条锦囊妙计

    Facebook早已不再是一家社交媒体,过去三年,Facebook不仅完成了IPO,还先后完成多个震撼业界的收购举措,并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无人机领域广泛布局,这一切的背后都让我们看到扎克伯格对社交巨人未来发展的思考…

    2015-11-21
  • 盘点3款原型工具的部件样式

    使用样式是集中管理整个项目的外观及感受的最优方法,通过部件样式可以像word一样对组件进行快速方便的样式设置,大大提高了制作原型的效率。当项目要更新视觉设计时,使用样式不但可以节省时间,还能帮助你统一和…

    2023-03-03
  • 【产品经理】互联网金融实战笔记

    互联网金融概述 1、概述 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 本质:金融 2、业务分类 互联网支…

    产品经理 2016-08-11
  • 杀死转化率的4大 UX 错误

    转载自:吆喝科技,转换率优化(Conversion Rate Optimation, CRO)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资本雄厚的公司通过增长黑客团队与持续优化作后盾,也影响越来越多人搭上 CRO 的风潮。整体来说,重视对网站效果的测试…

    2016-10-25
  • 赤兔VS脉脉,产品分析、设计是否能驱动产品?

    一、行业综述 随着互联网浪潮的袭来,职场人士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于传统低效率的设计方式,他们想要快速交友,快速达到自己的潜在目的(找工作、挖人、营造个人品牌等),这部分人群一直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领英在2…

    2016-03-09
  • 设计师们书签里的设计素材精品网站

    每每看到别人的好作品,作为设计小白的你,是不是两眼放光、垂涎三尺?[仰慕的意思*(~ ̄▽ ̄)~)] 仰慕归仰慕,想必你一定也和我一样,对他们的作品不仅仅是想欣赏而已,更多的是想学习一下他们是如何成功的。他们…

    2023-03-03
  • A/B 测试基础&实例

    什么是A/B测试? A/B测试简单来讲是在两个或多个产品的优化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的方法。 例如,期望优化产品的某个特性——通常是期望某项数据提升时,需要对产品某处进行调整。 对此可以提出若干版本,但是现有的理论…

    2016-04-21
  • 运营如何在2年内从月薪3000升到30000

    写这篇文章 的前一周,我和几个老同事聚会。一班老友聚会,感慨万千,唏嘘不已。同样一堆老兄弟,同一个起跑线,有人年收入过百万,有人至今月薪不过5000。同样的老兄弟,差别为什么这么大呢? 这个是我这篇文章的…

    产品运营 2016-01-28
  • 产品经理亲述修练之路(上篇)

    一、产品经理修练之信息结构--产品分析 前言: 2011年从北京回到重庆后,产品经理就是我一个奋斗的目标,但由于各种原因(主要还是自己的心态没有准备好)一致在逃避。随着孩子的到来,随着她一天天的长大,我也在…

    2015-11-11